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好家风主题征文 篇1
常听人说“校有校规,家有家风”。那家风是什么?家风就是一家子的风气,也就是家规,帮我们把那些不正确的习惯改掉,形成良好的习惯。
自从我懂事起,妈妈就一直教导我要“勤俭节约”,让我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可我却一直没有把它当回事,直到这件事情发生,才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节俭的重要。那天,妈妈叫我到超市买一包盐。到了超市,我把钱递给了售货员阿姨,阿姨把盐和找回的一角钱递给我。回到家,我把盐递给妈妈,顺手便把那找回来的一角钱扔进了垃圾桶。妈妈看见了,说:“你为什么把钱给扔了?”我说:“现在的一角钱留着有什么用,什么都买不了,扔掉算了。”妈妈说:“那可不行,一角钱虽少,可也是钱,只要积少成多,就会是一大笔钱。”我嘴上答应,可心里还是在想:等一角钱攒到大钱,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过了几天,家里要交电费,妈妈带着我拿了两百元钱去银行交电费。我问柜台阿姨我家电费多少,阿姨用卡一刷说:“两百元零一角。”我就把两百元递给她。阿姨说不够,我便理直气壮地说:“不就少一角嘛!算了!”阿姨和我说:“不要小看一角钱,要是一人少一角,一天有那么多人,那一年下来要少多少钱?”我摸摸脑袋,想想也对啊。回到家,我便把那一角钱捡起来,放进了一个小抽屉里。从此,我便把一些零钱都放到了那个抽屉里,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
节俭,是我们家祖辈传下来的家风,它就像一盏指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我一定要把这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
中华好家风主题征文 篇2
传统中国重家风。家风琳琳琅琅,概括起来,不外乎家国天下、耕读传家、积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几个关键词。扬州个园有两副楹联:“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就体现了这一点。家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近年来却很少被提起。在种种“神回答”中,虽有调侃,但也见其式微。
有人讲,现在谈家风,并没有多大意义。言下之意是,家风大多充满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好人、老实人,可社会现实常常是“老实人吃亏”。有声音称,当下社会除却成功别无信仰,而且为了成功可以抛弃一切。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太累了,甚至难有出头之日。但必须看到,这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这种状况不会延续只会削弱。而且,我们处在同一条船上,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谁也不能做社会责任的“逃兵”。这种责任,是存在的理由,也是活得更好的保证。
有人讲,家风向来是大户人家事,与一般百姓关系不大。这是一种误解,文人重家风,但家风并不只是文人事。许多人家,虽然没有专门家训,但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风,由此也构成了特色的家教文化。
有人讲,现在家族意识不断消减,此时谈家风不合时宜。家庭单元的缩小化是一个趋势,但再小也有家庭,也有家风存在的意义。这些年来,有关富而不贵,以及“富不过三代”的话题,为有些人焦虑为有些人乐道。这同样可以从家风上寻找一定原因。富是指物质、钱财,而贵是指素质、教养。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一个人的成长有没有受到好的家风熏陶,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财富观。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的好坏甚至影响和决定人的一生。
中华好家风主题征文 篇3
素有“文明礼仪之邦”的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文明的传承人,每一个家庭都要弘扬时代好家风。
我的家庭重家和,讲孝道,懂礼节,邻亲里,爸爸妈妈还时常教导我要宽容待人,不为小事计较,要保持一颗健康、积极向上的心……
古言道: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孝子,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非常孝顺。有一次,奶奶生病了,血压很高,老头晕,爸爸妈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自己都顾不得吃饭,一会儿给奶奶喂药,一会儿帮奶奶量血压,一会儿给奶奶按摩,对奶奶嘘寒问暖……奶奶在爸爸妈妈的细心照顾下,身体渐渐地康复了。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受到了启发。奶奶年纪大了,平时经常腰酸背疼,我就会当个小小按摩师,帮奶奶捶背,陪奶奶聊天,逗奶奶开心,奶奶心里感到很欣慰。
爸爸的勤学上进、有耐心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他是一名基层公务员,每天都要和群众打交道,工作任务繁重,但是,爸爸总是很有耐心地下到基层和群众分析问题,解决群众提出的各种困难。为了能更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爸爸每天还细读文件,领会文件精神,并做好工作笔记,他的积极、勤奋时刻激励着我。
妈妈常说:“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要乐于助人。”我和妈妈出门,每当看见路边乞讨的人,妈妈总是会拿出一些钱让我给那些遇到困难的人,虽然钱并不是很多,但是至少可以让他们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感觉世间还有温暖……
俗话说:“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良好的家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我们长时间地坚持,让我们一起来树立端正的家风,弘扬民族文化,做美德少年!
中华好家风主题征文 篇4
“国有国法,校有校纪,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孩子都是在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每家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家庭教育,从而就形成了一种家风。家风代表着一个家的“特色”,在每一个不一样的特色里,都塑造着一个不一样的“我”。
家风,作为一种家庭的力量,它在不动声色中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一个原生家庭中生活,家庭的家风好,这个人才会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如果这个家庭没有一个正确的家风,那这个家庭的孩子就会走上不好的道路。你想让他改邪归正那很难,从此这个家庭的未来也将是灰暗一片。因为孩子维护家庭的纽带,他是这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因为家庭教育缺失或者家风不好而误入歧途的事例比比皆是,这样的教训也是沉痛的。这也从反面证实了家风的重要性。
爸爸妈妈从小就告诉我做人要诚实,不能以强欺弱,以大欺小,和别人发生矛盾时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下我成长为一个善良、正直、乐于助人的人,并且在班级里一直担任了班长的职务。说起来这要感谢爸爸妈妈对我的教育,在我从小生活的家庭里树立了的正确的家风。
是呀,难怪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在同一个教师的教育下,而学生却会有差异!归根到的还是家庭教育的差别。
所以立家风要立勤奋、正直、俭朴、务实、清廉、自立的好家风。这才是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