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科学改变世界5篇,欢迎参阅。
科学改变世界1
人们对未知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仿佛冒险家一般总是喜欢到那些未被探索过的幽暗的洞穴。于是科学就应运而生,它是在黑暗中摸索的先辈们开出的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也是指引后人在浩瀚无际的知识海洋里遨游的的明灯,它指引人们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前进。有人说,科学是枯燥无味、单调无聊的。诚然,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虽然繁多的公式会使人眼花缭乱、心烦气躁,但是科学的魅力毋庸置疑,科学的乐趣在于它的创新性、趣味性。当你决定探索新的科学领域时,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你的实验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会有哪些令你意想不到的现象。这种不确定性能为科学研究带来许多乐趣以及更深层次的思考。亦或者,你脑中一闪而过的灵感被付诸实践,并且最终改变了世界,这并非是天方夜谭,而是真正有机会实现的。这本书名为《可怕的科学》,其实并不可怕,内容非常幽默,读起来使人感到非常的轻松。书里面配有大量有趣的漫画插图,它以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了很多抽象的道理,向人们讲述了世界上著名科学家的事迹和他们所做的一些改变世界的科学实验。这本书很贴近生活,向人们介绍了一些在生活中通过借助常见的生活用品就可以完成的实验。
总之,这本书内容充实、布满悬疑、颠覆传统,让人们真真切切地体会了科学的乐趣。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不仅仅是科学方面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对于未知事物的态度以及对待梦想的态度。人只有常常对未知事物保持一颗好奇心、探索之心,才能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事物和科学原理。人的一些对于未知现象的想法只要经过不懈的探索,就很可能改变人的生活,改变世界。一个人,只要有梦想,就要不断地奋斗。电磁铁的发明者威廉·斯特尔基小时候家境贫穷,甚至有时候要靠乞讨维持生计,但是他立志研究电,经过不断的研究,最终发现了一系列的电现象并发明了电磁铁。诚然,科学的乐趣还不止这些。在那些看似枯燥的公式定理后面还隐藏着一些更为深刻的东西,这些都有待于每一个爱好科学的人去研究、去发现。正如艾萨克·牛顿所说:“我只是一个在沙滩上拾贝壳的孩子,为拾到一个美丽的贝壳欣喜不已,却忽略了眼前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广阔的海洋里面还有黑暗的区域未被灯光照亮,因此,只有坚定不移、勇往直前、富有不屈不挠、敢于创新、善于发现精神的人才有机会踏入这片未知的海域。
到那时,他会发现别人不曾发现的美丽的风景,这意味着他开始了自己新的探索的旅程。在探索的道路上,他不会满足自己既得的成果,他会喊着更为嘹亮的号子,弯下自己坚实的脊梁,蓄足气力,精神抖擞地向下一片未知的海域进发。在这一路上,对未知世界额好奇和探索之心始终伴随着他,所以,他从不抱怨什么,哪怕有再多的险阻,因为他相信,他所做的是他毕生的事业。最平凡的事物里面往往会蕴含许多深邃的道理,因此,只要处处留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那么就会学到无穷的知识。科学,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问,在通过人们不断的探索中逐渐被完善,科学的乐趣也被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科学改变世界2
自从我买了《改变世界的科学实验》觉得它真是一本好书,还让我对世界、科学有了新的见解。我认为这本书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要努力学习,不断地探索,多留意身边的小事才会成功。
这本书都是以好玩实验、有趣的问题、搞笑的故事为主的科普图书,有些实验让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比如《颤抖的香蕉》这章实验讲的是:“我”分别把三根香蕉放在不同的地方——冰箱的冷冻室、冷藏室、厨房。放进冷冻室的香蕉过了几个小时颜色变的更深了,而且像石头一样硬。之后的一个星期香蕉的颜色都没有变化。“我”把放在冷藏室的香蕉拿了出来,几个小时后,就变黑了,而且又像一滩烂泥特别恶心,还流出了棕黄色的汁,但却没异味。看到这我很好奇为什么会这样,我迫不及待地把目光转移到了下一页。原来这是因为放在冰箱太久了,水成冰后,使香蕉细胞产生了许多洞,许多酶都漏了出来,而在低位下这些酶不能发挥出什么作用(因为酶需要热量工作)。当这根香蕉又经过解冻,这些酶就开始迅速工作,所以这根香蕉就变黑了。放在冷藏室的香蕉变成棕黄了,可是因为冷藏室的温度要比冷冻室低所以香蕉的水分没有被冻住,香蕉细胞没有被破坏所以没变成黑色。而放在厨房的香蕉长了许许多多的黑色斑点。
这本书的实验都是我们生活中不怎么在意的小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多留意身边的小事,努力地学习,不断的探索才有可能踏上科学的高峰。
科学改变世界3
1月27日下午,天气晴朗,参加活动的好心情与这不冷不热的好天气一样让人好舒服!我如约参加由厦门市少先队工作委员会、思明区科学技术协会及海西晨报主办,teamlab未来游乐园协办的“未来游乐园杯20xx向日葵小记者嘉年华”的体验活动。
“未来游乐园”中的游戏设备品种繁多:色彩明艳的“水晶宇宙”、卡通可爱的“小人儿所居住的房子”、形状各异的“天才跳房子”、神奇变幻的“远古神灵故事”、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美图“拼”成的“彩绘水族馆”……
我觉得最有趣的.活动是“串联吧——积木小镇”。讲解员叔叔向我们介绍:“这是在许多不同颜色的积木之间形成的铁路或道路,列车、汽车就会开始行使的积木。由于相同颜色的积木会陆续串连在一起,因此隔壁的积木也会串联起来。”我先拿起一块红色积木,向前一推:呀,它和临近的积木建成了一条红色的公路;接着,又拿起两块绿色的积木,又一推:哇,两部绿色的卡车正行驶在绿色的公路上;然后,再拿起三块蓝色的积木,再一推:咦,蓝色的积木汇聚成了一条蜿蜒的小河,潺潺的流水声是那么动听……我沉浸在这奇妙的想象空间里。忽然讲解员的集合号把我从幻想拉回到现场:“小朋友们,你们的体验时间到了,要把机会留给别的小伙伴一起分享哦。”我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虽然体验活动只有短短十分钟,到却让我深刻体会到;科学技术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体会到了科学的乐趣。今天的我们要好好学习、明天的我们将认真钻研,努力探索科学新奥秘。加油!
科学改变世界4
曾经遥远的梦想,因为现代科技而变得触手可及。
——题记
因为科学技术,我们可以在炎热的夏季凉爽又舒适地休息;因为科学技术,我们可以轻松在万里无云的天空翱翔;因为科学技术,我们可以跨越海洋与别人交谈……科学改变了这个世界,令她更加地丰富多彩。
听,一阵阵浪击的声音透过空气一波波地传来,像是来自天边的呐喊。如果你认为这是在海边才有的声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这声音是通过电脑的音响传出来的。
如此真实的海浪声居然会从那里传出,这是百年前的古人万万不可想到的吧。而现在,不仅是声音,就连图像、视频也可以在显示屏上生动上演。这样,人们就能通过电子设备,回味之前的开心时光与幸福时刻!它改变了人们无法记录过去的遗憾,把一点点的回忆压缩在设备内,永久留存。
还记得西游记里唐僧一行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吗?他们跋山涉水,历经磨难才到达了取经的地点,把任务完成。而这整个过程整整花费14年的漫长时间!
而现在,不管你想去哪国旅游,都可以乘坐交通工具到达。其中,最快最便捷的便是飞机。它像一只雄鹰飞过蓝天,瞬息带你到达目的地。唐僧师徒四人14年的路程,用飞机甚至不到一天就能到达,可见它是多么的迅捷。
而火车则如一条条卧龙,盘踞在地面上。它的速度虽没有飞机快,但它能让我们欣赏沿途的风景,感受旅程的乐趣。
说到火车,就不得不提起那条“天路”。
青藏高原本是一处与世隔绝之地,但是,那条“天路”彻底改变了高原儿女的命运。通往青藏高原的“天路”是一项十分伟大的铁路工程,它连接了天与地,让更多的人能够相互来往,相互沟通。
如果没有科学,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科学改变世界,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我们也要努力学好知识,用行动回报赐予我们一切的世界!
科学改变世界5
想象一下,19岁时的你,每天会做什么呢?
在这个刚升入大学的年龄,很多人或许都会沉迷于打游戏、看动漫,抑或刷微信、聊QQ,甚至是睡懒觉。可是,有这样的一个女孩,她在19岁时已经成为了一名身价高达近5000万元的女科学家,并被加拿大慈善机构PlanCanada评选为“全国20岁以下的20名顶尖青少年”。
她就是华裔女孩姚佳韵。
姚佳韵从小生活在中国潘阳市。小学四年级时,跟着父母移民加拿大。她对环保科技的兴趣,是源自于一次环保主题的野营活动。野营一开始他们去了电子废品回收处,成堆的塑料垃圾山映入眼帘,这一切着实吓了她一跳。当她向身边的工作人员咨询如何销毁塑料垃圾时,工作人员叹息了一声说道:“可能5000年都不会消解。不仅会危害环境,这种塑化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让人揪心。”
回到家后,佳韵一直想着垃圾场看到的一幕,以至于晚上的噩梦竟然是自己被垃圾吞噬的画面,让人心惊胆战。一定有东西可以对塑料有很好的降解作用!她心想。凭着这种信念,姚佳韵找到搭档汪郁雯合作,决心一起为环保做点事。
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们每天都在电脑前阅读成千上百篇的科学论文,摘录出每一个可能突破的点,并找出与之相关的多条线索,依次进行排查。最终,她们将目标锁定在微生物方向上。但是苦于没有设备和更多的资金投入,她们将这个主意提交给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林赛博士。
出乎意料的是,林赛博士让姑娘们加入了他的实验室。有了林赛博士的协助,姑娘们感觉犹如神助。然而,这一切仅仅是刚跨大门而已。接下来的工作是无止境的实验化验,针对所有可能性元素进行筛选。这也就意味着她们待在实验室的时间几乎占据了所有的课余时间。就这样,她们用最原始的排查法逐一去实践,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最终,找到了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解决方案,即利用细菌降解塑料。
实验结果一经公布,她们便被所在地区的环保机构重视起来。而这项研究也顺利的帮她们拿到“加拿大生化科技挑战赛的冠军”。紧跟其后,竟然是全球最大的演讲舞台TED的邀约。让人更想不到的是,连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和Google创始人之一的赖利·佩吉都想听她们分享实验经验。
众多的科技开发公司主动联系她们,希望可以开发她们的技术,并将实验成果更有效地运用到生活中。但是,姚佳韵与汪郁雯选择继续做实验和做研究。她们认为,塑料降解技术虽然不错,但在实验室内做出的结果和用到大自然中的效果会有差异。想要更好地促成技术开发,不仅需要大量时间,也需要更多知识。于是,她们选择回归校园,继续研究此课题。
她们一直坚信,微生物在环境问题上起着积极的影响,只是现在还不够明显。今后,人们不仅能依靠细菌来解决恶性发展的环境问题,更可以用创新手法,让微生物对保护环境的作用更具冲击力。
热议锐评:少年强,则国家强。今天,当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问题,青少年们亦可以积极地影响着世界。或许我们没有姚佳韵那般出众的才华与机遇,但只要我们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用心地参与这个社会的点滴,那么,这个世界的美好就有我们的一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