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是网友“lvgr31”收集的《人生海海》读后感(精选14篇),供大家赏析。
《人生海海》读后感 篇1
也许不幸的童年是很多作家创作的灵感之源,但与此同时,不幸的童年也会成为一个人一生都摆脱不去的阴影。它隐秘而又阴郁地潜藏在心灵深处的某个小角落里,这个小角落有时会成为精神力量的寄放之所,有时又会被无限放大甚至吞噬整个心灵。它既滋养你的创作天赋,又毁灭你快乐的权利。
麦家说,“有人天生有的一些东西,我注定一辈子也有不了了。我只能带着童年那些伤疤和伤痛的记忆走下去,并写下去,这大概就是我无解的人生。”
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如此偏执甚至极端地热爱写作,或许那只是一种被逼无奈之下的“自救”,是拯救陷入孤独的心灵的唯一方法,但同时写作也会使人无限接近于死亡的状态。罗兰巴特说,回忆是写作的开始,反过来,写作是死亡的开始。所以,没有尝试过写作的人根本无法理解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曾经历过什么。那是暗无天日的痛苦和一次次自我否定的挫败感共同累积交织的状态。
在读《人生海海》的过程中曾无数次感受到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孤独感,同时也对作者麦家心怀敬佩。他独自承受着这种濒临死亡的孤独,以决绝之姿挑战自己突破自己,像一位英勇无畏的战士一样揭开自己的伤疤与那些痛苦的过往搏斗。
幸运的是,经历了五年孤立无援的撕扯对抗,《人生海海》最终圆满完成。
这部作品饱含悲悯与伤痛,作者却对这种情绪始终隐忍克制,甚至在即将爆发之前选择戛然而止。也许作品中并没有大部分读者期待的那种澎湃激烈的情节,但这就是作品的高级之处。留给你的永远是那一丝说不清道不明耐人寻味又捉摸不定的怅然若失之感,好像最终得到了某种解脱,但其实又深陷其中让人久久难忘、魂牵梦萦。
《人生海海》读后感 篇2
最近安利一本麦家老师的新书《人生海海》。“人生海海”是句闽南语,这四个字中装载了厚重的人生况味:人生似海,起落沉浮。本书的故事来源于麦家老师童年的一件小事。
那年,麦家还只有十一岁。一天下午,他与同学一起到生产队劳动,远远地看到一个老人。老人正在挑粪,看起来十分落魄。一个稍大点的同学告诉麦家:“别看那人现在生活窘迫,那个人其实上过抗美援朝的战场。而且,他在打仗的时候。最重要的地方受了伤。”从那之后,这个人就一直生活在麦家的脑海里面,像个种子,种在他心里。也成为故事的核心。
苦难就是人生的魔刀石,它会把你磨得越来越锋利,也越来越坚硬,没有苦难的人生其实是非常轻薄的,轻薄的人生没有也罢。人生就是要有一个厚度,有厚度的人生才拿得起、放得下,才是不会被生活打败的。
如果一个人在时代中穿行缠斗一生,那么离奇的故事里总会藏着让人叹息的人生况味,即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人生海海”总有些事躲不过,有些人留不住,有些心会破碎。别为往事介怀,逃避不是结局、孤单未必不快乐、拥有未必长久,唯有面对让心坚强。放下那些遗憾、不甘、悲痛、放过自己。将紧紧拥抱昨天的双手放开,才能遇见最美的未来。
《人生海海》读后感 篇3
人生海海,海海人生,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这是2021年读完的第18本书,历时7时45分钟,时间不长不短,然而,我却真真正正耗费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看完。
为什么?
因为我沉浸在上校的剧情里无法自拔,因为心里有爱,有恨,有情,有义,还有欢笑与泪水,看得透彻,所以走得缓慢,走得深沉。
也许读完这本书,我们会学到很多人生哲理,学到如何去做一个有良心的人,也也许,我们只是把他们的人生当作我们学会活着的一种方式,但不管怎样,感谢麦家,给了我们人生不一样的真谛。
生活,不是我们该活过的样子,而是我们该记住的样子。
人生百态,世态万千,我们不求自已活到多么高不可攀的境界,我们也不奢望自已活到人生多么仰望不及的高度,但至少,我们尽量做到像上校那样,做一个有本事有担当又睿智的人。这世间天大的事都要觉得不足为惧。凡事看得淡,却又不随波逐流,有自已的思想,有自已做事的方式,不浮夸,不张扬,不躁不娇,凡事尽握我手的强大气场,才不负青春,才不负人生,才不枉此生千辛万苦的来到这世上。
这是我看完这本书,心底最深的感触。也许还有很多很多的想法想要倾诉出来,比如,上校;比如,上校的一切。整个人生里,别人的一切,星河万里,不及我看上校的一眼。
但是,我却选择了放弃,只因为,对于上校,多少的语言,都无法去书写,去记录,唯有放在心里,沉淀,定格,直至永恒。
人生海海,海海人生,活着不易,且行且珍惜。
《人生海海》读后感 篇4
这本小说我是通过樊登读书转过来的,才读了几章就发现原来小说描写的场景就在我的隔壁——富阳农村,而我在萧山。里面的乡村俚语还是那么熟悉,让我有了强烈的代入感和认同感,可能这是其他很多读者感受不到的。
读完回味这本书,感觉有点沉重,在那个扭曲的时代,英雄和小丑颠倒的年代,真正的英雄沦为被耻笑、践踏的对象,而那些跳梁小丑却拿着所谓的真理,肆意妄为。本书的线索就是上校肚脐下面的那几个字,这几个字贯通了这本书,也贯通了上校的.人生,虽然到最后我们也不知道究竟是那几个字,但我想我们也不必知道。上校用上了一生去掩盖这个所谓的耻辱,其实我们知道,这也是他的军功章,是他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奉献的印记!
书里面有一段“我”和小瞎子的对话,他说上校的下场比他惨,我们站在上帝的视角却能看到,上校过得远远比他幸福,有爱他的人陪着他,用童心走完最后的路……
心有雷霆面若静湖,这是生命的厚度,是沧桑堆积起来的。
上校的人生就似那片大海,有狂风暴雨也有波涛汹涌,但终归囊括万物!
《人生海海》读后感 篇5
读完全书,泪流不止。
“我”把“上校”几十年的风雨人生故事串起全书,也引出“我”和全家以及整个村庄的历史命运,不得不感叹一声:人生海海,千回百转。
个人比较喜欢前两部分的描写,第三部分“我”的叙述啰哩巴嗦,肚皮上刻字的猎奇心理和川岛芳子强入总觉得有点牵强,不过故事的结尾还是赚足了我的眼泪。
时代、命运、悲情、英雄,深深刻画出上校这个主角人物的传奇,敢死不是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爷爷的角色反差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性的复杂,复杂会让你无法用一贯的道德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是非对错,正所谓历史造就人也毁灭人。
第三部分的很多名言都加上了“报纸上说”的前缀,让人感觉到官方纸媒时代的传奇。
报纸上说,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生活告诉你,世界上还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你的真面目后,依然爱着你。
报纸上说,幸福是养自己心的,不是养人家眼的。
报纸上说,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
《人生海海》读后感900字 篇6
之前听樊登老师讲过麦家老师的新作《人生海海》,邀请麦家老师做客读书会分享创作过程。之前不知道麦家老师,直到看到他之前写过《风声》、《暗算》才知道这位老师的厉害。
在采访的过程中,麦家老师表现出来的豁达开朗、坚持自我让人很敬佩。在滚滚红尘中能做到不被诱惑、坚持自己的真心的能有几个?大都被世俗带领着漫无目的的前行着。
樊登老师说他用一天读完了这本书,我用了两天,故事内容很吸引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每次都给人一些震撼。熬夜读完。
本书主要讲述了“少校”的人生故事,以及其他相关的人的命运。故事梗概需要自己去读、去品味。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如书名一样,人生如大海般茫茫然,没有固定的去向,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还有一点就是,你会想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完全不能理解,但是就是真实的存在,譬如书里面的“小瞎子”,在书的结局处,本以后得到同情资助,他会有所改变,没想到最后还是会编造一些谎话,看到这里的时候有种说不出的难受恶心,怀疑他在说谎但是又在想此时为什么要说谎呢?难道是真的,那太可怕了。直到“少校”去世后,她太太拿出那套金子的手术刀,才跟作者一样长舒一口气,明白了人性。有些人的人性根深蒂固、死都改不了。
“少校太太”爱一个人的勇气,不管他变成什么样子?
“少校”在事业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遭对手陷害。发配回农村老家,但是他的生活依然过的自我,没有被这一切打倒萎靡不振。这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很令人佩服。
我们有什么日子过不了的吗?应该做到无论在哪里?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开心的生活,过好每一天。前段时间整理微博,才发现以前很容易满足,每天都有小幸福。后来变得越来越麻木了,找不到感觉了。
最近看到其他号在写抑郁的事情,原本以为只有自己会间断性抑郁,情绪低落。看到后才发现大部分人都很痛苦,不是个体的原因。有些人因为生活的艰辛暂时掩盖了抑郁的时间,或者是忙碌的没有时间抑郁,但内心还是很痛苦。只是在人生的浪潮中随波逐流,没有方向。我想改变一下自己的人生轨迹,做自己
未来的路会如何不知道,只有自己去寻找。
《人生海海》读后感 篇7
麦家重磅力作,莫言、董卿盛赞。上校赢了所有的仗,却败给一个微不足道的秘密。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暌违8年,打磨5年,挑战常人不敢落笔之处,解密人性的荒唐与高尚。人生海海,何必在意一时沉浮!
其中有一句话让我触动很深“世界很大、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能太任性着性子,该低头是要低头,该认错时要认错”。人要低头做事,赫尔岑说:“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讲究牟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期待一种精神!
文字朴实、精准、幽默,开始读是会捧腹大笑,看到最后,合上书竟会黯然泪下!“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审过真想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精彩的地方就在于其充满跌宕起伏,我们虽然不知道前面能遇到什么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决定面对困难的态度。假如生活欺骗了我们,我们不要悲伤,我们也不要生气,要相信,欢乐的日子中奖来临。
如果用一首诗来形容《人生海海》,那就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海海》读后感400字 篇8
这本小说我是通过樊登读书转过来的,才读了几章就发现原来小说描写的场景就在我的隔壁——富阳农村,而我在萧山。里面的乡村俚语还是那么熟悉,让我有了强烈的代入感和认同感,可能这是其他很多读者感受不到的。
读完回味这本书,感觉有点沉重,在那个扭曲的时代,英雄和小丑颠倒的年代,真正的英雄沦为被耻笑、践踏的对象,而那些跳梁小丑却拿着所谓的真理,肆意妄为。本书的线索就是上校肚脐下面的那几个字,这几个字贯通了这本书,也贯通了上校的人生,虽然到最后我们也不知道究竟是那几个字,但我想我们也不必知道。上校用上了一生去掩盖这个所谓的耻辱,其实我们知道,这也是他的军功章,是他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奉献的印记!
书里面有一段“我”和小瞎子的对话,他说上校的下场比他惨,我们站在上帝的视角却能看到,上校过得远远比他幸福,有爱他的人陪着他,用童心走完最后的路……
心有雷霆面若静湖,这是生命的厚度,是沧桑堆积起来的。
上校的人生就似那片大海,有狂风暴雨也有波涛汹涌,但终归囊括万物!
《人生海海》读后感700字 篇9
这十天里,我读了一本书《人生海海》,这本书的作者是麦家。他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人在那个时代里的一生。
这是关于上校的一生,他曾经有让人羡慕无比的荣誉和一生,他当过医生,用自己高超的医术,在战场上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他当过特务,与日本人周旋,打探情报。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上校用自己小小的手术刀救了无数濒临死亡的生命,医术高超的他在战场上救人,妙手回春。而本是有机会当上副院长的他,却被另外一位候选人设计陷害,被开除,只能回家乡。
他经历过,但他从未向生活屈服过。他曾经为国家出生入死,他在日本当特务,与一个个阴险狡作的人周旋,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而他自己却被川岛芳子所害很深,在他的小腹上刻上了让他屈辱一生的字。
他为守护自己的尊严,宁愿不与自己心爱的女人在一起,也要守住这秘密;他善良,爱护生灵,他给他的猫最好的,不管什么时候,心中仍惦念着他的猫;他坚强,在被司令抓起来后,仍嘲笑司令,尽管生活残酷地对待他,但仍然乐观面对生活。他是一个英雄!
最后他等来了愿意守候他一生的人,他为了守护自己仅剩的尊严变成了疯子,他的智商仅有七八岁小孩一般。而她用自己的善良打动了全村人,大家都愿意她将上校接走,上校得以度过那安静幸福的晚年。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可能人生漫长,我们不知道未来有多少风风雨雨,有多少苦难。但我们可以勇敢地去面对未来的一切,生活比我们想象的残酷,它是无情的。但只要我们还热爱生活,信心满满,我们总能看见未来的美好。
上校,他是一个英雄。他被岁月的洪流遗忘了,被黑暗而残酷的社会摧残,被生活折磨。即使“身败名裂”的他被现实折磨,但他仍然愿意乐观地去对待生活。
生活像大海,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是晴天,什么时候是暴风骤雨,但我知道前面一定有希望,一定会到达那梦想的彼岸。
《人生海海》读后感 篇10
空档时间,看完了麦家的新书《人生海海》,脑海里不断的回味书中的一些片段,总想写点什么,思绪万千,却无从下手。
麦家的这本《人生海海》讲述了一个传奇而充满人生况味的故事。一个原本风光无限的上校,一生赢了无数场仗,最后却败给一个不足道的秘密。让人忍不住去猜想,上校究竟藏了怎样一个秘密?整个故事围绕这个“秘密”展开,从“我”的视角,讲述了主角上校浮浮沉沉的一生,也是“我”从少年成长到中年的半生,在守护欲与窥探欲的对抗中推进,可读性非常强。整本书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能于无声处震撼人心。离奇的故事里藏着让人叹息的人生况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
书中把农村的那种味道描写得非常到位、真实。既有乡亲们的真诚、淳朴与善良,又有乡下人的低俗、愚昧和卑劣,众生百态,一览无余。不过我相信,世间大多数人还是善良的,只希望那些人间恶魔不要伤害他们,也希望我们能永远真诚善良。
人生海海是一句闽南语,是形容人生复杂多变又不止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样宽广,但总的是教人好好活的意思。“人生海海,我们像海滩上的两粒沙子一样相遇。”好在林阿姨终究找到了疯了的上校,余下的后半生,于林阿姨而言,既是爱,也是救赎。人生海海,苦难总会过去。那些藏在真相和现实里的深情和善良让人感动不已,读到上校离开的那一段,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真真是一个闪着金光的人呀……
麦家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了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生活从来不完美,不完美才是生活。”
《人生海海》读后感 篇11
最近安利一本麦家老师的新书《人生海海》。“人生海海”是句闽南语,这四个字中装载了厚重的人生况味:人生似海,起落沉浮。本书的故事来源于麦家老师童年的一件小事。
那年,麦家还只有十一岁。一天下午,他与同学一起到生产队劳动,远远地看到一个老人。老人正在挑粪,看起来十分落魄。一个稍大点的同学告诉麦家:“别看那人现在生活窘迫,那个人其实上过抗美援朝的战场。而且,他在打仗的时候。最重要的地方受了伤。”从那之后,这个人就一直生活在麦家的脑海里面,像个种子,种在他心里。也成为故事的核心。
苦难就是人生的魔刀石,它会把你磨得越来越锋利,也越来越坚硬,没有苦难的人生其实是非常轻薄的,轻薄的人生没有也罢。人生就是要有一个厚度,有厚度的人生才拿得起、放得下,才是不会被生活打败的。
如果一个人在时代中穿行缠斗一生,那么离奇的故事里总会藏着让人叹息的人生况味,即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人生海海”总有些事躲不过,有些人留不住,有些心会破碎。别为往事介怀,逃避不是结局、孤单未必不快乐、拥有未必长久,唯有面对让心坚强。放下那些遗憾、不甘、悲痛、放过自己。将紧紧拥抱昨天的双手放开,才能遇见最美的未来。
《人生海海》读后感 篇12
只有被生活伤害过的人,才能真正温柔地对待每一个人。
看完以后又听了一遍《野子》,你看我在勇敢的微笑。说到底是很浅显的事,生活的勇气,但看多了社会新闻知道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幸福的生活是一样的,不幸的生活却各有各的不幸。说的轻松只是你不曾经历。
麦家是成功的,他成功的说了一个故事。有乡村民情的淳朴,有爱国情怀、有对那段历史的嘲弄,如同嘲弄小瞎子,有些人永远不会变,一直活在历史中发臭腐烂。但有些人会一直活在人们的记忆中如同金子做的手术刀。村中的人对他一直抱有好奇,八卦,可更多的是对他的敬佩,一直凭着自己的意愿做事,那么自由和骄傲的人,刺青成了他永远不能为外人道的事。在结尾刺青被改成了一幅画,我哭了,感觉他再也不用为了刺青感到耻辱了。
人生海海,在适合不过的书名,包含了爷爷、父亲、老保长和里面每个人的人生。如同海面,有高有低,可能一不小心就葬身大海,但我们都爱过大海平静,浩瀚的时候。生活不易,努力前行。
《人生海海》读后感 篇13
读完全书,泪流不止。
“我”把“上校”几十年的风雨人生故事串起全书,也引出“我”和全家以及整个村庄的历史命运,不得不感叹一声:人生海海,千回百转。
个人比较喜欢前两部分的描写,第三部分“我”的叙述啰哩巴嗦,肚皮上刻字的猎奇心理和川岛芳子强入总觉得有点牵强,不过故事的结尾还是赚足了我的眼泪。
时代、命运、悲情、英雄,深深刻画出上校这个主角人物的传奇,敢死不是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爷爷的角色反差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性的复杂,复杂会让你无法用一贯的道德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是非对错,正所谓历史造就人也毁灭人。
第三部分的很多名言都加上了“报纸上说”的前缀,让人感觉到官方纸媒时代的传奇。
报纸上说,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生活告诉你,世界上还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你的真面目后,依然爱着你。
报纸上说,幸福是养自己心的,不是养人家眼的。
报纸上说,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
《人生海海》读后感 篇14
《人生海海》是麦家在时隔8年之后的首部长篇之作,于2019年4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故事讲述了一个浑身是谜的“上校”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离奇的故事里藏着让人叹息的人生况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
人生海海,这是一句闽南话,是形容人生复杂多变,起落浮沉,象大海一样茫茫然,没有固定的去向,总是会起起落落,总是有很多不定因素。
书中的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活在他们自己的生活轨迹里。每个人都活的挺苦的,因为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
你眼里看到的,不是真相,真相远在生活的最里层,你得层层拨开,抽丝剥茧,逐渐接近真相,也在这个过程中看到自己,看到曾经在心里始终过不去的那一切,也在放下那一切,放过了自己。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好多的细节铺垫,好多的反转,在恍然大悟之中又必须承认,他们就是这样的,这样做,这样活,也这样结束。这才是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