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会计实训心得体会4篇

时间:2023-11-20 15:43:33 心得体会

会计实训心得体会 篇1

  此次的实训主要是要求我们根据一本书上所提供的原始凭证以及一些虚拟的资料初步接触会计今后要做的基本工作,比如说设置账簿、填制记账凭证、科目汇总、登记明细账以及总账、结账与对账、编制会计报表。

  虽然已经接触会计这门专业知识有2年多了,但是很惭愧我们对于实际怎么建账、填凭证等都还很不明白,许多细节方面的知识都不是很清楚。还记得刚开始上课的第一天,老师要我们首先建立总账和明细账,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准备好一些基础工作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才开始了最初的工作,建立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各种明细账,接着再根据模拟的会计资料录入期初余额。每位同学都做的很投入,顾不上与身边的同学闲言碎语,深怕一个不留神就把数字给填错了。最后再试算平衡,要求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总账借贷方余额要与下设的相关明细账户借贷方余额合计数相等,试算平衡之后才可以进行本期业务地登记。经过几天地练习,大家都慢慢地进入了模拟实习的状态,我也发现了会计这项工作的确像别人说的那样很繁琐、很枯燥,需要有耐心,需要仔细认真。比如说建账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反反复复地写了多少个“期初余额”。

  做完一些期初的工作后,我们进入了最主要的工作――填制凭证。总共有3个月的业务,分三次完成。原本以为这会是比较简单的任务,只要通过原始发票判断这笔业务归属的会计科目,再根据实际发生的金额填上数字就可以了。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比如说一笔涉及到两个以上的账户时,怎样把它写出复合地会计分录才是正确的,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对财务会计以及成本会计的知识掌握地很熟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每完成一批凭证后,我们都会做一次科目汇总表,虽然比较麻烦,但是等做到最后把借贷方试算平衡后,我们的心情不知道会有多好。还记得第一次科目汇总的时候,由于自己的一些小错误,怎么也平衡不了,真的差点,可是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反复地和同学对照了几次,终于找出错误之后平了。于是我告诉自己,一定不能急躁,一定要静下心来,容不得有半点马虎。虽然没有一次就把账做平,但是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当会计的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能够把账做平。

  在填完凭证之后便是登账了,必须根据每张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虽然看上去有点像谁都会做的事,可重复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擦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要求的。例如数字写错了还得用红笔划去,再用黑笔把正确数字写上。而且字迹还得清晰清秀,数字也不能写错方向。如此繁琐的程序真的让我不敢有一丝松懈,以至于每天在那坐上几个小时下来腰酸背痛。因为这并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要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账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所有的账记好之后,接下来就是结账,印象最深的便是划两条红线,每一账页要结一次每个月要结一次,划红线划得手都疼了。而且结算那些数字是最容易出错的,必须反复地验证几次才能够确定是否正确。接着便是对账了,如果前面没有出现错误的话,这一步还是比较简单的。

  做完上面的一切工作后,便是编制会计报表了。填上编制单位和编制时间后,根据总账或有关明细账资料按项目填列,必须保证满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恒等式,最后还要签名。

  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此次的实习为我们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在实际的社会活动中感受生活,了解在社会中生存所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我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财务人员请教,认真学习会计理论,学习会计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会计技能,从而意识到我以后还应该多学些什么,加剧了紧迫感,为真正跨入社会施展我们的才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会计实训心得体会 篇2

  一、对管理会计学科的认识

  很多人会认为管理会计是管理和会计的结合,这显然是望文生义。管理会计本身不具有管理职能,它只是更好地服务于经济信息系统。管理会计中的“管理”实际上只是表明通过会计进行管理,并不是管理本身。

  1.从广义的学科体系来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广义会计学科体系的组成部分。无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层次上还是内容上有什么差异,它们都是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则是广义财务管理学科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是两个不同学科体系的交叉关系。管理会计是作为会计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分支而存在的,而财务管理则作为财务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分支而存在。它们各自适应不同的需要而独立成科。它们即使在内容上有交叉,那也是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

  2.管理会计不过是财务会计反映职能的直接延伸。从本质上说,管理会计还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管理会计的对象是现金流量,那么,管理会计侧重于现金流量信息而不是现金流量本身。它对现金流量信息的处理,只不过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其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功能罢了。如果说财务管理的对象也是现金流量的话,那么,财务管理侧重于现金流量本身。换言之,财务管理只是一种现金流量的安排,而不是现金流量信息。这就是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之所在。但是,无论是财务管理还是管理会计,研究对象都是将会计系统生成的资料计算整理成有用的信息,进而使信息用于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达到管理的目的。这就好比同样一道食材,不同的人根据自身的需求可以做出不同风味。

  3.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学科。它必然与许多学科如现代管理科学、信息经济学、行为科学等存在密切的关系。作为边缘学科,管理会计立足于“为我所用”,应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其意并不在这些理论和方法本身,而是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更好地对财务会计所生成、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改制和延伸。

  二、现行管理会计教材存在的不足

  1.管理会计基础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传统管理会计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即依据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对成本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分解,最终将全部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这是进行成本预测、短期经营决策、规划、控制、业绩评价的前提条件,这种分析与当时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然而随着作业成本法的诞生、动摇了传统管理会计的基础。

  2.变动成本法阐述的一些重点内容毫无价值。随着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由于直接人工成本的下降,变动生产成本所占产品成本比重越来越低,从而导致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失实。另外,作业成本法的出现,更加肯定了完全成本法的地位,而从会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来看,对外报告中的产品成本要求的是完全成本法的结果而不是变动成本法,因此理论上再探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账务如何结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3.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内容交叉重复。可能重复的内容主要有:资金需要量的预测、货币时间价值、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经济批量、销售预测、利润预测、预算、资本成本的计量、经营杠杆等。这种现状必须改变,否则管理会计的地位仍然不能强化。

  4.传统管理会计内容与管理会计的新领域无法有机融合。现有的管理会计大部分教材都将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管理会计新方法作为其新领域置于教材的最后,这就割裂了新方法与传统管理会计的内在联系。

  5.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对于管理会计,西方学者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普遍不重视实证研究,很少对管理会计的各种技术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而我们又将这些理论直接翻译、生搬硬套,必然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三、对管理会计课程的要求

  1.对于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交叉性内容应避免重复介绍。例如货币时间价值、投资决策、现金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资本成本、经营杠杆以及资金需要量的预测,这些在财务管理的课程都有介绍。作为两门独立的学科,应有其不同的工作侧重点和对象。我认为,管理会计为内部管理者提供如何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会计信息,应侧重于生产经营,其工作范畴着眼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而财务管理为企业提供如何保持良好财务状况的手段和措施,侧重于资本经营,其工作范畴应着眼于资金活动本身的管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虽然总体对象相同,都是对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的管理,但其具体对象是不同的,否则二者内容的交叉不可避免。管理会计的具体对象可以界定为成本及未来动态的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涉及的会计要素有成本及未来的收人、费用和利润;将财务管理的具体对象界定为过去及未来静态的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涉及的会计要素有资产(不包括存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由于财务管理是从分析、评价等角度涉及过去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从而与财务会计工作范畴相区别。

  2.我认为在课程教学中应多多介绍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案例。例如作业成本法、ABC法、价值链管理等的应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这些案例的介绍可以加强学生对管理会计在实务应用方面的感性认识。学生通过解决管理会计中的问题,获得管理会计的专业技能,同时从这些案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在今后实务工作能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

  3.我们对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计算法、本量利分析、经营预测、经营决策、存货决策、投资决策、标准成本法、全面预算都有一定程度地了解,但是如何在实务中熟练运用,想必很多人都会茫然无措。其实在实务过程中,这些问题都需要借助Excel来解决。所以我认为要加强学生解决管理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要培养他们将Excel工作表各种功能的应用融合在解决管理会计问题的过程之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分析和解决管理会计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熟悉和掌握“Excel工作表”解决管理会计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总之,在管理会计课程中加入Excel能力培养这一块,不仅可以使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Excel工作表在处理管理会计中诸多问题方面的强大功能,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地获得利Excel工作表解决管理会计主要问题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4.在管理会计课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地介绍一些当今管理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新趋势及方法。老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几个小组,每个组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目前管理会计研究的问题有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及价值创造、企业社会责任等。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分工来搜索自己感兴趣领域的文献资料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最后通过PPT讲演的方式把自己小组的成果分享给大家。别的小组成员也可以对讲演过程中涉及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我相信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当今热点问题的敏感度,而且加强学生的文献综述能力和自主研究的能力。

  5.在课程中可以介绍管理会计在实证研究方面的知识。现如今,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还是比较少的。我国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水平相对滞后,普遍认为原因在于国内暂且缺乏实证研究所需的事实基础。由于国内企业较少采用西方成熟的管理会计技术,学术界缺乏实证研究的数据、案例。但是,可以预见的是,我国企业正在逐渐实践西方先进的管理会计新技术和新方法。一些企业没有宣称采用了“作业成本法”、“平衡记分卡”、“经济附加值”等管理技术,但企业实践中体现了众多管理会计的技术与方法。相信若干年后,学术界研究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基础更加厚实,数据来源更加广泛。

  虽说以上对管理会计课程的要求都是朝着培养学生处理实务问题以及学术研究的能力发展,但是毕竟课程的教学时间有限。学生不能指望老师做到面面俱到,老师能做的只是点到为止。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之外对自己薄弱的环节加强学习,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触类旁通。

会计实训心得体会 篇3

  1有吃苦的决心,平和的心态和不耻下问的精神.

  作为一个新人,平和的心态很重要,做事不要太过急功近利,表现得好别人都看得到,当然表现得不好别人眼里也不会融进沙子.2工作中要多看,多观察,多听,少讲,不要说与工作无关的内容,多学习别人的艺术语言,和办事方法.3除努力工作具有责任心外,要善于经常做工作总结.

  每天坚持写工作日记.每周做一次工作总结.主要是记录,计划,和总结错误.工作中坚决不犯同样的错误,对于工作要未雨绸缪,努力做到更好.4善于把握机会.

  如果上级把一件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或工作范围的事情交给自己做,一定不要抱怨并努力完成,因为这也许是上级对自己的能力考验或是一次展示自己工作能力的机会.5坚持学习.不要只学习和会计有关的知识,还要学习与经济相关的知识.

  因为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在于内部的运作,还要靠外部的推动.要按经济规律和法律规定办事.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当我们把学过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的本质了.这里我把"教育"改成"知识",我们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也许会被淘汰,但那些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永远是我们掌握最新知识的法宝.这一次的实习虽然时间短暂,虽然接触到的工作很浅,但是依然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无法得来的.通过实习,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会计工作的本质,了解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够让我更早的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设定人生目标,向成功迈进一大步.在这次会计实习中,我可谓受益非浅.仅仅的一个月实习,我将受益终生.

会计实训心得体会 篇4

  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对于《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我认为这对整个会计学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这门课像一盏照明灯,也像一个本书#from end#中的一个“引言”,它向我们展示了会计学科的“概貌”。要说管理学把我们带入一个概括的宏观的世界,那么会计学就把我们带入了管理的一个微观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这些知识是在用细微的力量影响一个企业。说到学习会计学,这绝对是一项不容马虎的过程。在我们刚学习该课程的第一章时,大家都以为学习它不过就是背背定义就可以了,可在相继学习了第三章和第四章后,我发现其实不然,要想学好这门课,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严密的分析。

  学习会计学有时我会觉得很枯燥,记不完的定义,还得挖掘其中的内涵。让许多人都不知所措,但坚持下来就是成功,没有哪门课是坐享其成就能出色的,学习了半个月对于成人学习来说给我们的感觉的确是有很多的困难。学习了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后,我的感觉用受益匪浅这个词来概括是毫不夸张的。对于以后的学习来说,也是心里有“数”。对于会计这个专业来说,有些人总是持有怀疑的态度,认为现在学习会计学专业的人那么多,自己怎么可能在芸芸众生中有优先权呢?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虽然会计这个专业目前学的人很多,但精通的人却不多,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样的硬道理大家都应该懂得,所以在学习期间别想的太多了,把握这个学习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会计学这门课,从一开始我们就体会到了学习的艰辛,可是在艰辛的同时,也磨练着我们的意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事在人为”。我们应该努力、尽心的去做事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我从理论上对会计有了基本认识。通过对基础会计的逐步系统学习,使我更进一步解了会计要素,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产生了会计科目,了解了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同样,会计电算化、会计制度设计、财务管理、审计也都要以基础会计为基础,所以,基础会计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基础打的牢不牢直接关系到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基础会计的学习要以知识的扎实为主。下周继续学习电算化,我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还会继续坚持我的学习态度,好好珍惜这次机会,把握好这个机会,来武装我的头脑吧!现写到这,我一点点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