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母校的感谢信 篇1
尊敬的学校领导、全体老师:
你们好!我是初三猎豹班刘怿琳的家长,首先我要感谢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你们辛苦了!孩子即将毕业,要离开母校,三年来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孩子含辛茹苦的栽培,我无以报答,依依惜别之情难以想象,唯有道声:鸿桥孩子们成长的摇篮!
三年前,我们把孩子交到你们手中,那个时候我们是忐忑的,孩子初次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是否适应?与同学相处是否融洽?学习能不能跟上……当孩子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优秀,越来越乐观的时候,我感到来鸿桥是最正确的选择。
学校确立了“教好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作为办学愿景,努力培养“身体好.习惯好.品质好.好学习”的鸿桥好人,凸显了“低进高出”的质量效应。三年时光一晃而过,在这三年里,老师陪孩子们一夜夜挑灯夜战,陪孩子们学习,陪孩子们一同进步……三年里发生了多少喜怒哀乐的事情,我们哭了,我们笑了,这些都成了孩子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孩子们会永远记住他们的青春因为你们而更加美丽辉煌!
写给母校的感谢信 篇2
尊敬的校领导和各科老师们:
你们好!
我是鸿桥中学战狼班张烜的家长,我代表我全家向三年来辛勤付出的校领导和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小学的基础打得不是很牢,对于孩子升入初中后,如何提高学习成绩、提升全面素质、健康快乐成长,我心里很忐忑。但当我带着孩子进入鸿桥中学校园的那一刻开始,我的心情和我孩子一样激动,我的顾虑打消了。
学校环境优美,各项教学设施配套齐全,处处洋溢着书香气息,是孩子学习成长的一个好地方。三年来,孩子的每一次家长会我都参加——每次家长会,校领导都要讲话,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灌输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家长配合做好孩子教育。学校有很多的社团组织,经常举办各类活动,我都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在这过程中,孩子的性格变得开朗活泼,各方面素质得到锻炼提高,由衷地感谢学校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这样好的平台!
我孩子在初三战狼班,班主任程老师是一位有丰富教育经验有爱心的好老师。她管理教育严格又不失科学性,青春活泼能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在孩子的每一个学习阶段,针对他的学习情况,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思想动态等各个方面及时和我沟通,事无巨细,尽心尽责。孩子经常对我说,程老师是他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我知道,这是发自他内心的话。看着孩子的成长蜕变,我衷心地感谢鸿桥中学的优秀教师团队,谢谢你们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谢谢你们!
孩子就要离开鸿桥中学了,相信在他的心中一定不会忘记在鸿桥中学的成长岁月,不会忘记鸿桥中学的师长们给他的教育、启迪、关怀和爱,他会带着鸿桥人的优秀基因,在梦想的天空展翅翱翔!
祝愿鸿桥中学越办越好,明天更辉煌!
XXX
20XX年XX月XX日
写给母校的感谢信 篇3
尊敬的母校:
您好!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六年的小学的学习生活就要过去了。我们即将离开生活了六年的母校。在即将离别母校的时刻,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每个人的心中充满了留恋之情,回首往事,六年的小学生活历历在目。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
忘不了,敬爱的老师;忘不了您那谆谆教诲;忘不了您那慈祥的目光;忘不了……从枯燥的拼音字母到朗朗上口的作文,您为我们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汗。您是勤勤恳恳的园丁、您是默默无闻的春蚕、您是英雄身后的英雄、您是巨人脚下的巨人!您既温和又严肃,既谦逊又清高,既平凡又伟大。您用满腔热情教我们懂得了淳朴、自然、充实、高尚。参天大树忘不了根须,浩浩江河忘不了源头,我们又怎能忘记自己的老师?
忘不了,亲爱的同学!忘不了,我们朝夕相处的那些时光,忘不了我们结下的`深情厚谊。六年中我们曾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拼搏,曾在美丽的校园里尽情玩耍,曾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岁月。六年了,转眼就要分开,心中怎么能平静呢?
忘不了,美丽的校园!您像一位温和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在这里,我们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在这里,我们养成了奋发努力、团结友爱、讲究文明、遵守纪律的好学风。我们在您温暖的怀抱中获得了知识的琼浆、智慧的力量,做人的道理……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目光炯炯,思绪万千。虽然我们毕业班就要离开母校,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我亲爱的母校,永远不会忘记您——我敬爱的老师。我永远不会忘记和你们在一起的每一天……
对母校的回忆是温馨而美好的,对母校的感激是真挚而无尽的。让我再次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育!再见了,哺育我们成长的老师!再见了,哺育我们成长的母校!
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致辞
敬礼!
xxx
20xx年xx月xx日
写给母校的感谢信 篇4
尊敬的母校领导、老师们:
你们好!
我是19届高三(9)班的。在这对学业和人生至关重要的高中三年里,我很荣幸得到了母校的精心呵护,从而使我在这次高考中取得了388分的优异成绩,并进入了我梦寐以求的东南大学。因此,我对母校的领导以及老师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记得三年前我刚踏入二中校园时,中考成绩还排在全县2000名之后,当时也有过泄气与沮丧。但幸运的是,这三年来,我遇到了一位又一位竭尽全力、认真负责的老师。从课前课后的进入教室辅导到大考小考后的激励与安慰,老师们让我看到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智慧,还有那善良、平易近人、有责任心的高贵品质,使我在学业上信心倍增,克服了种种困难与挫折,慢慢地实现质的飞跃。再次感谢每一位辛勤付出、认真负责的老师,因为你们,二中莘莘学子定会感到荣幸与骄傲!
对我来说,在二中这三年除了学业方面的进步,还有很多其他的特殊意义。首先,她是我成长道路上最独特的风景,从高一到高三的路途,也是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从简单的无忧无虑变得有自己的独特思想和规划,是二中,让我变得稳重起来,以适应以后外面的世界。其次,在二中,我结交了许多真诚、善良的好朋友,在冲刺高考的日子里,我们一起砥砺前行,互相查漏补缺,彼此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感情。当然,我认为最重要的意义还是二中给了我从未有过的温暖,班主任的细心教导,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同学的团结一致,互帮互助,打造出了我们最强大的高三(9)班,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集体的荣誉感,并因这个集体的团结强大而感到骄傲。
作为一个由二中毕业即将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此刻我对母校的感情无以言表。唯有献上我最真诚的祝福:
祝愿二中的每一位领导、老师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祝愿二中学弟学妹们都能在这片圣土上实现梦想、绽放奇迹;祝愿二中,年年有突破、次次出名校、一届更比一届强!
永远的二中学生:
写给母校的感谢信 篇5
写给母校
见字如晤,学生已成功步入大学,向您报一声平安!
初来乍到,亦有些许不安与陌生,但庆幸吉警助我良多,深表感激。
母校之恩更甚如此,育我成人,护我年少周全,因母校哺育,今可梦圆,回首高考乃十年寒窗之结束,今始知为人生新章之启途。
小生不才,恩情铭记于心,但愿与吉警携手而行,不负韶光,追求卓越,日就日刚,初心不忘,于此起航,鹏程万里,前路康庄!
写给母校的感谢信 篇6
致:李埠中学:
母校,您好!
我们是您刚刚毕业的的孩子。经过三年的磨练,我们已满载希望与自信踏入了高中的大门。
在即将到来的教师节之际,我们想衷心地对您道一声:“谢谢。”
三年前,我们也是这样,带着期待来到李中,希望能从李中飞向更高更远的地方。李中是没有让我们失望的。三年来,这里发生了我们太多故事,这里留下了我们太多回忆,这里飘荡着我们太多不舍。
老师每一位都是不相同的,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严谨的他们,亲切的他们,贴心的他们,为我们生病而着急的是他们,为我们成绩下降忧心的是他们,跟我们一起高谈阔论,跟我们一起逗趣玩笑,跟我们一起感动,一起哭,一起笑……他们为我们插上翅膀,和我们一起等待羽翼丰满,但终有一天,我们飞走了,飞去了更高更广的天空。而他们,仍站在那熟悉的讲台上,朝我们挥挥手,“去吧,我的孩子们。”我们是多么不舍!
老师,我们不让您失望的。老师,喉咙沙哑了记得吃药,不要硬撑着讲课;老师,作业批一会儿记得起来扭扭腰,不要埋头强打起精神;老师,压力太大就找我们聊聊,我们永远是您的孩子……
感谢李中的老师们,是你们带我们书写了人生开始的篇章,我们一同洒下的汗水没有白费。我们如愿进入了高中这个大家庭,继续我们的梦想。
感谢李中。作为一个李中人,我们无比自豪;作为一个李中人,我们心生骄傲。李中教我们“致远行近”;李中教我们培养公民素养;李中教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李中教我们“要先做学问,就要先做人。”诸多的品质,李中老一辈以他们的身体力行,向我们诠释着。
在这里,我们祝愿李中的老师们身体健康,家庭美满;祝愿李中在各项评比中再创辉煌,祝愿母校建设的越来越好。每届学弟学妹们都能获得理想的成绩,为校争光。
此致
敬礼!
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写给母校的感谢信 篇7
亲爱的母校,您好:
首先,请接受我们——一群即将踏上人生创业征程的热血青年,发自心灵深处最真诚的感谢!
感谢母校,让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肤浅到深邃,从徘徊迷茫到豪情万丈!
感谢母校,让我们破茧成蝶翩然起舞,从寂寞等待到执着扑火,一路上我们壮志高歌!
几年前,怀揣着期待与梦想,向往与崇拜,我们如愿地跨入了重大的校门。
在这里,为青春呐喊,为理想奋斗,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而释放全部的激情;
在这里,有思维与智慧的碰撞,有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有友谊与爱情的编织,有欢笑与泪水的交融;
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分析与思考,学会了丰富与凝练,学会了合作与竞争,学会了如何超越自己、突破极限;
在这里,有慈祥的老师,让我们忘记了离家的惆怅,让我们不再是茫茫江面上一只无法靠岸的小船;
在这里,有敬爱的党,让我们实现了生命的又一次锻造和考验。那年那月那天,在鲜红的党旗下,我们感受到了荣誉责任,沉甸甸的使命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分量与价值!
再回首,我们是欣慰的,无悔的,更是自豪的。
有那么多的故事值得记忆;
有那么多的瞬间值得回味;
有那么多的感动值得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