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读后感

《学生第一》读后感4篇 学生第一读后感300字

时间:2024-03-29 21:57:41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学生第一》读后感4篇 学生第一读后感300字,供大家赏析。

《学生第一》读后感4篇 学生第一读后感300字

《学生第一》读后感1

  读完《学生第一》这本书,第一个念头就是:能够如此周到的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是一颗对教育怀着怎样的耐心和虔诚之心的人啊!

  我被书中李校长的努力深深打动着,他的行为给我们树立了为师的标杆:一位优秀的校长,一位优秀的教师,需要俯下身子,蹲下步子,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孩子,以平等的姿态教育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里想法。这本书让我知晓了很多更为深刻的东西,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知道这本书,关心一下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学生为本”。

  “学生为本”就要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不仅仅是对身体健康的关心,更是对其心理健康的关心;理解学生不仅仅是对学生某些做法的谅解,更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育。我感叹李校长对教育细节的关注,他通过开展“我喜欢的十大校园活动”问卷调查,总结出学生对活动细节和自身存在的关注,从而创新的设计了“开学护照”、“校园泼水节”和“每月百星”等活动,满足了学生对师生情感的需求,对接受关注的需要和对适时放松身心的需要,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仁爱情怀,又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生为本”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学生虽未成年,但同样拥有尊严和自己的想法,这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与需求,这时沟通的渠道便非常的重要。李校长很巧妙的寻找到了这样几条沟通渠道——师生共编教材、与学生共进午餐、让学生参与校务会等。多么直接有效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理念就在这几条沟通的渠道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再者李校长对学生的信任程度让我非常的吃惊,他居然让学生在校园里办出版社、开公司,甚至接待世界各地的.来宾,这些在我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在十一中真切的发生着,事实也证明了孩子们自负盈亏的小商店可以办的红红火火,学生大使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说明学生身上的潜能远超于我们所能想到的水平,我们需要及时大胆的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舞台,尊重他们主人的角色,用充分的信任来激发这些惊人的潜能。

  “以学生为本”就要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我一直认为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行业,之所以对学生进行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他们能够在社会上谋生,为社会创造价值。那怎样保证服务质量,便显得非常重要。李校长在职业与人生规划方面的做法让我眼前一亮,邀请名家大师讲解人生经历,开设社会职业考查课程和学生职业咨询与辅导,以学生的职业与人生规划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而明确人生理想,帮助他们更好的找到适合自己个性与才能的领域。我想这种紧跟社会发展步伐的服务教育方式,势必会培养出志存高远、目标明确的人才!

  读李校长的书,我发现,好的教育都是从小事开始的,一如他语录中的一句话: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学生第一》读后感2

  今年暑假,有幸拜读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书中有66篇文章,200多幅彩图,展示了李校长无数的创意和教育智慧。

  读完此书,感悟颇多,最深的感悟有两点:

  感悟之一,只有教师第一,才能实现学生第一!当我第一次翻开此书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淡淡的粉色和一句无比温馨的话:“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而在整个扉页中,除了这句话字体较大,剩下的是满满一页老师的名字!令我震撼!这样隆重的把老师的名字印在扉页,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我感受到了老师在李校长心中的地位。书中“标注所有人的名字”,这是李校长重视每位老师的一项举措。因为“一个单位或组织的合影照片文字说明,通常只标注主要领导、重要人物的名字,对一般人往往忽略”,而李校长要求,无论什么场合的合影中都应该把所有人的名字加以标注。充分体现了他对每位教师的重视。而凡是有校长参加的合影中,李希贵所站的位置总是在边角的地方,这样能让每位教师都感到自己站在重要的位置上……李校长不仅重视教师,他还特别善于鼓励老师,而那些独特的鼓励方式,经常让老师怦然心动、感动不已:每个月每个月他们都会评出“月度人物”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他为每位退休的老师制作退休纪念册,总结提炼他们的工作业绩;他把每个老师的照片和业绩印在个性化的笔筒、茶杯上;他让学生为自己的老师写贺词、贺卡;他不仅表彰老师的优秀,还表彰教师子女的'优秀……李校长的这些做法,无不显示出他对每位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当每位教师享受到这些关心和重视时,心中该有着怎样的温暖和感动?而这种感动和温暖,又会转化为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于是每位学生在老师的眼里也变得更加优秀和可爱。于是,就真的有了这样一群了不起的孩子,他们自信、阳光、勇于担当,他们有着宽厚的肩膀、有着智慧的韬略、有着仁爱的情怀……当我今日再翻《学生第一》,分明又一次感受到,在李校长的眼中,在他的管理中,教师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教师第一,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第一。

  感悟之二:反思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令我惭愧!我被《学生第一》中异彩纷呈的学生活动所吸引,我惊讶于学生的能力,我感动于学生的创造力!惊讶和感动之余我也深深地反思了我自己:十一学校的学生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创意?他们为什么能自由的展示风采?关键是他们有敢于创新的老师,是老师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宽广的舞台,只有有了创造力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意的学生!回想自己平时的教学行为,总是不敢放手发动学生,上课总是陶醉于不厌其烦的自我讲述之中,有时候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觉得他们简直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试想这样的教学行为怎能培养出具有创意的学生?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也试图创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但不能“蹲下去与学生交流”。今天,我学习了李校长的《学生第一》,也听取了我们吴校长“要蹲下去与学生交流”的报告,我要改变我自己,首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从改变课堂入手,营造能够让学生自由呼吸的教育环境,努力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自由地展示风采!让我们外国语的孩子创意无限!

《学生第一》读后感3

  有幸拜读此书,认识了一位平易近人又充满智慧的教育者,看到了一个教育大家的睿智与创新。

  66个小故事,闪光的创新思维和智慧的火花,每个小故事都在诠释着李希贵校长的办学思想,每一个小故事都凝聚了北京十一中学全体教师的心血和汗水。作为教育者,我们既可以把这本书当成是学校活动"百科全书",又可以对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的教益就更深远了。

  李先生的《学生第一》像一缕清新的阳光,映射进我的内心,扫清了多年来"惟教师是从"的阴霾。辗转思索,李先生到底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来做十一学校的校长?是什么让他如此大胆,将校务工作交给学生?人说:经历是一种财富。丰富的阅历成就了一个教师的梦想—做语文老师,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放权利、放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大量阅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做校长,他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并提出教育理想是"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做局长,他通过体制改革,把权利放给校长;又取消了校长的行政级别,用"职级制"对校长进行动态管理。感动于李先生对待学生的尊重,他说:只有认真倾听,才能产生好的想法;也只有认真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更多更好的想法。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真实问题的解决中来,是我们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在十一学校,学生是自己的主人,学校所做出的几乎每一个规定都是在学生参与下完成的。

  创造性的请学生参加校务会,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由学校来帮助他们实现,校务会上响起学生热烈的掌声,源于学生自己的议案得到与会师生的认可;花坛内向我们微笑的花草树木,来自学生精心设计无声的提示;处处可见、精彩纷呈的宣传海报,是学生们创作能力的积极展示;师生共编教材,()成为学生们爱不释手的教材;自习室里学生每一次精心的研讨,每一项社团活动的开展,昭示了学生们的.青春活力。"校园机会榜"既给学生提供了参与学校日程管理工作的机会,更是一种全新的成长体验,是展示和锤炼学生能力的舞台;学生票决餐饮公司去留,将焦点问题——学生食堂的决策权还给学生??走进十一,你会发现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朝气蓬勃,活力四射,年轻的笑容充分展示了十一学校给他们带来的幸福感。

  "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应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应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也是李先生最喜欢的一句话。他秉承这种思想,努力创造着学校的每一个学生的幸福。

《学生第一》读后感4

  刚拿到学校赠送的《学生第一》,我很有亲切感,因为我对教师应该转变的教育观念记忆犹新: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人文本,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在教学中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李希贵在这本书中说:“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指向学生、为了学生、成长学生,一句话,学生第一。”学校给孩子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成就未来。

  李希贵在《学生第一》里面展现了理想教育的蓝图,在北京十一中,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生的许多大胆的设想都能在学校成为事实。学生自己出版作品,自己开公司,自己聘用职员,自己选择喜欢看的电影,自己当大使……这些属于出了社会才能做到的,却再校园里成了平常,这些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也是我们看到的学生第一的新理念,真真切切能够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原来学生第一不是观念,而是事实。

  在十一中,学生们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有良好的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才华,来提前接触社会的点点滴滴。他们拥有许多属于自己的空间,还有许多实践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学生广告公司,学习开公司的相关业务;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学生院士;可以作为大使团,像外交官一样接待世界各地的来访者;还可以自己成立出版社,自己征集和编辑优秀作品;通过模拟国际组织,把握时局,预测未来。

  就是这些空间和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园地。

  学校还开办许多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学生。比如:“开学护照”将老师、学生、家长三方都牵引到“新学期开始”的事件中来,让三方都能见证学生的开学,也让学生对这样的开学终身难忘。还有,校园吉尼斯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出自我悦纳,充满自信的学生。校园开展泼水节,师生同乐,甚至连校长也能脱下身份,和学生一起泼水。十一中的泼水节,泼出的是水,带来的是亲密的关系,愉悦的情感,它给孩子紧张忙碌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成为了师生的乐园。

  学校还是教师们的家园。十一中,再教师中评选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让老师们都能展现自己的风采。还建立教师互助中心,解决教师工作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问题。甚至,建立了教工健康促进中心。给与教师们家一般的温暖和关爱。

  北京十一中通过“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让校园变成了教师和学生们的家园和乐园,教师再这里幸福工作,学生在这里快乐的学习、健康地成长、和谐地相处。我们没有看到关于成绩,教学质量的内容,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特色的学校,一个以创造一个属于孩子们的学校为价值取向的特色学校。这让我联想到我们学校的校训培养学生成为“勤学习、做真人、善实践、求创新”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其实,我们还是在做蓝图之梦,只是十一中已经成为了现实。有许许多多的原因,阻碍着我们小学成为如十一中那样的特色学校。但是,我们都会相信,我们“学生第一”的蓝图终有一日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