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读《美丽中国》有感(10篇)

时间:2023-07-28 08:41:04 综合范文

  本文是热心会员“gfej2”收集的读《美丽中国》有感(10篇),供大家赏析。

读《美丽中国》有感

《美丽中国》的观后感 篇1

  梦,有虚有实,似阳光似清泉,同薄雾同炊烟。它,可以是温暖的,恐怖的亦或者是令人迷茫的。我们不知它从哪里来,可它的的确确给了我们几万、几亿乃至几十亿份支撑与动力。多少人靠着这股动力成功地兑现了他一生的愿望?又有多少人在追梦的途中退缩不前甚至荒废?没人知道。可是,有一种梦,在未来,却必将也必须实现,那是需要每个中国人去实现的一生愿望,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梦,一个中国的梦!

  悠悠五千年,是文化的传承,更是梦的接力。有的人甚至为之将自己的青春葬送,这就是信念的力量,这就是对梦不懈的追求。在我小小的还未长大的心中,也同样的,萌发了一个梦:建设一个美丽中国!

  从小见惯了高楼大厦的我对于农村有一份别样的向往。在我强烈的央求下,经过近乎3小时的路程,妈妈带我来到了那让我期待已久的乡村天堂。初到乡村,映入我眼帘的东西太多,太美,简直让人眼花缭乱。连绵的小山与恢弘的大山遥相呼应;汩汩的清泉与忙到停不下来的河流亲如兄弟;山上更是有着成片的竹林与掩藏于丛中的朵朵野花;一座座连绵的小山似乎一条条绝美的毯子,若是商场里的毯子也是如此样式,想必会立刻被抢购一空吧。这是的纯净,是一种美到极致的美,它是原生态的,舍去了任何雕饰的艺术品。我突然发现,原来我的国家也有这样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的景色。

  我所居住的城市科技先进,土地被一点点地开发,楼房被一点点地筑建而起,路更加宽阔了,地更加平坦了,原本的代步工具早已被先进的汽车所取代,人们都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可这”幸福“却牺牲了不少的生命,树、空气、水尽皆成为了人们幸福生活的牺牲品。更可气的是,那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们相继被人们捕杀,做成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各种药材。随之而来的是珍稀动物急剧减少,走向灭绝。四大渔场由于大量的捕捞,已经没有了渔汛;藏羚羊们被人们大肆捕杀,数量减少;长江江豚遭到捕捞,走向灭绝……装饰品和药材这类东西难道会比活生生的生灵更美,更动人吗?难道一定要将我们的幸福与安康建立在它们的痛苦上吗?

  看着书上一条条令人惊悚的数据,我不禁想问:这样的我们真的幸福吗?雾霾越来越严重,河水日趋浑浊,沙尘暴不断肆虐,物种日益减少……我们对地球上其他生灵的迫害,早晚会报应在自己身上。污染就像一个恐怖的魔鬼,这个魔鬼似乎并不打算立刻动手,他悄悄地潜伏于我们周围,等待时机,将咎由自取的人们消灭于无形之中。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保护环境已成为了人们此时最应做的事,但却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如此下去,中国梦能实现吗?它似乎并不是在靠近,而是渐渐脱离了轨道。不求以往,只求现在。从这刻开始,别再摧残母亲了。我希望,在每个人看到”中国“两个字时,想到的是那青山绿水,森林湖泊,而不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国家“。

  从前,有无数人为中国梦奋斗,现在乃至未来,也一定会不断出现这样的人。中国梦,是遥远之梦,是伟大之梦,是复兴之梦,既然遥远,既然远大,既然实现它的道路上必将困难重重,光靠一己之力岂会有效?每个人自己的梦想是”小梦“,中国梦是”大梦“。 ”小梦“长大了,成熟了,必将会回到母亲的怀抱,填补母亲的空虚,久而久之,这个”中国梦“就必定会逐渐丰满,最后必将会实现。同学们,若你还没有寻到中国梦,请赶快找找吧,别再一早起来,仍是原来的生活,仍是机械的重复!让我们把六个字永远牢记心中:中国梦,我们圆!

《美丽中国》读后感 篇2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它就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地球。

  但是再美丽的地方有会被破坏的,就拿我国第三淡水湖——太湖来说。太湖是上海、苏锡常和杭嘉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同时也是苏州河的发源地。可是从1987年开始,太湖流域每年排入江湖的污水达三百六十吨!慢慢地,连同太湖的一些河道里,河水有的变成了奶牛色,有的变成了暗黑色。

  伴随而来的是蓝藻爆发。20xx年,当年6月太湖蓝藻大爆发,几十厘米厚的蓝藻覆盖所有水面。除无锡水厂外,其余占全市供水百分之七十的水厂水质都被污染,水龙头里放出的水又黄又臭,两百万无锡市民生活饮用水受污染。

  不止是水,陆地上也有许多灾难:土地沙漠化、自然灾害陆续发生、树木越来越少。

  因此,我的梦想就是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1、不乱扔垃圾 2、不浪费水 3、不随地吐痰 4、不浪费纸 5、多植树……我还要发明一种机器,能把污水转成干净的水、把垃圾转成资源。

  如果每个人都珍惜水,那么,中国会更美丽,如果每个国都很美的话,地球就会比之前对人更温柔,地球自己的生命也就更长。

读《美丽中国》有感 篇3

  每读一本书,都会领悟一个人生哲理,读完《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这本书后,我心中感慨万分!

  这本书把我国的大好河山记录的淋漓尽致,并对我国境内一些有损国运的相关人员进行严厉的呵斥,并对我国现在的情况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谱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文明华章。中华传统文化积定形成了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当然,中国5000年的传统文化也深受外国人的欢迎。例如:美国俄冈州圣玛丽中学孔子课堂、美国女孩学黄梅戏、美国小学孔子课堂。这些都让我引以为豪!

  但我国有一段历史让我们深受耻辱。例如:圆明园受到了外国侵略者野蛮掠夺,夺走了无数件奇珍异宝,令国人心痛疾首。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统计,在海外47个国家的两百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7万件,而民间收藏中国文物的数量则是馆藏数量的10倍!

  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中国人的心,大批华侨人收藏家促海外流失文物回归中国,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

  祖国由一个个座落在大地上的城市组成,一座座高山组成。例如:北京的古今交融美;昆明的春色浪漫美;杭州的湖光山色美;澳门的西洋遗韵美;青岛的蓝色宁静美;上海的东方现代美……黄山、泰山、贡嘎山、峨眉山、珠穆朗玛峰耸立在大地上,俯视整个世界,象征着我国的奇丽壮观……

  中华大地,5000年的古国文明,让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为伟大的中华民族而自豪。同学们,勿忘昨天,无愧今天,不负明天。让我们放飞梦想,立下建设美丽中国的誓言—”中国梦“,我们圆!

读《美丽中国》有感作文500字 篇4

  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也是我们惟一的家园。曾几何时,它就像一幅清新秀丽的画卷,展开一看,上面有像蓝宝石一样的天空,有青翠欲滴的森林,有清澈见底的小溪……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美好,令人无限向往。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蓝宝石一样的天空披上了黑色的外衣;清澈见底的小溪散发出阵阵的臭气;一望无际的田野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占领;青翠欲滴的森林变成了生活用品……

  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使各种自然灾害接踵而来,对我们的家园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难道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吗?不,我们不需要,我们只需要可以自由嬉戏的绿色空间。

  美丽中国的提出,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生机。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透露出中国人的觉醒。

  我希望,我们的理想生活是这样的:山上不再是光秃秃的,而是由数不尽的美丽鲜花和绿色植物,大人、小孩,来到了这里,在绿色的海洋中畅游,感受自然的气息。人们或坐、或仰,和大自然亲密地交谈;或在林中漫步,自由的呼吸新鲜空气;或倚在树上,聚精会神的看书。小朋友们在草丛中捉蟋蟀,在花丛中逮蝴蝶;我坐在小船上划舟,风姐姐轻轻抚摸着我的长发。发臭的河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儿童们那银铃般的笑声。

  鸟儿看到我们不再落荒而逃,它们飞到我们身旁,落在我们手上,啄我们手上的玉米,让我们轻轻抚摸身上的羽毛。

  真希望这样美好的时光早点在我们身旁流淌,到处阳光普照,到处生机勃勃,到处青春飞扬,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可以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比以前更美丽。我的梦想也一定会实现。

读《美丽中国》有感 篇5

  通过閱讀《美丽中国》这本书,我懂得了,生命是大自然孕育的奇迹,世界因多样的生命而变的生机勃勃,绚丽多彩。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地球上的生命形態豐富多彩,有的微小得讓你看不到它的存在,有的大得讓你震撼,有的飛翔于藍天,有的遨遊于深海,有的出沒于密林,有的奔馳于草原....”只是簡短的幾句話,不但讓我感受到了造物主的伟大,以及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与奥秘。而且令我为之着迷,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是十分有趣,但它却有着吸引人阅读下去的魔力。

  当读到《哭泣的地球》时,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随着工业的发达,随着经济的进步,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而人们却无动于衷,没有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不敢想象,如果我们的家园被这样继续破坏下去,那我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呢?

  读完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人类生命的起源,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一个人浪费一张纸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如果成千上万的人,每个人都浪费一张纸,就等于破坏了一大片森林。其实我们应该关心的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每个人节约一滴水的话,就可以减少地下水的使用,从而减少地震的发生。我觉得,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都是保护环境。

  大自然就是我们的家,地球就是我们的妈妈。请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和我一起善待自己的家园吧!

观《美丽中国》有感 篇6

  在舒缓婉转的传统中国音乐中(我只听出其中有一首是《阳关三叠》),伴随着森林草原、戈壁大漠、雪山圣湖、江河湖沼等优美的画面更替,种种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纷纷登场,一个可与赵忠祥为《动物世界》的配音相媲美的男中音,用同样舒缓的口吻娓娓道来,讲述动物的故事,自然地插入中国历史、文化、人文、宗教、民族、民俗等,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幅幅画卷,引人遐思!

  原来中国还有这样美的地方!对此,制片者除了惊艳,也指出了人类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但不是抱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非常理解地提到中国政府和人民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保护环境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与积极成效。特别提及,毛主席时代曾号召改造自然,相信“人定胜天”,但在总结经验教训后,中国已回归传统,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挑战是巨大的,但自然也有着神奇的力量,中国的环境问题在以缓慢的速度逐步改善,“只要人类有意愿(并付诸行动),自然界总会有办法(恢复)”。这是影片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

  这与西方媒体通常情况下一味炒作与渲染中国的`环境问题有很大的不同。

  秘鲁也有很多人或出于无知,或源于偏见,往往追随西方,刻意对中国的问题横加指责。去了中国,才发现大不一样,而惊叹于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平衡各种复杂矛盾与关系的高超艺术。

  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么多的中国人不仅要生存,而且要发展,中国政府不仅要对本国负责,而且作为一个大国要对整个世界负责,面临的困难是外人难以想象的。有谁能真正肯定地给中国指明前进的方向?有谁敢夸口说放在那些个位上就有把握把中国的事情办得更好?

  中国有几千年的智慧积淀,有海纳百川,包容世界的胸襟,中国的问题只有中国人通过自身的和谐发展才能解决得更好。

  很高兴《美丽中国》这部片子与我经常向秘鲁朋友宣讲的某些思想不谋而合。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与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近代世纪相比,今天我们可说是生逢盛世,怎当不备加努力。挑战和困难永远不会自动消失,但如能吸取教训总结提高,前途无疑是光明的。

读《美丽中国》有感 篇7

  最近,我读了《美丽中国》这本书。它记载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展现了中华山清水秀的崭新面貌、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美丽心灵和我们祖国逐渐走进富强的道路

。最让我回味无穷的还是孟佩杰这个人。

  孟佩杰有着不幸的童年,从小体弱多病的她被养母刘芳英收留,可养母患上了椎管狭窄症,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只能靠双拐勉强走路,养父也没过多久便悄悄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而8岁的孟佩杰靠着她的孝心与毅力撑起了一个家。她每天帮养母穿衣服、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餐等后,才去上学,晚上还得做晚饭、做家务、服侍养母睡觉,一直到了长大也还在坚持。懂事的孟佩杰从不乱花钱,她自己极为吝啬,但对养母很大方,为了能更好的照顾养母,她按照医书上的方法帮养母做腿部运动。多少年来,要强的孟佩杰拒绝了不少好心人的帮助,坚持自己照顾养母。“没有妈妈就没有我,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做女儿的本分。”谈起这些年的艰辛,孟佩杰语气很平静。

  这是一个多么孝顺的女儿啊!读着读着,泪珠便在我的眼眶里打转。这令我又想起了一件往事:那一天,我问妈妈要零花钱,可妈妈身上只有整百的,我就翘起了嘴巴,妈妈只有说明天给,而我今天就要,便发起了小脾气,还不理妈妈了。那时我只顾自己的感受,却不理妈妈的心情,想着想着,愧疚便涌上了我的心头,让我好想对妈妈说声对不起。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要做一个像孟佩杰那样尊敬长辈、关心家人的好孩子!

《美丽中国》读后感 篇8

《美丽中国》里有许多的文章告诉我们现在的城市和农村有很大的变化。比如现在的农村铺上了水泥路不像以前踩的脚上到处都是泥巴。农村以前只有一两座学校,好多人都不懂知识,经常被城里的无良奸商所骗,现在农村有许多学校,农村里的人有了知识,就不会被无良奸商所骗。

  城市却有不可忽略的发展危机,城市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总要载体,城市建设与人们的幸福感高度相关。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的、安全的、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 现在的城市里有许多人都有这样的观点;电池呀,大家不都乱扔吗?也没见有大的危害!电池的作用不小,日常甚或离不开它,可他的危害也不小,1粒电池能使1平方米的土地完全失去肥力能使600吨水被污染,是一个人20年的用水量啊!电池的危害还具有周期长、隐蔽性大的特点,其潜在的危害相当严重,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

  听了以上介绍,你还会说电池随便乱扔没关系这样不负责任的话吗?其实,只要处理得当,废旧电池还可以变废为宝呢!如果卖电池地上点能会收旧电池,小区也设有电池回收箱,把废旧电池集中起来在处理,那该多好呀!请记住,废旧电池乱扔不得。

  看到了吗?这些知识都是在《美丽中国》上学来的,这本书能告诉我们许多的现在的变化可以多看一看。

《美丽中国》观后感 篇9

  纪录片作为“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的电影电视艺术形式”,其手段在于对真实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其目的在于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但是,自然类纪录片因为较少有人的参与,缺少人与人之间一目了然的矛盾冲突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与社会类的纪录片相比,它更多地表现为单纯的猎奇与对真实镜头的捕捉,在思维品格上难以胜出。在纪录片创作中,创作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创作者在拍摄纪录片之前,先要对所表现的事物进行思考。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作者对艺术和生命的态度,纪实的品格上升为思维的品格,才能使创作进入审美的层次。

《美丽中国》从技巧、内容、精神上都是纪录片创作的典范,它生动、深刻地展示了自然类纪录片应该如何从纪实的品格上升到思维的品格,引发人们对人与大自然的重视审视与深刻反思。同时,作为普通观众,人们在欣赏自然类纪录片时,不能简单停留在一种表象的震撼上,应当怀有一种思维品格,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来欣赏和思考自然类纪录片所展现的美丽的、震撼的视觉语言。

《美丽中国》这部投资达500万英镑(合计人民币7500万元)的纪录片延续了BBC狂野系列的概念,但却将视角扩展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BBC环球公司首席执行官史约翰

  先生说:“我们很自豪地将这个宏伟的系列片介绍给世界各地的观众,所有镜头都是高清拍摄。”这里我选择了它的第二集,也就是拍云南的那集,告诉了我中国美丽的动植物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片名也叫做《香格里拉》。

  然而,不仅如此,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更有一种陷于画面和音乐背后的、厚实的浓浓的情怀,一种博大警世的人文关怀流淌其中,它不仅给我一种视觉的震撼,更让我有了对自然的震撼与敬畏。

《美丽中国》中的人文精神。在整部纪录片中,没有清晰的人物对白,解说词只是展示性的,可以说主要是在用视觉语言和影像的力量展示着自然,更展示着不朽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些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

  云南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它能供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栖息,这就是选择那里的首要条件吧。按气候划分,既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动物,也有寒带的动物。按植被类型划分,既有高山森林、草甸种类,又有河谷,平原种类,形成了寒温热带动物均有,动物种类南北东西交汇的奇特现象,被誉为“动植物王国”,这可是全世界都很有知名度的。

  张家界深山溪水中的娃娃鱼,贵州山间的叶猴,茫茫雪山中被呼为“山中野老”的滇金丝猴,迁徙途中在鄱阳湖歇脚的浩荡鸟群,上海郊区寺庙中400余岁高龄的斑点龟,贵州岩洞中的蝙蝠。傍晚时分,古老爹倚在窗前,仰头远眺,看着遮天蔽日从

  北方飞来的成群雨燕,计算着它们南来的日子,并以此盘算着插秧的日期。金腰燕飞来的第二天,各家各户就一同忙着把秧苗移到山间的梯田之中,而头上的雨燕也在忙着建筑新巢。

  如此清晰逼真的视觉语言让我在体味生命力量的挣扎的同时,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这部纪录片中,所展示的动物、植物是与我们人类一样平等而珍贵的生命。在优美的摄像的引导下,渐渐走进了大自然的世界,逐渐用一颗平等的心态感受着自然中生命的起起伏伏。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美的享受,更融入了一种生命的整合:当我们知道在拍摄后的几周后400余岁高龄的斑点龟死了时会遗憾;在蛇岛上,当我们看到鸟儿逃脱蛇的攻击时会高兴;影片中,往南迁徙的鸟儿在枝头歇息,透过画面观众看到伪装的腹蛇就附着在同一棵树的树枝上,且仿佛那腹蛇一张口就要吞下鸟儿了,内心就会焦急万分,担忧鸟儿能否躲过蛇的攻击。当看到有的鸟儿未能逃脱,只能成为腹蛇的食物时,令人感到无助和无奈,并感受到了生物链的冷酷与无情。这一切令观众的心随着自然生命而跳动。

  介绍地理环境的时候不是像我以前看过的那样是用地图了,而是用地球,这个逼真啊,这部分的山脉拍的很大气,上面的水汽般的浮云又增加了动感,使原本不懂的景观“活”起来了,还有种仙境般的感觉。流云和水汽的镜头在片子中运用多次。

  金丝猴出场前是飘着雪花的场景介绍,特写的树挂很精致,这在北方很常见,不知道云南那个地方怎么也有。金丝猴也拍的

  可爱,可以和法国人PK一下了,几个头部的特写,感觉猴子的表情好像很忧郁。“雪后的猴子就开始觅食了”,虽然解说是这样,但看画面总感觉是换了一个季节,至少也是雪都化没了。片中详细的介绍了其食物是那种半菌半植物的地衣,这片子中生物学知识充足,也是半科教性质的。

《美丽中国》中展现给观众的自然世界与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并无不同:孤独、疲惫、不能支撑和致命伤害。《美丽中国》用它的镜头告诉人们:自然生物是我们的朋友,只不过与我们生活的方式、地点不一样。也许是社会生活太过复杂和疲惫,我们早就忘了其实所有的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发现,这个地球不仅仅属于我们,还属于动物,属于更多的生灵。纪录片引导人们关注或者说重拾的,可能正是已被忽视掉的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生物之间奇妙的感应和联系。如果每一个观众都在观后像珍惜自己一样善待动物,那么这就足以体现这部纪录片在现实中的价值和意义。理解爱护珍稀动物,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的意义,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美丽中国》的读后感 篇10

  简单的一本书,刻满时光的记忆。纵观历史,是什么改变了自然的模样?也许从这本书中我找到了些许答案。

  读过每一个文中的小事例,都给我很多的感触。人们常说:保护自然,人人有责。但是又真的有多少人把自己视为大自然的主人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更值得我们面对。作为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我把自己视为大自然的宠儿,也把大自然视为我的家,更把我自己视为大自然的主人。作为主人,我相信任何一位都会为了让自己的家变得美好而坐着不懈的努力。那么,大自然是我们所有人类共同的家,我们为什么不把它变成世界上最绚烂的地方呢?美丽的中国离不开自然的优美和人文的和谐。不仅我们要保护自然,我们更要人人和谐,为了我们中国的未来付出我们每个人的微薄之力。微薄之力很小,但汇集我们中华人民十三亿人口的力量那就不仅仅是微薄之力,而是无穷的力量。

  美丽中国,你我共同努力。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