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搬迁方案3篇

时间:2024-01-26 09:04:29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搬迁方案3篇,供大家参考。

搬迁方案3篇

搬迁方案1

  一、前期准备工作

  1、确定总负责人、执行人员,以及各部门对接人员; 2、确定搬迁日期:

  3、发布搬迁通知(对内)及公告(对外),要求各部门接到通知后对所需搬迁的物品开始进行计划性整理;

  4、变更企业VI,如名片,是否需在搬迁前进行更换;

  5、新办公地点清洁用具、低值易耗品统计(需列明清单)及采购;

  6、新、旧办公地点出入证办理,主要是搬迁公司的搬运人员出入证。

  7、新办公室是否需做空气净化、精保洁。

  8、新址文件柜摆放,办公室安排。

  二、实施阶段

  1、各部门对所需搬迁的物品自行打包,并做标记,电脑拆装后由搬运公司负责打包。(工作必须物品可最后封箱)

  2、人力资源部对各部门需搬迁的'物品进行统计核对。 3、搬运当晚加班人员名单,对各部门物品核对。

  三、后续工作

  1、旧办公地点废品的清理。

  2、新办公地点的保洁。

  前期准备工作表

  搬迁物品统计表

搬迁方案2

  为推进全镇扶贫开发工作,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解决基本生存条件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根据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精神及县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联系本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原则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是一项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的工程。为积极稳妥推进项目的实施,在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政府组织、群众自愿原则。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土地等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上,镇人民政府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要发挥中央专项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以及对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调动搬迁户自愿搬迁的积极性。

  (二)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镇人民政府要积极做好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坚持成熟一个,审批一个,开工一个,做到有组织、有计划的稳步推进。

  (三)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搬迁方式不搞一刀切,根据各搬迁点具体情况,能就近插花安置尽量就近插花安置,宜分散安置的则分散安置。有经济基础、建房用地条件较好的搬迁点,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

  (四)镇人民政府实施、部门配合的`原则。镇人民政府作为工程业主,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其他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制定相应措施,积极支持工程建设;镇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负责督促、负责检查。

  二、易地扶贫搬迁对象选择

  (一)搬迁对象选择依据

  搬迁户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居住地生态环境恶劣,自然条件差的石山区贫困群众,人均耕地面积在0.3亩以下的;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工程建设中需要搬迁的农户;贫困地区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农民。(属地质灾害搬迁须市一级国土部门鉴定并确认)。

  2、有劳动能力,遵纪守法,实行计划生育,愿意到搬迁地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的。

  (二)搬迁区域的确定

  根据我镇居住地生态环境及地质灾害情况,搬迁区域确定为我镇的高堆、甘棠2个村。

  (三)扶贫搬迁对象的确定

  1、凡符合扶贫搬迁条件的农户,必须自愿提出申请。

  2、审批程序:搬迁户自愿申请。填写好《蒙山县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农户申请书》和《蒙山县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人口迁出审查表》,各一式四份。镇派出所、镇人民政府审查后签意见盖章,再由镇人民政府统一报县林业局审查签意见盖章,最后报县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定案。

  (四)各迁出点的移民规模

  全镇计划搬迁规模为4户15人(其中高堆村2户7人,甘棠村2户8人)。

  三、迁入地建设

  (一)迁入地选择依据

  1、各搬迁户就近插花安置,搬迁户不改变其原住小组所在地行政性质,生活住宅建设用地在自有的旱地(坡、荒地)安排,要有发展余地。由镇人民政府审查,上报县土地局审批后方可实施。

  2、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3、所在地的干部群众积极配合搬迁户搬迁工作。

  (二)迁入地的确定方法及各迁入点的搬迁人口规模

  迁入地全部在迁出地本屯(组)选择,不存在土地纠纷,也可降低搬迁成本,易于群众搬迁。全镇迁入地及搬迁人口规模为4户15人,分别是:高堆村2户7人,甘棠村2户8人。

  (三)迁入点的建设内容

  1、迁入点的主要生活和生产条件及移民生产发展方向

  各迁入点交通相对便利,具备路通、电通、水通条件,居住环境改善后,移民能安心搞好生产,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

  2、搬迁户的生产用地来源

  搬迁户仍使用原来生产用地,并在荒地、坡地垦荒开挖土地45亩(人均3亩)种植经济作物。

  3、搬迁户生活资料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

  新开垦耕地45亩,新建道路3公里,清理水利渠道2公里,搬迁户新建住房建筑面积250平方米。

  四、迁出地建设

  (一)退耕还林方案

  1、移民迁出后,在县水果、林业部门的指导下,计划种植水果和毛竹或造林,恢复植被。

  2、条件允许可垦为耕地,种植木薯或种桑等,发展经济达到脱贫致富目标。

  (二)方案实施时间

  搬迁后,用两年时间实施

  完毕。

  五、投资预算

  工程总投资7.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4.5万元,地方配套3万元)。

  六、实施时间及进度安排

  20xx年9月-11月,对2个搬迁点进行详细的摸底调查,做好宣传发动和搬迁户的思想工作,完成项目的实施设计方案。

  20xx年11月-20xx年6月,项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期内要完成住宅、道路、水电、新开垦耕地等建设,组织农户为下一步的生产、生活做好准备。

  20xx年7月检查验收阶段。项目竣工后,镇人民政府组织人员自检、自验,并将项目的有关资料整理归档。自验合格后,写出申请报告,由县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初步验收;初验合格后,再申报市有关部门进行验收。

  七、工程效益及试点意义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是我镇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措施,是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解决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全镇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工程建成后,易地搬迁户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使未摆脱贫困的群众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的群众安居乐业,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搬迁方案3

  区呈坎镇周林田地灾点为省重点地质灾害监控区之一,危险点上有34户128人。到20xx年9月底,危险点上大部分群众已搬出危险区,完成了20个重点户、12个非重点户的搬迁和4个非重点户的房屋拆除。为完成剩余群众的避让搬迁,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搬迁避让工作以“把握政策、善重民意,周密安排,确保搬迁”和“建一拆一,拆一补一”为原则,立足全面推进,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对危险点上的重点户严格按搬迁避让政策要求,积极引导和鼓励群众采取自建、外迁、投亲靠友等形式搬迁安置,需统一安置到龙盘新村的要统一安排好宅基地分配、基础设施配套等事宜,保障搬迁群众生产有发展,生活有保障。

  二、目标任务及工期安排

  20xx年10月15日前完成剩余2个非重点户的搬迁,20xx年10月25日前完成剩余10个非重点户的房屋拆除,确保完成周林田地质灾害点搬迁治理任务。

  三、主要措施

  加强地质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认真执行搬迁进度月报、周报等制度,确保在治理工作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加快搬迁避让安置工作,加大周林田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群众的组织动员工作,安排好群众的生产生活。

  抓好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的管理,紧紧抓住“建、搬、拆”三个环节,周密安排,细化责任,分工落实,真正做到思想、责任、工作、指挥四到位,坚持建新房、拆旧房的原则,群众搬迁安置后,危险点上的原宅基地收回,房屋及时拆除,并坚决禁止在危险点上新建住房以及迁入新的户籍、拆分户口等行为,同时做好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

  积极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鼓励支持群众开展多种经营,通过组织岗位培训、劳务输出等方式帮助群众多就业,增加收入,使灾害危险点上的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过得好,实现安居乐业,使搬迁群众既脱离危险,又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