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经典哲理故事12篇

时间:2024-02-10 18:15:5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经典哲理故事12篇,供大家参考。

经典哲理故事12篇

经典哲理故事1

  另一种地狱

  有一个人死后,在去见阎王的路上,路过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的主人请求他留下来居住。

  这个人说:”偶在人世间辛辛苦苦地忙碌了一辈子,我现在只想吃,只想睡,我讨厌工作。”

  宫殿主人答道:”若是这样,那么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我这里更适合你居住的了。我这里有山珍海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会有人来阻止你;我这里有舒适的床铺,你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不会有人来打扰你;而且,我保证没有任何事需要你做。”

  于是,这个人就住了下来。开始的一段日子,这个人吃了睡,睡了吃,感到非常快乐。渐渐地,他觉得有点寂寞和空虚,于是他就去见宫殿的主人,抱怨道:”这种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过久了一点意思都没有。我现在是满脑肥肠了,对这种生活已经提不起一点兴趣了。你能否我找一份工作?”

  宫殿的主人答道:”对不起,我们这里从来就不曾有过工作。”

  又过了几个月,这个人实在受不了了,又去见宫殿的主人:”这种日子我实在受不了。如果你不给我工作,我宁可去下地狱,也不要再住这里了。”

  宫殿的主人轻蔑的笑了:”你以为这里是天堂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

  安逸的生活原来也是一种地狱!它虽然没有刀山可上,没有火海可下,没有油锅可赴,可它能渐渐的毁灭你的理想,腐蚀你的心灵,甚至可以让你变成一具行尸走肉。无所事事也是一种难捱的痛苦,日理万机有时反倒是一种充实的幸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概是人类共同的命运。你看那些富人,钱多的早就花不完,还在拼命做事,为什么?为了自己的生命力。

经典哲理故事2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人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没法儿死而复活。

  哲学家听说了这个故事,也感到疑惑难决,他就去问农民。农民告诉他,他救人时什么也没去想。洪水袭来,妻子在他身边,他抓起妻子就往山坡游。待返回时,孩子已被洪水冲走了。读到这个故事时,我被这个农民打动了很久,我从内心深处佩服这个农民。这个农民如果进行一番抉择的话,事情的结果会是怎样呢?洪水袭来了,妻子和孩子被卷进漩涡,片刻之间就要没了性命。而这个农民还在山坡上进行抉择,救妻子重要呢,还是救孩子重要?

  我想,也许等不到农民继续往下想救妻子还是救孩子的利弊,洪水就把他的妻儿都冲走了。在生当中,有许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机会和时间进行抉择。有人总喜欢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再三权衡利弊,犹犹豫豫,举棋不定。结果,待到想好了去做的时候,早已时过境迁,机会已经没有了。把手头的机会抓住,这是至关重要的。最靠近你的机会,就是最重要的和最迫切的。把手头的机会抓住了,就等于把一切机会都抓住了。因为,过去的机会已不复存在,而未来的机会总是要一步一步才逼近你身边的。没有到来之前,你纵然绞尽脑汁,也是徒劳枉然。

  人生的抉择是最困难的,也是最简单的。困难在于你总是把抉择当作抉择。简单在于你别去考虑抉择问题,只是动手去做。人生的抉择,一直困扰着无数的文化人。可笑的是,这个没文化的农民,可以做我们这些文化人的导师。

经典哲理故事3

只撞三次钟

  一行人到苏州观赏园林,于亭间小憩时,看到亭中悬挂着一口巨钟。

  一人手痒难耐,咨询看钟老者撞钟的价格,看钟老者回答:“一次两元钱,你就撞三次吧!”这人把六元钱交到看钟老者手里,然后淹足力气用那根悬挂的圆木撞钟。

  他每撞一次,钟声悠扬间,看钟人就跟着喊一声:一撞身体棒……二撞保平安……三融财运旺……心花怒放间,已经撞完三次钟的他,见看钟老者正与其他游人闲聊,便乘其不注意,又多撞了一次。

  暗自窃喜中,看钟老者闻声喊道:“撞钟怎么能撞四次呢?这个便宜是不能占的,你刚才那三次等于白撞了!”

  他一脸不解地问道:“撞四次难道有什么说法吗?”

  看钟老者笑道:“四大皆空嘛!”

经典哲理故事4

  天天忙着砍树

  有个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厂找到了工作,报酬不错,工作条件也好,他很珍惜,下决心要好好干。

  第一天,老板给他一把利斧,并给他划定了伐木范围。这一天,工人砍了18棵树。老板说:“不错,社这么干!”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干得更加起劲,但是他只砍了15棵树;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只砍了10棵。

  工人觉得很惭愧,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好像力气越来越小了。

  老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

  “磨斧子?”工人诧异地说,“我天天忙着砍树,哪里有工夫磨斧子!”

  哲思启示:磨刀不误砍柴工。

经典哲理故事5

  伟大的饶恕

  在17世纪,丹麦和瑞典发生战争,一场激烈的战役下来,丹麦打了胜仗。一个丹麦士兵坐下来,正准备取出壶中的水解渴,突然听到哀求的声音,原来在不远处躺着一个受了重伤的瑞典人,正双眼看着他的水壶。

  “你的需要比我大。”丹麦士兵走过去,将水壶送到伤者的口中,但是瑞典人竟然伸出长矛刺向他,幸好偏了一点,只伤到他的手臂。

  “嗨!你竟然如此回报我。”丹麦士兵说:“我原来要整壶水给你喝,现在只能给你一半了。”

  这件事后来被国王知道了,特别召见这个丹麦士兵,问他为什么不把那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杀掉?

  他轻松地回答:“我不想杀受伤的人。”

  感悟:这个故事看到人性的一面,在别人忘恩负义之后,仍有饶恕的心,这是第二次的饶恕,也是一种更伟大的情操。

经典哲理故事6

  老实人不吃亏

  二弟老实,乍出门在外打工,人生地不熟的,我总担心他吃亏。趁着他回家过节期间,我想交代交代他。不料想,两杯酒下肚,他倒先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哥,老实人没亏吃!包工头看我做事实在,总把些关键的活路让我干,比如收发料、管电机、验验土方什么的;其实,这些活都轻巧,不但累不着,工钱还一样拿。”我问:若没有这些轻巧活呢?他笑了笑,想起了得意的一件事。

  “一次挖沟,宽一米深一米的大沟,长度每人20米。别人都老早去抢占地段,拣好挖的地段挖。我不抢占,谁知道哪里好挖?那些滑头们先后拣了较低凹的地段,最后把一段高岗子剩给了我。哪想到一锹挖下去才明白:那些低凹的地方却都是汽车轮子长期轧过的,而我挖的那一段,连人脚都没踩踏过,土层松软着呢。结果,他们两天没干完的活,我不到一天就干完了。”

  我坚信地说,吃亏是福,老实人天不欺。他连连点头称是是是,并反复念叨这一句话:“吃亏在于不老实,老实人不吃亏......”,他说的可不是醉话。

经典哲理故事7

  我跟他结婚不久,他看见我跟初恋在一起说话,竟给我脸色看。让我不能容忍的是,他是当着我的初恋的面。回到家后,他哄我说:“我是为了证明我不是气管炎,为了证明你爱我胜过爱他。”他的一句话,让我的愤怒烟消云散。

  第二天,他非要我跟他到镇上去购物。走在街道上,他大胆地牵着我的手。在农村,像我们这样亲热,是会被人笑话的。我有点不好意思,但心里幸福极了。这时,迎面有个女人喊他,我赶紧放了手。

  我小声说:“不得了,她肯定看见我们拉手了。”

  他哄我说:“绝对没有看到,我早把你的手放了。”

  我们买了衣服,从商场出来,径直来到了长江堤上。他从柳树上折了几根枝条,编成一个圆圈送给我,说:“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请你收下。”

  我哈哈一笑,说:“现在谁还戴这个,人家不说是个怪物?”

  他说:“挡挡太阳吧,现在太阳大,你也没带个遮阳伞。”

  我笑吟吟地收下了,将它戴在头顶上。他继续牵着我的手走,这时,他看见有一个人挎着相机,便上前问:“你能不能帮我照张?”

  那人说:“好呀,照好后,你把QQ给我,我传给你们。”

  他把我扯过去,一只手揽在腰上,一只手与我的手紧紧相扣。这个时候,我们又看到了他邻居的婶子。那位婶子叫了我一声,我脸一下红到了脖子。

  待那个婶子走了后,我责备他道:“就是怪你,要是她回去到处乱说,我还不被人笑死。”

  他哈哈大笑说:“这个小镇也太小了,咋跟你亲热点就会碰着熟人呢?”

  他虽嘴里这么说,可我看得出,他心里其实很高兴。

  我佯装生气地说:“我再也不跟你走路了。”

  哪知道,他得寸进尺地抓住我的手说:“谁说只准城里人牵手,我们农村人就不行?横竖要被人笑话,我们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到马路上去牵手走!”

  我假装挣扎,手却不自不觉拉得更紧了。我们牵手走在马路上,他还故意高昂着头。

  回到家里,我问他:“你今天咋这么浪漫?”

  他说:“实话告诉你吧,你那个初恋在小镇上开出租车,我们这样手牵手走在大路上,他一定会看得到。我就想用这种方式告诉他,我们好着呢,请他别再惦记了。”

  我想了想,笑着说:“我才不会像你那么小气呢,我要把你的初恋请到我家里来,给她冲一杯奶茶,让她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

  他说:“不会吧?”

  我骄傲地说:“然后,你就乖乖地给我洗衣做饭、跪在地上擦地板……我要让她知道,当初被她奉为白马王子的你,不过是我的奴仆而已,让她心痛去吧。”

  他呵呵一笑说:“你才是制‘敌’高手。”

经典哲理故事8

  兔子为什么成了三瓣嘴

  很早很早以前,兔子看见什么动物都害怕:它害怕天上飞的鸟儿,害怕地上跑的兽,甚至在那灰不溜丢的小耗子面前,它也吓得瑟瑟发抖。

  这一天,兔子伤心地痛哭起来:

  “唉哟哟,原来在世上再没有比我更胆小的动物了!我还不如到大河的激流中去淹死,或者到熊熊大火中去烧死算啦!”

  兔子决心去寻死,于是便从灌木丛中跳出来。这一跳不打紧,不知什么动物却被它惊吓得急忙跑到一旁去了,只听得干树叶在沙沙作响。

  兔子一看,竟是一些受惊的绵羊慌慌张张地跑开了。兔子一下于高兴得什么似的:

  “啊哈哈,原来世界上还有比我更胆小的动物呢!”

  兔子越想越高兴,禁不住放声大笑起来。它笑啊,笑啊,笑得死去活来,结果,由于用劲过大,竟把嘴唇也给笑崩裂了!

  从此,兔子的嘴唇就变成三瓣嘴了。

经典哲理故事9

  给自己一面反省的镜子

  兔子本来为自己的胆小而痛不欲生,当见比自己还胆小的绵羊时,却忘了自己的弱点,而失去大声嘲笑绵羊,看来不仅是兔子,还有我们其他人是否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呢!永远为自己留一面镜子,不要只照别人,而对自己正在犯着同样的错误却浑然不觉。这就是人性的弱点。我们往往只看到别人的愚蠢,并不失时机地讥笑别人,殊不知,自己却正在犯着同样愚蠢的错误。

  反省自己?少来这一套!你一定会有这种反应吧!

  要你每天反省自己,这听起来实在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事实上,这句话的确价值连城。你若认真去实践的话,一定会获益匪浅。

  所谓反省就是反过来省察自己,检讨自己的言行,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为什么要反省?因为人不是完美的,总存在着个性上的缺陷、智慧的不足,而年轻人更缺乏社会磨炼。因此,常会说错话、做错事、得罪人。你所做的一切,有时候旁人会提醒你,但绝大部分人到你做错事、说错话、得罪人时会袖手旁观,因此,你必须通过反省才能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

  那么,该反省什么呢?

  ——人际关系。你今天有没有做不利于人际关系的事?在与某人的争执中你是否也存在不对的地方?对某人说的那句话是否得体?某人对你不友善是否有什么特殊意义?

  ——做事的方法。今天所做的事,处理是否恰当,是否有不妥之处,怎样做才会更好,有没有补救措施?

  ——生命的进程。反省到目前为止,你做了些什么事,有无进步?时间有无浪费?目标完成了多少?

  反省的好处在于:

  ——可以修正自己的言行和方向。

  ——借修正言行来使自己进步。

  每日反省能纠正你做人处事的方法,让你有更加明确的方向。

  我希望你能养成反省的习惯,反省你每日的行动和思想,避免在人生道路上偏离了方向。

经典哲理故事10

  三个等级的人

  20xx年暑假,大陆的某外国语学校和香港、澳门的有关方面合办了一个夏令营。这次夏令营活动地点在香港,营会指导员也是由香港方面的人出任。

  夏令营活动开始那天,组织者就给了全体营员一个新奇的概念:三餐吃饭要分成三个等级,上等人只有很少数,中等人占全体营员的三分之一,其余多数人是下等人。上等人吃饭是在豪华漂亮的餐厅,那里有高档的设施和美味的菜肴,用刀叉吃西餐。在那里用餐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显得彬彬有礼,男生像绅士,女生像淑女,言谈举止无不透出良好的修养和不俗的晶位。中等人呢,却要拿着托盘自己排队去打饭,属于快餐性质。没有汤喝,只能喝瓶装水,更不要说饭后甜晶了。饭后还需要他们清洗自己的托盘餐具。下等人就更惨了点,大家开始吃饭的时候,他们中的一部分要先侍候上等人,另一部分在餐厅里当服务员,随时把脏了的桌椅抹干净,以保持餐厅的卫生。还有一部分人是给就餐者表演节目,上等人点了什么歌他们就得唱什么歌。

  那么三等人是怎样产生的呢?营会组织者先把全体营员分成了9个小组,第一天每个小组选派一个代表抽签。笔筒中有一根上等签,两根中等签,其余全是下等签。抽到上等签和中等签的小组,第一天就自然成了上等人和中等人。但是以后就要凭借每个小组当天的表现来决定第二天的身份待遇了。每天晚上大家都要开大会讨论决定第二天的三类人。想当上等人的小组必须拿出当天他们的成绩和表现作为有力的证据,说明自己配得上当上等人。

  营会指导解释说:第一天凭抽签决定,这意味着每个人的出身都是由不得自己的。但是第一身份远远不是你的终生身份,以后的路还很长,就靠你自己走了。你得凭你自己的能力打天下,改变或者优化你的身份。这时你的社会地位,你的角色改变就是自己基本能够把握的事情了。

  当营员们听到这里的时候,大家都默不作声了,接着大家开始分小组、抽签——说明大家都接受了这一游戏规则。

  但是理性上的同意和接受相对来说尚还简单,当抽签以后把营员们分成了上、中、下三等后,不平等和受屈辱的感觉才那么真切地来临了。极少数的上等人兴奋而略带些拘谨地进入了二楼的餐厅,中等人在一楼的快餐店里闷闷不乐地打发饱肚子,给下等人准备的竟然是酱汤泡白饭。一些下等人拒绝就餐,更不用说头戴小红帽去给“上等人”当侍应生了,他们坐在外面的草坪上,眼望着二楼的丰盛晚宴,一道有形的玻璃幕墙和无形的等级身份就这样把人分成了两个世界,两个完全不同的天地。一些“下等人”开始起哄、嬉闹、玩世不恭,而“上等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也开始不安起来,他们感到背负着一种从未承受过的压力,根本无法尽情地享受大餐。

  第一天的晚餐就这样草草收场了。那天晚上有很多人自己掏钱买饼干充饥,还得背着营会指导。

  但是营会组织者们并不因此改变计划。第二天活动结束后,按照头天宣布的议程,评选出当天的“三等人”,才好根据评选结果决定晚餐。第一天的“上等人”小组不幸在第二天被评为了“下等人”小组中的一个,他们中的每人都尝到了落差的滋味。

  第三天是一个连续当了两天“下等人”的小组终于成功地登上了“上等人”的宝座,他们欢呼雀跃,当然也有人一下子变得趾高气扬。

  这样的评选持续了多日以后,大家对此渐渐习以为常,也比较能够以平常之心来对待了。“上等人”不再那么兴高采烈,“下等人”也不再沮丧万分。

  在夏令营结束的时候,组织者发给每个人的活动纪念手册上写着他们此项举措的目的。他们认为世界各国各地,无论你在什么地方,都面临着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进入这个社会,不但要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还要懂得理解和尊重与你不同身份、角色的各种人群。只有承认了社会的多元性,才能以开放的观念、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社会的公平和不公平,社会成员之间才能彼此接受,互相欣赏,每个人都会加强自己的社会归属感。通过将大家分成上中下三等人的行动,让每一个参加者都亲身感受一下社会各个不同阶层的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同经济收入的人各有什么样的心态和行为。如果你对自己角色定位不满意,你当然还可以努力争取改变它,而且在现代社会你并不是孤胆英雄,你还需要与你周围的人沟通融合,讲究团队精神,说服他人接受你的文化价值观,一起去实现目标;当然也有人对自己既定身份、角色十分满足,这时候他们其实懂得了并体会到,社会每个阶层的人众都有自己不同的快乐和烦恼,他们在生活中就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这就是他们这一举措的初衷。

  【精彩哲思】

  得贵且贵,得贱且贱

  能屈能伸是生存的智慧,也是生活的哲理。富也是生活贫也是生活。自己什么时候都要以“得贵且贵,得贱且贱”的平常心去对待。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生活中达到“得贵且贵”和“得贱且贱”人生境界,那么就完全可以生活得自得其乐。假如一个人整天过分追求舒适的生活,刻意寻求山珍海味,不会忍受半点的辛苦,不能接受一点的委屈,不肯付出一定的辛勤劳动,那么自己肉体的萎缩与精神的衰老,比任何时候都会来得快。要是做父母的也是这般娇惯孩子,那么这种做法,表面上是疼爱孩子,实际上则是毒害孩子。

  【慧语箴言】

  一个人要是置身富贵生活却能够做到不奢华,又不狂妄;要是置身清贫生活,也能够做到不沮丧,又不自弃,这是一种大智慧。

经典哲理故事11

  十大经典哲理故事:盲人提灯

  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到了,很是奇怪,就问他:"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

  那个盲人思考后回答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当然不是为自己照亮道路,而是为了给旁人照亮,这样他们能看见我,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

  一位司机听到这个故事,讲了自己的一个经历。他说:"以前我开车经过隧道,总是不喜欢开车灯。隧道不长,里边光线还不差,认为实在没有必要开开关关。不料有一天被迎面开来的大卡车撞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后来我才觉悟到,开车灯是给对方看的,因为经过隧道时,对方是从亮处进人暗处,视觉难免调整不过来,加上对面的来车也不开灯,那就实在太危险了。"

  人生感悟:

  你不为对方着想,自己可能就会有麻烦,为别人着想,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

  十大经典哲理故事:心愿

  有一个老母亲她一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特别能干孝顺,一个儿子有些窝囊无能。

  两个女儿常常塞钱给老母亲让她买好吃的,可老母亲又特别疼小孙子,于是常常把女儿给的钱又去塞给了儿子,让他给小孙子买吃的。

  邻居气不过就去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大女儿,大女儿说她给妈妈钱就是为了让妈妈高兴,她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如果妈妈把钱省给儿子和孙子能够换来她的开心和尊严的话,那这个钱就算花得值得。老母亲听了大女儿的话特别高兴,她说看着孙子吃比自己吃香多了。

  过了一个月,二女儿回来了,她知道了这个秘密后非常生气,于是她天天守在家里教训开导老母亲,规定她给自己买吃的买喝的,而且非要看着她吃下去不可,老母亲气得什么都吃不下,最后抑郁而死。”

  一个人拥有他想拥有的是最开心的,在人生的所有事情中人的心愿是最重要的。

  人生感悟:

  人的一生中什么最重要?当一个人做一件好事的时候,旁人考虑的可能是他这样做值不值得,这种付出有没有回报?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一个人拥有他想拥有的是最开心的,在人生的所有事情中人的心愿是最重要的。

  十大经典哲理故事:误会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

  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

  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第二天才赶回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他把房门开一看,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

  之后,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他从床下爬了出来,于是抱起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

  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没有了,旁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这真是天下最令人惊奇的误会。

  人生感悟:

  误会的事,是人往往在不了解、无理智、无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体谅对方,反省自己,感情极为冲动的情况之下所发生。误会一开始,即一直只想到对方的千错万错;因此,会使误会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对别人有所决定与判断之前,首先,请想想这是否是一个“误会”。

经典哲理故事12

  有一位富翁,整日闷闷不乐,愁眉不展。

  一天,富翁贴出告示:谁能够给「完美人生」一个准确答案,将会得到他的巨额奖赏。

  要求就是:这个答案必须能够适用在任何一种情况,包括示意、得意、快乐、烦恼、成功、失败……

  几天里来了许多人,也给出了许多答案,但没有一个答案令富翁满意。

  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位尼姑。她对富翁说:“三天后,我会给你一个完美而又令你满意的答案。”

  三天后,尼姑献给富翁一张纸条,只见上面写着:「一切都会过去。」

  禅中道义:人生本来就有起有落,有得有失、有好有坏,这原本是生命的常态,然而这一切终将都会成为过去。面对生活,待机而动是虚掷光阴、是不可取的行为。生活是不能等待的,随时随地都要随着因缘际遇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顺逆成败,都能让人得到新的经验和成长,那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禅宗第三祖僧灿大师说:“至道无难,唯嫌憎爱,洞然明白。”所以,不必将顺逆成败看得过重:在逆境时,不要自暴自弃;在顺境时,也绝不可得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