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疫情期间消毒管理制度6篇 疫情期间消毒实施方案

时间:2024-01-17 15:47:15 综合范文

疫情期间消毒管理制度1

  为进一步加强对宾馆酒店、民宿等住宿企业(个体户)的管理,防止疫情输入蔓延,2月12日,自贡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引发了《自贡市住宿业单位疫情期间管理规定》,要求我市各区县及市级有关部门,结合《旅游住宿业疫情防控工作规范》一并贯彻执行。

  一、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各住宿业单位(含宾馆酒店、民宿等,以下简称单位)是本单位疫情防控责任主体,要按照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旅游住宿业疫情防控工作规范》(自疫领〔2020〕4号)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认真把好“进出关、管理关、经营关”,坚决阻止疫情输入蔓延。

  二、严格落实开业标准

  对关闭后再营业的单位,必须向属地文化广电旅游部门报送企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组织管理机构、储备防控物资及管理情况、体温检测设施设备情况、公共区域通风(换气)和消毒管理情况,经文化广电旅游部门检查符合防疫要求的,方可营业。对尚在营业的单位,也须于2020年2月13日前完善相关防控措施,主动接受属地文化广电旅游部门检查,符合防疫要求的,可继续经营;不符合防疫要求的,在规定时限内按照要求进行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严格依法依规予以关闭。

  三、严格执行登记告知

  各单位必须在大堂醒目位置张贴《旅游住宿业疫情防控工作规范》和《自贡市住宿业入住客人告知书》,对入住客人严格实行一人一测一登记,签订入住承诺书,做好台账登记,于每日15:00前将汇总统计情况报属地文化广电旅游部门(相关登记表、承诺书、统计表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统一制定,统计数据截止时间为每日的14:00)。

  四、严格落实内控制度

  各单位必须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健全防控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备齐防控物资,落实人员进出体温检测及登记、公共区域通风消毒并登记制度;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落实24小时管理人员在岗带班、专人值班制度;加强对经营人员疫情防护知识培训;强化安保巡查和流动人员监测;加强与属地卫生防疫、公安和文化广电旅游部门的联系和信息报送,建立联席机制,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准备。

疫情期间消毒管理制度2

  为了幼儿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要求,幼儿园特制定以下消毒卫生制度:

  一、空气消毒。幼儿教室、寝室、活动室、洗漱、卫生间每天用紫外线灯照30分钟。

  二、水杯消毒。每日早晚用流水清洗水杯,每日消毒一次。

  三、毛巾消毒。擦手、洗手、洗脸、用水毛巾要求每日消毒一次,并每周清洗、暴晒一次。

  四、桌椅、床拦消毒。要求每日用消毒液擦洗一次。

  五、门把手消毒。教学区幼儿在园期间,每隔3小时用消毒液擦洗一次;生活区幼儿每次回寝前,用消毒液擦洗。

  六、玩具消毒。幼儿玩具每周用消毒液浸泡一次,并晒干。

  七、厕所消毒。保持厕所清洁卫生,每日用厕清或消毒水冲洗消毒。

  八、床上用品消毒。床单、被套每月清洗、消毒一次,枕套每月两次。被子、垫被、枕头每月至少暴晒一次。

  九、做好幼儿每日晨、午检,掌握第一手材料,预防疾病。

  十、如遇传染病毒传播时期等特殊情况,将另行通知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疫情期间消毒管理制度3

  为加强学校食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根据上级文件和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对疫情期间的食堂卫生消毒工作做如下规定:

  1. 严格落实责任、强化管理,督促食堂工作人员和就餐师生自觉遵守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等有关规定,自觉配合监管部门监督检查。

  2. 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排查,凡与确诊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人员有接触的,不得上岗;出现发热、

  3. 咳嗽等症状要立即停岗就诊。每日上岗前要测量体温,并严格佩戴口罩、手套。进行加工制作和服务、进入操作区等要对手部等部位清洗消毒。

  4. 配备洗手消毒设施和物品,方便就餐师生餐前洗手消毒。加强对食堂就餐师生健康状况的日常监测,实行分时段、分散就餐,提倡就餐师生在寝室、办公室等场所单独就餐或有条件者回家就餐。

  5. 每天要对加工场所、就餐区域、人员通道、电梯间和洗手间等进行消毒清洁,确保清洁卫生。同时,要保持食堂通风,确保空气流通。

  6. 食堂炊具、餐具,坚持每次用餐后,用消毒水清洗。每一天对餐具用开水蒸煮10—20分钟。餐盘等清洗后存入消毒柜保洁。提倡就餐师生自带餐具。

  7. 采购回来的原材料必须要洗干净。菜要洗3次,做到无杂物;食物要煮熟,坚持不出不卫生食品。食品过夜必须加盖放好。

  8. 炊事用具要经常持续清洁,每餐要清洁干净,每一天用消毒水抹熟食柜。

  9. 生熟食物严格分开,盛放及使用不一样的用具,盛放要加盖,防止蚊蝇等叮、爬及污染。

  10. 每餐后对食堂的地板、水沟进行消毒。消毒池不洗食品和污物,少、潲水桶应持续清洁,并加盖。

  11. 采购灭鼠、灭蚊、灭蝇的药物,加强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繁殖的场所。

  12. 使用药物消毒时,务必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的配制使用,保证消毒有效。消毒人员要穿戴防护装备,搞好自我防护。

  13. 严禁在食堂饲养畜禽和宠物,严禁现场宰杀活畜禽,严禁制作或经营售卖野生动物制品。

  以上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解除。

疫情期间消毒管理制度4

  一、学校消毒负责部门

  校长负总责,学校总务处负责监督、指导、检查,相关人员具体实施。

  二、消毒时间

  开学后,在每个工作日的 8 :00、11 : 0 0和14 :00时进行消毒,课间保证通风5分钟。

  三、消毒方法

  500mg/l~1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或,喷洒喷湿即可。擦拭消毒时,用抹布或拖布沾取 75%浓度酒精 后进行擦拭。作用时间应不少于 30min。

  四、 消毒场所及分工

  消毒人员:沈堂远:负责实验楼和幼儿园、保安室;

  李同笃:负责教学楼和厕所、餐厅。

  五、个人卫生消毒制度。

  1、学生应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2、学生饮水必须自带独用杯具。

  3、对患传染病学生上课的教室、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消毒。消毒结束后行通风换气。

  六、消毒记录

  负责人员认真记录消毒情况。

疫情期间消毒管理制度5

  一、适用范围

  商场、超市、影院、网吧、ktv 等人员密集区域。

  二、人员及设施设备配置

  (一)场所入口处应设置快速红外体温探测仪。无法安装红外体温探测仪的,每个入口应安排 1 名工作人员使用手持测温以对进入人员检测体温。

  (二)场所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消毒产品,进出口可放置消毒液和消毒垫,进入人员必须佩戴一次性口罩。

  (三)洗手间应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洗手间应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三、健康监测工作流程

  (一)场所工作人员应通过快速红外体温探测仪、手持测温设备等工具,分别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未佩戴口罩的人员不允许进入。

  (二)经检测发现发热的人员,用水银温度计进行体温核查,体温无异常的,允许离开;体温核查仍属于发热的,应登记有关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常住地、现住地、目的地、联系方式),并由工作人员带至临时观察室,按程序要求上报,移交给医务人员。

  四、一般技术要求

  (一)清洁消毒

  人员密集场所应保持卫生整洁,及时打扫卫生和清理垃圾,并定期对公共区域和临时留观室开展消毒。

  1.消毒方式

  (1)物体表面:对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把手、洗手盆、坐便器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 250 mg/l~500 mg/l)擦拭,作用 30min,再用清水擦净。

  (2)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 250 mg/l~500mg/l)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 30min,再用清水洗净。

  2.消毒频次

  (1)日常消毒。由保洁人员进行,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 500 mg/l)擦拭重点部位,每天 1 次,可根据使用频率增加消毒次数。

  (2)应急消毒。在公共区域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时,现场消毒工作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由有关单位及时进行消毒,或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其进行消毒处理。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成后及时消毒双手。

  (3)终末消毒。疑似或确诊病例离开后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相关区域进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程序按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附录 a 执行。现场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非空调人员密集场所等公共区域,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状态。密闭的人员密集场所等公共区域可调节新风装置,加大新风量和换气量或开启换气扇以增加空气流通。对初效滤网应每周清洁消毒一次,可浸泡于有效氯含量为 250mg/l~500mg/l 的消毒液中 30min 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

  (三)加强宣传教育

  人员密集场所要设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防控知识宣传栏或显示屏,大力宣传防控知识,增强公众防护意识,提升公众防护能力。

疫情期间消毒管理制度6

  为了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促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校通风消毒制度。

  一、学校环境卫生消毒制度:

  1、加强教室、食堂、厕所、办公室等校园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教室的通风和消毒一样,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各班要安排专人,做好教室的通风工作和消毒工作,杀灭病原菌,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并做好消毒记录。

  4、教室应在每天上课前开窗通风,每天保持通风直到放学,其他教学用房也要每天开窗通风。

  5、楼道、厕所、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由总务处安排专人每周两至三次进行。

  6、班级每星期两次用喷雾消毒剂,喷洒教室,进行对教室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二、个人卫生要求:

  1、学生应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2、学生饮水必须自带水杯。

  3、保持居住房间的通风换气。

  4、避免和来自疫区的人员来往,如要接触,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口罩),尽量缩短接触时间,不要直接面对,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在接触后及时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医用酒精擦拭)。

  5、咳嗽和打喷嚏时不要正对别人。应使用纸巾保护遮掩口鼻。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