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网友“ouafq57”整理的《最好的我们》观后感13篇,供大家阅读。
《最好的我们》观后感 篇1
刘昊然演的《最好的我们》同样讲述的是高中的生活,它是根据八月长安的小说《最好的我们》所拍的电视剧。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特别火热的也是由小说改编过来的电视剧《何以笙箫默》,它也是讲述学校时的爱情,这是它说的是大学,《最好的我们》是高中。
我自己感觉《何以笙箫默》和《最好的我们》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最好的我们》因为是高中生活,它不像大学生活那么的自由,它每天的时间必须呆在教室里,面对不停的考试、很多很多的试卷还有学文学理的选择以及逃不掉的家长会,而大学就不一样了,更多的是学习以外的生活……
但是《何以笙箫默》最好的地方在于电视剧真的是原版的小说,几乎是一模一样;但是《最好的我们》就不是了,真的改编了很多……
虽然《最好的我们》中其他的情节跟小说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很多的地方还是感觉很有些看不懂,就感觉没衔接上似的,这就跟电影版的《何以笙箫默》特别的相似,如果你没有看多电视剧版的《何以笙箫默》你肯定会看不懂电影版的《何以笙箫默》。
记得电视剧里耿耿去见爸爸的第二个女朋友,见到了小林帆,小林帆想吃虾却碍于自己的妈妈不敢夹于是耿耿自己主动给夹了,这里电视剧里虽然也有演,但是我自己看不出来耿耿当时的悲壮心情,而小说里的解释让我们更清楚了…还有为什么β蒋年年会喜欢上张平的白衬衫……
跟电视剧相比,我还是更喜欢小说里的心里描写,不仅仅包括耿耿慢慢的喜欢上余淮的过程,还包括像高中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的考试的描写过程。
《最好的我们》观后感 篇2
我是看《向往的生活》3里面看到了《最好的我们》过来宣传,当时也没看,突然有一天我想去韩国的电影院看电影,《最好的我们》竟然出现在了韩国的影院里。
然后我就把电影《最好的我们》和电视剧都看了一遍。居然写的是我们那一年代,对,女猪脚是1986年属虎的。 和我是同岁。我也看了一下剧中的时候,确实那时候的2003年,2004年,我是在上高中。当我想了想自己在高中时候是否有喜欢班里的男孩子,原来我自己也有,只是不敢说。当我看完了《最好的我们》最后一集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讲的是什么,我一头雾水,睡觉的时候,还在想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睡了一觉,有点儿眉目了。第一: 在学校里天天被老师批评、教导主任训话的学生,不一定走到社会就是混的不好。最典型人物:天天被教导主任骂的叶星河。
最后叶星河成了大画家。第二: 在学校上课的坏孩子,未必走出社会,还是社会最底层人。最典型人物: 耿耿。 她是班里的差生,甚至班主任都家访了,说要报一些二本三本。 北京这样的好大学一本,不建议考虑。可是最后耿耿当上了公务员,进了最大报社成了一名摄影师。最后都不干了,自己创业,做起了摄影工作室,当起了老板,发展的很好。第三,在学校里,年级排前的不一定在社会就混的好。代表人物:余淮。余淮可以说尖子生,考清华的料。也考上了,可是由于自己父母妈妈生病住院,最后一切都放弃了。 也没有钱。混的连差生都不如。可以由此可见,在学校里学习好的人,在社会未必很吃香。生活需要钱,能赚钱,会赚钱,有本事赚钱的人,才能在社会立足。耿耿喜欢摄影,最终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路星河喜欢画画,最后好多人买他的画。
导演想告诉我们什么?对! 各位家长,孩子喜欢什么就让她去发展,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不是天天考试考第一就是最棒的。导演告诉我们,行行成状元。
《最好的我们》观后感 篇3
每个人的世界里都有一个耿耿,也都有一个余淮。我曾经和罗雨涵在一张草纸上写过续稿。“那时候的他,是最好的他,而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于是在时空错乱的一天,最好的我们相遇了。”
我和母亲在看这部剧的时候经常气的说不出话。因为我们觉得耿耿余淮太傻,这样都看不出对方喜欢对方。但是后来我想过了,他们或许只是不想戳破这个事实。不然耿耿也不会在看见“你是白痴啊”就认定余淮是喜欢她的。年少的我们,不想戳破幻想。有几个人能够在学生时代拼命追逐自己的那颗星。
这部剧最大的泪点就在于他们毕业的那一刻。老师正在嘱咐他们,而全班都流下了泪水。因为我也即将毕业,感同身受。这部剧不仅围绕学生时代的喜欢。还有友情,亲情,努力。
每个人都说,学生时代在一起的,以后不一定在一起。世界上没有几个安妮和王小明,也没有几个耿耿和余淮,但是总有安妮和小月。总有耿耿和贝塔、简单。
或许我和大悦悦就是这样的存在。她从来不会忽略我。在我生气她和小微玩闹却不理我时,我忘了她也曾吃过我的醋。他生气我和罗雨涵她们玩耍而忽略她。
于是乎!我希望得到一个余淮。
但我也很贪心。我也喜欢路星河。网上有人说,路星河给耿耿求了56赐婚抵不过余淮一个眼神。
“一厢情愿,就得愿赌服输。”
路星河有爱勇敢表现,而且唱歌还好听。最主要的是,作为艺术生,心里还只爱一个人。
“余淮请勿偷看。”
“耿耿,我喜欢你,好喜欢你,我中意你。”
每个女孩都应该看这部剧。
长大后的他们,我认为刘昊然无法表现出那种男人的沧桑,吃了那么多苦还是那张年少的脸。说严重点,这是这部剧的败笔。在某一时刻,我觉得林更新和刘昊然很像。
《最好的我们》观后感 篇4
刚刚看完了《最好的我们》,说实话,比身边好多人迟了一个月。
一开始就被开头的那句话打动: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可十年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当时就心一紧,看来在空间刷屏的余淮小爷要坎坷波折一番了。所以在看校园生活中余淮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时,我的心一直悬着。其实脱离了主角光环后,这才是真正的青春。
从项羽自刎于乌江,到闯王湮灭在历史,壮士穷途、英雄末路总是令人扼腕。其实余淮不是英雄壮士,结局也算圆满,但我总忍不住沿着开头的那句话想下去,真实又坦荡的生活就是这样。此刻的自己,不一定最好,但一定会有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时刻。
《最好的我们》观后感 篇5
这些年看过太多的青春校园影视作品,大多数都有狗血的滚床单和堕胎,但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就一定会有这些狗血的事情发生吗?其实不然。青春校园影视作品中的男主和女主总是会错过,告诉我们学生时期的爱情是没有未来的。但是《最好的我们》却像一股清流,没有什么狗血的事情发生,只是向我们娓娓道来发生在耿耿和余淮身边的小事。
回忆起自己的高中生活,也曾和一个学霸同桌过,自己也对他产生了懵懂的`心动,但是并没有告白,可是周围的同学都似乎看出来了,瞎起哄,反而让我不敢和他接触,我应该算是剧中的简单吧,可是我到毕业也没有告白,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不会告白,想让这份懵懂的感情一直是记忆中美好的模样。一厢情愿就要愿赌服输。
我不是原著粉,不能说改编的怎么样,只能分享自己看完剧的感受。青春是段跌跌撞撞的旅行,拥有着后知后觉的美丽。只愿青春是本该有的美好模样。
《最好的我们》观后感 篇6
最美的年华里,最好的我们。
——题记
青春,是一场旅程,是一串永不休止的音符。一双帆布鞋,一个双肩包,一颗青涩懵懂的心,这就是青春最开始的样貌。当然,还有最好的我们。
曾经,我们用童真编织的梦,终于在逐渐逝去的无忧岁月中破碎成凌乱的剪影。未来,梦在成长的旅途中也许会被我们描慕成淡淡的痕迹。然而青春编织的梦将一如既往地熠熠生辉。从懵懂到青涩,这是我们的必经之路,路上的美好和坎坷,相识和离别,都给青春这匹白丝绸绣上属于我们的五彩斑斓,而这些无关柴米,无关风月,至真至纯的时光,便是最好的年华。
如今的我们已身处毕业班,甚至在几天之后我们便要迎接我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中考。毕业,中考,多么沉重的字眼……说来竟已认识三年之久,吵吵闹闹,你来我往,从起初的四班到现在的五班整整三年,在濒临中考之际,离别也越发接近。我深记,在尾声之时的毕业班会,一个个温暖的拥抱,滚烫人心。我站在讲台边上,等待班主任过来拥抱我。当我被拥入怀中之时,热泪盈眶,不知所言。和同学们逐一紧紧的拥抱,也不知是要说尽这三年的惆怅还是对离别的不舍。我深藏,与同学相处的时光,早晨齐声朗读的声潮,互相加油的`动力,结伴去小卖部的身影……;我谨记,C栋二楼左边第一间教室,四楼左边第一间,新综合楼四楼右转第一间教室,那是我三年来一个“家”,“家人”便是最好的我们。
未来如何,我们并不知晓,但,我们在缘分的安排下走到一起,哪怕只是两条斜线中的一个交点,又如何不是一种美好,在最好的年华里,有五班,有“老余”。我们,便是最好的我们。
《最好的我们》观后感 篇7
昨天去看了最好的我们,高中题材的作品还是很能吸引我的,振华三部曲之前我都看过书,虽然记性不太好,剧情我已经记不太清了,但是如果拍成电影,作为原著的读者,我应该都会去看的。
也许,在我的心里,高中时也是我们最好的时代,那个阶段的我们,也许在现在看来,有点作,有点幼稚,可就是这份真实的作与幼稚,反而成了最打动人的地方。喜欢你,所以会给你塞一些小东西,哪怕只是几颗糖而已。喜欢你,所以会细心地给有一点笨笨的你讲解不会做的题,填志愿时,问你报考哪里,想跟你报考同一个城市。因为喜欢你,所以文理分科时,舍不得不跟你同班,放弃更适合的文科去选择理科;喜欢你,但是又担心校园里的流言蜚语,所以把喜欢藏在心里,不告诉你,装作跟你保持一些距离;喜欢你,所以很想坐在你的前后左右,上课时可以看到你,下课时可以一起聊天,讨论问题。这些电影里的剧情,确实是高中时期会真实发生的事情,也只有在那个阶段会发生的事情。
想一想,我就读的高中,其实也跟振华高中很类似,也属于当地最好的高中,那里的老师人也很好,挺开明,安排座位时,也可以搬去跟自己喜欢或熟悉的人一起坐。而我,也是一个从普通的初中里考过来的普通的女生,长相不突出,成绩不突出,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运所以才能考进这所省重点高中,认识了我人生中的一些最好最重要的朋友,和现在的吴先生。吴先生在高中时也算是拉风的人物,成绩好,足球踢得好,足球队队长,读书时从未讲过话,却不知为何会喜欢我这么一个普通的名不见经传的女生,据他那封唯一的情书里说的,是因为觉得我是一个很有灵性的女孩子。
因为不是太了解,所以当哪怕是那么拉风的他跟我表白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拒绝。他的优点就是脸皮还是够厚的吧,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觉得尴尬离我远一点,而是在我觉得困扰时继续耐心的陪我在网上聊天,让我慢慢的`开始了解他,一个阳光而又幽默的男孩子,做事情简单而又执着,在他的世界里,并没有莫名其妙的一些烦恼,性格非常的理性而又平稳,跟我却是完全截然不同的。
所以,也许就像我后来总结的那样,男生要近看,你会发现他具备有许多你平时不易察觉的优点;而女生要远看,距离产生美,近看就会发现她软弱而又有依赖心的一面,心里缺乏安全感。
《最好的我们》观后感 篇8
最美的年华里,最好的我们。
——题记
青春,是一场旅程,是一串永不休止的音符。一双帆布鞋,一个双肩包,一颗青涩懵懂的心,这就是青春最开始的样貌。当然,还有最好的我们。
曾经,我们用童真编织的梦,终于在逐渐逝去的无忧岁月中破碎成凌乱的剪影。未来,梦在成长的旅途中也许会被我们描慕成淡淡的痕迹。然而青春编织的`梦将一如既往地熠熠生辉。从懵懂到青涩,这是我们的必经之路,路上的美好和坎坷,相识和离别,都给青春这匹白丝绸绣上属于我们的五彩斑斓,而这些无关柴米,无关风月,至真至纯的时光,便是最好的年华。
如今的我们已身处毕业班,甚至在几天之后我们便要迎接我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中考。毕业,中考,多么沉重的字眼……说来竟已认识三年之久,吵吵闹闹,你来我往,从起初的四班到现在的五班整整三年,在濒临中考之际,离别也越发接近。我深记,在尾声之时的毕业班会,一个个温暖的拥抱,滚烫人心。我站在讲台边上,等待班主任过来拥抱我。当我被拥入怀中之时,热泪盈眶,不知所言。和同学们逐一紧紧的拥抱,也不知是要说尽这三年的惆怅还是对离别的不舍。我深藏,与同学相处的时光,早晨齐声朗读的声潮,互相加油的动力,结伴去小卖部的身影……;我谨记,C栋二楼左边第一间教室,四楼左边第一间,新综合楼四楼右转第一间教室,那是我三年来一个“家”,“家人”便是最好的我们。
未来如何,我们并不知晓,但,我们在缘分的安排下走到一起,哪怕只是两条斜线中的一个交点,又如何不是一种美好,在最好的年华里,有五班,有“老余”。我们,便是最好的我们。
《最好的我们》观后感 篇9
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后来的我是最好的我。可是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只好伸出手道别。——八月长安《最好的我们》
我没有看过电视版和小说,所以在此不做比较,只是单单说说对电影版的感想。
或含有少许剧透~
电影一开始便标明“改编自八月长安的最好的我们一书”,我的第一想法是,八月长安应该可以赚挺多钱,又电视剧版,又电影版。
《最好的我们》讲的是青春,但我觉得这并不是我们一般人的青春。
电影很美好,男女主还是幸福得生活在了一起,但是我却希望这部电影停留在高考发榜那天,男主没有来到与女主约定好的地方,然后影片终。
我们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有暗恋过人,心里也都会幻想过对方也是喜欢自己的,但是在毕业后、在工作后,我们不一定会相见,相见了我们不一定会记得曾经那两颗砰砰跳动的心,或许我们已经成家立业,有了那个让你曾经的幻想变成现实的那个人,已经儿女成群,有了生活的重心和自己的责任。
但看这部电影并不亏,因为它不仅讲了耿耿和余淮的故事,还有高三五班的故事。
很巧,我高三也是五班的。
人们总说青春已逝,但我觉得奋斗的每一天都是青春,有颜色的`青春,我们哭过笑过闹过吵过疯过。
回想过去,我们不会记得在宿舍里窝着玩手机的那一刻你手机里的画面是什么,但你会记得你为梦想奋斗过的某一个画面、体验过的某一种感觉、让你心跳加速的某一个人。
这些都是我们在平凡的一天里经历过的特别的事情,是青春的印记,是我们走过的路。
《最好的我们》观后感 篇10
当画面切到耿耿余淮高中相处的一幕幕时,我的确不免感动了。但是这样的结局并不真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经历着不同的爱情,但很少有爱情可以做到破镜重圆。
世界是一个圆,我们却走散了。
不是的,世界永远不是一个圆,我们不会再一次走到原来的起点的。即使我们可以依照命运最后走到一起,那也绝不是当初轻易拥有的天真和纯洁了。
当初的我们可能天真,可能会有许多幻想,但我们不得不相信生活的残酷,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不得不向命运低头。
我不爱耿耿和余淮,甚至我不爱耿耿和路星华。他们都太好,一个有着完美的曾经,另一个有着美好的现在和值得期许的未来。我更喜欢的是韩叙和简单。是吧,韩叙很渣,韩叙伤害了简单。但是那却是真实的可爱的爱情。我和你一起长大,我喜欢上了你,你也喜欢着我,却只是那一起长大的情谊而不是爱情。我爱你从来不累不倦,但我也不会一直等着你。我知道了你喜欢上了别人,我受伤了,不管那是我的好朋友也好,是我不认识的人也罢,总之,都不是我。于是我总算死心了。你知道你伤了我,你很愧疚,你能记起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但你不会找回我。
我们彻底陌路。
这样很伤感,但是这样很真实。我们中的有些人,就是会像简单一样,经历了一次受伤的爱情,终于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有些人,会像韩叙一样,经历的一次自己伤了别人的感情,才知道应该怎样去爱,知道陪伴的长久不是爱情的本质,知道自己的内心要什么。
但也有人吧,会像路星河一样,傻傻的,真的可以一直坚守自己的喜欢,真的可以认清现实,而且用自己的力量去想办法得到自己的爱情,那不是笨,也不是坏,也不是什么感动,而是他的内心诉求,你要知道,就算他最终被这段感情伤害、抛弃,他都是理智的,知道怎么恢复,知道要把自己带到哪里去疗伤。所以,当伤害造成,他反而会是好的最快的那一个。
这样的人,实在太少,太珍贵了。耿耿和余淮,是理想出来的。
好吧,要说他们的现实,也是有的。但是这样的人,就是真的痴了。耿耿这样的坚守,可以有,可以多。她变得更好了,她能够选择她所想要的了。但是余淮这样的人,少年风光,一朝看尽长安花,最后他的人生,却是要背着这样的风光沉重的继续走了。过去的美好,会全部变成负担,变成一根根针,扎在心上,每当看到现在的自己,再想到以往的自己,都是一阵疼。如果不能在次翻身,那么一生都会笼罩在自己的阴影下,走不出来。
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十年。
哪止十年啊,已经隔了重重山路了。
《最好的我们》观后感 篇11
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后来的我是最好的我。 可是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只好伸出手道别。——八月长安《最好的我们》
我没有看过电视版和小说,所以在此不做比较,只是单单说说对电影版的感想。
或含有少许剧透~
电影一开始便标明“改编自八月长安的最好的我们一书”,我的第一想法是,八月长安应该可以赚挺多钱,又电视剧版,又电影版。
《最好的我们》讲的是青春,但我觉得这并不是我们一般人的青春。
电影很美好,男女主还是幸福得生活在了一起,但是我却希望这部电影停留在高考发榜那天,男主没有来到与女主约定好的地方,然后影片终。
我们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有暗恋过人,心里也都会幻想过对方也是喜欢自己的,但是在毕业后、在工作后,我们不一定会相见,相见了我们不一定会记得曾经那两颗砰砰跳动的心,或许我们已经成家立业,有了那个让你曾经的幻想变成现实的那个人,已经儿女成群,有了生活的重心和自己的责任。
但看这部电影并不亏,因为它不仅讲了耿耿和余淮的故事,还有高三五班的故事。
很巧,我高三也是五班的。
人们总说青春已逝,但我觉得奋斗的每一天都是青春,有颜色的青春,我们哭过笑过闹过吵过疯过。
回想过去,我们不会记得在宿舍里窝着玩手机的那一刻你手机里的画面是什么,但你会记得你为梦想奋斗过的某一个画面、体验过的某一种感觉、让你心跳加速的某一个人。
这些都是我们在平凡的一天里经历过的特别的事情,是青春的印记,是我们走过的路。
振华三部曲《最好的我们》观后感 篇12
青春是单纯美好的,那时的我们没有什么花花心思、也没有什么尔虞我诈,有的只是朋友之间单纯的友谊,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考试时候偷偷帮你的小伙伴,睡觉时偷偷给你放哨的小伙伴?当然,我们的青春中还有更多的横冲直撞,比如:遇到喜欢的女孩(男孩),我们会勇往直前的去表白,虽然有可能被拒绝,但是至少不会让自己后悔,青春中的我们就是这么勇敢!
《最好的我们》作为二熊(八月长安)《振华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主要以怀旧的口吻叙述“学渣”耿耿发了“国难财”考上重点高中,与“学霸”余淮成为同桌,他们历经了相遇分离又重逢的一系列故事。
二熊在《最好的我们》结局中写道:“许多年后,回想起高中生活,总是会回想起那天晚上,我们手拉着手在月光下奔跑,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可是很久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的,怎么奔跑都跨不过的青春。” 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深思,同时也与《最好的我们》题目相得益彰。
导演和编剧为了保证《最好的我们》的青春性,在演员上大部分选择90后新生代演员:男主角则是刚刚成年不久的小鲜肉刘昊然;女主角则是谭松韵,曾饰演《旋风少女》中阳光开朗、活力十足的晓莹。 我们没有美如天仙的女主,我们也没有帅的惊天动地的男主角,更没有那些堕胎、车祸的青春代价,我们有的只是平凡大众的青春,更加贴近大家。
青春剧《最好的我们》观后感 篇13
世界是一个圆,我们却走散了。
不是的,世界永远不是一个圆,我们不会再一次走到原来的起点的。即使我们可以依照命运最后走到一起,那也绝不是当初轻易拥有的天真和纯洁了。
我不爱耿耿和余淮,甚至我不爱耿耿和路星华。他们都太好,一个有着完美的曾经,另一个有着美好的现在和值得期许的未来。我更喜欢的是韩叙和简单。是吧,韩叙很渣,韩叙伤害了简单。但是那却是真实的可爱的爱情。我和你一起长大,我喜欢上了你,你也喜欢着我,却只是那一起长大的情谊而不是爱情。我爱你从来不累不倦,但我也不会一直等着你。我知道了你喜欢上了别人,我受伤了,不管那是我的好朋友也好,是我不认识的人也罢,总之,都不是我。于是我总算死心了。你知道你伤了我,你很愧疚,你能记起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但你不会找回我。我们彻底陌路。
耿耿这样的坚守,可以有,可以多。她变得更好了,她能够选择她所想要的了。但是余淮这样的人,少年风光,一朝看尽长安花,最后他的人生,却是要背着这样的风光沉重的继续走了。过去的美好,会全部变成负担,变成一根根针,扎在心上,每当看到现在的自己,再想到以往的自己,都是一阵疼。如果不能在次翻身,那么一生都会笼罩在自己的阴影下,走不出来。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甜,甜着甜着就爱了,爱着爱着就痛了,有多美好就有多痛心。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都能够找到自己好喜欢好喜欢的人,也能找到好喜欢好喜欢你的人,一定一定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啊,来人间一趟,要看看太阳,和喜欢的人,走在街上,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