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教师读书心得【精品5篇】

时间:2023-08-07 12:47:55 心得体会

  【导语】以下是网友“gululaohuangjing”分享的教师读书心得【精品5篇】,供大家赏析。

教师读书心得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体会 篇1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写的是个真实而又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并且从海伦·凯勒的身上获得了许许多多教诲,所以我十分感谢她。

  这本书记叙了在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全世界,这位女奇人是——海伦·凯勒,她是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她是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她在一岁半时就因病丧失了听力以及视觉。这对于一般人来说,绝对是无法想象,更无法忍受的巨大痛苦。然而小海伦却并没有屈服,更没有毁灭自己,而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导和帮助下,她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学会了五种语言。这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24岁时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扬名全世界的哈佛大学的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立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在这里,我也要感谢她,是她给我作了一个好榜样。

  一个盲聋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多么让人惊讶啊!如果她屈服的话,那她就是毁灭了自己,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成就了。

  但是,她并没有屈服,所以她能以出乎意料的毅力走完漫长的人生之路,终于成为了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大人物。在这里,我更要感谢她,是她教了我该怎样做。

  海伦的一生,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在此,我也要感谢她。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后,我常常自言自语:“海伦给了残疾人一种力量,那我们这些健康人呢?没有给吗?不,不不。海伦曾经告诉过我们,健康人不应该迟疑,不应该虚度光阴,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时光与幸福的生活。我要在这儿再一次的感谢海伦老师,是她,给了我一个我未曾领悟到的道理。

  我看完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深深地意识到: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不在于条件,而是在于有没有坚强地毅力。以前人们总是以困难多呀、环境差呀等为不能成功的理由,但这些理由对海伦来说却是不需要的,她所需要的是成功,而不是不成功。他们总是这样说,无异于总是浪费机会,从而他们不能成功。我觉得,一个人只要有远大的理想与目标,就会成功。海伦不就是这样的吗?在这儿,我也要感谢海伦,她又让我明白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人生道理。

  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以后,我想发问:“人们该如何对待人生?人生的价值何在?我认为海伦已经给出了她的答案,她的道路就是我们应该走的道路。”当然,我也不会忘记我的“恩师”——海伦·凯勒。是她,让我深受教育和启发。在最后,我还要再一次地感恩海伦老师:“谢谢您,海伦老师!”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

  “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

  。”轻轻地读着这句话,我内心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钦佩油然而生。尽管如今的教育形势与他所在的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教育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师而言,丝毫不过时。

  苏霍姆林斯基将自己30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凝聚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教育巨著中。书中作者以“建议”的新颖形式,恳切地与读者谈心,使人听来毫无刻板、说教之感。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忧解难,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讲了一个故事,让我记忆犹新: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来听课的人很多,他们本来都打算在课堂教学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像往常一样听完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记录都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这位历史老师的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学生一样。课后有听课的老师请教他:“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他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十五分钟。”

  初听这句话,我十分诧异,因为很多教师,包括自己在内,每次在上公开课前都已经将一堂课的教案背得滚瓜烂熟,准备的时间,可能是几个星期,几个月,但往往不需要所谓的一辈子的时间。课堂完全按照预设的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却忽视了课堂是一个生成的过程。一节课用一辈子来准备,他说的就是积累:文化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技巧的积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上出一堂好课。

  读大师平凡朴实的语言,如品香茗,默默引领着我们的教育思想。那串串宝典般的教育心得,如降甘霖,时时启迪着我们的教育智慧。

教师读书学习心得 篇3

  金秋时节,人们都忙碌着,收获着庄稼,收获着果实。稻香和着果香混合在空气中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漫步在景色怡人的东城校园里,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浓厚的书香味,手捧着《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细细品味。

  《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的作者高万祥是一位喜欢读书、思考的校长,是一位鼓励和引导教师读书、思考的校长。本书对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成就优秀教师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书中结合作者近30年从教的经历,从古今中外许多优秀教师的事例,从阅读、观察、思考中,作者总结提炼了优秀教师在专业修炼、职业提升和事业追求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并积极践行的9件事。其实作者所提出的9件事,也正是教师职业攀升的9个台阶,也正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9个生命密码。

  第一件事,读书修身,读书致远。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人,本身就应该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生活在书籍中的人。应该是渊博如一座图书馆的人。

  第二件事,仰望星空,自我反思。优秀教师的一个重要人格特征便是具有反思意识、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反思自我,要时时怀着一种敬畏感,仰望自己心中这一片教师天职的星空。

  第三件事,教育科研,拯救自己。一个优秀教师和一个平庸教师的最大区别,就是有没有科研追求和科研能力。

  第四件事,大爱圣心,大德厚生。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具有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和责任心的教师。教师事业成功和生命的灿烂之花,一定盛开在这种大爱情怀之中。

  第五件事,一流口才,莲花巧舌。口才是教师的第一能力。口才的背后是学识、教养、自信和自我实现。 第六件事,我写我心,我思我在。写作是实践和思考的结晶。中国最好的老师,一定是最能写作的老师。魏书生如此、李镇西如此,钱梦龙如此、窦桂梅也如此。还没有哪一个老师课上得非常得好,不会写作的。名师都是著作等身。

  第七件事,生活教育、注重细节。如果我们不能做伟大的事情,那就怀着一颗伟大的爱心,去做好那些平凡的小事。特蕾莎修女的话,为细节决定一切的行为理念作了最好的注释。

  第八件事,家校沟通,必有我师。好父母其实一定是真正的好老师。家校沟通和合作的过程,也是教师接受教育和熏陶,从而不断优秀起来的过程。

  第九件事,调整心态,享受快乐。教师是最光辉的职业,也一定是最快乐的职业。然而,现在的中小学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普遍偏低。原因何在?除了客观因素,便是自己的心态。

  我们做不了魏书生、李镇西、钱梦龙、高万祥、窦桂梅那样的名师,只要咱们按照这九件事的提示去践行,我们也可以做优秀的教师,退一步说,做不了优秀的教师,我们也可以做快乐的教师,至少在自己原有的专业基础上,水平有所提升,教出学生的学业质量能有更大的进步。不过,话又说回来,你的专业水平提升了,你的学生学业进步了,你也就快乐了,下一步你也就优秀了。

教师的读书心得体会 篇4

  闲暇之余,我有幸阅读了《中小学音乐教育》这本杂志,整本书既有理论深度,又是能指导教改实践的教育刊物,对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阅读《中小学音乐教育》,使我对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论的理论观点又有了新的认识,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也明白了许多,下面谈谈自己读后所想到的点滴感悟。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是素质则其人教育的灵魂。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兴趣是参与的“向导”,参与是吹遍兴趣之花的春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其实质就是要确立好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一、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注重引导参与。

  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与孩子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教学,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兴趣,也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自始至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活动。兴趣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能推动学生不懈地学习。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兴趣的导入方法很多,故事法、游戏法、情境法、讨论法、投影法等等,但根据所教的内容做到新颖别致,丰富多彩,运用得好会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兴奋状态,这样孩子们对音乐课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兴趣,调动参与

  从目前音乐教学现状看,大多数老师都已注意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但个别还存在着“满堂灌”的现象,这样学生处与机械接受理解的地位,体会不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视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在进行视唱练习时,以往的做法是:教学生认清唱名,视唱前就做一些辅助性的节奏练习等。如介绍歌谱的旋律特点,该注意的某些音乐符号,歌曲中重难点拎出来做预备视唱练习,反复练习直到“学会”。这样做的优点是学生对于歌谱的认识和音乐理论知识由陌生和困难逐步了解学会,弊端是学生由于预先知道了教学中的重点,课堂气氛很不活跃,甚至没有兴趣,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及时评价,积极参与

  音乐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对素质好的学生,因为它们的成功率比较高、自信心比较强,评价他们的学习可以严格一点,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加勤奋,对于素质较差的学要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如个别五音不全的学生,他歌唱得不好,但吹口琴、吹竖笛、敲打击乐比较好,教师应及时的评价“很不错,以后还要多练。”激发了后进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后进生的参与意识。在教师的帮助下,使学生们在不同的起跑线上自我完善。

  总之,《中小学音乐教育》以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表达出来,很好地帮助了我们音乐教师整理教学思想,提升了教育理念,并积极探索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注重把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指导教学工作,同时也注重将教学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层面。读了此杂志,让我感触很深,留给我思考的也很多。

教师读书心得共 篇5

  阅读篇目:《我的阅读"行为教育"》

  感悟:读了这篇《我的阅读"行为教育"》,使我明白到阅读写作是十分重要的,阅读不但对自己的人生,对学生的。影响,对自己的心灵都有深远的影响,看到作者的阅读人生,令自己也有了阅读的冲劲,不再为自己找籍口,让阅读丰富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