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观后感

《国家宝藏》观后感精品7篇(国家宝藏那英观后感)

时间:2024-01-16 19:09:35 观后感

《国家宝藏》观后感精品1

  同一件文物,用不同的方式来讲,传播的效果差异很大。身处互联网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作为电视产品,历史文化类栏目不能是阳春白雪的学术派,而应放下身段。《国家宝藏》力求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文物“活起来”,通过具有艺术观赏性的设计来为观众展出“国宝”,并对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历史进行充分解读。让观众在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就像主题曲唱的:“一眼千年,沉默也胜万语千言,只有你有幸能描述这光明似箭。”

  让那些珍藏于博物馆的宝贝走到聚光灯下,走进最大众化的“客厅文化”,国家级博物馆与国家级电视台联手把传统文化推向前台,也是让优质资源与文化担当相得益彰。正如央视综艺频道节目部主任吕逸涛所说:“每一件文物都记载了中华文明、文化的基因,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传播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文化,热爱我们的文化,传播我们的文化,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文化。”

  据悉,九家博物馆馆长将组成“国宝守护联盟”,亲笔签名的'99套9张签名纪念门票套装将送给幸运的热心观众。这组套票堪称“绝版”,早已全部启用电子门票的南京博物院专程为《国家宝藏》重制纸质门票,一周前新馆刚刚开放的湖南省博物馆为《国家宝藏》提前印制了新馆门票,节目以满满的诚意为观众准备了这份特别的礼物。其实“签名套票”只是一个符号和代表,旨在希望更多人士走进博物馆。

  除此之外,伴随《国家宝藏》的正式启动,一系列丰富有趣的主题互动将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在体验和交互的润物无声中建立情感的链接和时代的共鸣,让博物馆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日常,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去发现、去呵护、去激活传统文明的生机与活力。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巡视员罗静说:“《国家宝藏》节目立意高、形式新,国家文物局将给予大力的支持,我们也期待通过此次电视国家队和博物馆国家队的合作,能够为全社会提供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观照当下,才是让文物活起来的真正意义所在。正如于蕾所说:“希望观众能够感知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与自己的血脉相连,从而树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

《国家宝藏》观后感精品2

  12月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宝藏》第二季开播了,延续第一季恢弘的舞台场面和深入人心的讲解方式,第二季通过音乐剧、舞剧等形式也让国宝活了起来。一件件泛着历史光芒的国宝,传递着先贤们的智慧与精神,带着我们走进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感受泱泱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在实现文化振兴的道路上,这些物质与精神的财富都是国家的宝藏,需要我们代代相传。

  传承国家宝藏,感受先贤风骨。《上阳台帖》洋洋洒洒二十五字中,仿佛藏着诗人李白遗世独立的傲然姿态,沿着泛黄的书卷,那个舞着剑,高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仙缓缓向我们走来。这些国家宝藏承载着先贤们心系天下的凌云壮志和不畏权贵的高尚情操,让我们能够窥得先贤们生活的一角,感受到他们的气度与风骨。

  传承国家宝藏,延续中华精神。刚过去的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我们对着宪法宣誓,感受法律的威严与庄重。而中国的法治精神却不仅仅从当代才开始的,随着一个秦朝小吏所撰写的《云梦睡虎地秦简》呈现在世人面前,透过千年之前的'秦朝律法我们看到了法治精神的源远流长。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治精神依然是需要我们延续下去的,这也是国家宝藏所带来的精神财富。

  传承国家宝藏,振兴中华文化。华夏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一个从未断绝的文明,是兼容并包的态度让中华文化绵延至今且百花齐放:千里江山图上的如画江山千年不褪色,各种釉彩大瓶使用17种釉、彩,集中国瓷器文化大成,样式雷建筑烫样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高超的设计水平,弥补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的空白,还有数不胜数的国宝都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面对这样丰富的文化宝藏,我们更应该牢牢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将振兴中华文化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部分,把中华文化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传承延续下去。

《国家宝藏》观后感精品3

  《国家宝藏》第三季开播以来,观众深深震撼于各类国之重器的精湛、大气,感慨于历史回眸中,沉睡在博物馆中的文物“活”起来的美好和价值。其中,故宫博物院选送的清代金嵌珍珠天球仪让我印象颇深,它是用黄金做成的“天球”模型,有基座、支架、天球三部分,上面用珍珠镶嵌了二十八星宿、三百多个星座和两千两百多颗星。节目中称,它是一件回眸之器、认知之器、激励之器。

  “回眸之器”,告诉我们无古不成今,要以古为鉴。说到天文学,我们经常会错误地以为它是一门现代科学,事实上,我们的祖先一直在试图探索黑暗星空的奥秘,我国也是记录在册的.最早研究天文的国家之一。金嵌珍珠天球仪浓缩了我国古代历届天文学家孜孜以求的身影,透过它,我们仿佛能看到在无数个本该“日落而息”的夜晚,他们去研究“天官、天福、紫微斗数”,记录“五星、七政与三垣二十八宿”。从“太史令”到“钦天监”到“天文台”,一路演变发展而来,我们以古为鉴、一脉相传,文化之火,生生不息。

  “认知之器”,告诉我们书不可尽信,要敢问星河。众所周知,中国古人很早就会制造这种仪器,用它直观、形象地了解日月星辰的相互位置以及运动规律。节目中演员扮演了清朝女科学家王贞仪,在那个女子唯唯诺诺的年代里,她的征途却是星辰大海。在其他古人还在和孩子们讲着“天狗吃日”的故事的时候,20岁的她已经写了《月食解》来解释月食的原理了;在古人还在相信“天圆地方”的时候,她却在《地圆论》中通过浑天仪证明地球是圆的。她不仅在学术上颇有成就,还写下了“丈夫之志才子胸,谁言女儿不英雄”这样豪迈的诗句,可见,不迷信权威、迷信世俗,才能走实、走好自己的路,才能促进文化的更新迭代。

  “激励之器”,告诉我们惜往日荣光,要合作共赢。节目组挑选的这件文物,不得不说用心良苦。天球仪最大的特点在于上面的星象引进了西方的学术,代表星星的珍珠有大有小,从中也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的印记。中国清朝,从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他们对西方知识的兴趣从未减弱,体现出清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精美的金嵌珍珠天球仪就是这一历史的见证。大同世界”。

《国家宝藏》观后感精品4

  1865年4月14日的一个夜晚,总统林肯在福特剧院遭到刺杀。但是,遇刺之后却又留下了难解的疑问:谁提出了要去福特剧院看戏……? 为了揭开林肯之死,凯奇领着人们去揭开真相。

  这时,刚探险完不久,喜爱探险的本又知道了,新宝藏——神秘书的秘密就藏在《独立宣言》中。

  然而林肯的死是美国的损失,尽管,可恶的凶手约翰被调查了出来,可是在他住的地方搜到的日记却少了十几页,为本来已经知道的案情又是雪上加霜。但是在100年后,十多页中失踪的日记其中的一页突然出现在了日记里,而调查的杰布对一些词的最终解释为暗杀的信息,不幸的是,这页日记中所有的一切,好像全部都在证明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就是——本的曾祖父是林肯被刺杀背后真正的主谋,这让盖茨的家中填了不少负担。

  于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清白的,那只是一个宝藏图而已,并不是谋杀林肯总统,本便找来老搭档普尔,父亲帕特和还在互相生气的女友阿比盖尔,一起去寻找宝藏。用事实还他的.曾祖父一个合理的清白。

  线索将他们从巴黎带到伦敦,甚至还到女王卧室。不过他们最后又回到了美国,从那时开始,本总是绑架总统,然后再去看只有总统才能看的秘密之书。

  但那些并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是本惊动了他的母亲,一位十分著名的古英语家,而本的母亲在32年前与帕特里克寻宝的重点发生了争吵之后,从此,就再没有说过任何一句话。在这场寻找新的宝藏旅途中,不仅帮助了本,和他的同伴们找到了他们事实真相,并且还发现了这个世界上珍贵的遗迹。

  为了证明自己曾祖父的清白,一大家子人踏上了寻找宝藏的旅程。有的时候,看着看着,自己仿佛也动了心,好像自己就是本。总是喜欢去探险,去不顾安全的勇敢冒险,只是为了让自己找到自己好奇的宝藏罢了。但越是这样,越让我觉得有趣,尽管路上可能会有一些挫折,碰到一些小麻烦,甚至是关系到自己的性命。但我认为,只要快乐,自己觉得有意义,就可以了!

《国家宝藏》观后感精品5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历史悠久辉煌。每当我走进博物馆,或是游览名胜古迹,总会被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明所吸引。而《国家宝藏》,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们介绍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和文物背后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个周日,我又一次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这期《国家宝藏》呈现的是浙江省博物馆的文物。

  第一件文物叫做“万工轿”,在文物里,它算是年轻的,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但是,当镜头拉到“万工轿”的细节景象时,我被深深地惊叹了:轿子精雕细刻、富丽堂皇;在各个不同部位,雕刻着许许多多描金贴银,栩栩如生的人物,组合成一个个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中的'场景,仿佛是一本流淌着故事的书。更为感人的是它背后的故事:当时的中国非常落后,有钱人崇洋媚外,看不起我们自己的国货,觉得国货不如洋货好。但有志气的国人通过精美的“万工轿”,让大家知道,我们中国的文化和技术,载着深沉的历史和厚重的精神,我们中国人是可以超过外国人的!精美的文物和感人的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第二件文物是“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这是一件唐朝的文物。在故事里,工匠雷威用制琴选材的道理,让唐玄宗明白应该怎样发现人才,怎样复兴国家。而故事之后的文物介绍就更有趣了。博物馆的大师们,通过艰苦的努力,和细致的工作,让1300多年前的古琴,演奏出了动听的声音,这真是一个奇迹!文物不在是沉睡的历史,文物变成了活泼的音符,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仿佛凤凰在鸣叫,真是太美了!

  最后一件文物是来自良渚文化的玉琮。这是一件5000多年前的文物了,虽然跨过了漫长的岁月,从精美的雕刻和花纹上,我们依然能看到当年工匠丰富多彩的创造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虽然良渚文化消失在漫漫历史长河里,但是她所创造的文化,却有如灿烂的流星划过夜空,留下了璀璨的色彩。

  9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但我仍然沉浸在国宝前世今生的故事里久久不能忘怀。在我的身上,流淌着祖先的血液、继承了祖先的智慧,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是未来的书写者,唯有努力自强,不负历史,不负少年!

《国家宝藏》观后感精品6

  首先从感官角度来讲,这一期给我的直接感受无疑是震撼的。故事的讲述,丫丫的演绎,配合服装展示非常完美的衬托起了小小木俑里的大唐风华。那些曾经被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华服美卷再度翻涌迭起,直冲心灵。

  就以本期节目来讲,大唐国力强盛,国风大气,服饰也以明艳华美为主。模特在展示此类服装时步伐缓慢,优雅稳重,表情从容,昂首且目光自信,定格展示动作也是不疾不徐,尽显雍容气度。我很容易就被带入了那个时代情景,仿佛身临其境。抛却情怀不讲,服装秀最最根本的目的毫无疑问是展示服装之美,这一期节目也的确让我有了很多很深的感触。

  首先就是舞台功底的积累。就我目前所有的亲身经历而讲,舞台.上随机应变往往多于循规蹈矩,动作台步也不仅拘泥于某种固定格式,但如果没有足够的功底是很难应付各种场合的,基础打好才更有利于后续发展。

  再者就是自信。毫无疑问,对于模特自身来讲,自信是真的非常重要,说来简单的两个字,却是能撑起舞台效果的根本。自信的.人,身体会不由自主舒展开,变得挺拔,这种情绪会通过肢体动作传递,并且有效牵动观众的关注力。衣饰始终是为了妆扮而存在的,只有模特自己气质抬足,才能更好的展现出衣饰之美。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神韵。我在这是将其理解为一种职业素养的体现,作为模特要去展示一样东西时,首先要对其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选择更加适合的展示方式。汉服展示,唐制华美雍容,宋制婉约清雅,明制大气庄重,细分下来,还有每种服饰对应的职业,对应的季节,对应的文化背景,作为模特去展示时都应该去适当的了解,从而更加贴切的展示出它本身的风韵。

  如果模特自身功底神韵达到,再辅以精致的妆容造型,完美的舞台音乐灯光,那么这场秀无论是在何时何地都毫无疑问是成功的。汲人之所长,省己之不足,我在台步功底,气质神韵方面还有很多不足,肯定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改进,期以呈现更好的自己。

《国家宝藏》观后感精品7

  每一件国宝都沉淀着千百年的智慧。本期国家宝藏中展示的传统服饰带来的不仅是视觉盛宴、知识普及,更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自信的觉醒。

  时尚是场轮回,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文化、服饰、饮食都在源远流长的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透过一本红楼便可以参透小到一桌贵族的考究美食、大到一段时代的变迁。透过一件文物可以领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绢衣彩绘木俑的前世传奇中呈现的家国情怀、母子连心。这期国家宝藏,对于三个陶俑的展示复原是用心之作,观察、设计、选材、印染、裁剪每个步骤都体现了中国匠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执着和坚守。

  艺术再现环节让更多的受众更为直接的看到了大唐盛世的服饰大美,通过不同男女的服饰依次亮相到并列成排、款款而至,星星升起来,灯光照亮了每个人身上的服饰,让人们恍若回到了那个摩肩接踵的街头巷尾、驼铃声响气势恢宏的时代潮流之都——大唐。此时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件件精心复原的衣服,是一个朝代的风尚、一篇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华章。

  楚艳老师对于古代服饰研究的精神打动了我,在世界潮流风尚之下,能够追溯本心,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你认为值得的事情中去,不问金钱,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只为了内心的一抹坚持。

  在楚艳老师身上,我看到的文化复兴、服饰复兴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一个有实际行动、敢为人先的精神。时间是一直向前流淌的'河,不能逆流而上。对于我们服饰的复原、展现不是告诉我们以后一定要这样穿着复原服出门,而是引领中国人们找到自己的审美精神,提高文化自信。

  知来处,明去处。在全世界的服装流行趋势中,在强势的西方审美当中,我们拥有的是别国复刻不了的文化,是巅峰造极的民族瑰宝。前世盛况,今时仍旧亮眼,璀璨的中华文化服饰美在大唐,以后,也会美在当下并且盛在未来。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