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白说读后感3篇,以供借鉴。
白说读后感1
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我们要知道第一个答案往往具有欺骗性的,眼神的交流可以简单判断受访者回答的真实性。采访的最高境界是让其变成一种交流方式。
对于新闻写作,我们要加强讲故事的能力,世界上很多故事都已发生过,而我们需要做的便是用新的方法去拍老故事。从独家占有新闻转为独家角度、快速完成的独家深度和独家表达新闻发展。
对中国社会现象,要保持希望,我们中国的'发展常常是走一步退半步,但是总体上来说是前进的。对于传媒人来说应该多做希望新闻,扩大善。但是,新闻是没有好新闻和坏新闻之分的,我们应该做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的新闻事业。
作为记者或是媒体从业者,让别人接受你的媒体需要你能被观众看得入眼,听得入耳,接受你的表达,体会到你的用心。自己能够坚持自己的本心,记住范仲淹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我们需要保持理想,承担责任,善于思考,坚持行动,有好奇心和耐心,让自己对新闻事业时刻保持敬畏心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学会独立思考判断、保持理性,不要成为传媒的俘虏。新闻在宣传自由的同时,不能失去原本应该恪守的严肃、负责、认真、敬业精神。
白说读后感2
老白是我20xx年在读初中时候知道他的,20xx年我读完这本书的当下已经是大学生了,这些年一直尊重他,喜欢他。大学里也选择了新闻传播类的专业。
你总会遇到一些比我们多吃几年饭,多走一下路的前辈,他们往往有意无意的和你聊起他们一路走来的人生经验。
你要觉得受用,就听着,不喜欢可以不用经意,当然也没必要焦虑,担心没听长辈经验导致多走了弯路磕了绊了,未来后悔莫及。这样担心也是无谓的,有些道理,绕了弯生活也会教会你。
这本书就是给我这样的感觉,老白,他自己走了大半生的经验,坐下来平和地和你聊聊。有时候他目光很长,大到中国,大到世界;有时候他目光又很短,看到个人,看到人生细小的阶段。
讲者无需抱着非要听者百分百认可和学习姿态讲故事,会更自得和从容,所以老白开篇也就说——是白说,白说也要说。
听者也无需抱着静听教诲的姿态匍匐着,就像我说着,受用且听着,哪怕——是白听,白听也要听。有用的道理,拐了弯也会来到你身边。
白说读后感3
我相信在很多新闻学子的眼中,白岩松似乎就代表了我们的最高新闻理想。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就该是他那样的。
够睿智、高情商、有学识、有毅力、有阅历……这些特质使他成为许多新闻学子眼中新闻理想的化身。
看完整本书,说实话我能记住的内容不多也许是这本书干货太多,每一篇都是一场精彩的演讲,一口吞下当然消化不了。
但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得到不少的触动关于自己、关于社会、关于国家的思考。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我们被时代赶着往前跑。无论是对自己还是我们所处的社会,都欠缺一份思考。
是的,我们都需要放缓一下步伐。去思考一下更好地与自己相处。去思考社会、国家在GDP快速发展下衍生的问题。
每一代人都会面临时代的压力,每一代人的青春、奋斗都不容易。我们父辈一代面临的是温饱的问题,我们这一代要面临高房价、医疗、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社会在往前走,遇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这是我们无法避免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一步一步做好自己。每个人的每一点微小的努力,都将改变时代潮水的方向。
这是一本读过后,也值得在闲暇时翻翻的书。不需要从头看起,随便翻开一页,不会影响你的阅读体验,或许还能收获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