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以下是热心网友“milunhang”分享的大学生疫情防控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供大家参阅。
大学生疫情防控志愿者心得体会 篇1
在为期两周的疫情防控志愿者中,我很感动,感动那些在艰难困苦中逆流而上、勇于担当默默奉献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感动所有在背后默默为我们幸福生活付出的人们。没当志愿者之前我也曾想到过每一份资料甚至于每一个数据都来之不易,然而使我震惊的是这些数据远比我想象的要难获取的多得多,而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对他们来说也似乎是家常便饭,不值一提。虽然我年纪小但是我想保护好我想保护的所有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我愿意学着先辈的样子去和死神抢人,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做可以为他们遮风挡雨的战士!
大学生疫情志愿者的心得体会 篇2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在这个非常时期,学校人流动性非常加大,同时志愿者紧缺,作新时代大学生,应当走在防疫前列,积极投身防控前线,配合学校做好排查,定点执勤工作,做到“不漏一人”,同时也让我知道了基层工作的艰辛和不易。
疯狂的疫情,摧不垮我们坚强的斗志,吹不灭我们心中的激情!学校道路内穿梭着我们忙碌的身影。守土有责,切断疫源!在这场防疫工作中,我们要做到服务好同学。
大学生疫情志愿者心得体会 篇3
我一直想做一名志愿者,这次参与涪陵区团区委“大手牵小手”防疫志愿者服务,实现了自己的制定的一个小目标。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是当代社会十分高尚的事业。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将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热心志愿活动、积极参加志愿活动。
大学生疫情防控个人心得体会 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当你即将被美食诱惑时,当你即将被作业打败时,你将选择什么?那必昰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
这是一个迷蒙的周末的清晨,我微微睁开眼睛,窗外的一片灰蒙蒙映入眼帘,不一会儿,太阳升起了,那金色的阳光时而让我睁眼,时而又以其温暖给我睡意,要让眼睛闭拢。不一会儿,闹钟那清脆的铃声从我的耳边响起,哼,真讨厌!好不容易盼来周末,再睡会儿吧。我依然安然无事地躺在床上,轻轻地打了一声哈欠,又将沉入那奇妙的梦境中。我睡着了,朦胧中,闹钟在不断地响着;“起”与“睡”的一场拉锯战在那甜蜜的梦境中终告结束。
渐渐地,一股清风吹来,让脸上一凉,又清醒了许多,迷茫的眼睛不时向四处转动一下,好像什么都没见过一样,阳光恶狠狠地透过窗户,顿时,感觉一切进入烧烤模式似的,额头上竟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我懒洋洋地穿好衣服,来到街上。车多,人也多;全都是赶集的,有一些老爷爷老奶奶在树下乘凉,享受着夏日里大树带给他们的恩惠,天越来越热,越来越多的人在那乘凉。此时我才发觉已是中午,心里十分焦虑,着急;我在街上晃悠着,时间在恍惚之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周末的作业可有一大堆呢!我到街上干什么来了?似乎没什么目的。这么一想,我更着急了:要写的必须要写;着急有什么用?我急忙跑回家里,在途中不知是折断的树枝,还是路旁的绊脚石,在那瞬间也不知碰到了什么,脚流血了。我忍着疼痛回到家中,果然,家中一片寂静,没有什么人。我望着书桌上的作业,想着过去的时间,不经意间后侮了;外面已是日上三竿,就要期末考试了,可大半天就这样晃过去了,什么也没干,作业没做,衣服没洗,妈妈交代的收拾房间什么也没干!哦,早饭还没吃呢……如果早起床不是就不会浪费这珍贵的清晨时光吗?
这件事让我后悔,它让我脑海中的懒惰小人获胜,如果按时起床,如果不消耗宝贵的时间,学会理智,勤奋小人不就可以打败懒惰小人了吗?相信吧!生活需要理智!不要让懒惰小人打败勤奋小人!
大学生疫情期间心得体会 篇5
我深知,中国从不是所谓得天独厚、一帆风顺的国家,这里有天灾人祸,世事无常,但这个国家和她的守护者们,从不会让其人民只身置于危险和苦难中,而是逆着求生的道路,在危局中开辟生的走廊。青丘崖下,枫叶如丹。越千年,涿鹿一战,动天地,黯日月。而华夏初祖与八十一个兄弟团结不屈的战魂永存。斗蚩尤、斗猛兽、斗瘟疫、斗旱涝,炎黄子孙从古老的先民起便是凭借着这团结不屈的信念在与一场场天灾人祸的争斗中,度过悠悠千年,亘古岁月。
我们看不到病毒蛰伏在哪个角落,看不到病魔向我们露出的獠牙。对敌人的一无所知,让我们分外恐惧。但有些人不能怕!所以,一声呼喊,上千医生离开亲人冒死奔向灾区!他们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病魔对抗,他们要完成自己神圣的使命——救死扶伤。一声动员,数百挖掘机几天建立两所医院!他们知道自己建得更快一点更好一点,病人就能更早一天被隔离治疗,也就有了更多生的希望。一个求助,全国人民的数亿善款众多物资捐赠灾区!我们坚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和不屈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
非典疫情打不垮我们,地震洪水击不败我们。这次我们一定坚决响应党和祖国的号召,人人防护,亲身体会如何打赢这场战争。因为,我们深信:不多久后再回头一看,这又将是中国人一场多么精彩的胜利
大学生疫情防控心得 篇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的重要指示。作为当代团员青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之期,要保护自己家人,关心亲朋好友,帮助社区邻里,服务国家社会,主动担当作为,听从组织召唤以“三个做到”确保严守底线,以“三个主动”体现青年担当,一同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考验。
在家乡的疫情越来越严峻的时候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义不容辞的加入到抗击疫情的队伍里。在疫情期间我主要负责调查家庭成员是否有从外地返家的居民,在各个小区内消毒,组织居民们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在工作时遇到群众的询问或疑惑会细心解答和提供帮助。
在抗疫的过程中,人们都带上口罩,对于我们的问题,居民十分配合,使得我们的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在当志愿者的些许日子里,胳膊上的袖标轻达几克,但我们肩上的责任却重达万金。作为新时代的力量,我们也将发挥我们的力量来强大自身,强大祖国。为祖国而骄傲!
大学生疫情防控的心得体会 篇7
“此次中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有两大明显特点:一是病毒检测水准提升,不仅检测技术有进步,而且检测人员更加专业。二是信息披露更加透明。”2月1日,国际流行病学领域有“病毒猎手”之称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维尔特·伊恩·利普金接受采访时,充分肯定中国此次防控疫情的积极举措。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分子手段诊断病原菌的科学家,2003年,利普金在中国非典疫情高峰期,被中国有关方面邀请到北京,帮助评估疫情和制定应对方案,并培训了许多使用该技术的医务人员。“作为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我有责任为中国提供帮助。”10多年来,利普金帮助中国加强公共卫生科研建设,协助建立了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与中国疾控中心共同组建了病原发现联合实验室。2016年1月,他荣获2015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19年,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暴发后,年近七旬的利普金密切关注事态发展。1月29日晚上,他从美国飞抵广州。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交流疫情进展及防控情况。2月1日,又马不停蹄地飞到北京,与中国同行进行探讨。
“此次疫情与非典相比,致死率较低,但传播力较强,传染速度快。”利普金表示,有的患者没有症状也可以传染,这为防控疫情增添了难度。利普金说,在中国近期采取的一系列严格的抗击疫情措施之外,他看不到更好的选择,“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和研发快速检测方法,仍然是的办法。”他强调,防控疫情应该加强科学家之间的协作,多学科结合做好综合性研判,提高诊治水平,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
从埃博拉病毒到西尼罗河病毒,从中东呼吸综合征到美国寨卡、印度脑炎,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感染与免疫中心主任的利普金,一直奔走于世界疫情暴发的最前线。
“科学无国界,尤其在全球化时代,积极应对、预防各类传染病威胁是各国科学家的共同使命。”利普金表示,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提的建议,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方法,就是所有国家本着团结与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他希望全球学术型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参与到此次疫情防控中,携手共渡难关。
大学生疫情防控心得体会 篇8
疫情这段期间,正是大学生认真审视自己并提升自己的时候,而我很庆幸自己能够有所收获。
8月初,我报名成为一名疫情防控的青年志愿者,经过培训,筛选,我来到了自己的岗位上,这不是我第一次做志愿者,但这次不同的是没有时间限制,只有疫情结束,我的志愿工作也才完成。把红马甲穿在身上的时候,那种强烈的责任感让我不安的心沉稳了下来。路口排查,测温登记,每一项都需要我们用心完成。说着容易,其实做起来也挺困难的,需要得到市民的理解与配合更是难上加难。我的工作是坚守在挂联小区的门口,这个小区人员杂乱,设施不全,所以难度相对较大,我们需要排查所有进出小区门口的车辆和人员,统计信息并测量体温,日复一日的重复操作,虽说有点枯燥,但也使我进一步体会到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