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演讲稿

自律的演讲稿(精华6篇)

时间:2023-11-21 07:53:21 演讲稿

自律的演讲稿 篇1

  同学们: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共建“敬廉崇洁”的美丽校园》。

  本学期我校全面推开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各项工作,十月份向全校师生分发了《廉洁文化进校园倡议书》,各班如召开了“敬廉崇洁”主题班会,并制作了特色各异、主题集中的黑板报;举办了“敬廉崇洁”手抄报比赛;初一年、初二年、高一年“廉洁文化进校园”合唱比赛也即将举行,目前各班正在紧张有序的准备当中。一系列的活动使同学们对敬廉崇洁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今天我将在这里与同学们弄清三个问题:

  一、中学生为什么要讲廉洁?

  廉洁自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一代清吏包公、海瑞的故事热映荧屏,久演不衰;人民公仆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影响甚广。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洁永远是人民的期盼。我们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叶圣陶说过“好习惯要从小养成。”要想在成年后受人尊重、有所成就。我们就必须从小人养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品德,从小一身正气,成年后方能刚正不阿。所以,今天我们再谈“廉洁”,大家都知道廉洁不仅仅是大人的事,也是我们同学们的事,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

  二、(对于中学生来说廉洁的含义是什么 ?

  而《现代汉语字典》中对“廉洁”的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而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廉洁自律不仅是不贪不沾,而应该是落实在思想正、灵魂净、心灵洁。廉洁就是责任、节俭、自律、奉献、知耻、诚实、惜物、不昧金、不攀比。

  三、中学生如何践行“敬廉崇洁”?

  第一、积极投身廉政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自觉参与,带头实践,培养“廉洁、诚信、公正、俭朴”的品德,争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第二、坚持从小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把廉洁、诚信、公正、俭朴等优良品德的养成贯穿于学习、生活和为人行事的一言一行之中,节制贪欲,不为物所诱、不为利所惑,洁身自好、廉洁自守。

  第三、分辨“公”与“私”,学会尊重别人的所有权,公共的东西要爱护,不能占为己有,也不能去随意损坏,从小就能够“公”“私”分明。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矛盾的时候,要知道先公后私,要懂得正确处理的方法,心中有别人、心中有人民、心中有集体,

  第四、从小养成喜欢自己、乐于与同学交往、懂得关心家人、尊敬老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真诚待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坚持说真话、不说假话,信守诺言、诚实做人。

  第五、为人处事要公平正直,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待人接物、评判是非和处理问题。

  第六、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不奢侈、不浪费、不贪虚荣、不图享乐,以俭励志,从小养成艰苦朴素、勤奋好进的优良品质。

  第七、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会自省,经常能够自我检查,通过反思,认识自己,及时改正缺点。从小培养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我们广大的同学其实早已行动起来,本学期学校涌现的好人好事多达一百多人次,其中有捡到手机、钱包、餐卡、MP3、手表等贵重财物,也有校徽、红领巾、钥匙等物品,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就是廉洁精神最好的体现;我们全校2600多名学生将节省下来的零花钱捐作慈善捐款,奉献自己的爱心;每天,各班级值日生辛勤的打扫,使我们的校园更加整洁;我们的国防绿中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卫生督导小组的同学也在不同的领域践行廉洁奉献的精神。同学们,榜样就在身边,我们也可以成为别人的榜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个堂堂正正的人、清清白白的人、敬廉崇洁的人!

  最后,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谢谢!

自律的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是x班的,我演讲的题目是《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生活中,我们仰慕优秀的人,我们都渴望自己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又似乎感觉优秀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很难达到。其实,优秀离我们并不遥远,优秀体现在你我的一言一行之中,体现在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之中。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我们在学校,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进行能力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

  怎样培养自己的好习惯?首先需要检查一下自己,反省一下自身的一些坏习惯。

  你是否留意到我们的校园里、楼梯上、教室里随处可见的垃圾?这种景象与周围的树木花草是多么的不和谐,这里面有你的责任吗?你留意过周围同学的语言吗?那脱口而出的脏字是不是很刺耳?这里面有你的声音吗?你对老师、长辈礼貌吗?你对同学友善吗?你今天按时出早操了吗?你起床后整理床铺了吗?你上学的路上遵守交通规则了吗?你今天读书了吗?功课提前预习了没有?今天的作业你认真完成了吗?……

  千万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寻常小事,正是这些寻常小事体现着你的个人素质。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我们应当铭记在心。我们的校园每天都有很多的老师同学在辛勤地整理,教学楼也有各班值日生在辛勤劳动,当你随手扔下一片纸、塑料袋的时候,想到过他们的辛劳吗?你可能觉得一片废纸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设想如果全校学生人人都扔一片废纸,校园是什么样?我们尊重别人的劳动了吗?把纸片、塑料袋扔到垃圾筒里去,其实并不需要花多长时间,费多大力气,只是举手之劳,说到底这是个习惯问题。如果人人都养成好习惯,校园会是多么清洁、美丽。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学习,人人都会心情舒畅。

  再说一说同学们的语言。语言是用来交流思想、传情达意的,它应该是优美的、悦耳的。可在我们同学当中,出口成“脏”的现象很普遍,耳边时时响起这些不和谐音。有的同学似乎觉得说话不带脏字就不足以显示个人魅力,脏话连篇。这个坏习惯污染了校园的语言环境。这个坏习惯的形成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恐怕是你对这个问题存在错误认识,错把丑陋当时髦。这种令人厌恶的行为,只能得到“素质低下”的评语。想到别人好的评价、高的评价,靠什么?要靠你的优秀行为,靠你文明、优美的语言。如果你想成为优秀的人,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赞美,那么,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摒弃说脏话这个坏习惯,试着说“你好”“谢谢”“请”这样的优美语言,试着去面带微笑问候别人,你会发现自己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当大家都习以为常地相互问候时,校园里的声音会是多么和谐悦耳。

  课间活动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同学在教学楼的楼梯间、走廊上追逐打闹,高声喧哗、旁若无人,既影响了师生们正常的学习秩序,又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同学们,我们应当不懈地培养好习惯,用我们的优秀行为感染周围的人,影响周围的人。比如,出入教室时,轻轻地带上门;放学了,随手关上教室的灯;在公共场所,轻声慢步;见到老师,礼貌问候,上学路上右行、注意交通安全等等。这些都应成为我们的习惯。

  同学们,本学期我们正开展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学习,去读书、去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周围的美景。当你养成了优秀的习惯,在人们的眼中,你就会显得很优秀。

  最后用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养成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自律的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廉洁是什么?廉洁就是干净、清洁。爸爸说:廉洁就是清正廉洁,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晰记得今年正月的一件事,它让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廉洁。

  那是正月初六的晚上,爸爸正在给学生上自习,我和妈妈在家看电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来了一位叔叔,说是爸爸三(17)班郭晓宇的爸爸,在郑州打工,长期不在家,今天是郭晓宇开学的日子,自己特意来看看吴老师。在学校不是可以吗?我感到很纳闷,但我看见叔叔一手提着一箱“王老吉”,一手提着一件“双汇王中王”,我心想:这可都是我的最爱,等他走后,我要享受享受,心里别提多高兴!

  叔叔问:“吴老师什么时候回来?”

  妈妈说:“他十点才回来。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晚上可能回来的比较晚。”

  叔叔说:“自己常年在外,对孩子的教育很少,内疚的很,希望吴老师多多照顾郭晓宇,为了保证成绩和视力,希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和班里的第一名坐,而且坐第三排,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望收下。”

  说完,叔叔就走了。这下我可乐了。妈妈在送客人,我已经忍不住了,打开两个箱子,吃着火腿,喝着“王老吉”,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十点,爸爸回来了,知道事情后,非常生气地批评我和妈妈:“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你觉得对其他学生公平吗?我们不能为了一点小恩小惠而去辜负信任你的人,这样会令别人失望的,我在学生面前会很内疚的,不行,明天一定把它还给郭晓宇的爸爸。”

  听了爸爸这几句话,我感到十分惭愧,同时也让我感到很自豪,我为有这样的爸爸而骄傲。爸爸就是这样一个人,从不收取学生的礼品、礼金,从不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他的学生很尊敬他。

  第二天,爸爸自己掏钱买了一箱王老吉、一件双汇王中王还给了郭晓宇的爸爸。

  这件事虽然过去一个多月了,但我依然记忆犹新,就是从这时起,“廉洁”这个字眼悄悄地在我心中扎下了根,它让我明白什么是廉洁,更让我懂得怎样去做人。

自律的演讲稿 篇4

  我依稀记得有个作家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的过程。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人都在不断地为成功而奋斗。成功是奋斗的结果,奋斗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诚然,没有人愿意否认,也不会否认。人们努力争取有一天成功,并在自己的生活页面上写下辉煌的.一笔。但是,在我看来,在奋斗的过程中,无论成功还是屡败屡战,也是很有意义的,辉煌的。。成功的喜悦很难用言语表达,但奋斗的过程值得铭记。伟大的居里夫人奋斗一生,获得了许多荣誉。她成功了,但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成功背后的荣誉,还有奋斗的精神,值得细细品味。

  我们身边很多人,像居里夫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取得了成功,这是非常可喜的。他们用血汗换来了鲜花和掌声。也有很多人奋斗过,即使他们走过的路比成功的路更艰难,但成功总是错过他或看不到成功。这个时候,我们能说这是一个“失败者”吗?当然不是!他们也成功了!他们在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价值,他们也有鲜花和掌声。否则,为什么马拉松最后一名选手即使坚持到了终点,人们还会鼓掌?

  相反,一心想成功却忽视奋斗艰辛的人,永远不会成功!但是,如果你取得了一点点成功,你就会沾沾自喜,沾沾自喜,最终你会成为一个失败者。同样,一旦摔倒,就再也无法恢复。不敢坚持奋斗的一定是没有成功机会的人。

  所谓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敢于战胜自己,不断进步,有上进心的人。他们成功后,不会落入荣誉的怀抱。相反,他们会不断寻求和探索更高的目标,并为之付出更大的努力。只有这样的奋斗才是值得的。

  作为中学生,我们正在努力获取知识。我们要把每个阶段的成就作为重新前进的起点,把每一次失败都作为成功的基石,在永无止境的奋斗中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我们需要成功,但我们无法逃避失败。正因如此,面对成功和失败,我们只能不断奋斗,这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财富和不变的主题!

自律的演讲稿 篇5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相信大家都知道神话般存在的衡水中学吧?

  20__年,考入清北人数为119,20__年考入清北人数是139,20__年是176,20__年突破200。据不完全统计,20__年语文134分以上的34人,数学150分以上221人,英语149分以上15人,文综270以上15人,理综290以上21人。跟我们现在的成绩比一比,同学们,你们有何感受?反正这对我来说就像是天方夜谭啊。那么,为什么人家那么厉害?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而内因就是——他们,比我们更自律。

  当我们在挣扎着要不要起床时,他们已经在疯狂晨读了。他们在半个小时的晨读里,任务精确到每分钟,确保了晨读的效率。

  当我们在为考试难以静心学习的时候,他们在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不能哭,不能笑,不能心烦,不能多说话……如果不能很好的驾驭自己的情绪,他们能在学习上高度集中精力吗?能考好成绩吗?他们能走向成功吗?

  当我们在敷衍作业,快速画完了事,随便应付时,他们沉浸在细节的完善上,他们人人写的一手如印刷体般的英语语文字体。尽管学校也这么要求我们,但我们能做到吗?

  同学们,反思一下,我们每天都在干嘛?我们有严密的学习规划吗?我们有好的学习习惯吗?我们有主动学习吗?我们有每天问老师问题吗?我们有静心练字吗?我们每天作业都是认真完成的吗?我们能心无旁骛,不受外界干扰专心学习吗?

  如果,你的回答是没有,那么,我们很有必要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了。

  让我们为自己定个目标吧!确定好自己的高考的目标再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再制定详细的每天每周每月的计划。

  让我们拒绝诱惑,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吧!。是时候告别手机,告别不认真,懒惰的自己了。万事开头难,但是当你开始做了,你就会发现开始学习并不难。

  让我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吧。认真对待每一天的学习,要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提高听课效率。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及时做好纠错总结。认真对待每一天的作业,做完要认真地订正,掌握解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不放过每一个疑难点,利用零碎时间复习所学内容和纠错本。要相信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吧。不要熬夜,积极参加锻炼,在生活琐事上尽量减少不必要浪费的时间。

  亲爱的同学们,三年以后,你在哪,取决于现在的努力!去拼去学吧,你会发现,自律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自律的演讲稿 篇6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自律,是相对于他律而言。陈省身作为一个大数学家,曾写诗感叹风筝“没有自动的能力”,备受束缚。而“自动的能力”的失去,是外力造成的“他律”压过了自身的“律己”能力,从而导致的对主体性的一种剥夺。

  要想“自动”,必先“自律”。自律是高于他律的一种主动性。道德礼法,可以在集体心理学意义上产生对个体的约束。而道德礼法多数来源于人工的设置,其本质是维持社会机器稳定持续运作的“他律”手段。而自律的法则,可以用康德的“道德律令”加以解释。康德曾说,有两种力量让他敬畏,一是头顶浩瀚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令。康德意义上的“启蒙”,在我看来是基于这样的自律的。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中提到,启蒙,是“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性,摆脱自己加诸自身的不成熟状态”。而理性,正是思维的一种自律。

  自律取得了道德上的基点,消极意义上而言可以不让人“为非”,积极意义上,可以让人“为善”。这一切,来自于康德意义上的“敬畏之心”。

  有敬畏之心的人,更容易产生自律意识。

  敬畏自然,个体的自律上升为集体的环保意识,还你我绿水青山。敬畏他人,在自律中满怀爱心看待这个世界,像周国平所说的那样,把他人当做宇宙中的一个“孤儿”,去爱;我想,这样的世界将会更加和谐,将会少了许多尔虞我诈与莫名的利益纷争。敬畏自身,取得高度的自律,不刻意毁伤自我,譬如不熬夜、不吸烟、不酗酒,只有不肆意放纵,才能在岁月的长河中笑到最后。

  自律,让人获得自由。在青山绿水中笑傲,在亲朋好友间欢笑,在身强体健下前行。自律,是取得自动之能力的前提。自律是通向自由之路的关键。

  可以想象,如果马丁·路德金不号召“非暴力抵抗”,历史的天平或许会反向倾斜。而一代伟人也可能因之背负骂名。

  在处理复杂事物时,高度的自律将使得清者自清。

  拨开欲望的迷雾,自律犹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反复提及的灯塔,直指每个人的内心最深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