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四有干部心得体会 篇1
3月是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月,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学雷锋活动。于是我也不落后,想独自一个出去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人。
星期天,我做出了车站,准备乘车。车站很拥挤,真是连根针都插不进去。不一会儿,车来了,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个位置坐下。谁知道刚坐下,就有一位年过70的老人上车了,那老人看上去十分苍老,瘦骨嶙峋的,还没等老人站稳,司机就不耐烦了,一个急刹车,老人顿时身向后倾,好像要跌倒似的,幸好有一个男人扶住了他。我看看周围没有人想让座,有的三五成群讲得正起劲,有的更甚,居然骂道:“这死老鬼还出来干吗丢人现眼啊”于是,我就弘扬雷锋精神,把位置让给了老人。当老人向我说声:“谢谢”的时候,我的心里特别舒服。此时我深有感触
对于司机和哪些对老人不屑一顾的乘客,他们的行为真令人发指啊!虽然那位老人并非你的亲戚和父母,但你也不能如此对待他人啊!那老人是我们社会的基础,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哪有这么好的生活呢所以我们应该尊重老人。再说,如果到了你老的时候,别人这样对你,你会怎样呢?
对于搀扶老人的男人,我觉得,虽然他并没有对老人施以很大的恩惠,但是他轻轻地一扶,足以看出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在这里,我希望同学向那位男士学习,改掉司机和乘客的恶习。让雷锋精神在这片神州大地开花结果吧!
学习四有干部心得体会 篇2
2013年8月20--22日,我参加了暑期单县教育干部培训学习。感触很深,收获颇多。本次教育干部培训学习准备充足、组织严密,内容充实,充分体现了教育局领导一番良苦用心。这几天我们认真聆听了领导和专家们的精彩讲座,让我对学校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了单县教育的当前形势及局党委的工作思路。本次培训不仅让我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强化了学习与研究意识,而且也让我对下一步工作有了清晰的思路,在影响与启迪中求进步,在学习与思考中谋发展。
一、聆听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主任汪志广的“学校领导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讲座中,汪志广主任提到“校长要做好管理的教练员”“学习就是工作”“研究人性”等。我认为这就要求我们校长成为教师的“三者”。
其一,校长要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引导者。教师专业成长靠专家引领,但如果教师身边没有专家,又怎样被引领呢?这就主要靠校长了。校长,一可以引领教师走近专家,向专家学习;二可以把专家请进校园,让专家走近教师,直接与教师对话;三可以引领教师走进网络,走近网络中的专家;四可以引领教师走进书籍,与精彩的文本、高尚的心灵、先进的思想对话。另外校长还要引领教师通过“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来提高专业成长水平。
其二,校长要成为教师教育工作的合作者。校长既要与班子成员和谐合作,又要与全体教师和谐合作,还要引导班子成员与全体教师和谐合作。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容量最大的木桶。
其三,校长要成为教师工作的服务者。教师既是学校管理的对象,也是学校管理的主体。校长对教师的管理,实际上是为学校事业的发展提供种种服务。只要工作需要,校长就应该为教师服务。
当然,校长在为教师服务的时候,必须注意服务意识的主动性,服务对象的全体性,服务内容的广泛性,服务行为的长期性。
二、李成全校长的“构建学校自主发展的六大系统”讲座以及王训斌校长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的讲座在校园文化上给了我深刻的启迪。
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邱榕基曾经说过: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校园文化建设,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极为重要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还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生存与竞争的本领,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一种优良的适合学校要求的文化氛围,作为思想教育的手段与补充,是可行的。
1、校园文化,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极为重要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把娱乐学生的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作为指导思想,在种种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孕育一种民族的爱国主义的文化氛围,一种崇尚英雄献身为国的氛围,一种勤俭为民艰苦创业人民利益至上的氛围,使校园内充
2、校园文化,能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掌握更多的生存与竞争的本领,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扩大视野,个人特长得以发展,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3、校园文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极为丰富的校园的文化活动是高层次的,是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比如对人生、真理与价值的思考,对现实生活的思考,都表现出大学生哲学思想的倾向。其认识的深浅,决定人的精神层次的高低。以塑造健康的灵魂为目标,才有健康的校园文化乃至健康的社会文化。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职责,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得到了提高,一个好的校长是成就一所好的学校的关键。以人为本,转换观念,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开拓进取是新形势下对校长及全体教师的新要求。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要加倍努力,辛勤工作,营造和谐、进取的校园氛围。
溢高尚的文化学术气氛,并以之去抗御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学习四有干部心得体会 篇3
在全国组文织工作会文议上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文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好干文部”标准。“好干文部”标准不仅体现了新时期干文部德才修养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取向,更充分彰显了我文党从严治吏的正确主张和人文民立场。
信念坚定是“魂”,恪守“魂”不丢失,才能谋划人文民幸福之大局。党的十文八文大明确指出:广大党文员干文部必须毫不动文摇地坚持中文国特色社文会主文义,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文度自信。领文导干文部如果在理论上、道路上和制文度上模糊、含糊甚至一塌糊涂,就会丢掉政文治本色,就会迷失奋斗方向,就会因缺少灵魂支撑而直不起腰杆,就无法领文导人文民群众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文会和实现现代化的任务,就无法实现民文族复兴的中文国梦。坚守理想信念、补好精神之“钙”是党文员干文部修身立德之本。党文员干文部一旦信念缺失,丢掉理想,思想就会得“软骨病”,精神就会陷入空虚,行动就会迷失方向。因此,在我文国改文_开放进入“深水区”的新的形势下,党文员干文部只有用坚定文理想信念武文装头脑,才能保持政文治上的“定力”,远离信文仰上的“危文机”,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文度自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服文务群众,对党保持忠诚。
为民服文务是“脉”,坚持“脉”不堵塞,才能与人文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为民服文务是“脉”,是赢得人文民群众理解信任、支持拥戴的“脉”,是构筑与人文民心相系、呼吸与共的“脉”。如果高高在上不能心怀人文民,脱离人文民甚至与民对立,就会“脉”不通,“血”堵塞,甚至会导致党的肌体生命窒文息。因此,党文员干文部只有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群众观点,做到一切为了人文民,一切依靠人文民,全心全意为文人文民文服文务,把落实党的宗旨、维护人文民利益转化为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利益上照顾群众。常守为民之责,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想群众之所想,尊重群众意愿,反文对脱离实际,不顾群众意愿,拍脑袋决策,搞华而不实的“形文象文工文程”;始终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办群众之所需,不与民争利,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群众的需要落实好、问题解决好;始终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主动深入基层,多接“地气”,与群众多打交道、多交朋友、多解难题,切实在服文务群众实践中取信于民,赢得民心。
勤政务实是“血”,做到“血”不寒亏,才能换来实实在在的人文民福祉。1⑨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文记的岗位上退休,执意选择回到家乡施甸县种树。20多年过去了,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旧貌换新颜: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老百文姓的饭碗,比咱们的脸面重要”,杨善洲的事迹深刻诠释一个道理:好干文部是干出来的。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干不成实事;作风飘浮、囫囵吞枣,干不成好事;贪图安逸,怕风怕雨,干不出大事。勤政务实是“血”,血亏则无力,血寒则无功。干文部有顶天立地、服文务群众的一腔热血,有舍得一身剐,愿为百文姓耗尽力、忘生死的血性和气概,才能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才能有活力创新并取得累累硕果。
敢于担当是“骨”,实现“骨”不折弯,才能铸就人文民攻坚克难的脊梁。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文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党的干文部敢于担当,就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文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文风文邪文气敢于坚决斗文争。敢于担当本身也是一种责任。好干文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文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文劳文任文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为了党和人文民事业,我们的干文部要敢想、敢做、敢当。敢于担当是好干文部的重要标准,因此,干文部应积极主动地到艰苦岗位和基层一线,在摸爬滚打中磨炼意志,强壮骨骼。
清正廉洁是“气”,保证“气”不虚羸,才能成为人文民群众信赖的榜样。一要掌握廉洁必修课。要勤学廉,通文过学习《党文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文理想信念不动文摇,深入学习党文纪法规,强化纪律意识。要多思廉,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多照镜子,算好政文治、经济、家庭等人生几笔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思想防线。要常行廉,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权力,自觉抵文制各种形形色文色的诱文惑和侵蚀,提高拒腐能力。二要守住从政最底线。要认真对照《廉政准则》要求,自觉设好执文政为民的底线,做到任何时候都不越底线,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抵得住诱文惑,经得起考验。要深入贯彻中文央八项规定,主动查改“四文风”问题,不触文碰纪律高压线,珍爱声誉,树立人格,端正形象,自觉净化朋友圈、生活圈、娱乐圈,保持好清正为民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