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杂草的哲理故事3篇 《杂草的故事》,以供参阅。
杂草的哲理故事1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弟子在郊外的草地上坐了下来。哲学家说:“你们看,我们周围长满了野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铲除它们!”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老师,只要有一把铲刀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撒上石灰,可以铲掉所有的野草。”“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
等弟子都讲完了,哲学家站起来说:“你们回去后,各按照自己的办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的今天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他们发现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他们来到去年就坐的地方未见到哲学家,却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要想铲除旷野里的杂草,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庄稼长势良好。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有句话说:“止谤莫如自珍。”
生命中杂草丛生又有何妨?
当你遇到不如意,烦恨交织难以摆脱之时,惟一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就是忽视它的存在,无视它对你的伤害,将精力、时间和智慧投入到有意义的、令人奋发向上的事情中去。
时间会冲淡你曾经有过的痛苦,也会因你的刻苦勤奋,给予你生命以生机与报答。
这个道理与文章里的庄稼与杂草的暗喻,可谓异曲同工,值得反复体味。
杂草的哲理故事2
杂草的用途
一位农夫弯着腰在院子里锄草。天气很热,他满头大汗,汗珠不停地顺着脸颊流下来。
可恶的杂草!假如没有这些杂草,我的院子一定很漂亮,神为什么要造这些讨厌的杂草来破坏我的院子呢?农夫这样唠叨着。
有一棵被拔起的小草正躺在院子里,它很平静地对农夫说:
你说我们可恶,也许你从来就没有想到过,我们也是很有用的。现在,就请听我说一说吧。我们把根伸进土中,等于是在耕耘泥土,当你把我们拔掉时,泥土就已经是耕过的了;此外,下雨时,我们防止泥土被雨水冲掉;在干涸的时候,我们能阻止强风吹起沙尘;我们是替你守卫院子的卫兵,如果没有我们,你根本就不可能享受种花、赏花的乐趣,因为雨水会冲走泥土,狂风会吹散泥土所以希望你在看到花儿盛开之余,能够想起一些我们的好处。
农夫听了这些话,不禁肃然起敬。从那天以后,他就再也不会瞧不起任何东西了。
点评:在多数管理者眼里,身边的大多数员工即使不是杂草,但也绝对不是鲜花,可是你是否想过,虽然他们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一点也不够出色,但默默地维持着组织的根基,保持着组织的稳定的,不正是他们吗?真正为组织发展保驾护航的,也许并不是那为数不多的鲜花,而是那些默默无闻的众多小草。
杂草与人才
有一位成功人士,买了栋带着大院的房子,他一搬进去,就对院子全面整顿,杂草杂树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某日,原先的房主回访,进门大吃一惊地问,那些名贵的牡丹哪里去了。成功人士才发现,他居然把牡丹当草给割了。后来他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更是杂乱,他却是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却是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直到暮秋,他才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并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
启示:珍木不可能一年到头开花结果,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才认得出。人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发现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了解。
杂草的哲理故事3
一哲学家,带着他的学生们游历,一天,他们来郊外休息,老师,看着杂草丛生的旷野,问他的学生,如何除掉旷野中的杂草。
学生们有的,说用锄铲,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洒上石灰也许更好。
看同学生议论纷纷,老师说:“这样吧,你们按自己想的方法去做,一年后,再来这里”。
一年过去了,学生们,如约前来,可是,等了好久,也没看到老师,却看到了他们去年坐着的地方,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
学生们恍然大悟:要想除掉旷野中的杂草,只有种上庄稼。要想让自己心灵洁净,不生杂草,就用美德占据它。
心灵如土地,这块地,无论是肥沃还是贫瘠,总不会闲着,总会长出一些东西。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心灵是诚实的,从不会欺骗人,你种什么,它就收获什么。你栽的是花,她就开花,你种的是庄稼,她就收获粮食。你若懒散,不去打理它,它就生长杂草和荆棘。
杂草占居着心田,会把人心搅乱。因为,它缺少营养,干旱贫瘠,即使,种粮食,产量也极低,就象那山坡子地。
这样的土地,盛产,怨恨恼怒烦,这些负面情绪。一点鸡毛蒜皮,就会让人的心掀起波澜,他们会因为,吃了一毛钱的亏,忧心懊恼,会因为,听了一句不中听的话,找人理论,甚至,发生口角,会因为,别人的风光得意,嫉妒的几天睡不好觉,快乐即使来了,也如风一样,轻轻刮过,瞬间就不见了踪迹,不如意事,如影随形,生活中总有阴影,阳光再强烈,也照不到他的心中。
这杂草是什么,就是自私的心灵,狭隘的心胸。就是贪,嗔,痴。就是无明。它们如乱麻一样,结成绳,打成结,抱成团,把你团团绕在里面,让你剪不断,理还乱,生活得狼狈不堪,心灵的镜子,落满了灰,却不知如何打扫,这样的活着,焉能不累?
种上了庄稼,栽上了花,这样的心灵,是丰盈的,温润的。这花,这庄稼,就是美德。就是善良,真诚,宽容,仁爱。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修养自己的德行。
修养德行,就要如孔子所说,每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要“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如此,德不孤,必有邻。四海之内皆兄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德行高尚的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他们,不会在一时一事上,计较自己的得失,只会为社会忧虑,他们的忧,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如范仲淹。这样的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常宽于物,不削于人。”
德行美好的人,他们有豁达的胸襟,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高于他人的境界,这些极好的养料,让心田的庄稼郁郁葱葱,哪有杂草的容身之地,即使有,也很快会被拨掉。不会让它兴风作浪。良好的德行,犹如大树,杂草犹如蚍蜉,蚍蜉撼树,谈何容易?
德行美好的`人,他们懂生活,会生活。能于平凡生活中,找到快乐。清风明月不用买,鸟语花香自然来。
如圣人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如孟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三乐,有的普通人并不难获得,只是我们没有感悟到罢了。美好的德行,使他们居上不骄,在下不忧。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有美德陪伴,他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心灵的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均属于自己,没人能承包,没人能租赁,更没人能转卖。在这块土地上,种上美德吧。种上善良,邪恶不在;种上宽容,刻薄不在;种上仁爱,憎恨不在;种上诚信,谎言不在。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里仁为美,德高鬼神钦,美德如鲜花,种植在心田,定会馨香四溢,常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