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名句大全1
1、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弟子规》
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2、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现能 《弟子规》
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3、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份 下称家 《弟子规》
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弟子规》
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5、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弟子规》
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6、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眦 《弟子规》
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7、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弟子规》
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0、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11、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
译文: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文: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
1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译文: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1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译文: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1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译文:青,从蓝草中取得,颜色却比蓝更深,比喻后生晚辈通过学习和积累,学习超过前辈。
1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译文: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要被打开。
1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译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19、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
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20、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礼记》
译文: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21、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清《增广贤文》
译文: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2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23、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国学经典名句大全2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41.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国学经典名句大全3
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