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观后感

《榜样》节目观后感汇编8篇

时间:2023-10-21 18:35:48 观后感

《榜样》节目观后感 篇1

  榜样是一个时代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社会风气的标杆,我们要把榜样的故事看在眼中、放在心里,要把榜样的力量融入工作,引领前行,以榜样为标杆,扎实做好本职工作,苦干实干。

《榜样7》将王亚平、王传喜、艾爱国、张玉滚、武大靖、林占熺、孟昆玉、路生梅等8位党代表的感人事迹搬上荧屏,荧屏中鲜活的人物形象,感悟着他们的心路历程,我感到久久不能平静,深受教育,同时更加坚定了继续前进的决心和信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使全体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相信在榜样身上汲取到的力量,一定会让我们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

《榜样》节目观后感 篇2

  今天我观看了2022年全国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节目,今年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这个电视节目告诉我们:年初流行的病毒叫新型冠状病毒,同时详细地给我们讲解了这种病毒的来源、传播方式以及人们可采取的防护措施、配套的消毒方式、正确的健康检测。我一边看一边用笔记住,学习到了很多防疫技巧。

  除此之外,我也看到了白衣天使们的伟大。当我们躲在家里不敢出门的时候,是他们冒着极大被感染的风险冲到抗击疫情的前线去,去帮助那些需要救治的人。看到他们的英勇事迹后,我明白了什么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感受到了人民的团结与祖国强大。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没有一个人抱怨工作的辛苦,看到他们疲惫的背影,我的眼泪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流了出来,泱泱中华,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我,应该像视频中的哥哥姐姐一样,就算身处逆境也要扛起肩头的责任。在新学期到来之时,也要好好学习,将知识变成力量,将来帮助更多的人。

《榜样》节目观后感 篇3

【白衣天使你最美】

  观看了《榜样5》,我们深有所感。

  我们的生活中值得称赞的人有很多,环卫工人、交警叔叔……但在这特殊时期中我觉得白衣天使你们最美。

  武汉发现了冠状病毒,很快向全国各地蔓延,在疫情爆发期间,各地的白衣天使们不顾路途遥远,不记奔波之苦,甚至丢下自己年幼的孩子,舍小家,为大家,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前往武汉,驰援武汉,奔赴抗疫第一线。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口罩,让我们看不清他们的面容。一工作就是几个小时,甚至更多。我在手机上看到一位医生因劳累过度没脱抗病毒的装备,依在门框上竟睡着了,可见她有多困,有多累,真叫人心疼;看到他们脱下防护服,取下口罩满脸的勒痕,更是让我心痛不已。

  每天他们都在和死神赛跑,不分年龄大小,有年轻的医生,有年长的科学家,他们不辞辛苦,奋战在第一线。一边给病人治病,一边疏导病人的心理。这些可爱的天使们难道不害怕病毒吗?不可能,但是他们却给病人传递正能量。他们像熊熊燃烧的火炬,给病人传递光和热,给病人带去希望。

  他们无私:救死扶伤,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他们勇敢:扛危机,攻难关,势如破竹;他们忠诚:遵医德,守遵旨,不辱使命。通道你不觉得他们不畏艰险,逆流而上的背影是最美、最可爱的吗?天使们,隔离服隔不断百姓对你们的牵挂;厚厚的防护,隔不开亲人对你们深深的期盼。我会记住你们写在衣服背后的名字,祝福你们。

  伟大的白衣天使,我们的英雄,你们一定能战胜疫情,凯旋归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榜样》节目观后感 篇4

  在新型冠状病毒肆意妄为的时刻,钟南山院士、无数医务人员纷纷走到前线,直面困难、主动请战、一线战斗……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筑起了一道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铁墙。同时,我们待在家的人们,也要同时担负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为在一线奋斗的工作人员出一份力。

  我们现在的任务,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外出、不聚堆,躲在家中不乱窜,自我控制,自我防范。为了不给国家添乱,我们进行了封城、封村等行动,这难道不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吗?我们还要做到家中隔离,首先要做到的是不信谣和不传谣;再者,需要更加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在饮食方面,我们必须要做到的是:勤洗手、多饮水、不让野生动物进入餐桌。如果有了发热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的国家、相信医护人员,我们就一定可以战胜这次病毒。

  对于这次病毒的来历,想必大家一定都清楚吧!作为人类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反思吗?这一次严重的危机,如果没有得到控制,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呢?如果我们管好自己,不贪图野味,会有这种事发生吗?!从种种疫情来看,可全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报复,我们欣喜于战胜自然的优越感,但反面不就写出了自然界对我人类的不满吗?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保野生动物,对不是单单对自己生命的重视,同样也是对他人的生命的尊重,我们不仅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更要对他人负责!对国家负责!不要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为国家带来不利。

  在疫情面前,我们所有人都看到,医护人员在一线奋斗的同时,各行各业的人已经行动起来了,共同汇聚起守望相助的温暖希望,有的在镜头之内,有的在镜头之外,他们的努力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在这场战争中如一道光芒,将温暖撒入每个人的心中。

  所以,让我们互相督促,共同担负起我们应付的责任吧!让我们祈祷祖国快速渡过难关吧!

《榜样》节目观后感 篇5

《榜样5》专题节目聚焦学习宣传伟大抗疫精神,集中展示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风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翻开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册,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我们脑中不停闪现,他们既是民族的英雄,也是时代的楷模,更是学习的榜样。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立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这些“榜样”是我们的民族脊梁,在他们身上散发着生生不息的“战疫精神”之力,这些无形的力量在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一路上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越变越强。

  这种战疫精神的力量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全心为民之力。古诗有云,“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人民就是我们党的“源”,也是我们党的“根”。党员干部当始终牢记为民初心、主动担起复兴使命,真正把人民群众当成亲人,要学会常常换位思考,推己及人,用爱己之心去爱群众,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抓在手上;学会以百姓心为心,聚焦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赞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要不断汲取“榜样”身上全心为民的战疫精神之力,时刻将“人民”二字“置顶”,常常同人民群众坐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心一意做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这种战疫精神的力量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之力。无私奉献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员的重要精神特质。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不仅在于他们用鲜血和牺牲换来了最后的胜利,更在于国难当头之时,他们那种视死如归、顽强战斗、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无私奉献精神。我们党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创立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疫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无一不包含着无私奉献的情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员干部当继续传承和发扬前辈们无私奉献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甘做“蜡烛”和“提灯人”,默默地“燃烧”自己,为民族复兴照亮前行之路。

  这种战疫精神的力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担当之力。天下至德,莫过于忠,忠诚担当是对党员基本的政治要求。对党忠诚,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补足精神之“钙”、筑牢党性之“魂”,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常怀敬畏之心,不越矩、不踩线,对标先进三省吾身,手握戒尺增强定力。党员干部要不断汲取“榜样”身上忠诚担当的战疫精神之力,常修勤政之德、多想为民之计、多谋发展之策、多行为民之举、多干务实之事,不惧险、不畏难、不避责,敢于作为、积极作为、主动作为,用“铁肩膀”“硬脊梁”扛起初心和使命。

  看《榜样》、学榜样,榜样身上有“力量”。我们当不断汲取“榜样”身上的“战疫精神”之力,固根基、强本领、提素质、聚动力,从而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务实笃行。

《榜样》节目观后感 篇6

  谈到爱国,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情怀,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责任,也有人将其视为信仰……对于我而言,爱国是一种传承。

  这种爱国的情怀是什么?或许是老师讲起祖国的壮丽河山时,自然而然流露出的自豪神情;或许是每次升国旗时,看着在阳光中冉冉升起的那一抹耀眼的红色,而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件又一件,在你我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又慢慢抽出枝条,最后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我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听爷爷奶奶在闲暇之余给我讲故事。我的爷爷曾是一名军人,他爱讲英雄的故事,有时候爷爷也讲自己的故事。爷爷常说,他和奶奶那一辈人是听着抗日故事长大的,所以在他长大后,毫不犹豫当了兵,成为一名百里挑一的汽车兵。后来转业回故乡,爷爷选择了去医院开救护车。爷爷说:“开救护车是可以救人的啊!我的开车技术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开救护车救人是我能力范围内能回报给国家最好的工作了。丫头啊,你以后长大,也要好好报效国家。”

  庚子新春,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大街上一片寂静。我的父母都在医院工作,出于理智,我希望他们能为国家贡献力量,但是出于感情,我不想他们涉足一点危险。在得知我的想法后,父亲拍了拍我的肩,对我说:“爸爸妈妈和你,都是祖国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想,这就是我们国家团结的力量!国家一声令下,所有中华儿女都能舍小家为大家。

  爷爷有爱国心,所以他义无反顾选择了以当救护车司机的方式来回报祖国;爸妈有报国情,所以他们在疫情严重之时,毫无怨言投身防疫工作;而我,有强国志!今后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这个宏大的梦想。

  还记得初中时,教室黑板顶端最高处贴着这样两句话,“为了更好的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为了更好的中国,拼搏拼搏再拼搏。”

  这也是我们一家三代人的骨血里,都流淌着的东西。

  以前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算爱国报国?我想过很多答案,现在我才明白,所谓爱国报国其实很简单,就是怀着父母祖辈的精神传承,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

《榜样》节目观后感 篇7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牵动国人的心。朋友见面、聊天、朋友圈分享,几乎三句不离最新疫情的进展。讨论的背后是人们对疫情的关注,也是对自身、家人健康的担忧。自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在网络上制造传播散布谣言营造恐怖氛围,利用消费者焦虑哄抬物价获取暴利,不仅加剧了人们的焦虑,更影响社会秩序。疫情面前任何人无法置身事外,所有人唯有放下私利才能打赢这场战役。

  每一个人都应当成为谣言的止者。朋友间传递信息,相互提醒本无可非议,疫情面前相互提醒值得提倡,但故意造谣严重事态危言耸听,则超出应有的范围。这种为博取观众眼球而消费大众焦虑的行为,将对社会秩序带来严重危害。在互联网时代,谣言的危害会被成倍放大,尤其现在抗击疫情的紧急时刻,对社会的危害难以估量。因此,制止谣言的捏造,终止谣言的传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疫情面前所有人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近日,专家呼吁,没有必要的事情不要去武汉,武汉人没有必要的事情也不要离开武汉。虽然每个人都拥有行动的自由,但疫情当前还应当以大局为重。

  疫情的防治考验着我们,这不仅是一场医疗人员的战斗,更是一场全民的战斗。对抗疫情,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但必须清醒冷静。唯有众志成城,才能形成战胜疫情的合力。

《榜样》节目观后感 篇8

  一个原本平静的冬天里,黑暗却向我们紧紧逼近。一个原本吉祥热闹的春节,却因突如其来的疫情而变的冷清,但,感动却震荡着每个人的细胞,博爱,责任,奉献,成为了“年味”的主角。

  于是在病毒蔓延的灰色世界里,我们更加渴望光的照耀,是他,是她,是他们,是那些追光者,在与时间赛跑,给我们带来光的明媚!

  疫情当前,追光的,首先是医生。新闻里看到太多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已经84岁,与病毒战斗了一辈子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自己身患重病,妻子又被感染的医院院长张定宇依旧不下火线;更多不知名的医护人员,脱下防护服,浑身湿透,取下护目镜,满脸勒痕。一个护士握住病人的手说,“可以治愈的,我们一直都在陪着你”……是的,是他们这群最可爱的人,一直给患者力量,给患者希望。

  他们就这样,追逐着那一道道稍纵即逝的光,并把这光带到患者身边,温暖着患者的心。

  除了医护,建筑工人也在追逐着光,他们只是普通的劳动者,在外面辛苦了一年,好不容易熬到过年回家,和家人团圆几天。但大年三十,他们接到紧急任务,放下筷子就来灾区建医院了。年夜饭,他们是在工地站着吃完的。多少次,因为太累了,来不及进屋休息,躺在地上就能听见鼾声阵阵……正因如此,火神山,雷神山才火速建成,世界才能又一次目睹中国奇迹。

  确实,他们默默追逐着光,不是因为这个光可以照亮一切,而是因为这光可以带来生的希望。

  在医生,建筑工人的背后,警察,军人也接过了追光的接力棒。疫情蔓延期间,让全国百姓安心在家中静待,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强大的号召力,这正是警察在岗位默默执勤的结果,还有人民子弟兵,在疫情发生的几天后就连夜前往武汉,因为他们坚守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才能确保人民的健康和平安。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因为有他,她,她们,不舍昼夜的追逐着那一束束微光,才能照亮在樱花盛开时约好再相见的我们。

  春天来了,多彩的日子还会远吗?微光成炬,抗“疫”的春天我们在一起,期待早日结束这段不算轻松的旅程,追光者,等你回家,到那时,我们再看山河无恙,中华妖娆!因为有你们,带领我们奔向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