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数学日记6篇

时间:2024-02-12 09:02:27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数学日记6篇,以供参阅。

数学日记6篇

数学日记1

  今天,晴空万里,还不时有微风吹来,好舒服。我不由自主地来到操场,练习跑步。差不多跑了3圈,我就已经满头大汗,“真累呀!”我低声叫道,“到底我跑了多远呢?”我坐在台阶上,用小米尺敲着脑袋。

  突然,我大叫一声:“有了!”我连忙行动起来,用小米尺量了一下我一步的长度,是35厘米,我便沿着跑道走,1步,2步,3步……“这样做太麻烦了。”我心里想,怎么办呢?我立刻想到了卷尺。于是飞快地回去找妈妈,拿来几卷卷尺,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量起来。咱们用卷尺量出直道的长度,再用步测的方法量出弯道的长度。终于,咱们量出来了,跑道的周长是200米,然后,我用小石子在沙地上写着:200X3=?“是600!”不知是哪个小机灵鬼冒出了一句,我一看,是对的,便兴奋地喊起来:“我算出来了!我算出来了!我跑了600米!”

  我心里甜滋滋的,因为,我会在生活中用数学了!

数学日记2

  

  今天我放学回家看到桌子上有一串香蕉。突然,我想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总共有5根香蕉,爸爸吃了1根,我吃了2根,还剩下几根香蕉?

  答:5-1-2=2(根)

  原来,生活中就有很多数学问题呢……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买东西。我看见小巷边到处都是出售房子的牌子,我脑子里就有了一个问题,我问爸爸妈妈:“那些介绍所给那些买房子的人介绍,他又不能赚钱,还不是白忙?”

  爸爸对我说:“当然有赚,如果你这个房子买过来100万元,那介绍所的人就有5000元赚。”这下我可明白了,原来介绍所的人可以赚0。5%的钱。

  

  昨天晚上我和姐姐一起去德克士买套餐吃。妈妈给我了100元,姐姐点的套餐是28元,我点的套餐是24。50元加起来一共52。50元。

  我给售货员叔叔100元,售货员叔叔给我找了2张20元、一张5元、2张1元和一张5角,一共47。50元钱。然后我们就在德克士狼吞虎咽的一口气就吃完了。

  

  今天早上,吃完饭后,我开始写作业。我从11:00开始写,20分钟写完一篇日记,15分钟读完一篇故事,10分钟做了口算,我写完后,妈问我一共用了多少分钟?计算是: 20 15 10=45(分) 我今天写作业一共用了45分钟。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一起去商店买东西。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大瓶的可口可乐,我馋的不得了!可口可乐是4.90元。然后又买了三斤糖果,一斤是2元共6元。我一看心想:“又可以吃好吃的了!”我们一共花了10.9元。

  

  今天,我带了50元钱去书店买书。我一本一本地看过去,一连选了好几本,一看书背后的标价都是5.00元。于是我把它们都买了下来。到收银台付了钱以后,我就兴冲冲地往家里跑。一到家,妈妈问我买了几本书,我说我还剩20元钱,买的书每本都只要5元就够了。妈妈一听,马上回答道:“你买了6本书,对吧?”我笑眯眯*地点点头,心想:原来妈妈数学学得这么好!

数学日记3

  10月3日 星期二 阴

  参加完锦标赛后,爸爸妈妈带我到市内逛商场。我们来到成都人民商场时,远远的就看到商场顶楼上的巨幅广告:“满200元,送200元。”我们一家人都感到好奇,便进了商场。经询问,原来是消费者每购买200元的商品,就送200元的代金券用于再购物。我们来到了童装区,各式各样的服装映入我的眼帘,我便挑选起来。我选中了一件毛衣210元、一件背心128元和一条裤子80元。爸爸看了看,觉得很满意,他沉思一会儿后对我说:“女儿,只要你能算出怎样买最划算,我们就买下这三件衣物。如果算不出来,对不起,那就不买了。”

  我想,方法一:那件毛衣210元,可换一张200元的代金券。用这张代金券去买背心,需花去128元。200—128=72(元)。一条裤子80元,80—72=8(元)。即再用代金券余下的72元,需加8元的现金,就可以买到这条裤子。

  方法二:一件背心128元,一条裤子80元,128 +80=208(元),比一件毛衣210元换一张200元的代金券要少花2元钱,再用200元的代金券去买210元的毛衣需再加10元钱,210—200=10(元)。需支付的10元现金减去换代金券时少花的2元钱,实际需再次支付的现金是8元,即10—2=8(元)。

  两种方法的结果都一样。我把想法告诉了爸爸,他笑了笑,大步流星地到收银台交钱去了。

数学日记4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与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与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与。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数学日记5

  一天,有一位老师想测试一下他的学生数学学的怎么样。于是,他便在一次上数学课时说:“我给你们每人一张纸,在上面写任意的4个数,我敢说每人写的数中有两个数的差可被3整除!”同学们不信,于是老师便发纸。不一会儿,大家都写好。

  当同学们一个个念所写的数时,老师都能找出差能被3整除的两个数。没有一个同学例外!如:1963、1765、1736、1376……两数之差都可以被3整除。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任意一个自然数被3除,余数只能有3种可能,即余0、1、2、如果把自然数按被3除后的余数分类,只能分为3类。

  而老师让同学们写的是4个数,那么必然有两个数的余数相同。余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大数减小数),所得的差,当然能被3整除!同学们明白后纷纷向老师投去钦佩的目光。同学们,你们不想试一试吗?

数学日记6

  奥数学习时,我学到了这样一道题:

  10个纸箱里放一样多的球,从每个纸箱中取出30只皮球,每个纸箱里剩下的共是原来7个纸箱里的皮球数,原来一个纸箱里有多少个皮球?

  看起来这题很难,但不一定做起来难.我是这样想的:从每个纸箱取出30个皮球,就从10个箱中取出30×10=300个,剩下的是原来的7个纸箱中的皮球.我们之后该怎么求?很容易, 转念一想.拿现300个皮球, 相当于10-7=3个纸箱中的皮球.现在知道了吧!想要求一个纸箱中皮球数,300是3个纸箱中皮球数,一个纸箱中的皮球数用300÷3=100就成了.

  30×10÷(10-7)

  =300÷(10-7)

  =300÷3

  =100(个)

  答:每个纸箱中原来有100个皮球.

  难题是要动脑筋想的,这种难题转念一想,举一我也能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