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篇1
董卿的点评,温柔又有力量
央视主持人大赛,董卿的点评让人眼前一亮。
艺术般的点评,温和又有力的语调,让人舒服的节奏速度,善意的夸赞,无不让人如沐春风。并且,她能一针见血地指出缺点,真诚地提出建议,掷地有声,娓娓道来,让人叹服她的专业与智慧,也因她的优雅和婉而温暖。
她的温柔留给选手,先肯定与夸赞选手的优点。她的力量,体现在她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选手的不足,并提出真诚的建议。温柔又有力量的点评,温柔又有力量的董卿。
腹有诗书气自华
董卿本人,长相并非什么绝世罕见的美女,但是人们尊重她、喜欢她,是因为她身上的气质。
董卿温和、善良、知性、优雅,饱读诗书,气质出众。
她有不同于常人的气质,是因为她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可以让人有学问、长见识、开眼界、会做人,平时在快节奏的社会里、喧嚣的生活中朵读些书,让自己在这个功利心过重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平常心,沉淀自己的气质,提高自己的。
大家喜欢董卿,并不完全是因为她有气质、有智慧,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她让人感觉很舒服。
从董卿的点评可以听出,她是一个有礼貌、有涵养的人。她没有仗着自己是央视一姐、是本次评委,就高人一等,就骄傲自大。相反,她不骄不馁,不急不躁,先善意地肯定选手的优点,再客观地指出选手的不足。
我们不是董卿,但我们可以学习董卿的礼貌与涵养。
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篇2
对于董卿老师,我属于路人粉,但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争议也越来越多。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但对于我的作用是每次在学习工作看书累的时候,看一段节目中的讲话,然后就会觉得自己水平太过有限,然后乖乖再次捧起手里的书。
说说这次的选手们,感觉积攒了8年的高手们终于来到了这最终的舞台。虽都是人中龙凤,但在这样的舞台上难免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即兴发挥上面让人觉得略显刻意,相信大家的实力都很强,在比赛的紧张时刻,一秒一秒的时间倒数,相比之前大赛的选手们,这届选手更加游刃有余(语速都不慢,让人感觉不到思考的时间),如果真的是现场立马想出来的立意角度言语,我只想说人与人的差距真的是太大了,这学识能力真不是盖的。
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篇3
在现如今的文艺圈里,明星,演员,歌手多如牛毛,成长为顶级流量的大有人在,但是主持人却不同了,这么多年下来,能挑起大梁的依旧是董卿,撒贝宁,何炅,汪涵,华少,谢娜这些人。而在近日,央视主持人大赛终于是拉开了帷幕,对于培养年轻的主持人来说,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从节目的安排上看,全国海选出来的60位主持新星将会被分成新闻类和文艺类两个板块进行比拼,当然这样划分也是很客观的。新闻类的主持人主要是播报新闻,现场采访等等,而文艺类的主要是综艺节目,大型晚会等等。
从入围选手的组成上来看,基本上都是各个地方台的优秀后备,更是有蒋凡,李莎旻子这样的知名主持人,只不过除了这些亮眼的新星之外,央视的一哥一姐也是通过这个节目正式的确定了下来。从这张导师大合照上不难看出,真正站在C位的男主持人是康辉,而站在C位的女主持人却依旧是董卿,撒贝宁在这次的大赛中也是被委以重任,担任了现场主持人的角色。
从节目的表现来看,撒贝宁无愧现如今最好的央视主持人之一,控场,节奏,节目效果都是一流,只不过碍于资历和年龄的问题,论资排辈他还要继续等待一段时间,但是专业水准绝对是没得挑。
当然最重要的环节就落在导师点评上了,康辉也是继朱军之后,终于成为了央视当之无愧的一哥。其实朱军的实力毋庸置疑,而且正值一个男人事业最成熟的阶段,如果不是因为私事的影响,这个一哥的位置,肯定还是朱军的。只不过康辉的表现水准也是非常不错的,不论是点评还是对选手的看法都非常到底,基本功极其的扎实,要求也是很严格。
而至于一姐方面,依旧是董卿挑大梁,虽热有人说董卿现在负面新闻缠身,应该主动让出一姐的位置了,但从实际情况上,董卿依旧是一姐,而且和康辉的这张点评照片的特写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可想而知, 这么多年下来不仅没有被新人取代,相反却“老而弥坚”这背后是付出了多大的辛苦和努力!而现如今央视的一哥一姐虽然没有具体的头衔落在康辉和董卿的身上,但是在观众心目中他们俩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了。
所以说培养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可比培养一个演员和明星要难得多,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还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最重要的是需要资历与人脉。希望央视的主持人大赛能像前几期那样成功,为国内的文艺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主持人出来。
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篇4
第一个选手梁婧是女主持人里语言表达最好的,可惜止步于本场。
8年财经节目主持人,出手不凡。在短短的三分钟节目里,还做了一次财经知识小科普。专业的财经知识其实是很难讲的,3分钟实在太短,所以虽然讲的通俗易懂,但我还是有点一时反应不过来。比赛时的一遍过,其实我并没真明白,回看之后才彻底清楚。
我的理解是,一圈下来,厂家、黄牛、闺蜜都赚了钱,但其实谁也没见到月饼的实物。大家都在把一张纸买来卖去,这就是“资产证券化”。但这个概念明白之后,对我们这些观众有什么用呢?
康辉老师点评说要有态度和提示,我觉得一下把我的困惑说清楚了,那就是只有科普还不够,还需有引导。
但是,时间到了……
所以,这场自我展示,输在内容的布局有点不够合理。
不过,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是非常好的。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特别是重音表达非常精准清晰!
比如这一句:“一百五十亿”。
这个数量的重音处理,和一般的数量词不太一样:重音不在数字“一百五十”上,而应在量词“亿”上。
一般我们对于数字的重音处理,多数是在数字本身,比如说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米,一定是重音在“8848”,而不在“米”。
这是因为,我们对于山峰高度的衡量,基本上都是用“米”这个单位,没有特殊,不需要强调;而8848是这座山峰和别的山峰的本质区别,才要强调。
但“150亿”这个数量词比较特殊,150这个数字没什么亮点,但它的单位“亿”是个非常庞大的量级。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数字,很少用“亿”做单位。所以,这样的词,我们要强调它的量词,而不是数字。
这个数量词在重音方面的微妙变化,一不留神就容易被忽略。而且重音放在“150”也并不算错,只是显得平庸了。而梁婧表达得十分精准、精彩!
但语言表达上的精彩,不足以挽救内容上的不足。可惜了。
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篇5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我们曾经或是出于兴趣,或是被父母逼迫,掌握的一门技能,学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它会用在哪里。可它只要成为我们身心的一部分后,它就总会在我们人生的某个时刻,无意间带给我们意外收获。
《主持人大赛》第四期,文艺类选手苗霖,他就因为在大学时候与单田芳先生的一次邂逅,然后每个周末去单老师家学习评书。从此,他把评书这门技艺,融入到了自己的主持生涯里。在这期《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他又把这种技艺作为一个杀手锏,杀入到了这届大赛的文艺类前15名中。
他的开场相当的吸睛,一句“有道是身穿大褂说南北,云遮月里听惊雷”,字正腔圆,情绪饱满,我立马被圈粉了。
还有他三分钟自我展示的时候,眼睛特别的炯炯有神,镜头切换到第二现场,第二现场的选手们忍不住说,看到苗霖的眼睛里有光。这时候我看视频的弹幕里,也有很多被苗霖的眼睛吸引的话,说在苗霖的眼睛里能看到星辰大海。
这个比喻,大概是对苗霖出场的最最盛情赞美了,他的眼睛里确实是充满了内容。这种光,在如今很少见到,以前在戏曲相声等一些演员的眼睛里,倒是经常见到。
所以说,苗霖的闪亮开场,是他学习评书所塑造出来的那种神韵,给了他莫大的帮助。他的三分钟自我展示的内容,说的正是他的恩师单田芳先生。
对于单田芳先生,他也是我听评书的启蒙者,记得第一次听到他,还是小时候在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他说《白眉大侠》。所以对于苗霖的讲述,我是非常非常感兴趣的。
也许是因为太熟,也许更是因为对恩师的太念念不忘,他讲述的情绪越来越激动,越来越无法控制,声音也甚至变得急切起来。他也许是太想表达出对恩师的一腔深情,导致他一时忘记了他是在参加主持人大赛。
所以后半截,让我有点说不出的感觉。这时候,看到弹幕里也有很多相同的声音,说苗霖的讲述太过了,根本就是走错场,甚至有的表示是看不下去了。
既然是比赛,肯定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的,甚至要注意一部分主持技巧的。
也不知是苗霖故意的,还是太无法自控,感觉他三分钟的后半截,自己的语言就完全是被自己的情绪牵着走了,伴随着情绪的升起,他的声音也越来越高,一直到最后甚至开始声嘶力竭,有种拿命来比赛的意味。
他的90秒即兴就相对好了点,抽到的题目是厨王争霸赛决赛中,关于“妈妈的味道”的菜肴,来一段主持。
他又发挥了他的特长技艺,一开始用强大的“报菜名”的内功,马上引出“妈妈的味道”的主题。然后他就开始讲述,什么是妈妈的味道,其实就是家的温暖的味道,最后还不忘扯出选手刘梦瑶。
他其实这时候,与刘梦瑶竞争关系的,刘此时是第三名,若他的分数超过刘,就意味着他能晋级,而刘梦瑶就要止步了。这就有点小心机了,不过也可能是他说的太嗨了,根本没有考虑太多。
结果他的一句“请第一位选手刘梦瑶登场”,一下子把刘梦瑶送到了止步选手里。在后面的采访里,他也说有点对不起刘梦瑶。这期的比赛,刘梦瑶是最最令人惋惜的选手。
她做的美食节目的展示,真的是把每个人的味蕾都调动得足足的,我以为她会得第一的,谁知最后连晋级都没有。
然而造成刘梦瑶没有晋级的直接原因,就是苗霖晋级,所以我到最后,对苗霖也有点埋怨呢!
我是一个很主观的观众,太喜欢用感情用事,希望大家保持理智哦!
可是苗霖到底好不好呢?我又想听听董卿姐姐怎么讲,结果是我一听了董卿姐姐的点评,我立马又释然了,我感觉他对苗霖的总结也是绝了。董卿姐姐具体说了什么呢?且看下文。
当评委们正在打分的时候,董卿开始说话了。
她笑语盈盈,温柔的先夸苗霖。“苗霖你好,可以看出,评书对你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这呢,有它好的地方,你的情感很饱满,你说话掷地有声,语言很有节奏感。但是有利也有弊,你说对不对?”
为董卿的猝不及防转弯打满分,我一般最喜欢听她说“但是”之后的内容。苗霖开始连连点头说“对对”,董卿马上换了口气问:“那你认为弊端在哪里呢?”
董卿的说话能力真是不让人佩服不行,自己不说选手的弊端,开始让选手自己说,省得再有人说她苛刻挑刺,也变相促使选手自查。
其实只要放下姿态,最了解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己,苗霖因为董卿的话,他就立马坦诚的说:“其实可能就是太‘评书’了,然后这个主持状态,没有完全的展现出来!”
一听完,董卿就笑了。因为她早已猜出苗霖肯定知道自己的缺点,接着她就缓缓的补充说:“对,表演和主持,它一定也是两码事嘛!表演的语言,它是有特定情境的,一旦过度强化了之后,你可能就受限于它了。不要在所有的节目里,都显现出一个特点来,把它为你所用,而不要被它给羁绊住了!”
听董卿说话点评,真是一种很美的享受,她永远的温情脉脉,但是又往往给我们传递出了最最一针见血的内容,这样的语言魅力,真是绝了。
也希望苗霖能够充分的领悟董卿的话,一点点的改进,找到适合自己的主持风格,让他的主持事业更上一层楼。
他试图把主持和评书这两门技艺融合起来,这个尝试很好,但是怎样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毫无一点的违和感,肯定是要狠狠下一番功夫的。
当初历尽辛苦学成的一门技艺,就如董卿说的,要为我们所用,不能成为我们的羁绊!这一点不单单是对苗霖说的,同样也适合所有的你你我我!
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篇6
在现如今的文艺圈里,明星,演员,歌手多如牛毛,成长为顶级流量的大有人在,但是主持人却不同了,这么多年下来,能挑起大梁的依旧是董卿,撒贝宁,何炅,汪涵,华少,谢娜这些人。而在近日,央视主持人大赛终于是拉开了帷幕,对于培养年轻的主持人来说,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从节目的安排上看,全国海选出来的60位主持新星将会被分成新闻类和文艺类两个板块进行比拼,当然这样划分也是很客观的。新闻类的主持人主要是播报新闻,现场采访等等,而文艺类的主要是综艺节目,大型晚会等等。
从入围选手的组成上来看,基本上都是各个地方台的优秀后备,更是有蒋凡,李莎旻子这样的知名主持人,只不过除了这些亮眼的新星之外,央视的一哥一姐也是通过这个节目正式的确定了下来。从这张导师大合照上不难看出,真正站在C位的男主持人是康辉,而站在C位的女主持人却依旧是董卿,撒贝宁在这次的大赛中也是被委以重任,担任了现场主持人的角色。
从节目的表现来看,撒贝宁无愧现如今最好的央视主持人之一,控场,节奏,节目效果都是一流,只不过碍于资历和年龄的问题,论资排辈他还要继续等待一段时间,但是专业水准绝对是没得挑。
当然最重要的环节就落在导师点评上了,康辉也是继朱军之后,终于成为了央视当之无愧的一哥。其实朱军的实力毋庸置疑,而且正值一个男人事业最成熟的阶段,如果不是因为私事的影响,这个一哥的位置,肯定还是朱军的。只不过康辉的表现水准也是非常不错的,不论是点评还是对选手的看法都非常到底,基本功极其的扎实,要求也是很严格。
而至于一姐方面,依旧是董卿挑大梁,虽热有人说董卿现在负面新闻缠身,应该主动让出一姐的位置了,但从实际情况上,董卿依旧是一姐,而且和康辉的这张点评照片的特写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可想而知,这么多年下来不仅没有被新人取代,相反却“老而弥坚”这背后是付出了多大的辛苦和努力!而现如今央视的一哥一姐虽然没有具体的头衔落在康辉和董卿的身上,但是在观众心目中他们俩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了。
所以说培养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可比培养一个演员和明星要难得多,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还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最重要的是需要资历与人脉。希望央视的主持人大赛能像前几期那样成功,为国内的文艺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主持人出来。
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篇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xx主持人大赛将于10月13日在央视播出。时隔八年回归的央视主持人大赛备受关注,日前,鞠萍、海霞、倪萍、陈伟鸿、尼格买提、李思思、何炅、鲁豫、伊一、栗坤等众多一线知名主持人集体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xx主持人大赛》发声,还以自己的经历向未来的“主持新声”发出邀请。能将半个主持圈都“惊动”,20xx央视主持人大赛的关注度与号召力可见一斑。据悉,此次主持人大赛旨在搭建国家级主持人赛事平台,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输送全媒体、全球化、复合型主持人才。
最近,《主持人大赛》这档央视出品的综艺火了,网友纷纷惊叹神仙打架,又是作文素材、又是申论技巧,还有人再次被董卿、撒贝宁等人圈粉。
但是!当广大网友眼巴巴坐等周六晚8点更新时,昨天本该播出的第二期节目,却杳无音讯。还有小伙伴不明真相地等到零点,也没等到。
对于这样的问题很多网友通过网络反映,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有一些网友不明真相,竟然傻傻的等到了半夜。对于节目突然停播,节目组其实早就发表了声明,只是大家并没有关注。
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篇8
历时3个月的央视主持人大赛结束了,经过激烈的角逐,新闻类和文艺类的金、银、铜奖都已经尘埃落定、名花有主了,总想说点什么,不吐不快!与激烈比赛的选手相比,当评委嘉宾的央视主持人董卿和康辉却因他们专业的精彩点评而让观众印象更加深刻!他们的点评是那么的有深度和切中要害;那么的文采飞扬和画龙点睛;经常使得观众不禁为之鼓掌赞叹!他们的点评有时是那么的温暖、体贴,在选手遇到困难的时候,积极鼓励参赛选手,让参赛选手听后十分受用;有时又能恰当地点出选手的盲点,使得参赛选手茅塞顿开。
这几乎是国内最顶尖的语言类节目,热度之高无人能及,确实是信息量非常之大,每位参赛选手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或是地方台资深主持人或是传媒大学的专业学子,他们的专业素质是毋庸置疑的,例如普通话一级甲等,口齿清晰流利,语言组织能力等这些硬件条件都通过了专业的考试,才能站在今天的舞台上,并在此基础上,央视又对他们的“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每个人出场都是口若悬河、妙语连珠、新见迭出,比赛场面更是烟花烂漫、精彩纷呈!20年前的1999年撒贝宁夺冠的那届主持人大赛我至今还历历在目,可见,好的语言类节目对那时年轻的我们有怎样的影响!20年后的今天,我们虽然少了些许激情,但对比赛的热爱却更加笃定。认真观看每一期比赛的我,几乎对每位选手都打过分,基本与场外400位大众评审所给的分值不相上下,算是比较切合和中规中矩,并和家人争相评论每一位选手的临场表现。与大家最为关注谁是大赛最后的.冠军相比,我更为注重的是每位参赛选手争当优秀主持人背后的动机和初衷,最最关心他们成长的心路历程。因为只有这才能决定他们在这一个行业能够走多远,最后的成绩有多大。
从事这个职业前,你有怎样的心理准备呢?可能年轻人喜欢站在舞台上的光鲜与靓丽,其实能够站在台上的关键是台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的、默默的,并无人知的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积累。主持人撒贝宁说,有些时候你要服气,有些人比你优秀,但仍比你努力,他说董卿在主持《朗读者》时,经常开会到深夜研究制作的细节以图节目的更加完美,还有他说,为了这次大赛,无论他是多早到化妆间,康辉每次总是在他前面已经坐好,并在仔细的揣摩材料…
我们不能听到每位选手当初选择这个职业的心曲,因为根据比赛的规则,有资格在舞台上吐露自己心声的只有走到总决赛最后一轮的两强选手:新闻类的邹韵和王嘉宁、文艺类的蔡紫和尹颂。
一路拼杀到最后的两强选手自然更是高手中的高手,新闻类的冠军邹韵坦言,自己是越努力越走运,25岁的银奖选手王嘉宁说自己也愿意拼个青春无悔,多少个夜晚披星戴月…没有高度的热爱,怎能拼搏到今天?然而这是才刚开始呢…热爱只有高度没有长度也走不久远的…
特别凑巧的是,获得冠军的两位选手新闻类的邹韵和文艺类的蔡紫之前都有过当9年主持人的经历,都中途离开这个岗位一段时间并且又重新回归,蔡紫坦陈自己的一切光环都是身后代表的平台给予的,每一次主持的节目都像是自己的一个孩子,陪伴它一起成长的日子是快乐的,脱去平台的外衣,从外面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往往真实和宁静,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邹韵中间离开是到剑桥读书,特意选择了一个与传媒专业无关的专业读书,可是她无论如何也忘不了,自己站在国际舞台为中国发声的那份荣耀和责任感。于是,依然选择了回归…
这些参赛选手(包括金银铜奖获得者)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台下当嘉宾评委的主持人董卿和康辉,还有大赛主持人撒贝宁现在的样子或许就是这些选手10年、20年后可以想见的未来,容易吗?难吗?可这需要长达20年以上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努力和坚守!没有长久、深沉的热爱不会走到今天…
康辉对自己欣赏却又遗憾离场的选手心有不甘的说道:“十年以后再见!”,也有选手在比赛结束后,遗憾离开舞台时说,“人生是马拉松,这次比赛只是一场百米赛,要分出胜负,还早着呢!”是啊!有多少已经当上了令人羡慕的央视节目主持人,而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又离开这个岗位,这样的,不也是大有人在吗?这源于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和认知的不断深入,更源于人们对这个行业是否真心的热爱!
有长度的热爱就是要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我们勇往直前,不舍昼夜!我们也才能有绵绵不绝的动力!
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来源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祖国和人民,我们也只有这样时刻牢记这份使命和责任,是祖国和人民的代言人,我们才会有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祝每位选手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坚定前行!
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篇9
《主持人大赛》嘉宾和评委阵容强大。著名主持人康辉和董卿作为点评嘉宾;评委方面,从学院导师、节目幕后制作人以及主持人三个不同角度甄选,组成了共计17人的评审团队。
参赛选手现场进行即兴考核。
当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看透了传统综艺节目的套路,而对他们冗长俗套的设计心生厌倦之时,另外一类专业色彩鲜明的综艺节目却来势凶猛,迅速占领屏幕,抓住了人们的眼球。
10月26日,停播8年之久的`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喊出奋斗有我,为梦发声的口号,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xx主持人大赛(以下简称《主持人大赛》)为名在央视综合频道全新播出。到11月9日第二期播出后,节目斩获了一连串高光数据:收获豆瓣高分,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3亿,34城收视率破1%,视频播放量破3亿,上登微博热搜19次……
《主持人大赛》节目组以回归专业、专注比赛本身,‘内容不注水’的创新思维向《工人日报》解释其成功的原因。近年来,一批聚焦专业领域的综艺节目开始流行。一个引发业内关注的标志性的案例是,曾高擎娱乐大旗的湖南卫视,先后推出《时光的旋律》《声入人心》《神奇的汉字》等节目,走上精细化和专业化道路。
那么,这类节目凭什么获得了人们的欢迎呢?专业综艺又能否引领原创综艺突围?
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篇10
最近很多比赛型综艺热播,网友表示赛制是越来越看不懂了。展示五分钟,点评两小时。
表现好的待定,表现差的晋级复活。总之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没有个强心脏还真看不下去。这时候,我意外的找到一档清流节目,没想到已经悄悄地做到第六季了。当年撒贝宁还是作为选手参赛的,如今已经变成了节目主持人。节目名字很简单朴实,就叫《主持人大赛》。
康辉董卿当点评嘉宾,专业评审团个个都是央视大佬。还有公证处作证,现场不敢玩一点把戏,保证投票环节公平公开。但网友还是对其中一名选手保持怀疑态度,她就是湖南花旦之一,李莎旻子。放眼望去确实只有她一个人格格不入,别人都是正装盘发,只有她一身小白裙,浓妆艳抹,散着齐腰长发。但我也深知人不可貌相,李莎旻子的表现到底怎样后面会谈,现在必须先吹一波这档神仙节目。选手主要分为新闻类和文艺类,共60人,第一轮就要砍掉一半留下30人。比赛、点评、打分每个环节严丝缝合,绝不拖泥带水,平时开2倍速看视频的我都不得不放慢速度,就怕自己的脑子跟不上。比赛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3分钟的自我展示。这是一个不用看字幕的节目,选手们但凡吐字有一点不清晰,都不可能站到这个台上。除了让人听得清还不够,我们都知道央视新闻的时间都是掐的刚刚好的。主播有剩余的时间,可以假装整理稿子来缓解尴尬。然而现场可没有稿子给你整理,时间倒计时的声音滴答滴答,选手们必须灵活调整自己的语速去卡点。
说快了尴尬,说慢了会被强行打断。普通人自我介绍三件套:我是谁?我来自哪?有什么爱好?而大部分主持人选择通过将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的生平娓娓道来,最后再揭晓那个人是自己,给人一种很强的代入感,高了不止一两个等级。从他们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这些选手并非是什么空有一腔梦想的小白。可能是码农,是儿童福利院的助教老师,又或者是驻外报道记者,在国外为中国争取宝贵的提问机会,致力于中国与世界的对话。最后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走上了主持人的道路。
文艺类排名第一的,正是那位女码农,她事先写了一个代码,现场输入撒贝宁的名字之后,会自动生成一首诗:雅调清圆有捷才,逢君笑口便常开,玉容风骨些许矮,且帅还添半点呆。撒贝宁可急了:请问机器怎么知道我的身高,这是个千古之谜!调侃归调侃,撒贝宁作为节目主持控场能力也不能落下,很快又严肃的来到下一环节。
第二部分是90秒的即兴考核。听新闻freestyle是什么感觉?反正我是全程跪着看的。这么说吧,3秒前你刚刚获得一个题目,3秒后你要写出一篇申论并现场声情并茂的朗读。一上来就是地狱级别,弹幕迅速开启膜拜模式:3秒钟我连题目都没来得及看全给我一个稿子照着念都能秃噜嘴,别说现场编了但这还不是能编就完事了,谁在凑字数,谁能结合时事将主题升华,康辉心里都明镜似的。 《主持人大赛》的点评环节比想象中要短,一般的综艺能给你评出一场辩论赛。然而康辉和董卿是分工合作的,一个负责新闻类,一个负责文艺类。术业有专攻嘛,比起请门外汉来制造话题争议,节目更愿意给选手恰当的点评助他们扬长避短,毕竟这可是央视频道的面试,本质上也是为了每个人更好的发展。但也是在这个环节,开始出现了一点争议。董卿点评湖南花旦李莎旻子时,居然用了完美二字,这是极高的评价。
最后评审团打分,也是让她一跃来到了第二名。要知道在她演讲的时候,网友们可是不太买账的。主要吐槽的原因还是她手部的动作太多,毕竟是湖南台出身,感觉像是在主持娱乐节目,不够沉稳。别人是讲出来,她几乎是演出来的。全场就她一个人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出现了蹲下的动作,仍谁看了都会觉得有点不够雅观吧。但其实仔细研究董卿的点评你就会发现,专业人看专业事,都是有理有据的。虽然李莎旻子动作多,却很有对象感,这是其他选手所不具备的。而对于这种主持节奏的把控,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练出来的,作为同行的董卿,就能深刻的感受到李莎旻子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我们总觉得湖南台的主持人就上不了大台面,央视主持就一定要够沉稳,或许这种偏见早该被打破,放心去相信专业人的判断能力。因为你可以看到,最后的打分环节,是记名的。
每一位评委的打分都公开透明的显示在大屏幕上,就连计算方式也给你展现得明明白白。而选手们也都很优秀,即使有一些小瑕疵,也不妨碍他们的整体水平。比分咬得非常紧,基本要靠小数点后三位来决出胜负。要么都说这是神仙打架呢。你见过评个分还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吗?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看腻了套路综艺的时候,突然整一档硬核比赛,每分每秒都让你肾上腺素飙升。或许,除了大荧幕上的「演员」,我们也可以多给这些主持人一点关注。这些选手们,未来可能会出现在某个央视频道上,甚至可能会出现在我们最熟悉的新闻联播上。新闻,是这些主持人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不管最后冠军是谁,这个节目还会不会继续办下去。
这些主持人都会用他们的声音,来传递这个时代的力量。
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篇11
有着20xx年从业经验的“主持老将”周瑜,在三分钟自我展示中讲述自己初为记者时,前往甘肃舟曲报道泥石流灾害的经历。
当时食物短缺,一位陌生大姐送了她3块饼,这一暖心举动令她百感交集。
“希望当年的大姐能看见今天的节目。”周瑜表示,从大姐手中接过饼的那个瞬间,明白了新闻人的职责是关注新闻背后每个人的境遇。
周瑜的真情流露引起康辉共鸣:“我也希望那些平常可能会被大家忽略的.人们,能够通过我们的关注,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一点一点的变化。”
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篇12
暌违已久,重回荧屏,《2019主持人大赛》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不同凡响的比赛,见证了新时代的“雏凤清于老凤声”。
个性、朝气、多元背景为主持界注入新鲜血液
3分钟自我展示,90秒即兴考核,新闻与文艺两类选手12进6,选手们在小数点后三位的分毫间一较高低,冷静、专业、直接的赛制让节目效果紧张刺激,同时也让选手们压力倍增。
而经过层层选拔,从数千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的他们,具备着异于常人的抗压能力。一登台,便以饱满的热情、沉着的表达和机智的反应赢得评审和观众的掌声。姚轶滨风格活泼而不失深度,邹韵沉稳大气、功底深厚,赵思衡幽默亲切、多才多艺,李莎旻子情感饱满、张弛有度,帅气的尹颂在场上接住了撒贝宁抛出的梗,“颜值与实力的组合”一句调侃,便引得现场评委和观众笑声一片,尹颂的机智幽默也受到认可……
古典诗词信手拈来,随机抽题深度解读,收到质疑从容应对,首期出场的选手以过硬的专业素质和独特的个人魅力俘获了评审和观众的心。种.种精彩表现的背后,是选手们日积月累的学习和磨练。参加比赛的选手中不乏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名校的毕业生,“90后”“95后”选手成主要新生力量,还有一众选手不仅主持做得好,还有金融、IT等专业领域的背景。他们的身上,闪耀着当下青年杰出代表的神采。
“我愿意看到大家来自四面八方,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人生阅历,在比赛时我也往往更关注不同专业的人才。因为如果有了不同的专业背景,实现不同专业的交叉,我们的主持人团队就会呈现丰富性和多层面。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良性的现象。”央视资深主持人敬一丹曾表示对不同专业背景选手的认可,选手们在比赛中的表现也恰恰印证了这一观点。
在三分钟的自我展示环节中,选手们没有执念于展示自己的“花拳绣腿”,而是深入新闻事件和节目中去,以个性化的语言、丰富的经历和有深度的观点实现对“主持”的新解读。年仅22岁的王宇彤讲述了自己作为儿童福利院志愿者的经历,展现新一代青年的社会担当;经历过汶川大地震报道的姚轶滨从医生父亲的身上继承奉献和坚守的品格,表达对于新闻的信仰;具有IT背景的龚凡用自己设计的程序为撒贝宁现场“作诗”,为主持注入更多新鲜和个性化的元素。
个性、朝气、多元背景的主持人,以及他们所带来的新鲜表达,符合新时代的审美要求。他们将成为观众和世界之间的一种交流媒介,让观众以更加丰富的方式、多元的角度,去认识和感受社会的方方面面。
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篇1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在上周六迎来首轮对决,不仅34城、59城双网收视率破1%,当晚实时收视反馈持续第一,更在微博热搜榜连登五个热搜词,引发全网热议。
作为今年中国电视界最高规格最受瞩目的一场赛事,主持人大赛从发布报名信息,到面试复试,吸引了主持圈、高校圈和无数网友的关注,更有观众表示“这是2019最期待的节目”。直到节目首播后,选手精彩的表现,强大的评委阵容,严谨的比赛流程以及精良的内容制作,让网友不由得感叹:“这才是比赛,节奏不拖沓,评委专业,选手各个出口成章,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选手们的出彩表现获得观众的肯定,超强大的评委阵容也得到网友的隔空告白,“优质选手+专业评委,这么强大的搭配就是一场听觉盛宴”“看得十分过瘾,央视出品,必属精品”“这是一档规格最高最好看的节目,并且还显示着强大的专业性”。
著名主持人康辉和董卿作为点评嘉宾,在节目中的专业点评十分精彩。康辉本次走下“主播台”,一改播报新闻时的严肃,不仅以精准到位的点评为选手“指点迷津”,也常常“金句”频出,与小撒“斗智斗勇”,展示出接地气的一面。两大“名嘴”同台令网友激动不已,“撒贝宁居然也有接不上话的时候”“终于看到康辉和撒贝宁两大段子手同框了”。
董卿引经据典式的点评透露出真挚细腻的情感,洋溢着睿智的思想光芒。她的点评依旧还是温柔却有力量。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听后会有“原来是这样”“原来还能这样”的恍然大悟!
网友纷纷被她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魅力吸引,“董卿的点评真的很到位,我当时也是那么想的,但是她就可以很好的表达出来,真有一种腹有诗书的感觉”“董卿是什么人间仙女?也太温柔了吧!每个点评都一针见血就算了,还没有一点评委的架子”。
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篇14
这两天,央视爸爸闷声打造了一个主持竞技类综艺,才播出一期就热搜不断。
了解央视综艺的同学们应该知道,央视爸爸搞综艺,向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看一下我们的评审阵容,一众央视名嘴,这是什么神仙组合啊,完全代表了当下我国主持界最高水准。
这哪里是综艺,这根本就是大型考试现场!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
节目一开始,3分钟自我展示加90秒即兴考核。选手分秒必争、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还不忘升华立意,处处体现着最高水准的专业度。
我还在研究题目的时候,选手们已经引经据典,出口成章了。 “一开口便是满分作文”。
而这么多优秀的选手,一期过后半数要面临淘汰的厄运!
简短精准,直指要害
无论康辉还是董卿,点评起来干脆利落金句频出、简短有力,既能点明问题又不会让选手尴尬。
康辉和撒贝宁更是全场笑点担当,两人你来我往的调侃逗趣,高手过招,招招致命。
评审点评过后,立刻打出分数,选手能马上知道自己的成绩及去留,速战速决,完全不拖泥带水。
而且现场众多大咖评审,大多一句台词都没有,就只是来单纯打个分的你敢信?
自带节奏,把控全场
一期内容多阵容强全程高能的节目,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主持人有超强的控场能力。而小撒游刃有余、收放自如、且大秀了一把思维能力。
有选手即兴演讲完,小撒不仅能表达自己的见解,瞬间把立意拔到了一个新高度。
网友甚至翻出了小撒当年参加主持人大赛的视频,小撒可是拿了当年的冠军呢,不愧是“北大还行撒贝宁!”
撒贝宁担任这一季的主持人大赛的主持人,可谓是实至名归!
网友纷纷表示,“太吓人了,看惯了各路卫视的灌水综艺,习惯了个人介绍三分钟,导师点评三分钟,煽情五分钟,‘我终究还想再说一句’两分钟,这样拖沓无节制的流程,央视主持人大赛可以说让我十分不习惯了。”
什么评审掐架啊互撕的,冗长、拖沓、煽情?完全不存在!画风干净利落,全程高能,堪称综艺节目里的一股清流。
这档综艺之所以能快速出圈并引发热潮,是因为节目完全做到了不靠热度靠实力,让我们在娱乐之余还能引发新的思考。这样的节目才是值得我们的认可和期待的!
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篇15
央视主持人大赛已经过了一大半了,留下来的都是同阶段内的精英了,他们展现了自己的风采,把台下努力的结果搬到台上,证明了自己,也肯定突破了现在。
今晚,比赛讲进行第三阶段,18名优秀的选手将分为两组进行PK,一组是文艺类,还有一组是新闻类,每一组中9名选手相互切磋,留下6名,这可真是“神仙般”的打架,而且比赛是愈发的难,此次要考选手“四力”,一共有脑力、眼里、脚力和笔力,选手们需要去更开阔的环境,自行选题采访带小片回到现场讲述,让评委打分,6人将要遗憾离场,剩下的12名选手进入总决赛,太刺激了。
目前18强的选手分别是文艺类的蔡紫、李七月、尹颂、龚凡、王帆、俞熙雯、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张舒越和李莎旻子,以及新闻类的刘妙然、王嘉宁、果欣禹、白影、田靖华、刘仲萌、冯硕、邹韵和姚轶滨,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文艺类赛段的选手情况。
蔡紫在第二赛段中抽到的题目是《开门大吉》,考核题目的难度还是有的,蔡紫用《隐形的翅膀》引出“梦想”,从一双手的视角解读“油条哥”刘洪安和“传奇奶奶”姜淑梅的梦想,最后突出梦想在自己手中的核心,既有了综综艺效果,又表现了生命境界,最终以分的高分进入18强。
李七月是第一个晋级18强的选手,在董卿老师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上,以董卿给出的柳树、红豆和月亮三个关键词,适当加入文艺元素,完成中国诗词大会的主题串联,李七月通过“临别赠柳盼人留”、“红豆生南国、和“”春来发几枝”等诗句完美的诠释了主题。最终以的高分率先晋级全国18强。
尹颂的题目是《经典咏流传》。尹颂以“新声的力量”和“回归的安详”作为关键词串联两个经典传唱人厦门六中合唱团和陈彼得,最终获得分的全场最高分,进入18强。
龚凡在比赛中模拟的是《朗读者》,她作为理工科的学霸,思维敏捷,看起来游刃有余,途中很自然地拿起道具看了起来,整体非常流畅,可能是吸取了李爽的经验,最终获得的比分进入18强。
王帆在比赛中抽到的题目是《中秋晚会》,王帆以“中华情”和“故人逢”两个关键词承上启下地串联起澳门菜农子弟学校合唱团的献礼演唱和22位1998版《水浒传》“好汉”的表演,最终获得的分数险进18强。
俞熙雯的题目是《网络春晚》,可爱的俞熙雯很快想到了应对之策,她先以海草舞作为开场白,以网络的科技感,串联出了研究团队,表达了青春活力,同时体现了网络时代的特殊性,最终获得了分进入18强。
小米在在第二阶段第二场比赛中,她通过她以人物线索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清唱为互动话题,抛砖引玉地介绍了《星光大道》的两位返场嘉宾。最终以的比分进入18强,不过她的过程遭到了网友的吐槽,认为是少数民族才晋级的,但实力还是非常强。
张舒越在第二阶段第二场比赛中,她通过讲述敖日其楞和李玉刚的逐梦故事,借用了最快和最慢的形容词来表现了当今时代的主题,表达了对于默默无闻的人也可以厚积薄发,开创未来的梦想之光,赢得了观众和评委的认可。最终以的比分进入18强。
李莎晏子通过讲述关于热爱的话题,就是受伤了还能自愈,疼痛了还能坚持,失望了还能重生等坚持不懈的观点,最终以的比分晋级18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