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听课活动的心得体会4篇(听课心得体会及感言)

时间:2024-02-14 18:41:21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听课活动的心得体会4篇(听课心得体会及感言),以供参阅。

听课活动的心得体会4篇(听课心得体会及感言)

听课活动的心得体会1

  3月12日在区教研室的精心组织下,我有幸听取了石麟小学赵伟老师、实验小学徐莹老师、乐天小学井普欣老师的三节优质综合实践课,通过听取学习让我这个初涉综合实践大课堂的新兵对该学科有了全新的认识,初步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定位与开展系列活动,同时,也明确到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下面就将我对该学科浅谈几点认识。

  1、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基于生活实践的课程。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文化环境都为我们的课题提供了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善于挖掘生活社区蕴涵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使学生将自己成长环境作为学习的场所。因此在主题的设计上要将所谓的“热点”“关注”问题,化解到平时的生活中,顾及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生活。如“长清方言土语调查”一课,教师注重挖掘乡土资源,开展乡土文化教育,让学生不仅能继承一个传统的语言文化,感受乡土的亲和感,而且能重温前人的语言交流方式,重新发现先辈的智慧、典范和价值。“识别真假人民币”、“生活中的广告”等二节课,也都紧紧围绕我们的生活实际进行活动与命题,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实际中充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发现,使学生亲自获得对社会、对自然和对自我的认识和体验,这种认识和体验是学生在课堂里、在书本里不能获得的。正是这种全新的认识和体验,使学生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使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科学观和良好意志品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的兴趣,关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2、教师的综合素质强。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没有教材的限制,随意性比较大,而且内容往往是“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其广泛的包容性、教学的灵活性、学科的渗透性变成了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学校的一种特色。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综合的知识。作为指导教师必须要冲破学科壁垒,广泛地涉猎各学科知识,使自己具有广博、综合的知识结构,成为一个知识杂家。这就要求教师在“专”的基础上追求“博”,达到“一专多能”。“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桶水又有别于普通的水,它的营养含量更为丰富、复杂。由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打破了书本知识范畴,从而扩延到生活实际,突破学科限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三位教师的优质课堂中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高素质、高水平。

  3、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

  普罗塔克曾经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比起学科课程来讲,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规定的.必学内容,它的设计和实施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学生在这个课程里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和权利,他们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而又能研究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去研究去探索,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活动过程中,擅说的学生采访,会写的学生编辑、撰稿,会画的学生负责美工,善于交往的学生负责联络、协调每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都得到了充分地发展与展示。在综合实践活动“长清方言土语调查”中,学生通过走访、调查、观察等多种途径获取资料和信息,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整理与归纳信息,初步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学会运用获得的信息描述或说明问题,并做出恰当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积累经验,提高分析和利用资料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的成长打开了另一扇窗子,使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起来,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可能。

  陶行知曾说过:“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次的听课,使我真正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实践活动中我将充分调动每一种课程资源的积极因素,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更大的空间,也收获更多的喜悦!

听课活动的心得体会2

  前几天,我有幸到大彭实验小学参加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听课活动,学到了不少东西,也身感自己的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深感不虚此行。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如下:

  这次我听了三节课,分别是沙丹老师的《欢乐的泼水节》、杨永老师的《槐乡五月》和郭召义老师的《明天,我们毕业》,三位教师的课堂语言幽默丰富惹人好感,课堂紧凑主题突出,激情饱满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也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佩服他们能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不仅完成课堂教学的设计,还配有画面优美的课件教学。我觉得先不论学生的配合与否,光从老师身上我们就能感受到语文的多样和精彩。

  扎实的基本功游刃于课堂,同时三位老师具有优美圆润的音色,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争取成为一名让学生、家长和自己都满意的研究型教师。

听课活动的心得体会3

  20xx年5月10日我参加了县初中数学课培训活动。听了韩翠华老师和韩冰的两节课。又听了乐安学校和陈户一中的报告。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是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对于步入教师行业行业不久的我来说,教学经验自然不足。众所周知,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通过听课学习培训,虽然已间接获得了一些教学经验,作为教师有一种更好的方法获得教学经验,那就是听课。通过听课能给我带来更直接更有效的帮助。通过听课活动,让我看到课堂上上课的那些老师从容不迫的教学风度和深厚丰富的教学语言,这些深深地折服了我,我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更感觉到要提高自身素质,赶上新课改步伐的紧迫性。通过培训我感受到要上好一堂课必须要做好这么几点:必须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必须要有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必须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必须要对所教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

  我们说教师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学生,那么人自然要有感情,我们在教书中就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从听课中我也发现我们新教师也像老教师一样对自己的学生非常地爱护,哪怕是第一次上课的老师也会在课前跟孩子培养一定的感情,因为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学才会擦出教学的火花,使教学变得精彩。但同时我也觉得我们新教师自身存在着一些缺点如:体态语不够丰富不能和孩子充分沟通,在临场发挥上也不能象老教师一样挥洒自如。

  总得来说,通过听课,它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听课、培训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今后我将通过这条捷径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来帮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听课活动的心得体会4

  通过这次的送教下乡听课评课活动,让我这个教学时间长的老教师受益匪浅。听完这几节课,心中除了赞叹和佩服,更多的是自己有所收获的那份欣喜。下面是自己的一点收获,或者说是感想,写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过硬的基本功非常重要

  在英语基本功方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校吴玲老师的英语课,做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不到二个月的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能说出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非常令人佩服。语音的标准及语言的流利,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影响学生的一生。

  第二、活动的设计服务于目标

  语文课堂的活动设计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活动的设计要服务于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设计才有高效的课堂。教师们在活动设计方面不仅要考虑活动的可行性,而且要考虑到它的必要性,有些活动虽然能调动课堂气氛,但是却不能很好的服务于目标,那它就没有设计的必要。如实验中学的耿涛老师的导学案以及小组讨论等新的教学课堂设计让人耳目一新,他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老师也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课堂真是“其乐融融”。

  这几节课,我是以一种欣赏和享受的心情听完的。导入的自然,过渡的简洁而不留痕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课?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在以下几方面要多下功夫:

  1、学课堂情境设置。

  2、学习驾驭课堂的能力。

  3、学教学环节设计。

  以后,我会更加积极投身到语文教学中,以合格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相信通过我的不断努力,一定能不断进步。总之,这次送教下乡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不但学到了一些理论知识,也从授课教师身上学到了一些教学技巧,这都会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注入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