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童年的记忆7篇,以供参阅。
童年的记忆1
风车,民间也称为“风齿喽”,是中国民间年代久远的一种传统玩具。它既是一种玩具,又是传统节日的应时之物。风车通常以纸、木等材料制成风轮形式,借助风力而旋转,这种简单的玩具迎合了孩子们都喜欢奔跑、追逐的特点,并且价格低廉、制作简单,所以深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同时作为一方风物,也为古代的画家所垂青,在南宋画家李蒿的《货郎图》中就绘有6叶小风车。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些头脑活络的农民在农闲之际制作风车,然后插在草把上,赶集或进城去卖以添补家用。
作为玩具的风车只有中国有,其他地方不多见。老话说“风吹风车转,风吹幸福来”,风车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吉祥祝福的寓意,与老百姓的生活乃至民俗节日息息相关,风车现已成为各地春节庙会和节俗活动的文化标志物之一。原始的风车玩具制作简单,用料就地取材,在中国分布较广,主要有纸制风车、木制风车2种。
纸风车的制作一般就地取材,找一张较厚实的纸张,实在没有孩子的作业本撕下一张也行,裁成正方形,将方形纸的两角对折,沿着折痕把纸的四个角用剪刀(小刀)往中间剪开,剪到离中间交叉点三分之二左右就可以了,将四个开口右方的四片呈45度角用浆糊粘贴到中间位置,待干后,用点燃的细香头在中间烧成一个小眼,然后再串上大头针或者细铁钉,非年节没有香可以用大头针或图订直接穿入,然后将其插在一根高粱杆上,这样就完成了纸风车的制作。
纸风车做好以后,将纸风车对准前方,然后迎风猛跑,或者手里拿着插着风车的高粱杆左右摆动,风车就会在风力的作用下呼呼旋转,常常是很多小孩子一起,人手一个风车,一起向前奔跑,大家比赛论输赢。
还有一种木制风车,这种风车是一般大一点的男孩子在过年时做的玩具,类似于飞机的螺旋桨,往往是固定在灯笼杆子上。小时候的乡村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家家户户都要选择一根长长的直直的松木杆或者杨木杆,在农家院子里竖起灯笼杆。在灯笼杆的顶端要用木棍钉一个三角形架子,三角架子的尖上用铁丝拧上一个铁圈,穿条绳子直垂地面,腊月三十日晚间,点盏灯笼拴在杆绳上,把它拽到空中去照明,这根杆子是为挂灯笼才竖的,所以称它为灯笼杆。据说灯笼杆的起因是从《封神榜》这部小说来的,姜子牙在封神的时候,忘了封自己,没留一席之地,只能蹲在灯笼杆上。出于对姜太公的钦佩吧,人们为他准备栖身之所的时候费尽心机,灯笼杆上除了红灯笼以外,很多心灵手巧的孩子还要在上面挂上风车和彩旗。
制做的时候首先要选一根拇指粗细的干木棍,大约十厘米左右,不能过长,过长风车转动不灵活。用尺子画出中分线,然后用刀将两端削成方向不同的斜面,中间部位两侧用到削平,用烧红的钉子或者铁条烫出圆孔,并且把边缘磨光滑,用一根稍细一点的钉子穿过空洞,在风车的前后穿上几块铜钱,为的是在风车旋转的时候铜钱相撞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然后将用钉子串好的风车固定在一个大约十几厘米长圆木的顶端,在圆木的尾部还要用线麻染上鲜艳的颜色,做个风车尾巴,就像一个风向标,使风车始终对着风吹来的方向,这块横着的木杆要在中间位置穿洞,然后用细一点的钉子钉在灯笼杆的顶端,但是注意不要订死,要能够随风左右摆动,一阵凛冽的北风刮过,风车欢快的旋转起来,并且伴随着铜钱相互撞击发出哗哗哗的声音,整个正月里都会发出悦耳的响声,直到召唤得春天来临。
风车,作为经济匮乏岁月里一种简易的儿童玩具,深受广大的少年儿童喜爱,60、70后的我们,可以说是风车这种简易廉价的玩具伴随我们度过了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现在虽然能够制作、愿意玩的孩子太少太少,但是那留存在记忆深处的童年游戏,不受贫穷还是富裕的影响,每个孩子心中的童年都是快乐的、回味无穷的,那在思乡的梦里依然呼呼作响的风车,使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童年的记忆2
冬季缓慢的下午时间
苍白的太阳
流泻着慵懒单调的光线
窗玻璃上
稳固着倦怠而萧瑟的树影
老师用小教鞭
指着黑板上的字
纠正着孩子们的发音
这样机械空洞的诵读
持续了整个下午
光线越来越弱
乡村学校的教室陷入
一片模糊
突然一个学生指着窗外大叫
“雪雪”
不知何时
雪花正如鹅毛一样
优美地落下
学生们喧闹着
涌出教室
老师的小教鞭
击打着黑板“啪啪”响
整个空旷的学校
沸腾了起来
雪花不停地筛下
整个世界
变得明亮
我们追逐着雪
雪花落在我们
头发上
睫毛上
脖子里
我们的身体
在冰凉的温暖里不停颤抖
我们衣服下面
欲望欢喜地鸣叫着
雪花改变了
整个下午的形态
那种压抑的快乐
贯穿了我们漫长的青春期
童年的记忆3
端午放假,回老家请阿訇,给者麻体的人们开斋待客,尽一份责任。
我都记不清自己几个月没有回去了,那些熟悉的面孔都在变老,而有的再也见不到了。听着乡亲们诉说着谁家开饭馆挣了钱,牛羊的行情如何,一张羊皮连十元都不值。都在谈论一些琐碎的细枝末节,但琢磨起来这些就是生活本真的面目,我也曾是在这样的熏陶里长大的,童年的记忆一幕幕在脑海闪耀。
家族里曾经的娃娃们都变了模样,看着都感觉生疏,有些根本认不出是谁家的孩子。孩子们的有些举动,似乎看见了童年的自己,腼腆、害羞。见了熟人道一句问候,便低着头把大人们躲得远远的。或许他们的心思,和那个年岁里的我相差无几,心里默默地盘算着攥钱买个篮球,以弥补缺失的娱乐活动。
记得高中时,为了弄到不多的一点助学金,哥们几个写申请书都是比穷、比惨。现在回想,对自己倒有了几分谴责。我写申请书的套路是:我出身在广河南部最偏远的乡,我所在的村是该乡最穷的,我家在最偏僻的庄子。就是想着用这样的一大堆套话,博得老师的同意。即便我说的那些都是事实,并非煽情,但一直未打动老师。可惜到高二时,由于班主任已经了解到我的工薪家庭,剥夺了我申请助学金的举手权。甚至于我回趟家请个半天的假,老师们都以为我在作秀,这么……的娃娃一定是城里的。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到广河县城还要转车到乡政府,也就是我读小学的地方,然后走一个小时回家。直到高中毕业,老师们才弄清真相,对我是满满的歉意,慨叹我的不容易。但到别人真以为我们读书不容易时,面对那些早已辍学的童年玩伴们,其实我感觉自己很幸运,一直是满满的乐趣。就如现在,自己面对生活的无助之时,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投出几丝对青年人的怜悯时,我内心的愤怒就会油然而生。
读小学时弟兄四个人每天到学校来回就是两个小时,早上要起得很早出发。学校对几个偏远庄子的学生实行免早操制度,由于我们是独庄,在一个半山腰也就几户人家,我们兄弟四个学生也就成不了气候,直到小学毕业都没有享受免早操。从那时我讨厌走路,若是遇到下雨或者下雪,就不想去学校了,待在家里看看书。每次望着离家近的孩子们中午回家吃午饭,我是无比的羡慕。然后拿出母亲装在书包里的大饼啃,喝一口凉水下咽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奢求。
在这样的环境里每天来来去去走山路,唯一解决的方式就是学会骑摩托车。摩托车就是男人的战马,并不是技能,变成了生活的助手。我11岁就尝试着征服了,在山梁沟底的穿越,为所迫的生活奔波,在暮色匆忙里抵达那仰望星空后的终点站——家。
我们的童年几乎是在孤寂里度过的,都没有娱乐的玩具,尽多是用木头或者红泥自己做玩具消遣,其实那就是我们雏形的梦。若说最眷恋的,该是爷爷用22元给我们买的那个牛皮篮球,托起了我们闯荡天涯的少年梦。我们兄弟几个用家里的木头做简易的篮球架,回家了还能玩玩篮球。回想最后一次做篮球架时在高中,我们兄弟几个人筹资买的钢管,自己焊接做的。后来篮板不翼而飞,从此兄弟们都忙着为生计奔忙,再也没有搭理过。直到现在那钢管架子还矗立在我家的苜蓿地里,坚守着我们的阵地,无人问津,孤独的如一个男人的胸膛。
回家的那天晨礼洗小净,忘了院子里有一个和房子台阶一样平的土台台,去年已经挖掉了。我还径直大步的往前走,直接从台阶狠狠的摔倒在院子。摸着疼痛的伤疤,一丝悲凉掠过心间,院子冷落的久了,庭院里除了五间大红瓦房,便是杂草丛生,绿意盎然流露的却是荒凉。这样的陌生,新的许久没有开始,而旧的早已结束,我思付良久。生命的更替,角色的转换,很多时候我忙都是措手不及的去面对。
对于家,到现在不论心里有多么期盼的回望,其实再也根本回不去了。童年时的人群、村庄、活着的习惯都已变得陌生,甚至于家中的庭院都陌生了,家只留下儿时的记忆。
童年的记忆4
光阴逝如飞,转眼间,我已告别了绚丽多彩的童年,但童年伙伴的灿烂笑容我仍记忆犹新,童年的记忆作文。
小夕是我童年时代推心置腹的好朋友,我们整天形影不离,算得上是好哥们儿。是他改变了我的生活,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快乐。
小时候,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玩玩闹闹,枯燥乏味的童年生活已使我感到厌倦,但自从认识了小夕之后,我对生活的观点大大改变了。他带我去外面玩,不厌其烦地告诉我各种有趣的东西,似乎是受到他的感染,内向的我变得开朗了许多,是他让我知道生活丰富多彩,只要多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如此美妙,写人的作文《童年的记忆作文》。
有一次,我同小夕去捉鱼,在一条小沟旁,他脱衣解帽,抡起裤腿,一话不说,便在沟里寻找目标,我在一旁望风,不一会儿,便捉到一筐鱼,我劝他离开,但他好像还没满足,把我的话当成“耳边风”。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他的脚趾头不小心被玻璃划破了,鲜红的血不停地往外流出来,我看见他这样,吓出了一身冷汗的,他却咬紧牙根,挤出一丝痛苦的微笑,告诉我他没事,便踉踉跄跄爬起来,艰难的走回家去了,我难以想象,当时他是怎样忍住疼痛的,仅仅一个微笑,就把一切痛苦都掩埋了。的确,人活在这世上,难免会有波折、困难,如果能以微笑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那么就会使痛苦减半,使人生更有价值。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消磨了岁月,但它带不走我们这份浓厚的友谊,它将成为我记忆中的一部分。
童年的记忆5
在童年,
我曾经历经许多风风雨雨。
那是因为我失败了有父母为我做坚强的后盾,
才使我有信心一次次勇敢地站起来面对困难。
在我伤心时,
是父母为我分忧。
在我苦恼时,
是父母我排解。
在我烦躁时,
是父母为我消除。
在我生病时,
是父母为我着急。
在我童年的记忆长河中,
妈妈就像给予我营养的新鲜蔬汁,
爸爸就像传授我做人道理的秘籍,
每天陪伴我的身边,
教我知识,
伴我成长。
童年的记忆6
童年像一串串音符,奏出华丽的乐章;童年像一条条小船,承载着天真和快乐;童年像一根根棒棒糖,满满的都是甜蜜的回忆;童年像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画出了美丽的油画。虽然童年充满了美好和快乐,但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傻事,让人哭笑不得。
“放寒假了!回老家了!”随着一阵阵呼喊,我们回到了乡下奶奶家。看见奶奶正在用洗衣粉洗衣服,我很好奇,等奶奶走了,我蹦蹦跳跳地走过去,学着奶奶的样子,拎起洗衣粉袋子果断地倒进桶里,我边倒边想:“嘻嘻,这下立了大功了,爸爸妈妈一定会好好表扬我的!”到时候我就可以吃我最爱的“汽水味棒棒糖”啦!哈哈,真是天助我也!心里美滋滋的,倒着倒着,不知不觉整袋洗衣粉都倒了进去,这下我可乐欢了!只见我用刷子一晃,“哇!多漂亮的泡泡!”我大叫起来,搅拌得更加开心了。你瞧!泡泡们像珍珠那么圆润;像水晶那么透明;像钻石那么闪亮!我的叫声引来了奶奶,她笑嘻嘻地走过来说:“哟!在这洗衣服啦,我的孙子懂事啦!”呵呵,我可以吃“汽水味棒棒糖”啦!“啊,我的小祖宗呀!你咋倒这么多洗衣粉呢?”奶奶厉声说道。奶奶的这句话打断了我的美梦,什么!我倒的洗衣粉太多了,真是晴天霹雳!“这……这个……”,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呀!
这件事,好傻吧!可谁没在童年里做过几件傻事呢?最后,虽然爸爸妈妈没有惩罚我,但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没有做过的事,最好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不能自作主张,凭感觉去做。这样就能避免犯大的错误,给自己带来没必要的麻烦。
童年的记忆7
回首过往时光,在我的脑海里,充满着各式各样缤纷多彩的记忆,可是却也一天一天的模糊……但是在我的脑海的深处,有一份记忆是永远不可抹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光宝物,而我的时光宝物躺在幽暗、静谧的角落,那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不过我还是敝车自珍,视它为宝。
我还记的,小时候,在高铁还没盖完前,妈妈经常在那儿的空地上教我骑自行车,我时常跌跌撞撞的骑着,就如无头苍蝇的乱了方向的骑来骑去。那辆自行车陪我渡过那段充满挑战和艰辛的日子,一次又一次骑着那四颗小轮子的“自行车”,每一次骑它跌倒了,我眼巴巴的望着它,就像是对着我说:“来吧!再试一次,你可以的!加油!”我骑了又骑、试了又试,终于,我学会了,可是那辆自行车却已经被笨拙的我摔得体无完肤,我有说不出的抱歉和不舍。日复一日,它生锈了,并慢慢地变旧。而我一天一天的慢慢长大,也换了更大更新的自行车。有一天爸爸说:“要不要把那辆小小自行车丢掉啊?”我说:“不要,因为这辆自行车陪我渡过喜怒哀乐的童年。”爸爸应该从我眼中看见我的不舍,也就顺从我了。
如今,现在的自行车,虽然有琳琅满目、五花八门样式,可是没有一辆比得上一辆充满着记忆的破旧自行车,如果买了新的自行车,丢掉破旧自行车,等于是把我的童年丢弃,我也不该有这种喜新厌旧的心态。
最近心血来潮,我把我破旧的自行车重新漆上颜色,现在看着自行车真是容光焕发;在秋天的枫叶树下骑着奔驰,有时还发出“嘎嘎嘎”的声响,像是对我笑着说:“好开心喔!”这时天空是多么的蓝、天气是多么的好,这使我心花怒放啊,这辆的自行车就跟新的一样,而我快乐的童年也彷佛跟着转动的车轮转回来了……
这辆我骑过的自行车,记载着我们全家共同记忆的点点滴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么精彩,这辆车我永远不会丢掉它,因为它是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这辆车对我来说,是成长的岁月中,最稀世珍宝的──时光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