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西柏坡”观后感7篇 西柏坡观后感800字,欢迎参阅。
“西柏坡”观后感1
星期五的下午,老师带着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去梦想剧场看电影,电影的名字是《西柏坡》。
电影开始了,里面的人物都是像我们那么大的小朋友,有枣花,大金瓜等。但最令人难忘的是这部电影的主角:核桃。有一次,核桃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上前线去打敌人,碰到了敌军的轰炸机。他临危不惧,让枣花和大金瓜回村庄去报信,自己却引诱敌军去轰炸他。大家都以为核桃已经死了,可是他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看到核桃为了大家的安危不惜牺牲自己,我心里很感动,差点流下了泪水,而那天送给枣花当作奖励而被炸坏的一枝新钢笔,也被后代放在了西柏坡博物馆纪念。
除了小朋友,故事里还介绍了很多小动物:小鸡一凤可是个“功夫高手”,不但可以把钻地鼠阿欢管的服服帖帖,对付敌人也是丝毫不留情,经常把坏蛋打的鼻青脸肿;顺毛驴的“狮吼功”也不赖,一吼一个坏人就会翻一个跟斗;钻地鼠阿欢的钻地术也不简单,有一次它去对付一个坏人,直接用钻地术让那个坏蛋陷到了地里,引得全场都笑了起来。而在那次敌人用轰炸机炸核桃时,也正是钻地鼠阿欢的地洞让核桃死里逃生。
我真佩服那些儿童团的小英雄,他们只和我们一样大,就干出了那么惊天动地的事,真无愧是“儿童团,出英雄!”
“西柏坡”观后感2
最近,我观看了电影《西柏坡》这部动画片,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觉得西柏坡的孩子们真值得我学习。
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西柏坡村,一群孩子组织起来建立了儿童团,为村子里站岗放哨,他们还利用各种小动物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一天,在枣花的提议下,在儿童团长核桃哥的带领下,在大金瓜的支持下,他们把一些食品和日用品送给前线的解放军战士。
一路上,他们翻山越岭,排除野兽的干扰,避开了敌人的围追阻截,最终把物品送到了前线。核桃哥虽然受了伤,但始终保持着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我要学习核桃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往直前;我要学习枣花树立远大理想,坚信革命一定成功,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永做一个革命的螺丝钉;我要学习大金瓜识大体顾大局,甘当配角,任劳任怨,为革命事业默默地奋斗。我要学习西柏坡的孩子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胸怀大志,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观看了电影以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精神,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革命热情,保持革命战争那么一股革命干劲,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革命精神,努力学习,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西柏坡”观后感3
电影《西柏坡》讲述了革命老区西柏坡和西柏坡人民,不仅在战争年代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谱写了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英雄乐章。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为根治水患,保住中央旧址、重建家园,确保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不再受洪涝灾害,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故事。影片塑造了西柏坡村支书柏凤、平山县县长小秦、西柏坡村大队长坡生以及坡生奶奶、喇叭爷爷、王嘎咕、刚刚、青青、英英等一大批人物形象,从不同的性格层面弘扬了西柏坡的时代精神。
在影片众多个性鲜活的角色中,袁淑梅饰演的女主人公柏凤是最令观众期待的人物。在柏凤身上,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个性与党性,生活与理想的多重品格。可以说,这一人物形象是袁淑梅几十年表演生涯的艺术积累的体现。影片中,袁淑梅成功尝试了戏曲传统戏与现代戏的不同表演方式,对花旦、刀马旦、青衣等行当不断转换,在戏曲舞台上实践了话剧全新的艺术创造。凭借坚实戏曲表演的功底,袁淑梅开启了戏曲电影艺术之门,在表现人物心理、把握动作分寸、调控声腔韵致、创造一种节奏和意韵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此外,袁淑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做到了规避俗艳,以一种浓重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现场感对人物进行细腻地刻画,她所塑造的柏凤朴实、亲近、历练、坚忍,使电影中人物比戏曲作品中更让人感觉温暖,成为影片的出彩之处。
“西柏坡”观后感4
7月6日,学校组织全体同学去美罗城电影院看《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
这部电影我已经期待很久了,这次学校终于组织我们去看了。所以当电影开始时,我就被电影内容深深吸引住了:王二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放牛娃,他痛恨鬼子,热爱八路军。后来替八路军送情报,当时鬼子抓到他,让他带路找八路军。二小用他的智慧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中途还让小鬼子损兵折将,在过一线天的时候鬼子把迫击炮留在了另一头,三挺机关枪全部报废,好几个士兵出了事。他真是聪明。
王二小带路时就知道自己逃不出鬼子的魔掌了,但是他毫不畏惧,依然给鬼子带路,最后他壮烈牺牲了。他的牺牲精神让我深深感动,值得我们学习。
他的精神很可贵,但是他被鬼子杀了让我很难过。王二小这么爱国,他只有13岁。这部电影让我们知道了新中国来之不易,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点评】这篇是一篇电影观后感,写观后感,要从自己观赏影片的感受出发。可是,小作者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写观后感应强调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五六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西柏坡”观后感5
每一年假期,我和表姐必须到影院看电视剧,20xx年大家看过《西柏坡》。看了《西柏坡》,我获益匪浅。
里边的角色大多数全是小朋友,是枣花、大金瓜、寿元等,帮我留有印像深刻的,便是少年儿童团团长:核桃。他英勇顽强,不折不挠,最令我钦佩的就是他那类为改革而誓死捍卫自身的杰出精神。小故事里边也设定了许多的小动物,如:顺毛驴、小鸡一凤、狗獾阿欢等动物小伙伴品牌形象,从观看电影的实际效果看来,动物小伙伴变成电影的一大闪光点。小鸡一凤是个功夫高手,不但把阿欢治理得招架不住,打起对手也是决不
脚软,一通凤爪功就可以把对手挠个头破血流。每到这里,都是招来观众们的哈哈大笑。顺毛驴也不容易,大嘴巴神似狮吼功,一口气能吹人一个跟斗。而会打地穴的狗獾最终也是立了奇功:核桃以便吸引住敌机留意,变成对手空袭的总体目标。当枣花用劲地土方开挖想寻找他的情况下,许多小孩子没了泪水了,可是我那不懂事的泪水,也在眼睛里转圈了。而核桃却纯属偶然活了出来,那时候,我内心充满了从没有过的开心!之后才知道,是阿欢的地穴就帮了大忙!
当我们见到核桃负伤的情况下,心里隐约一痛,而当我们见到核桃以便吸引住敌方的火力点而被炸的情况下,我心确实痛了,是钻心的痛,原以为核桃会死,但他在电影片尾,却惊喜一样的出現在显示屏上,整场一阵喝彩,有好多人留有了泪水,相信,那时候发自内心的。
看了影片,我确实很钦佩她们,儿童团和大家年纪差不多的小朋友们,能作出那么令人震惊的创举,更不相信,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核桃,能有以便改革而牺牲的精神,简直儿童团,出英雄人物!
“西柏坡”观后感6
每年寒假,我和表姐都要到电影院看电影,今年我们看了《西柏坡》。看完《西柏坡》,我受益匪浅。
里面的人物大多都是小孩子,是枣花、大金瓜、长生等,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儿童团团长:核桃。他勇敢坚强,不屈不挠,最令我佩服的就是他那种为革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故事里面也设置了很多的'小动物,如:顺毛驴、小鸡一凤、狗獾阿欢等动物伙伴形象,从观影的效果来看,动物伙伴成了影片的一大亮点。小鸡一凤是个功夫高手,不仅把阿欢整治得服服帖帖,打起敌人也是绝不
“脚软”,一通“鸡爪功”就能把敌人挠个鼻青脸肿。每到此处,都会引来观众的大笑。顺毛驴也不简单,大嘴酷似“狮吼功”,一口气能吹人一个跟头。而会打地洞的狗獾最后更是立了大功:核桃为了吸引敌机注意,成了敌人轰炸的目标。当枣花用力地挖土想找到他的时候,很多小朋友掉了眼泪了,而我那不听话的眼泪,也在眼睛里打转了。而核桃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当时,我心里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后来才知道,是阿欢的地洞就帮了大忙!
当我看到核桃受伤的时候,心中隐隐一痛,而当我看到核桃为了吸引敌军的火力而被炸的时候,我的心真的痛了,是钻心的痛,我以为核桃会死,但他在片尾,却奇迹般的出现在大屏幕上,全场一阵欢呼,有好多人留下了眼泪,我相信,那时发自肺腑的。
看完电影,我真的很佩服他们,儿童团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们,能做出这么惊人的壮举,更不敢相信,一个12岁的小男孩儿——核桃,能有为了革命而献身的精神,真是“儿童团,出英雄”!
“西柏坡”观后感7
解放战争时期的西柏坡村,大人们都支援前线去了,孩子们虽然在家里呆着,心里却一直期盼着早日解放,能进学堂读书。孩子们实在按捺不住了,于是,枣花、核桃、、牛娃子、大金瓜,带着他们的动物组成了一支救援小队向前线开拔。经过两天的跋涉,他们在山林动物的指引下得知有一股敌人部队正要偷袭西柏坡,立刻决定返回村子报信。但他们的举动被警觉的敌人发现了,敌人转而追踪他们,企图将他们当作抄近路去西柏坡村的领路人。逃跑途中孩子们落下山坡掉进了葫芦谷。在核桃的带领下,他们穿过银河洞,翻越柏坡岭,依靠着智慧和对地理的熟悉躲避敌人的追踪。当核桃意识到他们之中必须有一人作为掩护,协助其他人顺利逃脱时,毅然做出了牺牲自己的决定。枣花和大金瓜含泪奔回西柏坡村报信,却在村口看到了柏坡岭上轰然爆炸的情景……
看了这部影片,我被枣花、核桃、牛娃子、大金瓜他们正义凛然、临危不惧的精神深深打动。要是我处在当时的环境之下,会向他们一样吗?不敢想象。今天的我们,生活在温室中,太多的关心和爱护已经让我们不知道什么叫痛苦和煎熬,我们真是太幸福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是由千千万万革命英雄以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抓住美好时机,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