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观后感

少年黄大年观后感7篇

时间:2023-11-15 04:29:02 观后感

少年黄大年观后感 篇1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学习黄大年,要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要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更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

   2009年,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今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他在英国旅居了18年,但英国毕竟不是中国,身处的那片土地不是他的祖国,他的心中依然牵挂着并且关注着中国。于是,在听到祖国的召唤后,他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这才是他的国家,才是他热切盼望的土地。当时,甚至有外国媒体报道:“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可见黄大年同志在科学界的地位与重要性。可是这些都比不上祖国在他心头的地位与重要性。

   黄大年同志的归国,开启了国内深地探测关键装备攻关研究的新时代。黄大年是满载着荣誉归来的,可回国后他并没有享受安逸,而是投入大量精力到工作中去,并组建了全国优秀科研人员团队。因为他知道,他是带着责任与使命回来的。他致力攻关的“航空重力梯度仪”在国家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可是西方对中国却实行最为严格的禁运和封锁,一切都只能依靠中国自身。5年间,黄大年从不放弃任何努力,他的项目也因此汇集了数百名来自高校和中科院的优秀科技人员。2016年6月,黄大年作为首席科学家组织的“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项目”通过了评审验收,中国用5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的`路程。国际地球物理界为之惊叹:中国进入“深地时代”。

   报效祖国才是最大的成功。当我们去评价成功的时候,一些人可能更看重个人的得失。黄大年同志则认为,作为高端科技人员,应该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报效祖国更有价值。对于“为什么回来”这个问题,他给出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情结”,是因为他惦记着养育他成长的这块土地。我们国家从一个大国向一个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需要很多很多像黄大年同志这样充满爱国情怀的优秀人才回来参与建设。黄大年同志对祖国充满信心,也更希望祖国越来越好,所以他回来了。回国后的黄大年,正如《人民日报》所评价的,“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回国7年的时间中,他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出差,每天都工作到凌晨1、2点。这份坚持,这份毅力,究竟是为了什么?不仅是一名科学家对科学的崇高追求,更是一名中国人对建设国家的炽热之爱。

   2016年11月29日,黄大年晕倒在飞机上,手里还死死攥着笔记本电脑。他醒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个人危难之际,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国家利益,这是一份怎样的情感,其中又饱含了对祖国多么深厚的感情?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途中,正是一位又一位像黄大年同志这样优秀的科学家,我们才不断追赶并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垄断”。这些科学家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为中国的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他们是时代的英雄,不应被我们遗忘。他们是爱国的典范,也应被我们铭记。

少年黄大年观后感 篇2

  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梦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

  黄大年同志已经将自我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创造出了有价值、有意义的无悔人生。作为新时期的...员,学习黄大年同志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甘做人梯、淡伯利名、乐于奉献的精神,关键是要常怀“三心”。

  对组织常怀忠诚之心,涵养静气。“对党忠诚老实”“永不叛党”,是党员的义务,也是每一个...员入党誓词中的庄严承诺。黄大年同志在7年左右的时间里,为了让相关科研水平有更快提高,黄大年把自已毫无保留地交给了祖国,夜以继日地工作,最终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这是一位放弃海外优越生活、把生命奉献给国家的科学家,一听到《我爱你,中国》这首歌就流泪的海归赤子。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就要像黄大年同志一样,带头学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纲领,坚持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把提高对党的忠诚度作为党性锤炼的终生实践,做一名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基层干部。

  对群众常怀关爱之心,滋养和气。“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失公仆之心”。黄大年,始终深怀敬业之情。他诲人不倦,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倾尽心血的职业梦想;他刻苦钻研,始终把赶超世界一流和抢占科技制高点,作为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为了让祖国的科技水平获得巨大幅度的提升,黄大年殚精竭虑,忘我工作到生命的最终一息。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就要像黄大年同志一样,都要像黄大年等时代楷模那样,始终做到干一行爱一样,干一行钻一行,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用“绣花”功夫抓好工作落实,以“工匠”精神成就伟大事业,不能“尸位素餐”、无所作为,坚持以自我的敬业之情焕发生命之光。

  对工作常怀职责之心,培养锐气。“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人生有限,但品格的力量能够增加生命的厚度、提升生命的高度。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黄大年同志义无反顾、选择回国;为了科学事业后继有人,他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了国家重要领域尖端技术的发展,他不计名利、殚精竭虑……这是一种将自身生命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齐的“大智大勇”、“大德大爱”。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就要像黄大年同志一样,本着一切为民的职责担当,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用“实干”加“巧干”成就党的事业。

少年黄大年观后感 篇3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这首歌响起,电影《黄大年》接近了尾声,我的眼睛湿润了。

“梦想把地球变透明!”黄大年的梦想叩开了地球之门,他将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将个人的梦想融入中国梦中。

“走多远算多远,倒下了就地掩埋!”黄大年这个“科研疯子”、“拼命黄郎”,把生命的每一秒活成到倒计时,把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用7年时间,做了外国人30年的工作,让我国的深地探测迅速比肩世界最高水平!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从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等老一辈“海归”毅然回到祖国怀抱,到今天的“海归”黄大年,赤心报家国,铁肩担道义,以个人智慧和能量推动中国巨轮向前发展。以黄大年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舍弃名利,心有大我,以梦想铸国,以一颗赤子之心,矢志不渝精忠报国,奏响中国梦之歌。用精神之笔,绘制一幅璀璨、锦绣的中国的蓝图,让中华民族雄立世界之林。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回家不需要理由,因为国家需要。繁华落尽,叶的经脉才得凸显,名利淡泊,人的情操才以致远。这就是中国的科学家,就是中国科学家的精神!

  作为当代青年,生于盛世,风华正茂,理应学习黄大年们“胸含大志,笃行于微”的精神,弘扬中国科学家“心有大我”的情操,恪尽职守,无惧困难、无畏拼搏,做好每一件事情。以身许党,以身许国,承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每当看见无人机翱翔在蔚蓝的天空,每当看见航空母舰穿行于波涛汹涌的大海,我的心情澎湃,热血沸腾,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期盼,这是中国科学家汗水、热血铸造的辉煌,这是国家、民族的荣耀。今天,接力棒传到了我们的手里,使命降临到我们身上,我们应吹起理想的号角,虽才平位低,亦以“位卑未敢忧国”心态,以百倍的热情,将涓涓细流投入这的民族复兴大业洪流中,共同实现我们美丽的中国梦!

少年黄大年观后感 篇4

  今天,我和我们班的同学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少年黄大年》话剧,感触很深。

  话剧为我们真实讲述了黄大年高中生活和在地质队工作的情况,展现了黄大年从小对知识的渴望、对自己严以律己,对学习认真刻苦,对科学精益求精、刨根问底,对友情珍惜的高尚品格。演出过程多处响起雷鸣般掌声,久久不能停歇,大家都被少年黄大年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我也深深被黄大年从小立志探索“地下千尺,黑褐色的煤层下埋藏着什么”的精神、“再危险,也要把数据和仪器保护好,带回去”的工作责任心感动,看完后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今后我要向黄大年学习,学习他热爱祖国,从小立志,努力学习,为梦想而奋斗,做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少年黄大年观后感 篇5

  你真正问过自己吗?人生在世,到底什么是要坚守的,什么可以舍弃,到底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以看轻的?一个人活着,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的内心到底想要什么,不被利益所苟且,不被金钱所迷惑,不被欲望所吸引。

  近日,我观看了话剧《少年黄大年》。它讲述了黄大年同志高中时的经历以及毕业后参加地质队时遭遇的种种困难,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地质工作的辛苦与伟大,以及黄大年这一路走来的不易。黄大年用他的方式谱写了青春,用行动告诉我们,有梦想,就要勇敢地去追。

  如开头所说的,黄大年就是这样一个人,任何困难都无法磨灭他对地质学的热爱,任何苦痛都无法改变他要通过地质事业报国的决心。他对物质的淡泊,对祖国的热诚,对信仰的坚守,都值得我们学习。话剧里有一幕让我感触至深:与黄大年同在地质队的苏小刚因为害怕任务危险而退缩时,黄大年对他说,“中国矿产资源无数次地突破,都是地质队的同志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啊!”不知怎么的,听到这句话,中华儿女一同刻在骨子里的使命感,和冉冉升起的敬意,使我热血沸腾。黄大年身上的崇高精神和对国之忠诚,是值得被我们铭记,被中华历史铭记的!

  这是夸大事实吗?怎么会!自新中国创建以来,无数人对中国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也同黄大年一样,用无数次的坚持换来了成功,用永远不会停止的行动达成了自己的使命。在话剧中,黄大年报国的志向体现在他作为一个学生的优秀品质里;在话剧外,他报国的志向体现在一次又一次的行动里,体现在他呕心沥血地教诲里。黄大年是伟大的,是我们新时代少年的榜样。

  同时,在他的背后,还有着更多英雄。他的父母,他的老师,都是为了国家兢兢业业,勤劳勇敢的人们!黄大年的父亲坚持让黄大年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是因为他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信仰——为国奋斗的生命是有意义的;黄大年的老师因为同学们悄悄进实验室而被处分,却依然乐观,他觉得这是孩子们把问题探究到底的象征,这是他作为老师,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的责任……故事里,有太多这样的英雄,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背后,也有很多人在默默坚守着对国家的使命,他们用生命来诠释什么是信念,我们应该对每一个这样的人抱有尊敬的态度,唱出美丽的赞歌。

  整部话剧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让我知道了我的使命是什么,我的信仰是什么,我的价值又应该怎样去实现。我会永远学习以黄大年为代表的前辈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星星之火,永不熄灭。心有大我,志诚报国!

少年黄大年观后感 篇6

  今天晚上,我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去观看了话剧《少年黄大年》。看完了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黄大年是我们x人。这个话剧讲述的是他高中生和在工作情况。为全国人民学习黄大年精神提供了机会,我为我们x有这样优秀的人才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虽然他已经逝世,但他那全心全意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间。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

  “我的理想就是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多做贡献……”他的话语一遍遍的回响在我的耳边。这些话看似平凡,却把他对党,对祖国无限的热爱,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全剧通过生动有趣的细节,的语言,再现了一个冲明,热情,果断坚定的少年黄大年。

  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不断探索。才能有更多的"黄大年”出现,让黄大年精神永存。

少年黄大年观后感 篇7

  科技提高,日新月异,不进则退。在科技兴国的战场上务必有“一招鲜”。这个“一招鲜”就是颠覆性技术,有它我们才有发言权。然而,“在科学的竞跑中,任何取得的成绩都将立刻成为过去,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总会有极其强大的不安全感,生怕自我稍微慢一步就落下了”。就是这种“不安全感”、这种“本领恐慌”,让黄大年这样的科学家,兀兀穷年、玩命工作,为国家和军队发明了核心技术,创造了科技战场上的“一招鲜”,成为中国有利的武器。

“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这是完美的人生。很多科学家之所以成果丰厚,就在于以出世的态度做学问、搞研究,超然物外;以入世的态度爱国家、爱科学,殚精竭虑。黄大年就是这样的人,“参加学术会议或讲座,他能一口气准备十几页的材料,但要让他填报个评奖材料,半页纸都写不满”。反之,名利心盛,耐不住寂寞,只看重科研资金,不聚焦科研攻关,就很难有大的成就。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个黄大年一样的人燃烧自我、照亮未来,铸就起了民族脊梁,中国的脊梁,每名科技工作者都应以“黄大年们”为榜样,大力弘扬“冷板凳”精神,始终持续一股不回头,拼命劲,在科技兴国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华美篇章,树立高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