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得体会1
现代的中学生出现了一种怪现象——早恋,其实中学生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的角度来看都还未达到恋爱的时间。但现代的中学生为什么早恋呢?众说纷纭,我们便组成了一个小组对早恋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在网上找资料,还可以开展调查问卷的方法。使我们对早恋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怎样看待早恋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这样来看,这样来谈。我们认为早恋是不是太早,不应只单纯从年龄上看。而还应要从心理发育成熟的程度来判断。青春期既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又是性心理发生变化,对异性产生爱慕好感从而渴望结交知心朋友的时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如果能正确对待把这种心态化为学习的动力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是错误认识了不仅对俩人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对未来也和会有影响。
但是网上有人这样评价早恋说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利的一面)你在成长也在长大 明白爱一个人时的酸甜苦辣 也明白爱与被爱的感受 在感情上得到升华感情会越来越细腻 现在的青少年普遍早熟,如果他的思想也很成熟,懂得以恋爱化为一种学习的动力,从而增加了自己的责任感。还可以在早恋中得到锻炼,对事物也会有一定的新的认识。(弊的一面)
(1 )影响学习,磨灭理想。如果这个中学时期被恋爱问题纠缠 。 必定分散学习精力,浪费大好时光,这无异于置一生远大前途而不顾。这种所谓的`“爱情 ”, 极可能葬送了青少年的天赋、学业和前途。
( 2 )影响身心,有害健康。由于中学生生理和心理还没有真正成熟,一方面如果早恋,自知会受家长和社会上其他人的责备和议论,因而就要躲躲藏藏,远离人群,长此下去,影响了与同学、家人的关系。同时,他们的思想上会产生很多负担,影响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的甚至会改变性格,本来活泼、天真的学生,也可能会变得孤僻、冷淡,在心理上出现超年龄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中学生涉世不深、阅历不足,生活经验欠缺,对社会缺乏足够的了解,在辨别人和事、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时感情冲动,压过理智,便草率地与异性确立了爱情关系。然而,以后伴随着心理上的变化、发展、成熟 , 才觉得“并非自己的最爱”,进而冷却或是中断彼此间的感情。这种情况,会引起青少年失望的情绪,使之消沉、甚至形成心理障碍,从而影响青少年的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更令人堪忧的是一旦失去理智,做出越轨的事情,对恋爱双方都不利,特别是对女同学来说所造成的身心创伤是终身无法弥补的。
( 3) 影响他人,亵渎爱情。中学生的恋情大多是由于感情的冲动或是出于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而引起的。这种神秘感、好奇心使他们盲目地效仿成人。当强烈的好奇心和感情上的冲动构成合力时 , 十分脆弱的理智防线就会被冲垮。
我们还对校园内的同学们做了调查问卷多数同学在回答为什么早恋这个问题时有大部分表示因为好奇,好玩,心理因素等。还有一部分表示是自然现象,真实爱情,学习压力,早熟等。
通过以上的资料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中学生早恋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错的但是正确与错误需要大家对它的态度认识。
我们要怎么处理早恋呢?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不要让自己分了心!如果你真的喜欢上了一个人的话,你干脆把这份感情收藏起来,一直到该说的时候说,这样可能还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呢!应人而意义吧。如果你感觉早恋对你学习是有帮助的,哪早恋也是件好事情:但是如果早恋是会影响到你的学习的,那还是不要去尝试吧。不过对大部份人来说早恋是有害处的,因为自制能力差。
我们在学习的同时发现了一个事情父母如果发现自己的儿女早恋应该理性地对待而不是更多的责骂要同子女多沟通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子女早恋!!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小组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锻炼了自身的对课题的研究能力同时通过学习这个课题很好地给自身提了一个醒约束了自身。
教师心得体会2
9月29日我们全体数学老师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培训,这次培训让我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明显的成长。这次培训以听课为主,主要听取了马亭亭、陈仲、邢尧老师的课。下午,陈仲老师带来了《聚焦课堂深度变革,构建思维发展型数学课堂》专题讲座,他以薛三小为例,讲述了如何构建思维发展型教学课堂,分享了课堂变革的思路,讲述集体备课的要点与方法。陈老师的讲座如春风化雨,为广大的教师指明了教学的方向。接着四位授课教师进行了说课,之后分别由托克托县的2位数学老师、准旗的5位数学教师进行互动点评。活动最后由教研员朱利民老师进行总结点评。
我之前的教学都是比较盲目的,一味地把自己脑海中的知识塞到学生们的脑袋里,这样做的效率无疑是非常低的。大概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上课时班上的同学们总是死气沉沉的,但这次培训后,我觉得可以尝试改变下自己的教学风格。
我的课堂上是比较沉闷的,我与班上那些学生的交流,都是课本上的那些内容,我以前觉得课堂上也只要有这些东西就足够了。但我看了培训的那些老师后发现他的教学与我的完全不一样,他的采取了很多和学生互动的方式,大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他更多的是让同学们自主的去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十分的显著,同学们很快就吸纳了那些新的知识,并且每一个人都面带笑容,看上去学的很开心的样子,这样的一幕对古板的我来说有着不小的冲击,使得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
除开我自身的教学能力外,在管教学生这方面我也需要好好的提升自己,在课堂上,对于那些思维活跃的人我给予了一些厚望。但班上总有几个虽然很聪明但非常调皮,不愿意把心思花在学习上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我通常都会给予批评。在我的想法里,我是对你有期望所以我才批评你的,但后来我才意识到,在学生的'眼里,我是对他不满意,不喜欢他才批评他的。这时我才明白,就算抱着好的想法去做一些事,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就完全不一样,在平时要多和同学交流,多鼓励班级里的学生,让他们知道你心里的想法。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还要时刻注意着自己的行为。由于我教学不久,所以在我的脑海里,那些小学生与我的差别就只在于年龄而已。但是这次培训后我才知道,原来小学生由于各方面发育还不够完善,对于这世界的认知也不太够,所以他们经常会去模仿大人的行为。而与他们接触的最多的大人,除了父母就是老师了。小学生的判断能力不足,不太清楚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习惯是坏的,他们会一并学来,所以身为老师,我要多加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次的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让我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以后我也会继续去学习,完善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教师心得体会3
“有效教学”有三个基本要素: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综合起来讲,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呢?
书中谈到首先要有效备课 。备课中讲到三种计划的制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这种能力。具体到日计划的制定,也提出要考虑三个要素
(1)学习者,包括了解学生个别差异及学生需要
(2)学科内容及其结构,在这里指出教师的责任,尽管教科书中规定了教学内容,但是教师还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再度开发。还提出了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即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文中指出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提出的目标既不至于太抽象而令学生无动于衷,又不至于太具体琐碎而令学生不得要领。具体教学目标应该以激励学生热情的学习为标准;教学方法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考虑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课堂管理因素组合,很轻松地指出教师是一个“象受欢迎的男女演员”一样的复合型的天才。
其次,有效指导 。主要讲了“有效讲授”与“有效提问与倾听”。在有效讲授的论述中教了我们三种技巧,感觉很亲切,很实用。象一位长者在循循教导,我浏览了刘教授的博客,其中对加入的.条件有几条要求很耐人寻味。这样写:接受我的新生活建议:
1、让读书成为生活习惯
2、把体育锻炼当成头等大事
3、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
4、不破坏、不挥霍自然资源
5、宽容他人的生活习惯,尊重文化多样性
6、保护动物,尊重生物多样性。
感觉刘教授更加有血有肉,读起文章来更感觉亲切,似乎再听报告一样的感受,仿佛看到教授写书是的情景。文中关于“保持节奏”的策略也讲的很细致。如教学节奏与任务的难度或复杂程度相适应;教学环节的过度及不同 主题间的过度要重视,要保证过度数量不多,尽可能有条理,简洁等。
教师心得体会4
家访中很多学生都是高兴地很早就在村口迎接我们的到来,然后热情的端茶倒水,礼貌相送。家长更是理解支持,当我问到:看咱家长对我们代课老师有啥意见时,家长们都说:“没有没有,咱班老师都很认真负责,感激还来不及呢!”因为周末事多,所以在周五尽量想加班加点多走访几家,但每到一家,总是比预期的时间要长好多,家长们的热情亲切,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一天晚上,当我们从最后一个家访学生田童(化名)家返回时,已是晚上9点半左右。开着导航,行驶在陌生的乡村小道上,陡峭的下坡路以及让人猝不及防的转弯着实让我们有些害怕。没有想到的是:刚一到小区门口,就接到了田艺童妈妈的电话:“成老师,你们到家了没有?我们村口的路不好走,我不放心!”一瞬间,一股暖流溢上心头。
我深信,只有走进学生的家里,了解学生的背景,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段时间的家访虽然辛苦劳累,但通过这几天的家访,我深入了解到了这些特殊家庭的情况,也收获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从此后我再也不会抱怨他们为什么不管孩子卫生?为什么不管孩子的学习?他们有的确实是有心无力!家访让我少了份怨气,多了份同情和理解,这些孩子所缺失的正需要我们这些老师来弥补。我们要用爱育人,用心教书,尊重孩子,尊重家长,让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健康地前行。
教师心得体会5
前两天就想写写星期一的代课体会了,因为课比较多,就一直没有时间写,再加上这次感冒好严重,整个人都是虚的,今天下午实在熬不住了,只好给专业课老师请假,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个下午了,代课心得。感冒快点好吧,这次感冒真的好折磨我啊,嘴巴鼻子都上火,这开学到现在就一直身体不好,快点好吧!
星期一是第一次给大家代训练课,我很紧张。我也是按照教案上的内容顺下来,给大家代课不像自己上课,光顾着自己就行,还要考虑到大家,我自己也感觉到代了一节课比我上一节课要累的多。代一节课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代到中间的时候我就觉得有问题了,老师代课的时候,大家的积极性很高,而我自己代课的时候,似乎调动不了大家的积极性,大家都很懒散,总是一些死板的东西。课下老师也和我说,首先你作为一个代课老师,自己就要精神,要用自己的积极性把大家调动起来,说我上课时自己都没有精神,怎么能调动学生有积极性。训练里总是纯粹的训练内容,没有游戏,每个人代课都是这样代课,天天都是同样的训练的内容,学生当然会没有兴趣,会觉得乏味。缺乏创新,没有在教学里注入自己的想法!
我下来也在想,的确是这样。我只是按照平时训练,一模一样的东西搬出来给大家代课。换做我是学生我也会觉得没意思,不想练。缺乏新意,完全可以在课里加上自己的想法,没有必要完全按照别人的思路走,老套的东西,久了就需要创新!
说实话,我挺不喜欢老师这个职业的!也许是家里有当老师的'原因吧,总觉得老师这个职业是个好严肃的职业,不喜欢。有时候我们的想法会在一年里甚至半年里发生很大的变化,就像现在的我吧,即使再不喜欢老师这个职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也有了改变。家人都希望我以后能当老师,我曾经不是很喜欢,但是现在想想,自己现在这个专业以后找工作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职业,或许当个老师是最稳定的吧。有些事,我们改变不了,就试着去慢慢接受!
其实有些事情,我们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这次代课真的感触挺大的!我们做学生的,总是觉得老师多好啊,现在再看看,原来当个好老师真的不容易。我现在就很佩服那些学生们眼中的好老师,他们真的很值得我们钦佩!
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脚踏实地比什么都重要!
教师心得体会6
经过十天的培训学习,收获很大。尤其是听了由华南师大的陈岸涛教授主讲《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陈教授用朴实无华却幽默风趣的语言,讲授了“何为人师、怎样为师”及“做人、做学问、做教师”的态度和方法。让在我领略了名师风范的同时,受到了深深的启发。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认识:
一、为人师表
在高校教育劳动中,大学教师往往表现为社会代言人,是各种新思想新观念的输出者,而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和确立时期, 学生大多都会以教师的言行为榜样。因此,教师在教育劳动中抱有什么样的劳动态度,表现出怎样的道德修为,直接熏陶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正在成长着的青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二、终身学习,不断创新
我们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当今高新技术发展飞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我们如果用昨天学来的知识来教现代的学生去做明天的事,那就太可悲了。而且高校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等教育劳动不可能整齐划一,不可能有“最佳方案”,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所以我们应该不断的寻求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只有不断拓展,我们的教育和教学能力,不断的创新才是高等教育中的永恒真理。
三、教师角色转换
我们多数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有时候还没能把角色从学生转化为教师。社会不等待我们成长,社会不等待我们成熟。所以我们要在转换角色方面下功夫,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岗前培训在使我获得成长和进步的同时,也使我意识到自己欠缺的东西还很多,因此,我会一如既往地虚心向资深教师求教,同加强学习和自我修养,使自己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学校教师。
教师心得体会7
终于通过了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特别开心。现在我分享一下我考证的心得体会。
1、考试前一个月持续听了一些比较优秀的老师的课,每位优秀老师上课时会举很多例子,让我更容易理解书本内容。听完课后就对书本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
2、考试前一个星期,冲刺阶段,把上课时老师说的重点全部理解性的记忆下来。机构发的试题有时间的'话都了做一遍,实在来不及就把历年试题要过一遍,就能清楚的知道考试的大概内容和形式了。
3、考试前一天,把重点内容再复习一遍,加深印象。注意要记住答案关键字,这点是拿分依据。考试时,可以适当用自己理解的话补充完整。
4、考试时,注意时间要把握好。《综合素质》因为要写作文,时间会紧一点,所以前面的题尽量写的快一些。《保教知识与能力》相对来说时间比较充裕一些。
5、切记,不要紧张,正常发挥就可以了!
教师心得体会8
周五在平邑的学习让我深受感动,尤其是理论理解方面。这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中宣传栏里展示的理论指导,尤其是“质疑十二中能否当三校老师”。所谓“三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创造者、教学过程的重组者、动态生成的推动者。
我们来谈谈课堂教学的创造者。在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教学是中流砥柱,教学方法单一,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新的教学理念是教师要大胆改革,以学定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打乱原有的课堂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给他们学习的主动权。帮助学生相互交流。
教学过程重组。这里的教学过程不仅要体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求教师有自己预设的目标、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
学方法熟记在心,便于随意的驾驭课堂;二是随时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推进课堂过程;再就是别忘了课后的反思,也是我们改进课堂过程必不可少的因素。
动态生成的推进者。我的理解是,教学过程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随着课堂的推进随时变化,那么,老师就应该及时的抓住这些信息,有效的实现互助提升的课堂效果。(可能理解的不够透彻,希望老师们给予指导)。
看了好多老师的反思,大家也都肯定了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主动表现的效应。我觉得这里教师的先期预设、课堂驾驭、教后反思也很关键。相信有了师生的互动合作,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上层楼的!
教师心得体会9
在家访中,我们抛开了老师的身份,能像普通朋友一样与家长聊天交流,我们交流的重点又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孩子。我们能真切地感到家长们满含信任,抛开客套,真心实意与我们交谈的'真情。我们也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到孩子在家的生存环境和家长的教养方式与观念。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下我们给家长的一些合理建议,家长是很愿意接受的,这样更有利于家园合作。
教师心得体会10
在本次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春生同志做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这次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对全体学员如何通过学习增强本领、尽快适应跨越式发展需要的重要论述,令我深受启发、倍感震撼。作为政府办研究室主任,作为政府领导的参谋助手,如何在思想上坚持与时俱进、在认识上紧跟发展形势、在行动上紧跟领导步伐?我想,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四个字――“加强学习”,具体说,就是要正确理解一个概念、切实树立两种意识、真正做到三个结合。
“一个概念”,就是学习的概念。许多同志认为,学习无非就是读书、看报、记笔记而已,将笔记数量的多少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和尺度,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实际上,时代的发展早已赋予了学习更宽泛的涵义,即:所有能够提高认识、掌握知识、获得信息的行为,都是学习。也就是说,我们看电视、上网浏览新闻、到先进地区参观考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都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一种途径。正确理解了学习的概念,我们就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两种意识”,就是要真正树立主动学习意识、终身学习意识。实践证明,所有能干事、能干成事、能干成大事的人,都非常注重自身的学习,并能够坚持做到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当前,我市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招商引资、大上项目,还是应对各种矛盾冲突、处理各种社会问题,都对我们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肩负发展使命的科级后备干部,满足原有知识、原有能力,只会力不从心,畏首畏尾,裹足不前,最终被时代抛弃,被社会淘汰;坚持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必将眼界开阔,得心应手,有所作为,最终成为推进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意识,通过学习积蓄力量,积攒后劲,进而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个结合”,即:学习要结合本职工作、结合调查研究、结合发展大局。结合本职工作,就是要立足本职,努力学习自身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并广泛涉猎相关领域,做到“一专多能”;结合调查研究,就是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积极主动地深入基层、企业和社区,了解社情民意,摸清基层情况,及时调整、完善工作打法和工作思路,为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发展大局,就是按照市委提出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大讨论”、“抓基层、打基础”、“争做五个表率”和“三个走出去”等要求,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全市中心工作,在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准确掌握全市基本情况、比较优势、工作思路、工作动态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主动将自身融入全市发展的大格局中,从自身做起,从讲诚信、搞服务、抓落实做起,在思想上紧跟发达地区,在工作上紧跟领导节奏,在发展上敢于谏言献策,争作跨越发展的“局内人”,不作“旁观者”。可以说,做到了这“三个结合”,也就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达到了学以致用、学有所成的目的。
“江山待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新形式、新任务赋予了我们新的历史使命,更为我们提供了展示才华、干事创业的平台。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在海林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有所作为,实现事业发展与自身价值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