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是热心会员“o26”整理的清明节祭祖随笔心得【合集3篇】,供大家阅读。
清明节随笔 篇1
大班孩子去扫墓,早上孩子由家长护送到戚家山山脚下,接着由老师和保育员带领,孩子们沿着台阶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走着走着,觉得有点累了,可孩子们怀着崇敬的心来到戚继光烈士的雕像前,缅怀革命先烈。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碑前,孩子们没有了往日的喧闹和嬉笑,认真和严肃起来。首先老师介绍了戚继光,让孩子了解这个革命先烈,然后在哀乐中鞠躬默哀,3分钟后,孩子们缓缓前行,向烈士献上自制的小白花。
这次扫墓活动,孩子们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发了孩子们对英雄的崇敬,也让他们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那些英雄用生命换来的。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爱国的种子,使幼儿接收了一次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清明节随笔 篇2
我们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战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
烈士陵园是那么庄严、肃穆,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我们先排好了整齐的队伍,然后按要求站好队,认真地聆听主持人的致词。我抬头瞻仰墓碑,墓碑上写者: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我想,如果世界上有永垂不朽,那么我相信那是一种精神——不悔。我们的先烈们就有这样的不悔,不悔为革命的付出。所以,他们理应受到敬仰!我们开始背献词!背完后我们沉痛的哀悼!
我们衷心地感谢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的美好生活,也明白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做一个积极向上、身体健康、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情趣高尚的好少年。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们是幸福的一代。而我们的幸福是他们赐予的。。我们该用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这个美好的世界。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在中国这方热土上,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是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中国繁荣的今天,是他们的鲜血染红了遍地的桃花。我们怎能忘记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我们怎能忘记那一张张曾经鲜活的面容?
让我们静静的追思,深深地缅怀,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这鲜花中,让它陪伴在先烈的左右。接着,我们参观了烈士陵园。还认真的整理和清扫了烈士陵园。
清明节随笔 篇3
昨天中午午休的时候偶然翻到人民网文化主题模块下面的清明节专题,看到了推荐的几首清明节必读的古诗词,出于欣赏的角度,我一一点开看了看,虽然有些诗歌学生时代都学到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词语读到的时候还是不是很理解,同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身边一些亲戚、长辈的离世,一些当时理解不了的情怀,在今天也是有了些新的感悟。柳叶吐新芽,又是一清明。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天里,又让我想起了那些难以忘怀的日子。
由于工作的原因来青岛已经20日有余,有的时候在户外场地一待就是一天,春天的青岛,仍旧寒风刺骨,冻得我们也是瑟瑟发抖。这几天气温有所回升,湖边的柳树开始吐露出新芽,调皮的教官掰下几根柳条用力的搓拧着,抽条,削减,说话的功夫,一个透露着原始和春天气息的哨子就这么出来了,年轻一点的同事们觉得甚是新奇,纷纷效仿,训练场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记得小时候,我的爷爷也总是在清明前后给我变这个柳条变哨子的“戏法”,在那个玩具基本依靠原始创造的年代,这样的玩具不可谓不是一件“大件”。清明节当天,我们还要被家里的老人们早早的叫起来,手上、脚上套上多种颜色线条做成的“手镯”、“脚镯”,脖子上也要套上由新鲜艾草制作的“香荷包”,用老人的话说这都是有灵性额东西,会保佑我们健康成长的。吃罢用新鲜艾草煮过的鸡蛋,三五成群的小伙伴们变爬树登高去折柳条、松枝。在老人们看来,河边常年生长的直柳条和刺松枝都是不能要的,上等的柳条一定是那种垂到地面的大柳树上的柳条,所以校园里粗壮的柳树就遭了秧,每每清明节假期,校园里总是出现和门卫大爷为了柳条打游击的场景,现在想想真有点哭笑不得。
算了算时间,这边工作忙完回家的日子正好在清明节假日前一天,回家吧,扫墓、除尘,寄托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