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 篇1
同学们:
大家好!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级的特大地震灾难。房屋倒塌,道路受损,2万多人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纷纷向灾区伸出了援手。70多个小时过去了,灾情还在加重。
当我们吃着美味的午餐,灾区的孩子还在废墟中呼喊。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灾区的教室已经倒塌。
当我们在父母的怀里撒娇,灾区的孩子却永远失去了妈妈!
同学们,让我们齐心协力,手挽手,肩并肩,支援灾区,让灾区的孩子不再孤单。
捐出你的零花钱,让灾区的孩子吃上饭。
捐出你的压岁钱,给灾区的人民送去温暖。
灾区的孩子,相信我们,我们与你共渡难关。
灾区的人民,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为你撑起一片蓝天。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我们必将战胜灾难!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 篇2
20xx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也是汶川大地震八周年祭的日子。
公元2008年5月12日,注定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汶川大地震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画面至今让我们心绪难平,感动万分。面对无数的生命被埋在废墟中,失去孩子的父母们对着废墟呼唤,撕心裂肺的声音响彻夜空。山悲水泣天垂泪,星黯云浓地含愁。全国人民举国悼念,国旗第一次为百姓而垂降,汽笛第一次为故去的生灵而哀鸣。
难忘那段哀痛的日子,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共度灾难。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惊叹万千,一个个身影让我们肃然起敬,一份份感动让我们记忆犹新。下面让我们走进地震中的几个人物,感受他们的坚强与伟大。
一个女孩
听啊,听啊,在废墟中,在瓦砾下,传来阵阵清脆的读书声,一个被压在废墟下的女孩,在打着手电筒忘情地读书。她忘记了危险,忘记了伤痛,忘记了饥饿,用读书声驱赶着恐惧,与死神抗争,同时也召唤着生的希望。废墟下是黑暗的,但她心中有阳光,因为知识会带来勇气,文化会带来光明。
一位战士
他哭了,泣不成声,他跪下了,大声请求,里边还有人,让我再救一个人吧!因为强烈余震,倾斜的房屋即将再次倒塌,一个正在施救的战士,两眼熬得通红,两手磨出血泡,被强行拉了出来。在汶川大地震中,十万大军,有多少这样舍生忘死拼命救援的战士,十万大军,有多少这样柔情似水的爱心天使,他们特别能战斗,特别听指挥,特别能忍耐,也特别有爱心。他们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一名教师
人们惊呆了,在挖开的废墟上,绵竹东汽中学谭千秋老师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下来。生前,他在用心浇灌祖国的花朵,危难之时,他又毫不犹豫地用自己并不宽厚的身躯庇护着心爱的学生。谭老师,一路走好,感谢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师德的最高境界,用血肉之躯把人间大爱写到了极致。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 篇3
汶川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看着无数无家可归的人们,看着不断攀升的死亡数字,看着受灾现场的残垣断壁,举国震惊,每一个天慈人的心中都涌起了无限的哀思和捶叹。天地无情人有情,全校师生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和高尚美德,向灾区人民伸出热情援助之手,积极捐赠,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
看到电视荧屏上的每日滚动报道,许多同学落下的眼泪,她们说:“我真想和解放军叔叔一道去解救被废墟掩埋的人们”;有的同学还深情地说:“灾区人民一定要坚强、要挺住,我们支持着你们”。更多的同学是拿来自己的零花钱打算为灾区人民献去一份爱心。“老师,什么时候为灾区人民捐款?”;“老师,我班想搞一次为灾区的捐款仪式……”;“我昨天没来,同学代我交了五元钱,我要交100元,老师能补交吗?”;“老师,我要捐200元”;“我要捐500元。”;“我想资助一位孤儿。”……与此同时,老师们的心也为灾难中的人们揪着,在默默祈祷祝福的同时,慷慨解囊,100、200、300、500……一时间,凝聚着全校师生爱心的捐款集满了整个捐款箱。
到5月17日,天津二中、天慈中学师生为灾区共捐款13万余元,其中天慈中学师生捐款6万余元。值得赞扬的是:我校退休老教师刘丽珠老师捐款1000元,退休教师边育民老师主动到学校捐款200元。七年一班捐款3265元和50美元:八年七班捐款3235元:八年八班捐款2845元:九年九班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举行了简单的捐款仪式,班主任周育新老师首先捐款500元,然后每位学生积极捐款,仅在几分钟的时间就捐款达元,七年六班唐正同学捐款1000元、九年一班张七年一班陈凌峰等五名同学每人捐款500元支援灾区人民建设,这样的场景在校园中还有许多许多……
一声声发自肺腑的言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面,无不温暖着我校全体师生的心灵。我们看到了,天慈人一颗颗火热跳动的`心;我们感受到了,天慈人善良真挚的爱。我们深深感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灾区人民尽点微薄之力是全校师生应尽的责任。尽管我们不能直接参与救灾工作,但我们一定会为灾区重建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此时此刻,我们的学生更要好好学习,努力掌握本领为将来能更好地支持国家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同心、众志成城,与灾区的同胞共度难关,早日赢得抗震救灾的胜利!
广大灾区的同胞们,请接受我们最真挚的问候和最真心的祝福,请相信血脉能创造奇迹,搭起双手将筑起你回家的路基。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 篇4
最近我国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天灾,它夺去了成千上万祖国同胞的生命;使不计其数的亲人分离;使劳动人民失去了开创未来的“田地”;使学生失去了同学和朋友以及那求知的校园!它使城市变成了废墟,使风景区变成了荒地——
“天灾无情,人有情。”中华人民是团结的,中华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让我在救一个吧!”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营救人员所说出的话。当时正是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天下着该死的暴雨,地正发生着该死的余震。然而这位普普通通的营救人员却置生死于不顾,毅然决然的去救与自己素不相识的人。像他这样有爱心及团结精神的人还有千千万万个,他们也都去参与了营救!
“坚强”虽然只有屈屈二字,但字里行间中无不显示出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精神!
地震以过去十几天,专家们已没了希望。然而奇迹却像天灾一样离奇,救援队居然从废墟中救出了一位老人和一只狗!不管老人是怎么挺下来的,这都足以证明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精神!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团结,坚强,爱心。”中国人民是团结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中国加油!四川加油!汶川加油!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 篇5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从5月12号以来,我们的心情从未有过的沉重,过去的七周是中国人多年来流泪最多的七周,我们伟大的祖国遭遇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创伤,四川汶川地区遭受了最严重的地震灾害,震级高达里氏级,地震波绕地球转了两圈,严重受灾区波及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使超过1000万的人民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感到了人类的渺小,在生离死别面前,我们感到了灾害的残酷。生命如此脆弱!
在悲伤流泪的同时,我们也被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动所包围着,截止到5月19日,国内外各界捐赠款物共计亿元。灾害无情人有情!灾难是一面镜子,一瞬间便照出了人的灵魂;灾难是对人性的最大检验,也是使人的情感和信念升华的“催化剂”。在这个大灾难中无数个可歌可泣的画面,感染和带动了无数的中国人。我们先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吧:截止到5月19日,我们郑外一校三部师生共捐款万元。我们陇海路初中的一名学生,放弃暑期去澳大利亚夏令营的机会,捐款5010元;我们高一年级,捐款最多的是高一(14)班,一个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其他地市的外地生班级,周末不回家,过节不回家,省下车费,省吃俭用,却把关爱送给了他人;我们的生活老师收入很低,却也慷慨解囊,不少人捐了100元,包括我们的水工、电工、垃圾清运工都捐了款;还有我们的外教Bill夫妇,他们将于6月份离开我校返回美国,我们曾多次在食堂看到,外教夫妇把吃饭掉在桌子上的米粒捡起来吃掉,他们也捐了2000元。这是怎样的一种品质,于人慷慨,于己简朴,于人宽厚,于己严谨。
从我校一位身患绝症的吴文松老师的捐款,到抗洪救灾的捐款;从我校一位身患绝症的学生李锐的捐款,到抗震救灾的捐款,我每每被我们郑外学子的爱心、同情心、慈善之心打动着。人间有情,校园有爱,有大爱才有一流的学校。你们是民族的脊梁,你们是郑外的骄傲!
老师们、同学们,从这次灾难中,我们也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不可战胜,从举国万众一心、抗灾抢险的救援战中,从举国哀悼、缅怀逝者、激励后人、化悲痛为力量的宣言中,我们也看到了过去一盘散沙、曾经内耗的中国人,而今的凝聚力在不断增强,民族情结在深化,爱国之心在升华。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曾感叹韩国人的爱国情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风暴严重影响到韩国,韩国人把变卖金银首饰的钱捐给国家,心平气和地接受被认为最稳定职业的公务员被裁掉三分之一的现实,与国家共渡难关。我们曾看到,在美国体育场,5万人声音嘹亮地共唱国歌——我们知道美国国歌是不容易唱的。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教堂门厅上刻着“责任、荣誉、国家”六个字校训,后来成为美国的国训,一直激励着美国人民。再如,日本几万人的体育场,比赛结束观众散去,无一张纸片,有人说这是个可怕的民族。但今天,我们看到了我们这个13亿大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甘苦、共患难,团结一心,共渡难关的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相信我们应该能够把13亿的巨大人力资源挖掘到极致。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每个国家的人们能否把自己的责任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能否经受住任何严峻的考验,能否把爱国之心、民族精神、团结之力,同心同德地发挥到最大程度。
同学们,与灾区人民相比,我们是幸运儿,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伤痛,太多的孩子失去了在父母膝下撒娇的机会,失去了在蓝天白云下嬉戏打闹的机会,失去了在教室读书的机会,失去了在高考考场上展示自己公平竞争的机会。与他们相比,我们何其幸福,我们不应埋怨学业乏味、生活郁闷。从生命的脆弱中,我们应该看到珍惜生命的重要和积极进取的必要。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同学们,我们都不应该虚度光阴,每天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与脚踏实地的行动。无论顺境、逆境,我们都应该付出耕耘,付出汗水,承担责任,明确义务,拒绝无为;无论顺境、逆境,我们都应该付出关爱,付出真情,体味感动,拒绝冷漠。生命原本是脆弱的,但生命之花却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生命所释放的能量却是无限的。逝者安息,生者奋发,我们应该以我们的有为,以我们的付出,以我们的无悔,去告慰死者的灵魂。死难的灵魂应该成为我们活着前行的动力。
最后我想以麦克阿瑟将军在西点军校所作的著名演讲《责任、荣誉、国家》的部分内容作为今天的结束语:
责任、荣誉、国家,这些神圣的名词尊严地指出您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一定要成为怎样的人。它们是您振奋精神的起点;当您似乎丧失勇气时,由此鼓起勇气;似乎没有理由相信时重建信念;当信心快要失去的时候,由此产生希望。
他们建立您的基本特性,使你软弱时能够坚强起来,畏惧时有勇气面对自己。在真正失败时要自尊,要不屈不挠;成功时要谦和,要身体力行不崇尚空谈;要面对重压以及困难和挑战的刺激;要学会巍然屹立风浪之中,但是对遇难者要寄予同情;要律人也律己;心灵要纯洁,目标要崇高;要学会笑,但不要忘记怎么哭;要长驱直入未来,可不该忽略过去;要为人持重,便不可过于严肃;要谦逊,这样您就会记住真正伟大的纯朴,智慧的虚心,强大的温驯。它们赋予你意志的坚韧,想象的质量,感情的活力,从生命深处所焕发的精神,以勇敢的优势克服胆怯,甘于冒险胜过贪图安逸。它们在你们心中创造奇境,永不熄灭的进取精神,以及生命的灵感与欢乐。
这几个名词的准则贯穿着最高的道德准则,并将经受任何为提高人类文明而奋斗的伦理或哲学的检验。它所要求的是正确的事物,它所制止的是谬误的东西。
“责任、荣誉、国家”这三个词对中国学子同样具有非凡的教育和激励意义。在如今这个社会,只有具有完善人格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有用的人,也才能成为一个无愧于自己的人。
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职场范文网整理的汶川地震演讲稿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能够为在汶川地震中逝去的生命默哀,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更多相关范文请关注职场职场范文网。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 篇6
汶川,汶川,黛黛青山春犹寒,芳飞翼,霞云散。天崩地拆锦绣乱。泯水浩浩,空崖声声断。
我们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度;我们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时刻: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分。就是在这个时刻,当大家正在喜迎奥运之时,一场级的强烈大地震突袭中国四川省汶川县。一霎那间,百万所房屋轰然倒塌,百万个家庭支离破碎,哭喊声,求救声,一浪高过一浪。
但,人民坚强的毅志没有被压倒。多少个老师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的蓝天;多少个解放军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灾民的明天;多少个父母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老人的重生。他们的离去让我们肃然起敬,可眼下的人们却悲痛欲绝。
昂起倔强的头,挺起不屈的脊梁,向前,向着未来,坚强的活下去。是呀,悲痛欲绝也无法挽回现实,我们终要活下去,迎接未来,现在,我们只能选择坚强。他们的牺牲是为了什么?他们难道不想生存吗?生命只有一次,谁不想好好把握?但是他们选择了让他人生存,放弃自己。我们现在难道痛苦下去吗?只有选择坚强,挺起不屈的脊梁,好好的活下去。
现在的我们也应该坚强,不能遇到一点阻碍就要放弃,遇到一点困难就要退缩,这样的我们怎么会走上社会,经风雨,见世面?我们只有选择坚强,才能去帮助更多的人,才能去告诉他们要学会坚强,才能解救更多的人民。
万户千家情何堪,巍巍苍茫遍壮志,百姓安。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悲惨的时刻,让我们从中懂得坚强带给人的是无穷的力量,选择坚强就等于选择生命。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 篇7
大地无情,万民罹难倾血泪;人间有爱,举国同心抗天灾。2008年5月12日,当级大地震袭击汶川时,不仅释放出了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同样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和人类深处那些超越生死的潜能。那位用身体为自己的婴儿架设生命绿洲的母亲,那则留给幸存孩子的短信,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双臂护住四位学生的谭千秋,用生命诠释“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的伟大,大地震也许可以瓦解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却绝对无法撼动师魂铸就的长城;战死救灾前线的小战士武文斌,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却竖起了一座“最可爱的人”的永恒丰碑……这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明证了人性的至善,没有被废墟深埋地底,没有让恐惧淹没它的光彩,在可怕的天灾面前,它像广袤的黑夜里的一颗明星,指引了无数人前行。
逝者已逝,长歌当哭。汶川地震不仅让我们为人性深深感动,同样让我们意识到,具备一定的防震知识的重要性。灾难往往是没有预兆的,因此,我们平时就要提高防震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社会各界举办的抗震减灾科普活动;面对真正地震来袭时,要保持高度冷静,选择合适的避震空间,有秩序地按照地震演习时预定的路线撤退,把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群芳休歇的五月,八年后的今天,大地震留给我们无尽的哀思,但与此同时,也给了我们关于生命最好的诠释。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