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项目建议书模板5篇 软件项目建议书

时间:2024-01-27 09:22:16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项目建议书模板5篇 软件项目建议书,供大家参阅。

项目建议书模板5篇 软件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模板1

  第一章 项目概述

  第一节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广东某科技馆项目。

  2、项目性质

  新建,市级重点项目。

  3、项目建设单位

  4、项目建设地点

  广东某中心城区

  第二节 项目功能定位及受众人群

  一、功能定位

  本项目建设广东某科技馆,功能定位主要为产业科技馆,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增城整体形象的展示窗口

  项目建设科技馆将对增城的整体形象进行全面的展示,包括产业发展史、投资环境、人文环境,同时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地区展业发展政策、未来发展规划等,使观者能够全面了解增城的方方面面,积极表现增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彰显增城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2、增城特色产业的博览中心

  一个城市的产业经济是这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项目建成后将以增城产业经济为内涵,展示增城已颇具发展规模的产业经济发展与成就、以及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等,向观者展示增城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潜力及发展优势所在。

  3、增城先进企业和文化的展示窗口

  项目建设科技馆将组织特色产业的优秀企业形象展示,让观者充分了解增城企业的发展实力和现代企业文化,将给地区其他企业带来示范、表率作用,引领地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是对优秀企业的积极宣传,对其市场的开阔也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4、增城产业“新”发展成果的“亮相t台”

  产业“新”成果是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的重要力量。项目建成后将对各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成果及其应用现状进行及时展示,反映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生产力的进步水平。观众在参观的同时,体验的不仅仅是这种水平本身,更体验到创新的力量、体验到创新理念所带来的价值。因此,这种创新理念的传播对产业的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无疑会有相当的推动作用。

  二、项目受众群体

  项目科技馆主题定位为“绿色生态、科技增城”,受众群体包括领导、投资商、投资者、业内专家、大众人群、游客、媒体记者等。各群体的展示目的及展览馆承载的功能如下表所示:

  第三节 项目规划布局

  项目建设科技馆为5层,共计建筑面积3113.055平方米,其中1-4层为展陈区域,建筑面积2155.005平方米,5层为办公区域,建筑面积958.05平方米。项目展陈区各层布展规划规划如下:

  1、序厅

  科技馆1层为序厅,即科技馆的开篇,具有集散、导向等功能。观者步入序厅,既可看到增城的城市特色介绍,亦可了解增城的发展规划布局,整个序厅彰显出大气恢弘、气势磅礴的态势。向观者浓缩增城的发展历程,引领整个展馆的观展流程。

  2、启迪创新区

  为将具广东某特色的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光伏光电、物联等科技和产业的发展作为广东某科技馆常设展览内容的主轴,并通过上述科技、产业的发展过程,将相关的力学、热力学、电磁学、凝聚态物理学、核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态科学等基础学科和信息、环保等应用技术串联起来。

  3、绿色生态区

  该区由生态旅游、绿色城市、现代农业三大展项组成,主要结合增城的生态环境以及城市规划布局,加深观者对于增城人文和自然环境的了解。

  4、科技增城区

  该区具体分为传统产业、现代高新产业、优秀企业、未来产业四大部分,主要结合增城的特色发展模式展示增城的科技产业。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家和地区政策导向

  1、科技馆政策扶持明确,目前重在传统科普教育科技馆

  目前,我国科技馆建设已经拥有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国科学技术协议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xx-2015年)》等国家政策性文件中均提出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即是对科技馆建设工作的明确表述。

  但是,从政策内容不难看出,目前国家关于科技馆的政策主要倾向于科普教育功能的科技馆,这主要由于我国科普教育科技馆仍是发展的主流,而且各地科技馆建设也是如火如荼,已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但是,专业化科技馆已呈现出一定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亦是日益突出,相信未来定能受到国家政策的青睐。

  2、广东某鼓励招商引资,产业展览将助“一臂之力”

  鼓励外商投资是促进增城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政府的一项长期性政策。如,20xx年9月,广东某政府发布了《广东某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其中对奖励对象、奖励投资范围及奖励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

  《增城“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在“加快构建广州东部现代产业新区”的相关措施中提出:不断提高招商选资能力。一方面,要继续做大做强外向型经济。全力推进产业招商和特色园区招商,充分发挥广本效应,积极推进汽车、摩托车和旅游等支柱性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加大对日、韩、台等重点国家和地区以及跨国公司的招商力度,吸引相关零配件企业落户我市,形成产业链条,打造支柱产业群。促进出口市场和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增加自有品牌、高新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优化出口结构。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国内大企业、大项目、大财团的针对性招商,充分发挥大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强化相关后续服务。

  而产业展览作为一种经济媒介,是联系内外的桥梁和纽带,是投资商了解地区实力的重要平台,因此,项目建设地区产业科技馆,能够对地区的招商引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我国科技馆发展概况

  1、传统科技馆以科普教育为主

  传统意义上,科技馆是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组织实施科普展览及相关社会活动的科普宣传教育机构,通过展览、培训、实验、青少年教育、影视播放、报告讲座等多种形式贯彻教育内容,实现其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科技传播的目标,也是极富吸引力的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动场所。

  2、现代科技馆模式不断创新,专业化为主要发展方向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我国科技馆界尝试了多种创新方式,力图最大程度的发挥科技馆展教功能,为社会发展服务。

  大型综合性科技馆建设的同时,各地还根据自己的产业特点发展特色的专业科技馆:大庆建了石油科技馆,长春建设了光学科技馆,山东寿光建立蔬菜科技馆,杭州建成了低碳科技馆,佛山建立了物联网展示中心、北京建立了海淀区国家自主创新展示中心等,全国科技馆在向着特色、专业性方向发展。

  3、产业科技旅游市场日渐成熟繁荣

  产业科技旅游是将科技和旅游有机结合为一体的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类型,其通过图片、模型、实物等向游客展示产业的发展历史和成就,其中贯穿的科技发展,能够使游客了解到各产业的最新发展和前沿技术,无形之中也是对产业和其科技技术的良好宣传,对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同时科技旅游也创造了与消费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而且有着可观的经济效益。如北京中关村科技旅游活动仅20xx年全年就接待了250万人次,综合收益约1.2亿元。

  另一方面,产业科技旅游增强了教育的科技内涵,能够有效地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起到科普宣传的作用。在科技旅游过程中向游客传递科技知识、科学理念和探索精神是传统旅游所不能做到的,也因此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所以,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发产业科技旅游,使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也随之日益凸显。

  三、增城特色产业发展概况

  1、增城工业产业发展迅速

  “十一五”期间,增城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增城工业园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开发区为核心、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石滩研发创意产业基地等园区为配套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发展壮大了汽车、摩托车、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59.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2.7%。

  2、科技产出水平明显提高

  “十一五”期间,增城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科技产出水平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据统计,20xx年广东某实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96.93亿元,增长22.4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9.41%。专利申请量达20xx件,专利授权量1607件,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77.10%和130.23%。

  3、工业化为增城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20xx年6月广东某政府发布的《增城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工业化是增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目前,增城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未来工业化将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特征:一方面,工业化尚未彻底完成,特别是北部和中部地区还有大片的农村地区,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还有很大潜力;另一方面,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区域还有一个后工业化持续升级发展过程,特别是现代工业及服务业将进入快速提升阶段。

  4、增城未来工业发展需要“产业展览”

  综上可见,工业发展仍是未来广东某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产业展览作为一种经济媒介,是推动生产、活跃市场、繁荣经济的有效手段。可以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是离不开展览的。所以,在如此的背景下,本项目的建设是适宜的,是切合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是能为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正能量的。

  第二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能够为地区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平台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实现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外开放,就是打开国门走出去,引进来,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或吸收利用外国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以达到自身强大之目的。就是对经济技术发达的国家来讲,也是如此。而举办一系列的经济展览活动,是实现这一目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本项目建设专业的产业科技展览场所和设施,通过图片、模型、实物、视频,同时结合幻影成像、光电板、雕塑等展示手段提供地区产业相关科技展览服务,这对于地区外资的引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产业性展览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增城产业发展实力和地区软硬件条件。项目科技馆可以通过组织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历史、成就资料以及软硬件设施进行增城发展实力和潜力的展示,描绘增城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吸引投资者。

  其次,科技馆向来是地区投资环境的展示地。项目建成后能够及时发布展览地区政策、地区设施环境建设进展等,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加速投资决策的实施。

  因此,产业科技展览可以说是一种经济媒介,是地区软实力的展示窗口,是地区经济状况的“晴雨表”,是联系内外的有效途径。其对于地方和企业的招商引资、经济发展能够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二、项目将引领地区产业科技旅游发展,引领大众对地区产业的关注

  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和带薪假期的出现,旅游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活动方式,得到了国内外各省市的高度重视。旅游的种类多种多样,包括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以及观光旅游等,其中产业科技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新形式,满足了许多游客领略企业文化,追求科学的需求,从而吸引了一定的旅游者。

  近年来,广东某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农业资源、文物古迹资源、古村落资源、广场文化公园资源、宗教文化资源、农家美食资源等,旅游业发展迅速,对惠民富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地区产业科技旅游尚未得到开发,事实上,增城的产业科技旅游旅游是极具发展潜力的。

  三十年改革开放,广东某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空前增强,工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由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门类单一向工业基础显著加强、技术水平稳步提高、门类逐渐齐全的重大转变。目前,地区已形成了汽车及其零部件、摩托车、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科技发展成果卓著。

  在项目所建产业科技馆展览,将增城产业科技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通过图片、模型、视频等形式浓缩成一定的产业科技旅游资源,不仅能够吸引投资者前来,同时也能够吸引对地区产业、科技及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引导大众对于特色产业、前沿科技的关注与生活的改变,带动地区产业科技旅游的发展,同时能够丰富地区旅游资源结构,带动经济提速。

  三、项目将成为地区企业走向市场的`有效途径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自然地把作为一种经济媒介的展览,与会议有成效地结合起来,称之为展览会。展览会以最直观和艺术性的表现手法,把信息传递给参展者、参观者和消费者。举办展览会和一系列的经济交易会、洽谈会,是企业推销自己、展示自己的有效方法。因此,本项目建设专业的工业展览场馆,能够为园区及地区企业提供举办展览会、交易会、洽谈会的良好平台,为其走向市场提供助力。

  一方面,作为参展者(企业),可以利用展览会仔细认真研究分析竞争者的促销战略,可以把他们的价格和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意见迅速记录下来,并对此做出迅捷的反应,制定新的生产销售战略决策,给自己的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在各类展览会上,企业的产品经受着检验,参观者、消费者对产品品头论足,从产品的样式、质量、包装到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设备等都会给以公平的综合评价,企业可从中认识到自己的“真面目”,可以更好为设计企业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蓝图,使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扩大。同时,企业展示自己的产品,方便“买方”全方位地了解产品,促使交易的形成。

  因此,项目的建设可以助推园区及地区企业更好地走向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项目建设落实是园区展馆正常良好运营的需要

  项目建设园区共有四个不同主题的展览馆,采用“四馆合一”的形式。目前,除了本项目以外,另外三个展览馆项目已经基本建设完成,进入筹划开馆运营阶段。如若本项目迟迟得不到落实,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展馆的整体形象和开馆运营进度。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实施非常迫切,是园区展馆正常运营的需要。

  第三章 项目工程规模及投资估算

  第一节 项目工程现状及建设规模

  本项目定位为小型产业类科技馆,分5层,共计建筑面积3113.055平方米,其中1-4层为展陈区域,建筑面积2155.005平方米,5层为办公区域,建筑面积958.05平方米。目前,项目土建工程已经完成,后续主要为项目的装饰、布展工程。

  第二节 项目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的范围

  本项目为广东某科技馆展陈工程建设,本次投资估算主要包括1-4层装饰展陈配置、设备购置以及5层办公区的装修及办公设备购置等,估算包括在正常的咨询、设计和施工周期内,为完成工程所需投入的装饰布展工程费用、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预备费用等。

  二、装饰布展工程费

  由于项目对于展陈区和办公区的装修要求层次完全不用,因此,展陈区和办公区的工程费用分别估算。

  1、展陈区装饰布展工程费

  本项目展陈区装饰布展工程的单位造价参照近几年国内专业性科技馆的建设情况来估算。

  图表 3:近年我国专业性科技馆布展造价情况

  由于各科技馆建设时间不同,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其参考意义就会降低。在此,采用建设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取其权重的方法,来进行单位造价的加权平均,结果作为本项目的单位造价,估算项目装修及布展工程费用。具体估算过程如下:

  各科技馆单位造价权重=1/(20xx-建设时间);

  则平均单位造价=∑各馆装饰布展单位造价*权重/∑权重。

  经计算,各馆平均单位造价=1.72万元。

  本项目为小型产业科技馆,在此单位造价按照1.5万元/平方米估算,展陈区装饰布展工程费用=1.5*2155.005=3232.51万元。

  2、办公区装修工程费

  目前,商业办公楼的装修单位面积平均造价水平在900元/平方米左右,据此,项目办公区装修工程造价费用为:

  办公区装修工程造价费用=0.09*958.05=86.22万元。

  3、项目总工程费

  项目总工程费用=展陈区装饰布展工程费用+办公区装修工程费用

  =3318.73万元。

  三、设备购置及安装费

  本项目设备采购费用估算是基于展馆运营需要的设备的型号及委托的招标机构对相关供应商的询价来确认,并根据供应商最新报价计入了运杂费及安装费、现场零星加工制作的非标准构件费、工器具购置费、备品备件及其它费用等。

  本项目所需设备主要包括展陈区的配套设施以及办公区的办公设备,具体估算如下:

  图表 4:设备采购费用估算表

  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政部财建[20xx]394号)文规定计算;

  2、工程监理费:按《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xx]第670号)计取;

  3、招标代理服务费:按《关于印发<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计价格[20xx]1980号)规定计算;

  4、招投标交易服务费:按照广东省政府《关于省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交易服务收费问题的复函》(粤办函[1999]96号)文规定计算;

  5、工程项目设计费:根据《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xx]10号)计算。

  图表 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

  五、预备费

  预备费分为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是针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支出而事先预留的费用。涨价预备费是对建设期内可能发生的材料、人工、设备、施工机械等价格上涨,以及费率、利率、汇率等变化,而引起项目投资的增加,需要事先预留的费用,亦称价差预备费或价格变动不可预见费。本项目建设期较短,因此不计提涨价预备费,按照布展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用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5%计提基本预备费,约为193.90万元。

  六、项目总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装饰布展工程费+设备购置及安装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

  =4071.90万元。

  所以,项目需要总投资约4071.90万元。

项目建议书模板2

  项目的开发

  1、 项目区所在位置

  项目区位于##公路以西,##镇内,涉及新碰、野为、征拖、七氦、周开、平垛、蒋论、南可、四还、董是、小袁11个行政村,总人口2.06万人,农业研究报告指出:其中农业人口19209人,耕地总面积26427.82亩,20xx年农业总产值7874.91万元,其中:种植业6369.32万元,渔业896.2 万元,林牧业109.6万元,养殖业498.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008元。下面看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2、 项目区农业资源情况

  项目拟建区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全年雨量充沛,总降雨量1000mm左右,日照充足,常年2305.6小时积温较高,日均气温13-16℃,无霜期较长,达220-240天。该地区地势高低洼不等,水网密布,河沟面积3198亩,80%左右的耕地面积地面增高1.8—2.5 米,其中涝渍型低产田面积达9200亩,因此,在前几年农业结构调整时,开发了近380亩提水养殖鱼池,区域内土壤属勤泥壤种,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生态环境优良,灌溉水质较好,无污染,是发展稻渔共作无公害农业的理想基地。

  3、 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涉及5个防洪联圩,现有联圩基础较好,骨干水利工程完好率40%,联圩内有圩口闸42座,活口门15个,排灌动力苏?泵5座,50泵5座,贯流泵2座,灌排总动力660千瓦,现有机耕路56条,机耕桥14座,基础设施已具一定规模,设施基本配套,农田灌排率达 100%,渠系水利用系数100%,有效灌溉面积2.42万亩,这些为项目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项目区产业结构以稻麦连作为主,提水养殖为辅,其中稻麦种植面积近2.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6.8%。近年来,由于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加之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全,良种推广未能全面的种种原因,特别是今年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大量发生,农民的种植效益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遇水灾年份,形势更是十分严峻。

  今年的武育粳三号水稻有三分之一绝收,三分之一亩产仅有200公斤左右,还有三分之一的最高产量也不过400公斤左右,另有少部分生产的稻谷为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十分畅销,由此可见,实行中低产田的改造,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发展无公害农业势在必行。

  4、 项目区建设条件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条件非常优越,##公路、##河从##镇内腹部穿过南北长27华里,公路从镇域的中部横穿东西长13华里,四通八达,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而且##镇又是位于##市的较东部地区的家禽养殖重镇,东与陶破镇相靠,南有戴跨相邻,西与和垛接壤,北与昌还镇交界,辐射周边较多乡镇人气,财气比较旺盛,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因此##镇是发展优质种植业和无公害农业的有利区域。

  ——基础设施初具规模。项目区内2.64万亩,虽有部分低产田和部分提水养殖,但灌、排、防等生产设施相对齐全,规范化程度较高,种植条件很好,条田方整化面积较大,十分有利于农业的综合开发。

  ——生态环境较好。项目区无工业污染和环境污染,东临靖盐河,南靠蚌蜒河,西近唐港河,北有车路河,中有梓辛河、界河,水系条件十分优越,水质清淅,空气清洁,是发展稻鱼共作和农业综合开发的理想区域。

  ——科技力量较为雄厚。有丰富的农业种植、提水养殖,包括家禽养殖的多年历史经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养殖的新技术,有强大的农业科技队伍,农技、农机、水产、水务等主导职能部门均在项目区内。今年省下达实施的优质弱筋小麦项目建设就在该项目区内,并正在进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全省水稻机插秧的试点工作就在我镇进行,省长###亲自来我镇视察和指导,插秧机达50台套,实施机插秧面积达1万亩以上。

  项目建议书是由项目投资方向其主管部门上报的文件,目前广泛应用于项目的国家立项审批工作中。

  ——建设的依据 土地治理、低产田改造是国家重点农业开发项目,##市是个农业大市,在全省及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农业的模式是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亮点,改造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对推动我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质量,加速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内有 亩涝渍型和设施不够配套有低产田,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必须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从而提高这类低产田的综合生产力和抗御片段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业质量,所以既是农业发展的需要,又是农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农民增长收入的需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项目规划设计

  1、设计标准

  ① 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② 项目区有明显区域范围,按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并符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采取综合措施,集中整治,连片开发。

  ③ 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实现园田化。

  2、水利措施

  ① 灌溉工程:灌溉系统科学规划,田间灌溉设施、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齐全,性能与经济指标达到有关规划标准要求。

  ② 排水工程:做到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畅通,渠系、桥、涵、闸等设计合理,建筑配套。

  3、农业措施

  ① 农田工程:做到田(地)块要按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格田化,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

  ② 田间道路:做到布局(规划)合理,循环畅通,机耕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满足中型以上的农业机械的通行,宽度为5m以上,支路能保证农机通行,晴雨天畅通,并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宽度3.5m以上。

  ③ 土壤改良:通过农家肥的施用,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措施,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④ 良种繁育与推广:项目区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在100%,在有条件而又需要的项目区建立优质良种繁育基地,修建种子晾晒场和仑储设施,配备必要的种子加工检测设备。

  ⑤ 农业机械化:做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4、林业措施

  ① 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树进行植树造林。

  ② 人工造林苗林要达到二级以上的标准,造林当年成活率和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③ 农田防护林建设,要达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

  5、科技措施

  ① 农技服务体系:做到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完善项目区农业服务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强化科技服务功能。

  ② 技术推广: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一定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非项目相比,至少提高3个百分点。

  ③ 技术培训:做到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基层干部、农民技术是和科技示范户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做到每个行政村有3—5名农业科技骨干,每10户有1户科技示范户。

  6、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坚持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来改造低产田,提高农田综合生产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实现高产高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形成地方特色,促进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①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田间建设实现农田标准化、方整化改造低产田,通过路、桥、渠、站、电及小型建筑物的配套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② 培植支柱型农业产业,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发适销对路的定型产品推向市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型生态农业产业,并带动有关产业的发展。

  ③ 发展科技型龙头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培植和建立一批与相适应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并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实行订单生产、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④ 发挥项目区示范带动功能。把项目区建成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样板,为##及全省的农业发展提供经验。有效地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

  建设内容

  1、水利措施:

  ①新建机耕桥 12 座;

  ②新建小电灌站 25 座;

  ③新建苏?灌站 4 座;

  ④新建硬质渠 0.48 km;

  ⑤新配套小沟建筑特 186 个;

  ⑥架设电力线路 14 km;

  ⑦新增100kv变压器 4 台套。

  2、农业措施

  ①全面条田方整化实现农田标准化 20000亩;

  ②新筑机耕路砂石路面 5.5 km;

  ③新增农业机械收割机10台,插秧机100台。

  ④新建种子仓库 800 平方米。

  3、林业措施:栽植防护林意杨 10万株。

  4、培训措施:项目区根据季节特点,农事需要及时组织相关培训。

  投资概算及筹资措施

  1、 投资概算: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850万元。 其中:水利措施 655.35 万元; 农业措施 160.1 万元; 林业措施 30 万元; 科技推广 3.25万元; 前期工作费 1.3万元。

  2、 资金筹措: 申请中央财政 480 万元;省、市地方财政配套 160 万元,群众筹资210万元(约需投工10万个,折币200万元,群众自筹10万元,合计210万元)。

  预期效益

  1、 经济效益: 通过土地治理,项目区建成后,2.64万亩,产量产值将有显著提高。

  ①通过低产田改造,亩净增小麦100公斤,亩增收入75元,计增收 198万元;

  ②通过低产田改造,亩净增稻谷 150公斤,亩增收入 120元,计增收 316万元;

  ③项目建成后,每亩可节约成本 55元,计节本 145万元;

  ④项目实施后,合计可增收 659万元,亩平 249 元,人均 319元。

  2、 社会效益:

  ①项目实施后,可年产弱筋小麦 600万公斤;

  ②项目实施后,可年产优质稻谷 950万公斤;

  ③项目实施后,主体高新技术普及率将达100%,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④ 项目实施后,将促进我地无公害绿色农业迅猛发展,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⑤ 项目实施后,能带动我地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建立与发展,起到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⑥ 项目实施后,由于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健全了水系排灌功能,避免一家一户灌水机械的重复投资,节约发能耗,节约用水,降低农本。砂石路面的建设,改善了交通条件,提高农副产品的运流速度,增加了效益。

  3、 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由于地面整治,改造低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措施、新技术,规范农业投入品质量,改善土壤使肥、供水状况。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镇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保障措施

  1、 组织机构: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20xx年度土地治理项目领导小组,由##市开发局,##镇政府及项目实施的相关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名单(略)

  2、 监督机制: 项目实施中,实行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分离,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建立项目内部相互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和资金管理正常运转。

  3、 保障措施: 由项目管理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细化建设目标、内容、标准,强化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理,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项目建议书模板3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名称

  xx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

  二、建设单位及法人

  建设单位:xx大学

  建设法人:王xx

  三、拟建项目概况

  我们致力于建设一个集文化交流、娱乐休闲、强身健体于一身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的环境避风港。将该项目未来的经济效益用于改善校园的文化建设和帮助需要帮助的师生,在全市树立一个只属于我校的品牌标杆。

  四、建设规模、内容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8000平米,建筑面积3000平米,该中心包括学生大礼堂、室内游泳池、室内游泳池、健身房、桌球厅、乒乓球室等一系列等运动设施设备。

  五、项目书编制依据

  1. 国家计委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3. 建设部xxxx年《建设部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规定》

  4.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建设资料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活动中心是满足学校的急需

  xx大学作为乌鲁木齐市的主要大学,在全市甚至于全疆都在人才培养和文化引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文化兴盛战略中的重要环节,而人才培养的重点,就是学校能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舞台,让同学的各项才华得以充分锻炼和展示。学生活动中心的建设,是对学生工作和学生活动的大力支持,也是一个高校真正把学生当作学校生活主体的必经之路。

  二、大学生活动中心是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需要

  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场所,它的功能特点是:其一,综合性,它业务活动繁多,使用频繁,既组织文化娱乐活动,又有学习辅导工作,其二,内容复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三,多样性,各种活动形式各异,项目繁多。

  三、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学校整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机构,对于高校开展学生活动,建设校园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建立,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不但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各种能力,可以说大学生活动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职院校内重要的实训基地之一,起着实验室、企业等实习基地所不能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 需求分析

  一、xx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的需求分析

  为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需求,提供大学生自我实践和社会参与的机会,并为校学生会及其文化社团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拟建一座大学生活动中心。

  随着新大南校区发展以及学生规模的增加,为满足学生的文化活动、休闲娱乐和交流学习等要求。需要在原xx友谊宾馆三号楼旁,修建一个综合性的大学生活动中心。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3000㎡(可浮动10%,凹廓按100%计算面积,柱廊按50%计算),功能组成及要求如下:

  ①多功能厅500㎡,与清真餐厅+西餐厅+咖啡厅合用(含wifi ),并可用于各种聚会、小型音乐会、话剧等演出、舞会、电影播放等活动(室外部分可作为延伸部分,考虑学生在春夏秋季的活动要求,冬季可作为溜冰场。室外部分不计入面积)。

  ②300人报告厅,地面可不升起。

  ③学习区:包括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摄影、温室、编辑部及文学创作室、阅览空间等各种活动的要求,健身房应配有淋浴间和更衣室,加公共面积不超过1000㎡,可全部分割成单独的房间,也可根据各项活动的特点,做成部分封闭,部分半围合,部分开敞的空间,但应确保各种活动应有明确的界限。

  ④展览:100㎡(也可结合门厅、休息厅布置)可附设室外展场,室外部分不计入面积。

  ⑤门厅、休息厅、卫生间、行政管理用房、配电室、储藏空间、衣帽间和库房面积由设计者自定。

  第四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位于xx大学南校区中心道路交叉处

  二、场地现状

  场地现在是一片未开发的树林,北侧临近学校篮球场,南侧是密林。

  三、道路交通

  基地位于学校中心南北和东西向的道路交叉口,位于学校中心地带,交通便利。

  第五章 建设方案

  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方案略

  第六章、项目组织方式与建设进度

  一、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领导小组:由施工与监督方共同选派 项目设计:xx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项目施工:社会招标

  项目施工:社会招标

  项目监督:xx大学基建处

  项目总经理:由项目领导小组委任

  二、组织结构图

  三、项目建设进度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本项目计划使用资金13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共计1500万元

  二、资金使用计划

  1. 学校拨款有保障,政府拨款也较有保障,企业社会考虑的为最可能赞助,预计为500万元

  2. 资金包括现金和物资、科研设备和其它等等值物品

  3. 资金并不是短时间内全部到位,而是随时间进展逐步到位

  三、资金筹措

  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政府拨款、学校拨款和企业社会赞助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近年来xx大学正在探索并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实施以全日制学位教育为主体,以发展面向社会急需人才和终身教育的多种类教育和面向世界的高层次中外合作办学为两翼的新型办学模式,贯彻“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的指导方针;实施“依托传统优势,开拓高新科技”的学科发展战略;确立“知识、能力、人格”(KAP )三位一体的全面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正以“坚持两个中心(教育、科研),发挥四大功能(TRSC ,即教育育人、科研创新、服务社会、交往文明)”为目标,努力建设文理交融、医工结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一流现代大学。

  二、建议

  该项目需要考虑与学校的环境协调同时还应考虑保护学校环境,同时建筑本身应兼顾到节能的使用要求,同时该项目位于学校树林周围,应在个个方面的安全上面充分考虑,创造一种适合当代大学生进行文明大学活动的场地。

项目建议书模板4

  一、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区所在位置

  项目区位于##公路以西,##镇内,涉及新碰、野为、征拖、七氦、周开、平垛、蒋论、南可、四还、董是、小袁11个行政村,总人口2.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209人,耕地总面积26427.82亩,200X年农业总产值7874.91万元,其中:种植业6369.32万元,渔业896.2

  万元,林牧业109.6万元,养殖业498.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8元。

  2、项目区农业资源情况

  项目拟建区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全年雨量充沛,总降雨量1000mm左右,日照充足,常年2305.6小时积温较高,日均气温13-16℃,无霜期较长,达220-240天。该地区地势高低洼不等,水网密布,河沟面积3198亩,80%左右的耕地面积地面增高1.8—2.5 米,其中涝渍型低产田面积达9200亩,因此,在前几年农业结构调整时,开发了近380亩提水养殖鱼池,区域内土壤属勤泥壤种,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生态环境优良,灌溉水质较好,无污染,是发展稻渔共作无公害农业的理想基地。

  3、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涉及5个防洪联圩,现有联圩基础较好,骨干水利工程完好率40%,联圩内有圩口闸42座,活口门15个,排灌动力苏Ⅱ泵5座,50泵5座,贯流泵2座,灌排总动力660千瓦,现有机耕路56条,机耕桥14座,基础设施已具一定规模,设施基本配套,农田灌排率达 100%,渠系水利用系数100%,有效灌溉面积2.42万亩,这些为项目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项目区产业结构以稻麦连作为主,提水养殖为辅,其中稻麦种植面积近2.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6.8%。近年来,由于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加之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全,良种推广未能全面的种种原因,特别是今年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大量发生,农民的种植效益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遇水灾年份,形势更是十分严峻。今年的武育粳三号水稻有三分之一绝收,三分之一亩产仅有200公斤左右,还有三分之一的最高产量也不过400公斤左右,另有少部分生产的稻谷为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十分畅销,由此可见,实行中低产田的改造,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发展无公害农业势在必行。

  4、项目区建设条件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条件非常优越,##公路、##河从##镇内腹部穿过南北长27华里,###公路从镇域的中部横穿东西长13华里,四通八达,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而且##镇又是位于##市的较东部地区的家禽养殖重镇,东与陶破镇相靠,南有戴跨相邻,西与和垛接壤,北与昌还镇交界,辐射周边较多乡镇人气,财气比较旺盛,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因此##镇是发展优质种植业和无公害农业的有利区域。

  ——基础设施初具规模。项目区内2.64万亩,虽有部分低产田和部分提水养殖,但灌、排、防等生产设施相对齐全,规范化程度较高,种植条件很好,条田方整化面积较大,十分有利于农业的综合开发。

  ——生态环境较好。项目区无工业污染和环境污染,东临靖盐河,南靠蚌蜒河,西近唐港河,北有车路河,中有梓辛河、界河,水系条件十分优越,水质清淅,空气清洁,是发展稻鱼共作和农业综合开发的理想区域。

  ——科技力量较为雄厚。有丰富的农业种植、提水养殖,包括家禽养殖的多年历史经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养殖的新技术,有强大的农业科技队伍,农技、农机、水产、水务等主导职能部门均在项目区内。今年省下达实施的优质弱筋小麦项目建设就在该项目区内,并正在进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全省水稻机插秧的试点工作就在我镇进行,省长###亲自来我镇视察和指导,插秧机达50台套,实施机插秧面积达1万亩以上。

  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的依据

  土地治理、低产田改造是国家重点农业开发项目,##市是个农业大市,在全省及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农业的模式是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亮点,改造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对推动我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质量,加速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内有

  亩涝渍型和设施不够配套有低产田,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必须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从而提高这类低产田的综合生产力和抗御片段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业质量,所以既是农业发展的需要,又是农产品市场竞争争的需要,也是农民增长收入的需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三、 项目规划设计

  ㈠设计标准

  ①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②项目区有明显区域范围,按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并符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采取综合措施,集中整治,连片开发。

  ③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实现园田化。

  ㈡水利措施

  ①灌溉工程:灌溉系统科学规划,田间灌溉设施、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齐全,性能与经济指标达到有关规划标准要求。

  ②排水工程:做到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畅通,渠系、桥、涵、闸等设计合理,建筑配套。

  ㈢农业措施

  ①农田工程:做到田(地)块要按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格田化,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

  ②田间道路:做到布局(规划)合理,循环畅通,机耕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满足中型以上的农业机械的通行,宽度为5m以上,支路能保证农机通行,晴雨天畅通,并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宽度3.5m以上。

  ③土壤改良:通过农家肥的施用,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措施,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④良种繁育与推广:项目区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在100%,在有条件而又需要的项目区建立优质良种繁育基地,修建种子晾晒场和仑储设施,配备必要的种子加工检测设备。

  ⑤农业机械化:做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㈣林业措施

  ①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树进行植树造林。

  ②人工造林苗林要达到二级以上的标准,造林当年成活率和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③农田防护林建设,要达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

  ㈤科技措施

  ①农技服务体系:做到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完善项目区农业服务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强化科技服务功能。

  ②技术推广: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一定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非项目相比,至少提高3个百分点。

  ③技术培训:做到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基层干部、农民技术是和科技示范户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做到每个行政村有3—5名农业科技骨干,每10户有1户科技示范户。

  ㈥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坚持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来改造低产田,提高农田综合生产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实现高产高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形成地方特色,促进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田间建设实现农田标准化、方整化改造低产田,通过路、桥、渠、站、电及小型建筑物的配套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②培植支柱型农业产业,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发适销对路的定型产品推向市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型生态农业产业,并带动有关产业的发展。

  ③发展科技型龙头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培植和建立一批与相适应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并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实行订单生产、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④发挥项目区示范带动功能。把项目区建成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样板,为##及全省的农业发展提供经验。有效地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

  四、 建设内容

  ㈠水利措施:

  ①新建机耕桥 12 座;

  ②新建小电灌站 25 座;

  ③新建苏Ⅱ灌站 4 座;

  ④新建硬质渠 0.48 km;

  ⑤新配套小沟建筑特 186 个;

  ⑥架设电力线路 14 km;

  ⑦新增100KV变压器 4 台套。

  ㈡农业措施

  ①全面条田方整化实现农田标准化 20000亩;

  ②新筑机耕路砂石路面 5.5 km;

  ③新增农业机械收割机10台,插秧机100台。

  ④新建种子仓库 800 平方米。

  ㈢林业措施:栽植防护林意杨 10万株。

  ㈣培训措施:项目区根据季节特点,农事需要及时组织相关培训。

  五、 投资概算及筹资措施

  1、投资概算: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850万元。

  其中:水利措施 655.35 万元;

  农业措施 160.1 万元;

  林业措施 30 万元;

  科技推广 3.25万元;

  前期工作费 1.3万元。

  2、资金筹措:

  申请中央财政 480 万元;省、市地方财政配套 160 万元,群众筹资210万元(约需投工10万个,折币200万元,群众自筹10万元,合计210万元)。

  六、 预期效益

  1、经济效益:

  通过土地治理,项目区建成后,2.64万亩,产量产值将有显著提高。

  ①通过低产田改造,亩净增小麦100公斤,亩增收入75元,计增收 198万元;

  ②通过低产田改造,亩净增稻谷 150公斤,亩增收入 120元,计增收 316万元;

  ③项目建成后,每亩可节约成本 55元,计节本 145万元;

  ④项目实施后,合计可增收 659万元,亩平 249 元,人均 319元。

  2、社会效益:

  ①项目实施后,可年产弱筋小麦 600万公斤;

  ②项目实施后,可年产优质稻谷 950万公斤;

  ③项目实施后,主体高新技术普及率将达100%,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④项目实施后,将促进我地无公害绿色农业迅猛发展,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⑤项目实施后,能带动我地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建立与发展,起到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⑥项目实施后,由于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健全了水系排灌功能,避免一家一户灌水机械的重复投资,节约发能耗,节约用水,降低农本。砂石路面的建设,改善了交通条件,提高农副产品的运流速度,增加了效益。

  3、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由于地面整治,改造低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措施、新技术,规范农业投入品质量,改善土壤使肥、供水状况。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镇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七、 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200X年度土地治理项目领导小组,由##市开发局,##镇政府及项目实施的相关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名单(略)

  2、监督机制:

  项目实施中,实行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分离,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建立项目内部相互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和资金管理正常运转。

  3、保障措施:

  由项目管理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细化建设目标、内容、标准,强化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理,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项目建议书模板5

  一、总论

  1、项目名称:

  2、承办单位概况(新建项目指筹建单位情况,技术改造项目指原企业情况)

  3、拟建地点:

  4、建设内容与规模:

  5、建设年限:

  6、概算投资:

  7、效益分析: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1、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建设条件分析:包括场址建设条件(地质、气候、交通、公用设施、征地拆迁工作、施工等)、其它条

  件分析(政策、资源、法律法规等)

  3、资源条件评价(指资源开发项目):包括资源可利用量(矿产地质储量、可采储量等)、资源品质情况

  (矿产品位、物理性能等)、资源赋存条件(矿体结构、埋藏深度、岩体性质等)|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达产达标后的规模)

  2、产品方案(拟开发产品方案)

  四、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技术方案

  1、生产方法(包括原料路线) 2、工艺流程

  (二)主要设备方案

  1、主要设备选型(列出清单表) 2、主要设备来源

  (三)工程方案

  1、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及面积方案(附平面图、规划图)

  2、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

  3、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建设投资估算(先总述总投资,后分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安装费等)

  2、流动资金估算

  3、投资估算表(总资金估算表、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

  (二)资金筹措

  1、自筹资金 2、其它来源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销售收入估算(编制销售收入估算表)

  2、成本费用估算(编制总成本费用表和分项成本估算表)

  3、利润与税收分析

  4、投资回收期

  5、投资利润率

  (二)社会效益

  七、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