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优秀《朝花夕拾》心得范例400字4篇 《朝花夕拾》心得体会400字

时间:2024-03-21 19:26:55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优秀《朝花夕拾》心得范例400字4篇 《朝花夕拾》心得体会400字,欢迎参阅。

优秀《朝花夕拾》心得范例400字4篇 《朝花夕拾》心得体会400字

优秀《朝花夕拾》心得范例400字1

  今天我读了《朝花夕拾》,其书中的主要内容是:

  描写了当时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如饥似渴阅读《天演论》的情景。

  我读完了这篇文章后感受到了作者的探求精神也会体会出了当时那个年代进化论及资产阶级对青少年的进步和影响,也反映了它反映着封建社会的种种陋习:有写人吃血馒头,吃人肉。人们迷信,古板,缠足,互相欺诈等等都受到了鲁迅强烈的批判,也让我不由得为那些人们感到悲哀。

  如今,中国还有很多陋习,我想我会改变它们,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让我们的知识促进社会的快速进步,不要再把社会变得像鲁迅那时那样的黑暗,为了我们更美好的未来,更美好的世界努力吧。但是现在的玩们向往自由,希望能无忧无虑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肯定会误入歧途的。

优秀《朝花夕拾》心得范例400字2

  之前在语文课本上,陆陆续续读过一些《朝花夕拾》里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读起来特别有味道,往往读过之后就很难忘记。这次,我翻开《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细细地读着,里面的每篇文章都特别精彩,读后令我有感而发。

  童年是美好的,鲁迅的童年却特别精彩,每读里面的一片文章,就读出了真实的感情,犹如亲身经历着鲁迅童年里发生的每一件事。而且,我将鲁迅的同年和我的童年相对比,发现我们的童年有一些相似之处。

  鲁迅童年的时候,家道已经衰落,大人们必须为生活奔波。鲁迅由于做错事情,经常被长辈责备,这些都让他感到难过。

  我出生在平凡的家庭,爸爸妈妈必须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而辛勤工作,根本没时间陪我,在我做错事后,他们会大声责备我。鲁迅,在文中流露出渴望得到家长的理解,我也希望家长理解我。

  这坌书中,最吸引我的一篇是《狗、猫、鼠》,鲁迅没有朋友,只有小狗、小猫、小老鼠陪他玩。文中写道,鲁迅和一只猫结仇,其实,和鲁迅忧愁的不是猫,而是他生活的那个家庭环境。

  读了这本书,我读懂了鲁迅的童年生活,也思考着自己的童年生活。

  这是一本值得一度的好书。

优秀《朝花夕拾》心得范例400字3

  读《朝花夕拾》,我真正领悟到,正是大自然和淳朴的乡民给了幼年鲁迅美和爱的启蒙,使他拥有了一颗丰富细腻而向往美好的心灵,并丝毫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粗糙麻木。以致二十多年后当他回忆起故乡的旧事与童年的乐园,哪怕是对其中的一草一木,依然充满了深深的眷恋。

  鲁迅先生留存于世的诸多作品,《呐喊》《野草》《故事新编》等,今天读来依然令人难以释怀。在如今物欲横流的尘世中,人们夜以继日地为名利而奔波劳累,为情感而困惑烦恼,又有多少人早已忘记了花草的芬芳,鸟儿的啁啾,忘却了人始终是来自自然而又归于自然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规律呢?

  在喧嚣嘈杂的都市中,在容易迷失自我的生活里,送你一本《朝花夕拾》,愿你的心情变得平静而释然。正如书名“朝花夕拾”,这本书就是在长大以后,把自己小时候的琐屑一点点拼凑起来。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事,因为有了爱,鲁迅做的最好。

  迅的名字,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读到他的文章,却是在课本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鲁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来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文学巨匠,更是有点恐惧,不敢轻易读他的书。怕读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从读过鲁迅《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离拉近了。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我感觉到好象在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爷爷交谈。

  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

优秀《朝花夕拾》心得范例400字4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可谓是一部佳作,从中也有好几个篇章,今天我读的就是《朝花夕拾》这篇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本片大体叙述了:鲁迅幼时在百草园玩耍,以及到了上私塾的年龄去上三味书屋学习的一些事,表达了鲁迅先生幼时的贪玩,以及对知识的渴求,表达了鲁迅先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特点。

  读完这篇章,我们必须再反思一下自己了,因为我特别羡慕鲁迅先生后花园那充满绿色的百草园,更让我羡慕的是那既有幽香,又有书香的三味书屋,如果我在那时该会多么幸福啊,而生活在当下土地上的植被越来越少,好像我们身边就不存在植物这种东西一样。

  要说鲁迅先生学习好那是一定的,可是为什么鲁迅先生就能在学习上这一方面成功呢,我主要总结了两大因素:一是对学习含有渴望的态度,二是对教书育人的老师抱有尊敬的态度,鲁迅先生呢在这一章中,就很好地体现了出来,而对比我们不是缺少这两点吗?就好比学习不是自己的一样。

  “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确书中有非常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