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论文3篇 物流信息系统论文题目,供大家阅读。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论文1
1工程机械配件的主要特点
工程机械配件有自身独特的特性。合理地使用机械配件,有利于工程机械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工程机械配件的主要特点有:
(1)需求的随机性:工程机械配件的损坏的发生相对来说是随机的,因此对它的需求也是随机发生的。
(2)种类的多样性:工程机械设备一般都是大型设备。这些大型设备装配技术要求较高,如果装配不合要求,可能会酿成事故。因此,要求工程机械配件有高的品质。
(3)品质要求高。工程机械一般采用的是高新技术,工程机械上有很多配件的安装及使用有其特殊的装配要求,如果装配不当,可能引发事故。
2工程机械配件的分类
2.1按替代程度分类
(1)标准配件:例如:螺母、垫片、铆钉等都属于一般配件。这类配件使用数量大,较为普遍出现,要求的专业程度低,易于获得。
(2)一般配件:这是工程机械配件中最普遍的,要求的专业程度最低,获得最易。
(3)关键配件:关键配件需求量和重要性程度都很高,这类配件一般特殊型号的产品专用,不适合通用。处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工程机械配件制造商会对关键配件进行特别的改造设计,以防止仿制件的出现。具有独立性和唯一性。
2.2按使用年限分类
(1)耐损件:这类配件的使用年限通常较长,在使用过程中磨损度较小。出现单个零配件的损坏的情况较少。很难对需求量进行预测。厂家一般都是通过对以往数据的分析来预测。
(2)消耗件:这类配件的使用年限通常较短,随着设备的使用逐渐磨损消耗,有基本固定的使用年限,但这类服务配件所占比例较小,一般情况下,只占10%左右。如:轮胎、过滤器、密封垫片、刹车片等。
2.3按需求程度分类
(1)高需求配件:高需求配件的需求度高,库存流动速度较快。一般来说,大部分消耗件都是快速流动的配件。
(2)低需求配件:低需求配件需求量往往较少,有的甚至在几年内都没有需求。一般来说,大部分耐损件都是慢速流动的配件。
3工程机械配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三个子系统
3.1工程机械配件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工程机械配件的采购是配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使需求方充分掌握供货方的情况,如果供货单位出现生产或计划变动,需求方可以通过工程机械配件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对计划进行适当的变更,便于配件企业和供货单位保持信息通畅。同时,利用工程机械配件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需求方可以准确了解现有以及需求的配件量,以制订有效、合理的生产经营计划。
3.2工程机械配件仓储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仓储是工程机械配件物流的重心之一。通过对工程机械配件仓储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可以帮助企业对库存工程配件的数量等信息进行精准的掌握,为采购部门和销售部门提供准确的库存信息,便于采购部门和销售部门作出正确决策。刚采购的工程机械配件也可以通过工程机械配件仓储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进行数量、存放地点等相关信息的记录、把握,有利于企业工程机械配件进行高效管理。
3.3工程机械配件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在有工程机械的企业中,系统管理员需要对相关的数据库进行备份,还要通过各种职位变化、人员流动等对系统进行相关保密设置等,这些都需要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作支撑。运用工程机械配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对基础数据实施维护,并能提供强大的数据查询、统计、报表生成等功能,对工程机械配件企业的数据库管理和维护起到重要作用。
4工程机械配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4.1对于标准类配件
标准类配件标准程度的要求不高而需求程度比较大,需求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价格的高低,需求商在此类配件的物流信息系统管理上,应积极与供货商交流,签订长期合同,建立一般性合作伙伴关系。谈成较为合适的价格,选择生产能力强且能给出较低价格的供应商。
4.2对于一般配件
一般配件通常来说需求量较低,使用年限一年左右,因此不宜与供货方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在T程配件的供应商管理中,应当寻找集成的供应商,以每年的需求量为依据进行招标招商,每年议定一次价格,在对供货商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到售后服务水平。保证可以合理地进行换货或者退货服务。
4.3对于关键配件
关键配件需求量和重要性程度都很高,这类配件一般特殊型号的产品专用,不适合通用。在此类配件的供货商管理体系中要积极地寻找替代品。由于很难在和供应商的谈判取得优势地位,出、于经费考虑又不能大量采购,因此需要尽可能地寻找替代品以及可以供货的商家。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论文2
物流信息的直接传递接收点就是物流配送中心,想要将该中心的相关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和设计,就应该将物流仓储量放在整个物流系统中进行思考,这种思考模式既关联了物流信息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问题,还满足了物流管理系统的个性化要求,在此过程中,更加展现了计算机的信息传递模式给相关的物流配送中心带来的迅速与方便。
1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
针对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的问题来说,首先应该就使用该系统的相关客户进行分析,并且,在相关业务流程上进行优化提升。根据这两个问题,可以展现出其相关的功能需求为以下几方面:
1.1入库管理
这种功能的实现主要就是相关物流资源的入库形式进行审核和验收,由于是计算机的管理模式,现在大部分的仓储都使用条形码技术,这样的技术支持可以有效的降低相关物流信息的错误率,提升准确性,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
1.2出库管理
这种功能的实现主要就是相关物流资源的出库形式的审核和登记,这种作业情况的完成和入库的模式相似,在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按照相关出库的信息进行数据的记录,这样可以有效的更新相关的数据库信息。
1.3理货管理
这种功能的实现就是对于相关物流信息的入库货物进行清点,审核以及安排货位等。
1.4在库管理
这种功能的实现就是为相关配送中心提供物流的有关数据信息,进行库存的审核,以及相关货物的分类提点等。
1.5拣货管理
这种功能的实现就是为了提升相关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这样的功能有效的提升了出库速度。
1.6流通加工管理
这种功能的实现就是为了与物流相关配送的增值服务,这种增值服务可以有效的提升相关信息输入输出的工作效率。
1.7基本信息管理
这种功能的实现就是为了对配送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供货商等进行的人员登记管理模式。
2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过程,这种系统的设计应该按照相关的文档资料进行方法和理论的确定,并且,在这些基础都完善的同时,还应该进行模块的构建,只有将这些模块有效的连接在一起,才能合理的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正常运作。在系统运作的过程中,还应该对相关的数据库进行详细的设计和编程的安排,这种数据的整合可以在今后的使用中,有效的提升相关工作的工作效率。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从入库到理货、拣货、保管、运输加工,直到最后的出货过程,都是一条完整的工作流程体系,这种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的提升物流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提升相关用户的满意程度。
2.1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模块设计
针对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块设计,应该从第一部分的七项功能进行入手,首先从入库管理模式进行完善,按照相关的入库规则进行相关操作细节的设定,然后按照相关物流入库的信息进行货位的准备,根据实际的时间进行相关的入库登记;然后是理货管理的模块设定,在该阶段可以使用相关的先进信息技术进行操作,在货物上架的过程中实现全自动的模式,提升上架的工作效率,有效的降低了成本;接下来是在库管理模式的设计,这方面的设计就是按照相关的物流商品进行盘点,在相关信息的载入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设定采购时间,及时的更新相关的库存信息并有效的记录库存的状况,方便随时的查验;最后就是相关物流系统的出货模块的设计,针对这方面的模块设计,应该按照出库的货物进行有效的审验,并对相关的货物物流信息进行核对,假如相关的数据保持一致,才能允许该货物进行出库操作,假如货物的相关信息不一致,那么就应该由工作人员进行一步一步的审核,直到最后的数据保持一致的状态。
2.2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逻辑结构的设计
针对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逻辑结构问题的设计,首先应该对相关物流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控制,只有对数据进行合理的整合,才能保证相关业务流程的准确性,然后在数据的整合方面,应该有具体货物状况的显示,在货物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方便相关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查找和审核。
2.3计算机数据库的设计
在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过程中,针对相关数据库的设计是十分关键的,数据库直接展现了货物的状态,这种数据库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在选择计算机数据库时,应该兼顾存储和管理的双方面要求,只有这样的数据库运行模式,才能保证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使用。
3结语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建设,相关物流的使用状况也在不断的更新,在开发计算机物流信息系统平台时,不光要考虑到相关系统使用的多元性,还应该方便该系统对多种数据的连接方式的转换,只有这样的信息传播途径,才能有效的提升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构建,为今后的运用状况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付晓豹,薛焕堂.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J].物流技术,2013,32(11):449-451.
[2]李心欣.临空经济下的物流信息现代化管理--关于某机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1):82-83,72.
[3]赵宇峰,杨洋,贾鹏等.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价值工程,2014,33(25):234-236.
[4]陈胜红.试谈离散制造型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18):55-56,86.
[5]秦秀媛,唐友.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2,(8):25-25.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论文3
摘要:本文主要实现石油企业总公司以及各个分公司之间联动,从而有效地对各分公司各级各类物流信息实行动态化管理,对所有物流实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本系统采用JAVA作为软件的开发语言,使用ORACLE作为数据库技术手段,并使用J2EE框架作为架构体系。对开发方法和开发环境进行分析研究,选择采用结构功能法和面向对象法相结合的方法,详细论述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重点分析和研究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石油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
0引言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石油高需求、高产量、高质量的“三高“要求,使得国内各个油井的勘探与开采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与之相应的是各个与石油有关的企业的物流量持续增加。但因诸多与石油相关的企业都属于国家性质的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方面一直较为滞后,从而对其物流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最终造成了仓管体系差、库存成本高、采购与输送业务审批流程繁琐、物资采购与输送流程难以监控等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亟需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优势,建立一个功能完善、数据完备、流程完整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来促进石油企业的发展。
1系统需求分析
在整个系统的使用过程中,权限一般分为管理员、物流部员工与各部门普通用户三个级别,各个级别的有自己自身的使用权限以及用例设计。
1.1系统管理员
此部分群体主要是对整个系统进行日常维护、数据备份、申请审核以及其他使用者的权限管理,同时还负责对系统管理、环境管理、业务管理、监督管理以及决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管理拥有本系统最高的管理权限;其主要操作是系统管理模块、用户登录管理、数据库管理,权限分配,各个模块的功能设置等,同时还负责系统的正常运行与维护工作。
1.2物流部员工
这一部分人群是是协同各个模块以及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相互沟通的重要操作人员,其主要负责各个模块中信息的录入、监控、审核、删除等方面的操作,同时其可以对普通用户进行管理。
1.3其他部门普通用户
因整个石油公司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所涉及的业务非常多,整个系统有许多部门的员工在进行使用,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且每个部门只有指定的人有录入、修改以及删除的权限,其他普通用户只有对自身相关业务查询的权限。石油企业物流信息管理平台总共可以分为五个模块:系统管理、环境管理、业务管理、监督管理以及决策管理,每个模块所对应的业务部门都可以完成自身独立的相关业务,完全符合软件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所要求的高内聚低耦合设计原则。
2系统总体设计
考虑到石油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诸多的需求特性,系统在设计与开发时采用JAVA语言编程,使用ORACLE作为系统的数据库,使用J2EE框架,即Struts+Spring+Hibernate框架技术,前台的显示用JSP实现,采用B/S结构。采用JAVA语言进行编程,是因为此语言对服务器的负载小、持续应用性强;利用J2EE、B/S以及JSP作为系统开发及视图的框架,可以实现各种数据的动态访问;数据库使用ORACLE,保证安全可靠性的同时,最大化地节省了成本,符合公司一切从省的理念;操作系统应用Windows,此系统的普及率和使用率无疑是最大的,同时在性能方面满足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需求根据需求分析发现,用户是支撑系统运行的首要条件,而本系统数据目标用户是石油企业的系统管理员,物流部门员工以及普通员工。人力资源部对于其主要环境管理、业务管理、监督管理与决策管理有着一对多的关系;而对于各部门普通员工来说,主要是用户登录以及信息查询,其对于数据的录入仅仅是用户名、登录ID、登录密码、上次登录时间等,其与用户信息存在1对1的关系,而对于各种信息的查询存在1对多的关系;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其主要是系统管理以及权限分配,这两者存在1对N的关系。
3系统模块实现
以环境管理的需求管理子模块为例,供应商管理子模块中主要具备准入管理、档案信息管理、考评管理和产品信息管理等基本功能。供应商管理是本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子模块,供应商的合理管理直接决定着采购物流的科学合理性以及其采购成本的问题。只有选择恰当的供应商才能使得石油企业在进行物流采购时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高质量的物资,同时与供应商的及时有效沟通可以对物资进行及时的补充,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库存材料的积压,总的来说,供应商的管理直接影响到本系统的实用性。供应商的管理主要有供应商档案、点外审核、供应商产品信息、供应商考评、供应商考评指标这几个功能。
4系统测试
在进行软件测试时,设计人员一般会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测试:其一是黑盒测试法,黑盒测试的方法主要是针对系统功能是否可以实现进行测试,主要是要求大量的用户群体对设计完毕的系统进行操作,其后根据反复操作,对各个模块的运行情况以及其功能实现的情况进行反复的测试,其后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根据出现问题的程序段落进行修正和改善;其二是白盒测试方法,白盒测试主要是对主要是对对程序中的每段代码进行测试,对代码中的语义、语法等进行错误分析。并对某些可以实现重要功能的代码段落进行重点的分析,要能尽快发现代码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其原则是要求进行的测试足以覆盖每一个编程语句。此种测试方法主要会侧重功能实现的遗漏或错误、应用界面的错误、数据库访问及存储的错误、性能错误和初始化以及终止错误这几种测试。此种测试方式主要是将所有的可能性功能进行测试,直接查找出相关的错误。事实上在进行测试的时候测试结果会有无数多个,本章节只是针对可能性的错误进行测试。本测试所设定的测试规则主要有重复的进行测试、测试中应有输入数据以及输出结果、应避免程序员自己检测程序、应该设计合理及不合理的输出结果、对出现频率较高的结果着重进行修改、对出现错误的问题进行全面性的检测、严格遵守测试流程以及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这几个原则。
5结束语
本课题根据2016年国家石油部信息化的要求来进行管理系统的改进,最终达到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建立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建立符合企业需求的物资采购管理信息平台,优化工作流程,具备高效的运行机制,降低人工成本;实现高效的仓管体系,降低库存成本;实现采购业务符合企业审批流程的网上审核,实现对采购过程的全方位动态监管和监控;实现信息实时反馈和共享,准确查询和分析,给领导层提供监控和决策;实现物资采购的资金规范管理和控制,提高资金利用率;最终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实现系统的持续长久应用,体现企业的投资利益最大化等目标。
参考文献:
[1]原世伟,景海涛,李伟.基于GIS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2016,41(1):82-86.
[2]刘天尧,刘善伟.校园能源监管WcbUIS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工程,2016,25(4):71-77.
[3]王立欣,胡晋山.基于移动GIS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7,19(3):58-62.
[4]李清泉,李德仁.大数据UIS[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39(6):641-644.
[5]陶新洲.基于RFID技术的仓储物流管理系统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5,28(12):121-123.
作者:刘志宏 王巍 王贵刚 唐永生 单位:长庆油田公司油田工程监督处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