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教师家访制度3篇 教师家访规则教育部,供大家赏析。
教师家访制度1
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促进学校与家庭联系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协调学校与家庭的步调,统一学校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有机整合学校、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同步合力,促进学生平安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更好地完成我校办学目标,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学校教师家访制度》。
一、家访形式
1、走访学生家庭;
2、请家长来校座谈;
3、电子(电话、校信通、网络)等联系。
二、家访对象
1、教师家访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2、贫困生、学困生、留守儿童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思想学业变化重大学生、父母进城务工学生、残疾学生等学生家庭进行重点家访。
三、家访内容
1、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及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内容包括:
①家长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情况,职业情况等;
②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居住条件,家庭成员构成,学生父母感情情况,家长对学生的要求等;
③学生在家的情况,诸如学习环境,学习时间,看电视时间,交往情况,家务劳动情况等。
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帮助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实施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
3、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民生政策与学生安全教育常识,介绍学校办学特色及学生的培养目标,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4、对因学校、家庭彼此不了解,对学生教育产生误解或分歧,造成配合欠佳的少数家庭提出问题,如实介绍情况,耐心听取家长意见,通过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沟通心理,争取实现协同教育。
5、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等。
四、家访要求
1、一年级班主任和新接手的班主任在第一学期内应对全班学生进行全员家访;其他班主任对二分之一学生进行家访,一年内完成全员家访。正、副班主任共同参与家访。
2、教师家访做到“十一要”、“七必访”、“五回避”
(1)十一要:要有计划准备,目的明确;
要有交流、沟通策略方法;要学生在场(一般情况下);要实事求,坦诚公正;要一分为二,客观辩证;要态度诚挚,言辞恳切;要听取意见,共商良策;要文明礼貌,尊重家长;要全面家访,全面了解;要有家访记录,能拍照的要拍照;要树立教师形象,注意家访安全。
(2)七必访:贫困生家庭必访;
学困生家庭必访;留守儿童必访;缺损型家庭(单亲或离异)家庭必访;思想学业变化重大学生家庭必访;父母进城务工或不在家的'学生家庭必访;残疾学生(有生理、心智障碍学生)家庭必访。
(3)五回避:回避用电话联系代替家访;
回避告状式家访;回避指责家长;回避利用家访办私事;回避收受家长馈赠和邀请吃饭。
3、教师对学生进行家访,必须有计划目标,目的明确。交流、沟通讲究策略、方法,做到实事求是,客观辩证,并认真听取家长意见与建议,阐明自己和学校的看法、意见,共商学生教育良策。
4、教师家访必须做好家访记录,能拍照的要拍照。
五、奖惩考核
1、期末年终由各年级组收齐家访簿记录,报交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检查考评、通报和存档迎检;
2、学校把教师家访情况作为教师期末年终绩效考核、年度考核及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3、学校对家访活动中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推广家访经验。
教师家访制度2
家访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把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做好家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特制定此制度:
一、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家访首先要了解情况,家庭情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二是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三是共同研究,统一要求,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四是提出建议,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
二、提高家访的效率和效果:
1、家访要有计划、有准备,每学期每个学生要家访一次以上。
2、教师反映情况既要实事求是,又要讲究方法。向家长反映情况时,一般应让学生在场,当着学生的面,既要介绍学生的优点,取得的进步,又要指出他的缺点,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不要在家访中“告状”,借助家长的“权威”慑服学生。
3、尊重家长,互相信任。在家访过程中,班主任要尊重家长,礼貌待人,诚心诚意,即使碰到“拉短”的家长,也要耐心说服,以理服人。
4、家访要做到制度化、经常化,除了做好面上的家访外,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家访,以保持学校和家长的密切联系。
教师家访制度3
为了密切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间的相互联系,使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教学信息快速传递以达到教师与家长积极互动的目的。实现对学生实施教育以学校为主,以家庭教育为辅的教育战略,现结合我校及我校学生家庭实际,制定家访制度。
一、参加家访人员:全体教职工均有对学生进行家访的义务和责任,其中以学校各级领导和班主任为主。
二、家访对象:全体学生(含流失生)三、家访原因:a.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b.反映学生在校各方面表现;c了解学生在家情况;d.动员流失生反校;e.帮扶贫困生;f.控制欲辍生流失;g.学生在校意外情况;h.其他临时原因,需要家访。
三、家访要求:
1、凡进行家访的老师态度要端正,务求实效性,要具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进行家访活动。绝不搞为了完成家访任务而进行的家访活动。
2、上课时间进行家访,事先进行家访人员要与学校校长、书记或教导主任请示,说明家访对象及进行家访原因。经领导批准后,方可离校进行家访,家访回校后要向请示领导作口头汇报,对应急问题要做及时办理。
3、进行家访要携带由学校统一印发的“家访记录”,家访时要把与家长进行谈话的内容作概要性的记录,家长要签字或盖章。
4、家访记录要在进行家访人员手中保留(学校随时抽查)期末统一交到教导处存档。
5、任何教师或领导不得以家访为借口出校办理其他事情,经查出视为旷工,并按学校出勤有关条例严肃处理。
6、进行家访活动人员数量的要求:
(1)课任教师对所教学生的家访,每学期在30%。
(2)学校领导每学期进行家访,10-20人次。
(3)班主任进行家访,每学期在40%。
学校对学生家庭进行走访了解和调查研究,是我们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获取学生信息的重要途径。是矫治学生行为偏差,帮助学生学生完成学业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希望进行家访活动的人员,认真按本制度开展此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