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1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父母以及长辈们唯一的宝贝,把关注都放在自己身上,把爱都给自己,不希望与别的孩子分享。暑假读过一本叫《亲爱的陌生人》的书,叶今一是书里的主人公,她就是这样的孩子,她和我有一样的“二胎”烦恼。
《亲爱的陌生人》这本书讲述的是叶今一的妈妈怀孕了,将要有一个小生命诞生在她们家,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中,唯独叶今一。爸爸妈妈还有奶奶都把关注和爱都给了这个未出生的“弟弟”,奶奶对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极度保护,其实都是为了妈妈肚子里的大胖“弟弟”,奶奶的一系列举动让今一感到自己在这个家是多余的。她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和我们素不相识甚至连性别都不确定的人,为什么家人们都这么偏爱他呢?又随着和奶奶的矛盾不断升级,叶今一郁积于心的.孤独和苦闷无法排解,她离家出走了。全家人非常着急,就连认为平时最不在乎今一的奶奶都万分着急地四处寻找着,这让今一明白她在这个家里永远是那么重要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这是一本语言逼真,内容真实又丰富的一本书,我喜欢。我喜欢书里主人公心理世界的连绵起伏和丰富,我喜欢书中情节的跌宕起伏……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二胎不敢说出的想法,生怕说出了,父母觉得我们是无理取闹,反而有些父母会更偏向二胎,所以往往在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都不敢说。
直到后来叶今一的妹妹叶又一的出生,让叶今一对这个新生的小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她们都是家人们的心肝,每个人的爱不比谁多也不比谁少,一切都刚刚好。这仿佛拨动了我心底里的那根弦,响起了袅袅余音……
其实我和叶今一一样,我也希望能一个人拥有所有人的关注和爱,让爸爸妈妈多爱我一点,但偏偏我就有了弟弟妹妹,他们把爸爸妈妈的爱都占领了,我根本毫无存在感,我非常难过,也想过一走了之。全班同学去旅游,唯独我在玩着泥巴,爸爸妈妈说孩子太多了,不好出门。我还能说什么呢,只能靠写作来表达心声。
弟弟妹妹的到来,有时又让我感到一丝丝温暖,后面有几个小屁孩,甩也甩不不掉,感觉也是不错。我顿时感到好像他们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二胎有时是好,有时是坏,只要你能懂得爸爸妈妈对你和弟弟妹妹的爱,你就不会再有什么“二胎”烦恼了。
《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2
亲爱的陌生人?这个陌生人是谁呢?为什么会是亲爱的呢?带着好奇,我看了第一页。这本书一页环着一页,一章扣着一章,情不自禁间,就看完了这本书。
这位陌生人是一个将降临在这个世界上的孩子。“奶奶”通过一系列土方法,认为这位“妈妈”肚子里的孩子是男孩(但实际上是个女孩)。也许是重男轻女,或许是喜新厌旧,也可能是其它原因,在之前奶奶总是什么都是以“妈妈”肚子里的孩子为中心,不是非常关系叶今一。什么电脑辐射会影响肚子里的孩子,吃冰淇淋会着凉,会感冒,谁都不能感冒,因为会传染给妈妈等。
在此期间,叶今一的人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能玩电脑,不能吃冰淇淋······她便以康渝一起去外面写作业来摆脱奶奶的视线,又向她诉苦。康渝不在期间,她又去穆天宇家,希望穆天宇能体会到她的伤心,但并不善解人意的穆天宇并不能令她愉快。
“爸爸”的劝解也无法使叶今一和“奶奶”和解。但在一场找回失踪的'叶今一的事件之后,“奶奶”对叶今一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变得很关心叶今一,甚至有些离谱了,叶今一也适应不了。可能是“奶奶”的改变也可能是帮康渝养“宠物”的事情,叶今一对叶又一(“妈妈”肚子里孩子)的态度也发生了莫大的变化,叶又一还未出生,她就想着帮叶又一买衣服,买饰品等,甚至还帮叶又一织毛巾。叶又一出生时,得知时个女孩,奶奶也惊讶得不得了。
其实“外婆”先前说得对,男孩、女孩都一样,凡是自己的孩子,都爱。父母对家里每个孩子的爱都一样的,有时你觉得父母更爱另一个孩子,只是此时对你的爱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如果你出了什么事,父母一样会担心的。“人间自有真情在,此爱非比寻常爱”。父母对我们的爱,没有人能够代替。
关爱第二个孩子,是第一个孩子应该做的。年龄大的应照顾年龄小的,应教他做事,因为他刚来到这个世界,是你们的陌生人,也是世界的陌生人。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很深,居然希望能有一天妈妈也给我一个弟弟或妹妹,也带来一个“陌生人”到这个世界上!
《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3
“就算死亡来临,我至少真正活了一次,已经值得了。”
也许,你会以为这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所说,豁达,乐观。但你不会想到,这是一个逐步走向死亡的年轻女孩的独白。
《亲爱的陌生人》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华兰茜的女孩得知自己换上来严重的心绞痛,只剩下一年的生命之后,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感到绝望。她一直被压迫与传统和礼教之下,唯唯诺诺,逆来顺受。她从未真正感受到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于是,她开始反抗。华兰茜演绎了一个破茧成蝶的故事。
这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著名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她的母亲于蒙哥马利仅21个月大时因结核病去世。而她的父亲在妻子过世后,离开了家乡。所以蒙哥马利搬去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而他们则是用严厉与无情的方式来教养蒙哥马利。曲折的童年是她写作灵感的来源。她是英国皇家艺术学会第一位加拿大籍女性成员。她的第一部作品《绿山墙的安妮》出版后总销量超过千万册。
受到两任英国首相的推崇。
在书的末尾,华兰茜才从医生那明白,自己收到的那封信是寄错的.,自己并没有得病,十分健康。她被自己之前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决定意志所震撼。我们能不能做到这样呢?在迷失的时候能重新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面对未知的死亡能不畏惧并且与之抗争?也许并不能。也许华兰茜正是有了这样的意志,才感动了上帝在最后拯救了她,结束了死亡倒计时。
如果,华兰茜一开始并没有收到那封信,也许她就不会有那种反抗的想法和欲望,继续默默忍受她厌烦的生活;如果,她收到信后十分恐惧,失去了信心,自暴自弃,也许她就会自己结束珍贵的生命,留下永远的遗憾。但她没有。她凭借自己对生命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演绎了一个破茧成蝶、凤凰涅盘的故事。这激励着我为梦想而努力奋斗,挣脱束缚,大胆张开梦想的翅膀,追寻自己的梦想。
读了这本书,大家一定会为之动容,深有感触。同时也会为小说优美细腻的笔触而感动。
《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4
有人曾经说过:“只有一本真正的好书,才能够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够点燃学生的他、阅读兴趣。”在四年级的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做《亲爱的陌生人》,里面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故事的总述是:叶今一的妈妈又怀了小宝宝,全家都沉浸在喜悦中不可自拔,但是只有叶今一例外。因为宝宝的到来让爸爸妈妈和奶奶把所有的关注和爱都给了叶今一的妈妈的肚子里的小宝宝。自己却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好像无论叶今一干什么都是错的,非得按照她奶奶的要求做才是对的。后来在经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全家迎来了第二个宝宝也就是叶今一的妹妹呼声了。并取名为叶又一。新家人叶又一的到来让叶今一幡然醒悟:原来每个孩子都是妈妈心目中的宝贝。家人之间的相处一样需要真诚的体谅与付出。幸福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只在于一念之间。
这本书的故事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叶又一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叶今一就是一个独生子女,那时候奶奶还会每顿饭都嘱咐她多吃一些东西,下雨天会塞给她一把雨伞,降温时让她多穿一些衣服,偶尔会给她买一个冰激凌,或买切成三角形的慕斯蛋糕给她吃,一起去公园的时候会同意她坐旋转木马…… 但是这一切在妈妈怀了叶又一以后,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奶奶不再让她玩电脑,就连平时的娱乐时间也减少了许多。这些时间有一部分奶奶用来教她做一下这个,做一下那个。但在妹妹出生后她之前对妹妹的厌恶都转化为喜爱,每天都轮着做与妹妹有关的活儿。
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我觉得《亲爱的陌生人》十分温暖心灵。故事里的叶今一的故事十分精彩,有趣。而且这些事情在生活中有很多家庭都会发生这种状况,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珍惜自己的家人。我也希望像《亲爱的陌生人》类似温暖心灵的一系列书能够发扬光大。
《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5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深深打动我的书——《亲爱的陌生人》。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书中的故事就像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真实事件一样,让我跟着主人翁一起笑,一起哭,也让我感悟了一个道理——幸福的多少其实就在你我一念之间。
书中的故事是这样的:叶今一的妈妈再次怀孕了,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中。尤其是奶奶,因为奶奶认为妈妈怀的一定是男孩。所有人都忽略了今一的心里感受。她觉得自己变得不重要了,全家人都要为这个“弟弟”让路:自己不能上网,妈妈不能带手机出门,没人给她买冰淇淋,家中的苹果也得留给妈妈吃,炎热的夏天还得把空调温度调至30度......这一切的改变都让今一觉得全家人都不爱她了,心里的不安感越来越重,以至于她选择了赌气之下的离家出走,最后好心人把她送回了家人身边。奶奶,爸爸,妈妈都不由的自责自己没有提前和今一沟通,忽略了她的心理感受。今一突然觉得自己原来还是那么重要,还是有那么多人爱她,她仍然是全家人心中的宝贝,她从心里释然了,她甚至期盼着“今二”这个弟弟或者妹妹的到来。
在我们周围越来越多的.同学家庭都成了“四口之家”,很多同学都有了弟弟或者妹妹。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弟弟。有时我也会想大家是爱我多一点还是更爱我弟弟。可是每当我听到弟弟那一声声“姐姐......”,看到他那可爱的笑脸时,这个问题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我也和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他们大多都认为父母不会偏心,还有些人会希望自己的父母多爱弟弟妹妹一点,都愿意和弟弟妹妹分享一切。他们为了让父母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弟弟妹妹,会主动帮他们分担一些家务活。因为我们都明白:“幸福的多少在于你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真心喜欢弟弟妹妹,无论怎样,我们都会感到幸福,因为不远的将来,我们还会多得到一份爱——弟弟妹妹们的爱,这样的我们怎么会不觉得更幸福呢?”
是啊,每个孩子在父母眼中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宝贝,“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们与家人的相处需要真诚,体谅和付出。其实,幸福是多还是少,就在你我一念之间。
《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6
翻书之前,我先看了一遍简介。从简介中知道了书的大致内容。当看完书,心中多了几分感触,对家人的,对亲情的。
这本书讲了一个当下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二孩政策放开以后,家中的老大都会担心父母对自己的宠爱会被抢走,所以不愿意让父母再要一个。但是老人家,尤其是第一胎生女儿的家庭中,就更想再要一个男孩。书中的奶奶便是如此,而书中的主人公叶今一,则对于这个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充满了敌意。但因为种种原因,渐渐敞开了心扉,逐渐接受了并喜欢上了这个新生命。
书中的奶奶是很多现实家庭中的奶奶,想要孙子,所以就会忽略了另一个孩子。但是,当她一心照顾怀孕的媳妇,对于叶今一却没有太多的关注,还数落叶今一的不好,忘了关注她的情绪,所以等到叶今一离家出走时才慌了手脚,才唤然醒悟,懊悔不已。
书中的叶今一,也与很多现实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一样,不甘心自己的宠爱被分走,也觉得自己被冷落了,于是经常无故闹脾气,想引起家人注意。但当离家出走后,看到家人焦急的神情,才发现,家人还是爱自己的,也对妈妈肚子中的'新生命有了期待。
其实亲情也是需要付出的,就如同奶奶与叶今一。如果奶奶能多关心下叶今一,那么也许她就不会顶撞奶奶,更不会离家出走。
同样的,叶今一在误会解除后,对妈妈肚子里的新生命也很关注,当叶双出生后,叶今一陪着奶奶、妈妈照顾一起她,而叶双也十分粘叶今一,她们的祖孙情、母女情、姐妹情越来越来浓厚。
在生活中,经常会有“父母给子女下跪”等此类新闻,我想对那些孩子说,父母不会一辈子对你好,他们也是人,也会伤心,不要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亲情也需要建立,也需要彼此付出,因为有付出才有回报,如果你不对亲人施展爱,那么亲人也不会向你回报爱。爱,也是相互的。
亲情也需要付出。
《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7
“她是妈妈的宝贝,从小就是了,现在还是,将来应该还是,绝不会因为多了一个小弟弟就发生什么变化。”这段话给我带来深刻的印象,它正是出自于商晓娜的《亲爱的陌生人》。书中主人公的故事令我同感,主人公父母的行为也让我感到了为人父母的不易,使我受益匪浅。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叶今一知道母亲身怀二孩,由不理解,叛逆到理解,期待身心成长的故事。
全书中最令我同感的便是,今一不满父母奶奶的“偏心”,从而决定反抗家人,离家出走,最后被找到并且理解了父母的故事。作者把正处于青春期主角叛逆的心理描写的淋漓尽致,让我读到这篇时有了深深的感触。
还记得在暑假刚开始时,我像一只饥饿的野兽,疯狂的玩手机,心思仿佛都落入了懒惰这个深坑,对于学习更是提不起兴致。父亲对此十分忧虑,几次与我谈心,可我却依旧过着这毫无意义的生活。一次,我吃完饭就匆匆下桌,又捧起了手机,父亲再也无法容忍,立马就火冒三丈,劈头盖脸就开始骂;空气中仿佛只存在着严肃与怒火,可忽然我打破了这一场面,反驳道:“怎么了,暑假玩游戏不是很正常嘛!”便跑进了我的房间,锁了房门,自顾自的也不管父母的句句呼唤。现在想来,当时的我是多么叛逆,就像《亲爱的陌生人》中的今一离家出走时忽略了父母对他的爱意一样,我也忽视了当时父亲对我的关心与顾虑。最终我在一人思考后,渐渐感到惭愧,渐渐认识到了错误,主动找到了父母谈心,像今一一样真正认识到了父母对我们深深的爱。
其实父母的爱一直藏在为你的一件件小事当中,俗话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更何况他们是我们的父母,当我们真正意识到父母行为的真正含义时,父母对我们深深的爱也就展露无遗。
“她是妈妈的宝贝,从小就是了,现在还是,将来应该还是,”这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这其中蕴含的却是巨大的。今一妈妈的话为什么使我难以忘怀呢,或许就是因为她说出了天下父母对于孩子的巨大包容,与永恒的爱。
《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8
这个暑假,应学校要求,我读起了《亲爱的陌生人》一书。本想应付了事地草草扫过,却没想到一头扎了进去,开始细细的品读。
本书讲了主人公叶今一的弟弟即将诞生,这件事对于叶今一来讲是突然的,她的世界突然闯入了一个不速之客,令她措手不及,在加上奶奶的重男轻女思想使得叶今一觉得自己被冷落。所以当全家人都在期待着宝宝的到来时,叶今一却抗拒着他,甚至有过伤害他的想法。叶今一觉得弟弟夺走了原本只属于她的爱,只属于她的房间,只属于她的爸爸宽厚的背。于是有一天她爆发了,坐上公交车离家出走,却饿晕在马路边。她醒来后一家人都很自责。在一个叶今一进房的晚上,一家人秘密开会,检讨自己。这一切被起来上厕所的叶今一听到了,她也醒悟过来,也开始尝试着接纳这个不速之客。其实当我一口气读完时,心里是很憋屈的,感觉心中有口气顺不上来,觉得叶今一实在是太不像话了,她太任性了,只想着别人能理解自己,却从未想过理解别人,甚至还做出了离家出走的举动,让一家人的心都为她悬着。
可是当我又重新翻看时,想法却改变了——其实错最多的是家长的教育方式。错在哪里?错在没有与孩子沟通,不在意孩子的想法。那么生二胎前,到底要不要告诉孩子?若是提前告诉孩子,能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就拿我来说,妈妈准备怀二胎,第一时间问我:“你想不想有个弟弟或妹妹?”并给我讲了许多关于姐姐的故事。这让我欣然接受了这个新成员,并且期待着他的到来,期待着担任姐姐的.职务。虽然说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欣然接受,但是我相信只要家长好好与孩子们沟通,孩子一定会理解。若是选择隐瞒,等到怀上二胎再告诉孩子他将有个弟弟或妹妹,我相信这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个冲击。若你好好与孩子们沟通,那可能会相安无事,若你只顾着二胎,那孩子们一定会讨厌这个不速之客。
就拿叶今一来说,家长们在商量家庭计划时认为叶今一是个孩子,不懂事,就没有征求她的意见,再加上一家人对二胎的重视,于是酿成了严重的后果——让叶今一一开始就抗拒这个突如其来的“弟弟”,还离家出走,家长们才醒悟过来,纷纷自责起来。所以综上述所说,生二胎前,告诉孩子,积极与孩子沟通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