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演讲稿

安全家书演讲稿范文3篇(安全家书电子稿)

时间:2024-01-24 13:28:51 演讲稿

安全家书演讲稿范文1

  我是一个平凡的农家书屋的管理员,我为我的工作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的农家书屋虽然只有小小的几十平米,一张六米长的书柜,2550多种书籍,我的管理员工龄也仅有三年,而我们村里老老少少却把我称作是农家书屋的总经理。请大家听听我的故事吧。

  三年多来,无论春夏秋冬,无论良辰吉日,我总是早早的开门,迟迟的关门;三年多来,每天我都和几十个来看书的农民朋友、中小学生相伴;三年多来,我的小书屋成了村里人气指数最高最旺的场所。别看我的书屋小,档次不高,可他是村民获取信息和学习科普知识的“加油站”,老人文化休闲、了解养生之道的“氧吧”,学生求知的“校外学堂”。因此,既然我一个人同时兼任加油站站长,氧吧的老板和校外学堂校长三个职务,自然而然就成了总经理了!我这个“总经理”可能是全国成千上万的总经理中最特别的一个,没有秘书、没有部下,没有一分钱的经营指标,但我经管的书屋为农民致富加油,为老人延年益寿供氧,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便利,我成了最幸福的不是总经理的总经理!还是让我给你们讲几个小故事吧。

  我村有个养猪专业户吴清东,去年他养的猪突然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赶上镇上唯一的兽医外出旅游,他心急火燎地跑到书屋,我帮他找到有关书籍,按症状查知是水肿病,马上配药治疗,一次性的治好了猪病,年底,几十头猪长得又肥又壮,共获得净利润三万余元。后来,他成了书屋的常客,他说,书屋是他致富路上的加油站。其实,依托书屋,借助科普为致富路上添油加劲的有何止吴东清一人?!

  村上老年人很多,过去,他们常常整天在麻将、纸牌桌上消磨时间,书屋办起来后,我引导他们过来看书读报,介绍养生医疗保健之类的书报给他们看,一些老人的生活方式由此得到改变,打牌少了,烟酒少了,锻炼多了,睡眠好了,生活有规律了。有个老人患有多年的前列腺炎和胃炎,是村上有名的“药罐子”。他经常来看医疗保健杂志,还经常和我探讨养生长寿之道,懂得了食物疗法的好处,坚持了少吃油腻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改掉了久坐及长时间骑自行车的坏习惯,现在年逾古稀的他,满面红光,身体硬朗,人们问他原因,他说,要经常去书屋,那里是我们老年人的氧吧。

  “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创造未来”。现在的农村,家长工作很忙,孩子课余回家后往往无人监管,我就想方设法把他们引进书屋,积极引导青年们读好有时代特色的进步书籍,为他们特地办了“少年之家”书屋,为了使更多的青年走上读书之路,我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宣传鼓励青少年读书,把每月十五号定为青少年读书交流会,一段时间来,村里的孩子没有发生泡网吧等不良现象。家长们回家找不到孩子,就会来书屋找,书屋成了孩子们的“校外学堂”。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我一边做我的农家书屋“总经理”一边也认真读书学习。通过阅读,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为人民服务是高尚的事,懂得了与人为善,互敬互爱互助是社会美德,通过读书学习,极大地鼓舞我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信心,三年来,我为村上300多为老人办了老年证,为30位孤寡老人送衣送物,折合人民币五千余元。去年春天,在村委会的积极支持下,我自筹资金,组建了一支有二十余人参加的老年腰鼓队,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使他们健身有方,也为村上的娱乐活动增添了新气氛。

  小小农家书屋,大有作为天地。

  我是一个平凡的农家书屋的管理员,我是农家农家书屋“总经理”,我为我的工作感到骄傲和自豪!

安全家书演讲稿范文2

  农家书屋让村民农民有了新的学习场地,几乎没有人能想到书籍会与农民联系在一起,因为在传统观念里,农民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劳作者。

  初次来农家书屋我也是感到非常的惊讶,里面有许多村民农民来看书学习。这是我几年前来的地方,现在却焕然一新。室内窗明几净,书桌整齐素雅,桌面纤尘不染,板凳鲜亮光洁。崭新的书橱里分门别类的图书整齐的摆放着:生活类,科技类,文化类,少儿类等等。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若沏上一杯绿茶,再捧出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坐下来,慢慢品味,细细咂摸,茶香伴着书香,沁入心脾肺腑,那该是多么地令人惬意啊!古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陋室,恐怕也不过如此了吧。呵呵!一个农民,在犁杷锹锄之间,在油米酱醋之外,能有这样这样一个修身学习的好去处,真可算是“天下第一等人”了。

  作为农村中学教师,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农家书屋给农民带来的变化。记得两年前,我曾经去一位女生家家访,还没有进门就听见房内吆五喝六的打麻将声,大厅旁侧的一间简陋的小房间内学生的父亲刚从外地打工回来,正与几个朋友玩的兴起。见我突然造访,不免有些尴尬。我笑了笑,在农村中学任教了这么多年,见多了麻将桌、牌局,早已经见怪不怪了。正与家长谈着心,忽然听到“咚咚咚”一阵急促的用脚踢门声,我顿时心脏怦怦乱跳,不知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家长见我诧异的表情,无奈地笑笑解释说那是他在上小学的儿子放学回家了。孩子的妈妈去打开了门,“怎么这么慢呀!”门刚打开只见他的小儿子一边埋怨着,一边直冲冲的跑进来,看见坐在客厅的我,也没问好,只是扫了一眼就将书包往地上一扔,冲着他父亲喊道:“爸呀,今天赢了多少?别忘了赢钱后答应我的玩具。”说完快速地跑进小房间看麻将去了。我很惊讶这个孩子的行为,忍不住向家长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这个孩子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无心管教,爷爷奶奶又特别纵容,养成了他很多坏习惯。

  我很失望,但却并不意外。在贫穷落后的农村,我见过了多少像这个孩子一样缺乏管教的留守儿童或沉迷于网络,或误入歧途……

  两年后,再次来到这里,他们家建起了农家书屋,里面有各种养殖、种植知识的书籍,现在他也不用出去打工了,因为学会了书本上的养殖技术,在家里一样能够创业致富。而且在家创业,也可以抽出时间照顾、教育子女。我现在终于知道他的孩子变化的原因了。有家长的管教、有书籍的引导就会有奋发向上的乖孩子。

  农家书屋你是一滴甘露,用细雨的温情让本来贫瘠的土地散发出肥沃的香气。

安全家书演讲稿范文3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现在用一块布蒙住你的眼睛,把你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拆开布后映入你眼帘的是一间宽敞的屋子,一列列整齐的书架,一排排丰富的书籍,我猜,你的脑海里跳出的第一个字眼儿一定是它--图书馆。

  是啊,曾几何时,图书馆这个神圣的场所似乎只是知识分子和莘莘学子踏入的地方。从古至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只会和土地打交道。有谁会想到,卷着裤腿儿的农民也能走进这智慧的殿堂,遨游在这知识的海洋里。

  去年,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共同发起实施了“农家书屋“工程,这个活动犹如浩荡春风吹遍大江南北,飞向了贫瘠的农村,走进了普通农家,贴近了亿万农民。如今,农民在家门口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图书室,他们去借书、看书,学习知识文化,查找资料,借鉴致富经验,已不再是奢望,更不是梦想,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句话正流行在大营街农民的口中。究其原因,这故事还得从大营街师旗村60多岁的老朱身上说起。前些年,老朱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种了油菜,按照传统的“缺水灌水、有草除草、生虫制虫、少肥加肥“常规方法管理,结果不是产量低就是质量差。老朱思来想去也弄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前年,爱好读书的老朱来到村里办的“农家书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对口的《种油料作物必读》一书。经过反复认真研读后,老朱茅塞顿开,找到了油菜欠收的原因:灌水不恰当,施肥不合理。去年,老朱摒弃了传统的管理方法,严格按书上讲的油菜各个生长时期的水肥管理。嘿,没想到,到收割时,油菜质量从原来的二级提高到一级,创下了高产记录。尝到甜头的老朱切实体会到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喜不自禁的写了《科学技术帮我解决了生产难题》一篇小文章,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征文活动“三等奖,电视台多次采访老朱,他连连说:“咱们农民要富口袋,还是得先富脑袋。“

  老朱这事儿一传开,一时间,在大营街的农民群众中掀起了一股“读书热“。从前的“科技盲“变成了“读书郎“,纷纷投身到各村的“农家书屋“取经致富,“农家书屋“门庭若市,成了老百姓的第二个“家“。杯湖村60多岁的李大爷,脚患关节炎,疼起来撕心裂肺。自从“农家书屋“办起来后,他便成了那儿的常客,什么《健康快乐100岁》、《健康在你手中》、《家庭医生》等等书刊,让李大爷学到了许多保健知识。他按照书上教的方法做了一些适当的保健,现在关节炎不常犯了,身子也硬朗多了,还常给邻居的老年人讲家庭保健知识,街坊们见了他都亲切地叫他“家庭医生“。赤马村养猪户史长庚通过“农家书屋“学习了先进科学的猪崽养殖方法,去年猪瘟泛滥,他及时采取措施,成功地避免了一万多元的亏损;赵桅村的张小三在“农家书屋“读了《农民一定要知道的365个法律常识》,成功地通过法律途径为弟弟向用工单讨到了工伤赔款……

  其实,在我们身边,这一个个因“农家书屋“而发生的故事不胜枚举。农家书屋,这一座智慧的殿堂、思想的森林、文明的沃野,它包罗万象,藏珍蕴奇,让农民们领略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盅粟“。我们农民的视野因农家书屋而辽阔,我们农民的智慧因农家书屋而充实,我们农民的生活因农家书屋而精彩!

  一位位农民朋友,迈开脚步踏进农家书屋,伸出双手翻开一页页书刊,睁大双眼探索这无限的知识的海洋,让生活插上科学与智慧的翅膀,飞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