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实习心得体会 篇1
经过王老师的指导,对于写稿,我的感受是,首先要把握好整个文章的方向和逻辑,这是写稿的一个大前提。然后采访中,要取得被采访者的联系方式,以便事后跟他们寻找需要补充的材料。到现在,我基本形成一个习惯:写稿前,先写思路,和老师把思路先确定好了,再开始下笔。这样能够避免稿子写到一半,突然发现自己做了无用功。但是这也可能导致我写稿的时候,对指导老师的依赖太强,可能自己的思维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反正是有矛盾的,只是这种方法还挺实用的。
转眼就到了x月份,感觉实习的时间过得很快啊,越到后面压力也越大。常听到“新闻无学”一说,但实践中我深刻感觉到说明,新闻要学的太多!以至于难以总结新闻要学的知识,所以用了“无学”来概括其广博的知识涵盖面。我写稿子的时候,总会觉得自己欠火候,这应该归咎于自己学得不够多,经验不足吧。
大学生个人实习心得体会 篇2
实习对于我们这来说,是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考察,是一个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新闻实践联系结合起来的机会;是我们走进生活,接触社会,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是一次毕业之前最为重要的励炼。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我们都希望通过实习来提高自己的实地采访能力和写作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一个月的实习时间,让人感觉既漫长又短暂,而这次实习的经历也是既难忘又充实。回顾走过的点点滴滴,让我亲身体会到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艰辛,也让我对新闻工作者有了新的认识。实习不仅增长了我的社会阅历,拓宽了我的社会实践面,也提高我的新闻采编和采写能力。在此,我想谈谈我对此次实习的一些体会和自身的一些不足的地方。
●我的体会:
第一,勤劳+勤学。
要到的最早走的最晚。赶在老师之前先去领当天的报纸,然后可以打扫一下办公室的卫生,之后再看看当天的报纸,看看和老师昨天一起采写,当天见报稿子,看看编辑做了哪些修改,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笔记本上作记录,然后请教老师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写,;并找出其它报社的同源新闻,仔细对比一下,看哪个写的比较好,到底是好在那里的。这样也可以了解自己在这方面有哪些不足之处。有对比才有发现。还有就是要主动与老师交流,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对于不懂的问题和知识及时的问老师,或者查资料。这样才便于自己更快的进步。“腿勤、嘴勤、耳朵长,是当记者的基本素质”。因为我是实习生,我是来学习的。所以我就必须要勤快和勤学。
第二,做好采访计划和采访笔记。
访前准备和采访计划是一个采访进行前不能不重视的重要部分。无论是哪个记者老师,在出访前必定会通过各种手段了解采访对象,只有这样,我们和采访对象才会有更多的交流,也才有可能挖到独家和更深层次的报道。如果一点都不了解的话,在采访中就可能遇到想不到的一些困难。举个例子来说,那次,王军霞来西安领跑xx年安利健康跑,因为我是临时接到的通知,很匆忙的赶了过去,也没有准备,所以就失掉了依次很好的提问机会,直到现在对我而言着还是一个遗憾。
对于刚刚才开始实习的我们来说,采访中的记录也是很重要的,或许老师在采访中不会记太多的笔记,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有着很丰富的经验,而对于刚刚起步的我们来说,笔记对于后来的写作是大有作用的。
第三,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和认真的态度。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真的很对。就体育新闻而言,首先要懂得一定的专业术语,其次,对于各种的体育活动也得有所了解。最近一段时间刚好是欧洲杯,所以在此之前,我就做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准备:关于足球的比赛规则,以前欧洲杯的一些资料……(因为在这之前我对足球是一无所知),在比赛的那段时间,我经常凌晨起来观看比赛,仔细听解说员的解说,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就做记录,第二天再问老师,就这样,慢慢的就感觉进入正轨了。让我感觉兴奋的是,6月21号德国和葡萄牙那场球赛的稿子,老师只改动了几个关联词和几处用词不太恰当的地方,就刊发了,还有荷兰和俄罗斯的前瞻也如此。虽然和老师的稿件相比,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明显要比刚开始看比赛写稿子要好的多了,这也让我更加有了信心!
第四,写作时要先思考再下笔。
刚开始的这个阶段,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学习采访技巧和老师们对新闻的理解和对体育赛事的见解,得向老师多提问题,也要多听听他们那些比赛的看法,看看他们是从哪个方面和角度报道的,在下笔之前,要想清楚自己这篇报道的主题是什么,只有确定了主题,理顺了思路,写稿子时自然会很快很流畅。
●不足之处:
知识上的缺乏,尤其是体育赛事方面的知识。因为这次是在体育部,以前对体育赛事不是特别的关注,导致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是无从下手,后来一端时间,通过看比赛,翻阅书籍和老师的指导,才慢慢的了解和积累了一些知识。我觉得在以后应该对于各个方面都要关注,不能仅凭自己的喜好,知识是要在平时生活中慢慢积累的。
一,采访技巧和提问技巧的不成熟,在采访中,常会感觉自己的问题很直白,好象不会转弯一样,有时甚至感觉很生硬,所以,在提问的技巧上面,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多下功夫。
二,文章的深度不够,尤其是评论性的文章。
三,理论和实践出现脱节。感觉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时不能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的采写中去。同时也能明显的感受到,学校里面学的新闻理论还是很有用处的。
大学生个人实习心得体会 篇3
在正式开始作为一名实习老师之前,我们接受了xx区教育局与当地学校的岗前培训。再教育局接受课程培训时,樊老师强调一节课的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一节课与其讲的太快,令学生们接受不了,消化不了,不如讲的少一些,慢一些,使学生们都有收获感,哪怕只是一点点。下午董校长给我们开培训会时也强调到了这一点,我们xx区实验高中的学生以艺术生为主。同学们的基相对薄弱,在课堂上讲的太多不仅仅同学们理解不了,时间久了也可能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在上课前要充分考虑到同学们的基础和现有水平,充分考虑学情。
也正是因为实验高中的孩子们大多都是艺术生,因此班级和课堂管理就非常重要了,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是心理之间的博弈。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大都容易冲动,叛逆,因此对于这样的学生,不能硬碰硬,而是多观察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从优点出发,鼓励孩子,帮助他们从建立自信开始改变自己。有人曾说:“当你把别人当做天使时,你就生活在天堂;当你把别人当做魔鬼时,你就生活在地狱。”同样地,当我们吧学生当做天使,用心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时,我们的课堂就像是天堂,当我们把孩子们当做烦人的魔鬼时,我们的课堂也就变成了地狱,毫物趣味可言。
因此,我觉得和孩子们相处最好的状态是亦师亦友,上课时严肃,下课时活泼。我们也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争取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大学生个人实习心得体会 篇4
这次实习,除了让我对农业银行的基本业务有了一定了解,并且能进行基本操作外,我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获也是挺大的。作为一名一直生活在单纯的大学校园的我,这次的实习无疑成为了我踏入社会前的一个平台,为我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首先,我觉得在学校和单位的很大一个不同就是进入社会以后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要对自己办理的业务负责。如果没有完成当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那职员必须得加班;
如果不小心出现了错误,也必须负责纠正。
其次,我觉得工作后每个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正所谓做一行就要懂一行的行规。在这一点上我从实习单位同事那里深有体会。比如,有的业务办理需要身份证件,虽然客户可能是自己认识的人,他们也会要求对方出示证件,而当对方有所微词时,他们也总是耐心的解释为什么必须得这么做。现在银行已经类似于服务行业,所以职员的工作态度问题尤为重要,这点我有亲身感受。
最后,我觉得到了实际工作中以后,学历并不显得最重要,主要看的是个人的业务能力和交际能力。任何工作,做得时间久了是谁都会做的,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更重要。
因此,我体会到,如果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一个本科生具备较强的处理基本实务的能力与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才是我们实习的真正目的。
很感谢实习单位给我这个这么好的实习机会,让我学习很多、成长很多、收获很多。
大学生个人实习心得体会 篇5
岁月如梭,由入职到此刻已有半年之久。从最初在焊装车间学习,之后到了增城二厂支援,之后回到一厂总装车间学习,如今已定岗在焊装车间wea班。回首这半年的历程,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书本里的知识只是表面的,而更深入的实践学习还需要我不断去积累经验。在半年的学习工作中我认识到了以下几点的重要性:
1、沟通
生产领域每个环节都是一环扣一环,每个岗位都需要沟通来传达生产信息,如果某岗位出现问题时,现场人员不及时反馈到班组长而选取自行处理,就容易造成异常的发生,其后果不堪设想,做好沟通工作才能确保工作顺利地进行。
2、工作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什么样的态度决定着怎样的工作效率。每个岗位都需要具备职责心并依照作业标准书要求操作,得过且过和自把自为的心态做事必然会造成异常的出现。工作中需主动地请教有经验的同事,具备改善的意识,用心地发现问题并告知班组长一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未来工作定位
作为一名大学生,不能只着眼于在班组里熟悉各岗位作业流程并能顶岗作业,更重要的是培养成为一名管理者,具备处理现场问题的潜力,掌握管理方法和多种工作手法、工具。
4、安全问题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务必安全。现场人员操作务必严格按照作业标准书作业,佩戴好相应的劳保用品,保护好自身安全。另外,车间里车辆、设备较多,不要野蛮作业导致他人受到伤害。
刚进入焊装车间,现场的环境比我想象中更为恶劣,噪音、粉尘大,气味重、零件体积大并且重,基本是体力劳动以至于很不习惯。半年里,透过不断学习,掌握到了各岗位的业务流程和接触到了多种工作手法、工具,体验到了现场人员工作的辛苦,也发现自我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期望在日后能不断积累经验,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问题,以灵活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为公司日后的发展献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