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实验心得体会 篇1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同时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逐步提高。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开展了此次实验活动。我们是在大三第一个学期学习了《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尽管此次实验时间不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我们对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次实验是对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检验,通过类似于网络课程的实验,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用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来解决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培养社会工作能力,为以后能够较快地适应企业财务岗位工作夯实基础。
实验的内容和心得体会:
实验的内容主要对财务管理的各个章节,通过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计算题等方式,结合了实际生活中的场景来进行描述,深入浅出的把理论知识进行了描述,用做题的.方式让我们把理论知识夯实巩固。本次上机实验的时间比较短暂,如果要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太可能,所以老师就让我们对自己薄弱环节进行学习巩固和测试。
此次上机实习,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自身的理论结合实际能力的还有待提高。软件主要给我们从基本理论(即总论),货币的时间价值,财务分析,战略预算,资本结构,长短期资产管理以及股利理论与政策等章节进行了分析和讲解。
上机时,我最初从最基础但是最重要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行了学习,因为一切都是以企业既定的目标展开的。关于财务管理的目标,书本上给出了三个目标: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但这些目标的实现并不是对每个企业都适用。通过练习,我觉得每个公司的目标也要依情况而定,如练习中就明确指出针对大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有所差异,小型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主要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绩效考核,而上市公司则更多的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接下来我则对货币的时间价值进行了巩固。
本以为这一章节,原理还是比较简单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难度就有所提升了。以复利终值的计算为例,练习中则是通过父母为子女开设“小博士账户”的方式进行描述,给出了银行不同期的存款利率,这时我们就不能简单的直接套用给出的利率,而要结合实际情况和银行存款政策进行选择。无疑,此次上机实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整体而言,练习题的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由于与实际紧密结合,使得题目更加灵活多变,要计算时要考虑的问题也更多了,同时计算量也更大,没有之前理论学习中的理想化。
最后我还针对自己的薄弱章节进行了练习,比如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资本结构决策等等。在学习财务管理时,我们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对数据处理,进行指标计算和分析,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全面的考核企业运营中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等等,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此次上机实验,虽然练习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在四节课的时间内,也练习大量的题目,全面巩固了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更深刻的体会了理论和实践是有所差距的,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更加灵活多变。要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我还需要不断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此次财务管理实验,在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提升上,我还是受益匪浅。
管理实验心得体会 篇2
1:营运资本:
期初营运资本:426,565,157 -161,234,183 = 期末营运资本:413,938,259 - =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浪莎股份公司的营运资本非常充裕,所以它的流动负债的偿还能力非常强,并且期末较期初有所增长,说明浪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有一定的保证。
2:流动比率
期初流动比率:426,565,157/161,234,183=
若负债不变 :413,938,259/161,234,183= -=- 期末流动比率:413,938,259/= -= 合计:-=
由于期末流动资产减少而使浪莎公司流动比率减少,由于期末流动负债减少使流动比率上升.两者综合作用,流动比率上升了.
另外期初和期末的流动比率较高,都超过了2,表明浪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是企业有较多的资金滞留在流动资产上,未能利用,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3:速动比率
{大学生财务管理关于流动资产的实验报告}.
期初速动比率:(426,565,157-166,590,612)/161,234,183= 期末速动比率:(413,938,259-158,114,153)/ 132,437,754 =
从计算结果可以发现浪莎股份的速动比率有所增长,从中可以看出该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财务状况良好。 4:现金比率
期初现金比率:146,763,128 / 161,234,183=
期末现金比率:163,005,366/132,437,754=
一般认为现金比率应该在左右,显然浪莎股份的现金比率高于这个值。浪莎股份持有这么多的货币资金虽然降低了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但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现金持有成本,资金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影响了企业的盈利。
5.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23,227,987/(161,234,183+132,437,754)/2=
浪莎股份的现金流动比率非常低,大大低于1,说明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必要情况下,还需外部筹资或利用非经营活动现金。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期末 期初
资产总计 595,021,477 616,155,036
负债合计 135,965,254 165,271,683
利润总额:10,300,672 12,536,036
利息费用:674,167 569,427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23,227,987
1:资产负债率
期初资产负债率:(165,271,683/616,155,036)_100% =% 期末资产负债率:(135,965,254/595,021,477)_100%=%
通过计算发现浪莎股份的资产负债率较低,没有承担过多的负债,属于稳健型的财务结构。期末与期初相比变化很小,所以浪莎股份保持了稳定的资本结构。
2.权益乘数
期初:1/(1-%)=
期末:1/(1-%)=
浪莎股份的权益乘数较大,虽然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大,但是企业的财务杠杆率提高。
3.产权比率
期初:-1=
期末:-1=
从计算可看出,浪莎股份的产权比率较低,是一种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
4.已获利息倍数
2012:(12,536,036+569,427)/569,427=
2013:(10,300,672+674,167)/674,167=
5.现金利息保障系数
23,227,987/674,167=
三.偿债能力综合分析
2012 2013 变动幅度 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 +%
速动比率 +% 现金比率 +% 长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 % % -% 已获利息倍数 -% 浪莎股份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并且有所增强。但是长期偿债能力较弱,所以浪莎股份要注意资本结构的调整,增强长期偿债能力。
营运能力分析
期末 期初
流动资产 413,938,259 426,565,157
管理实验心得体会 篇3
通过五周的上机实验,我有颇多的感想与体会:
首先,ERP是一门十分有用的学科,通过对其认真学习,可以学习不少先进的管理思想,如敏捷制造、虚拟企业等不少先进的管理理念,并且对基本的生产计划编制目录等企业过程都有较清晰的认识。ERP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我想谁若能把里面的各个知识点都能牢固掌握,管理好一个企业就是很轻松的差事了,它充满了挑战与乐趣。它使可以站在企业管理层的高度应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对我们的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可以对企业经营的实际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我们未来的工作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不难发现,ERP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对其学习我感觉是对有些科目的一些回顾和综合,像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关理论知识等。通过近一个学期的了解和实践,回想刚开始接触ERP那紧张和生涩的情景,感觉现在我成熟多了,对它感觉不是那么深奥晦涩难懂了,其实它就是应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方法,编制的一套庞杂的管理软件而已,我是一做事很认真的学生,感觉既然要学就要学好,可有些同学总是埋怨所学的东西没用,我想既然存在必然由它存在的理由,对待ERP的学习,我就是抱着十分的热情去学习的,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知识都使我收获颇丰,再次向辛勤耕耘的易文老师致谢!
其次,之所以对ERP的操作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关卡,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经验,由于对供应链的相关数据之间的关联性缺乏了解,致使操作的速度比较迟缓,上机的时候老师把实验指导书发给我们让我们按上面的做,看了看,发现其实也并不是很难,可以这么说,我们的任务是输入数据,系统的功能就是把输入的数据加工处理产生新数据,因此只要留意相关数据的流向,对其步骤相关性有了较好了解,操作难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举个简单的例子,业务订单生成并审核后,生产部就会看得到如何计划生产,计划部知道该订哪些材料,而订材料又要考虑库存,而库存又是通过日常收料发料自动得来的数据,材料计划一量形成并审核,采购部就可以看得到并生成采购单,采购单一生成,货仓部又知道什么时候来多少货,会计部知道需要多少钱什么时候需要,计划部生产部都知道此材料是否安排,什么时候到位。林林总总,你要对企业业务、生产、采购、货仓、计划、财务、人事都有了解,这样才会对ERP整个数据流程清晰明了,知道ERP中每个功能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又用到哪里,ERP的实战操作还是比较容易的。
管理实验心得体会 篇4
2018年实验培训心得体会
7月5日、6日、我参加了XX市组织的实验、图书、管理员培训班的学习。
7月5日上午,由市教育局肖有世局长牵头召开了动员大会,通过动员,我充分了解了本次培训的内容和目的,也深刻认识到这次培训的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培训中,在培训老师的认真指导下,在两天的时间里,我们完成了初中必考的二十一个实验的实际操作,可谓是快节奏,高质量。在活动中我看到每一位教师都很认真,特别是年龄比较大,且不是本专业的教师,他们更加认真,且能做到不耻下问,精益求精。他们对工作、学习的执着和认真的态度也深深感染了我,作为年轻,又是本学科的教师,我没有任何理由不认真对待这件事。
通过两天培训学习,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我发现了自己在平时教学中不太注意的许多细节问题,规范了实验操作,提高了实验技能,也为今后的教学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在这短短两天的培训中,我也见到了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利用课余时间,我也将平时教学、实验中存在的一些困惑于他们进行交流,在他们的指导下,我感觉自己受益匪浅,在这里我感谢各级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
此刻,我想说:“这真是一次务实、高效的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