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个人心得 篇1
今年冬奥会,在中国所有的运动员中,受关注度最高的女运动员就是谷爱凌,最受商家青睐并赞助的也是谷爱凌,承受压力最大的自然也是她。
然而她用完美的三跳表现,在冰雪运动中一如既往地书写完美。她不仅完成夺冠,而且用1620抓板这个自己从来没有在比赛中用过的动作逆袭夺冠,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向前推进一大步。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在赛后采访时说的,“第三跳的时候,我知道我已经是百分之百上了领奖台了,所以我可以挑战一个大招,从来没有做过的,但是有可能拿到金牌,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秒钟,去代表自己,代表自己的`体育和比赛精神”
“我一直说,我不是为了打败其他运动员的,我不是为了滑得比其他人好,我是想打破自己的界限,做一些以前没有想到是可能的事情,我想滑到自己的最好”。
我觉得,谷爱凌完美地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和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面貌,就是勇于自我突破、敢于挑战自我、独立顽强、积极向上、昂扬奋发。
她所展现出来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缺的,在任何一项竞技运动中,大家都会拼尽全力去夺冠,但这个过程本身,对社会的促进意义更大。要知道,冰雪运动一直是亚洲国家的弱项,别说是夺冠,就是拿奖牌都很难。
但我们在北京冬奥会上,看到了年轻运动员的优秀表现,比如任子威、苏翊鸣、李文龙、谷爱凌等等。
我们太需要像谷爱凌这样一位兼具实力和外表的优秀运动员,带动全社会来参与冰雪运动,锻炼强健的体魄,提振昂扬的士气。
在谷爱凌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一名职业运动员对冰雪运动的真挚热爱,而且那种不服输不畏难的精神,以及合理的战略安排,尤为难能可贵。无论从事哪一行业的工作,我觉得热爱、专业、不服输、认真、专注,都是通往成功的必备素质。
希望朋友们不只看到谷爱凌取得的优秀成绩,更透过比赛,看到逐梦的征程中,我们都不能少了的精气神。
青年们,我们未来可期!
冬奥会个人心得 篇2
绿色奥运是北京冬奥会核心主题。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都严格按照国家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在节能、低碳能源、废弃物与废水处理等方面作出示范。积极打造北京奥运绿电交易平台,开展绿色电力交易,确保奥运场馆100%使用清洁能源供电,并在冬奥首次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剂,相比传统制冷剂可以实现节能30%以上,场馆碳排放趋近于零。虽然在以往的奥运会场馆中清洁能源的使用也有所体现,但是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实现绿色能源全覆盖,这是奥运新的突破。北京冬奥会将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和目标的实现以及国际奥委会2030年实现“气候正影响”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围绕绿色奥运,重点是治气、治沙、治水,加强联防联建、综合治理,改善京张地区的生态环境,落实“绿色办奥”理念、兑现申办,推动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奥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从过度依赖传统化石能源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转变提供了难得实验平台,有助于提升全社会环保意识,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解决好绿色发展下的各级生态链的转型、发展、创新等诸多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加强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控,改善生活环境,创造奥运会和地区可持续发展典范。
绿色奥运更多从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绿色办奥涉及更多可持续发展内容。譬如,每个人将环保意识纳入日常生活,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坚持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优化调整场馆建设资源,注重赛后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所有场馆都可实现赛时与赛后可利用、可经营、可持续的目标,达到冰场和夏季项目场地双向转换的能力,将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冬奥会个人心得 篇3
尤记得08年的奥运会,还在上小学的我也是满怀期待地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开幕式,那盛大恢宏的气势不仅震撼了年幼的我,也震撼了世界各国人民;时隔十四年,当世界各国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聚焦中国,我也再一次守在屏幕前,满怀骄傲与信心。
我们用最尖端的科技、真诚的态度准备本次冬奥,充分展示了大国实力与风采,上万名志愿者兢兢业业,春节期间也坚守岗位,提供了专业周全的服务,最顶尖的运动员们齐聚一堂,蓄势待发,相信这次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视觉盛宴。
冬奥会个人心得 篇4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它让我对祖国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又一次得到了释放。同时,因为我的家乡张家口是北京冬奥的合办城市,我又多了一分对家乡的.骄傲。
冬奥会开幕式科技感十足,极具中国特色,程序简洁、不拖沓。这样的开幕式完美展现了我们“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其中有很多细节让人影响深刻。首先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世人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其次是别具特色的主火炬。在这个世界各地不断发生能源紧缺的冬天,“微火炬”把绿色和节能的环保理念展现的淋漓尽致。最后,热情洋溢的暖场节目不仅展现了中国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也给冬奥会增添了节日气氛。
冬奥会个人心得 篇5
以冰雪之名,敬匠心之作。该剧聚焦冬奥会重点赛事“花样滑冰”“短道速滑”“传统式越野滑雪”等冬奥竞技项目运动,以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四十年为时代背景,以小见大,通过不同年代年轻冰雪健儿青春热血的冰上逐梦故事,展现我国冰雪健儿通向冬奥之路的奋斗历程。让观众跟随剧情,领略到一代代冰雪人不忘初心、牢记“为祖国荣誉而战”的崇高信仰,以及砥砺奋进、永不言弃的奥运精神,进而在内心生发对冰雪英雄的崇敬之意,致敬那些每日辛苦劳累,刻苦训练的冰雪健将。
以艺术手法,触动观众心灵。该剧以“个人视角、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法,创新采用上下篇的结构,串联起两代冰雪人为我国的冰雪体育事业拼搏奉献的华彩篇章。剧中,观众可以看到冰雪健儿不畏艰辛、无惧磨难的拓荒史,以及现代冰雪健儿努力拼搏、为祖国荣耀而战的奋斗史。主创团队先后辗转北京、长春、吉林、哈尔滨等多地的专业场馆;演员们在拍摄前从零开始适应专业训练,历经数月,从穿上冰刀鞋无法站立到可以在冰上自由滑行。观众的心会跟随故事的发展,勾起更多的回忆,进而增强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信心。
冬奥会个人心得 篇6
北京奥运会落幕之后,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又再度沸腾——北京残奥会盛装开幕。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延续,是对生命自强不息的.盛赞。满腔的热情迎接奥运会及残奥会的胜利召开,真正体现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精神。
残奥运动员都是身残志坚,但最终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残奥期间,每一场比赛都动人心弦,每一场比赛都令人感动,比赛中,失去双臂的中国选手何军权,靠着两条腿,靠顽强拼搏的精神,在4×50米自由泳接力中得到了冠军。还有南非选手杜托伊特,她曾经是个四肢健全的游泳健将,但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左小腿。北京奥运会中,她在女子马拉松游泳游出16名。但无论她去的怎么样的成绩,她能站在两个奥运的舞台上,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充分体现,是一个传奇。
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无不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这些健康的人。我们每个人都该感到无比幸福,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感受到世界的奥妙和神奇。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如何面对生命征途中的困难与挫折,并思考作为健全人该如何珍惜和感受生命。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
让我们向这些残缺的天使们致敬,向伟大的运动精神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