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小学暑期校本培训方案3篇(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小学),供大家参考。
小学暑期校本培训方案1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xx]6号),根据《xx省“xx”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xx年度xx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管理干部培训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区教体局xx年暑期校本培训指导方案要求,特制订本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1、以“立足课堂、聚焦课堂,提升技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有效学习评价”为主题。
2、培训主要内容:提升师德修养、研修教师专业标准、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研修有效学习评价等
3、面向全体教师,以提升教师有效学习指导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培训时效性为重点。
4、开展班主任主题培训,强化班主任班级管理、组织协调能力。
二、培训内容
板块一:教师师德培训
1、培训内容观看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视频,弘扬高尚师德,增强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教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结合价值观教育,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
2、形式:观看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视频,进行自我反思剖析活动。
3、要求:教师个人撰写师德反思报告或教育反思等。
板块二:教师专业标准学习
1、培训内容:分学科研读教师专业标准。
2、培训形式:结合课标的学习,组织教师进行分学科培训,邀请外校骨干教师进行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师说课活动。
3、培训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育叙事,字数xx字左右。进行教师专业标准试卷测评,对前期已制定的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分教研组进行修改完善。
板块三:班主任专题研修
1、培训内容:专家讲座,主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培训形式:专家讲座,班主任经验交流。
3、要求:每位班主任老师撰写班级管理总结报告,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设想。
板块四:有效学习评价研修
1、培训内容:学习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的内容,以教师说课为基础,进行评课议课活动。结合北师大教授即将在下学期开展的课例研究活动,进行课堂观察量表的学习和使用的培训,将评课中的“123”(即“1”个亮点“2”个商榷“3”个建议)要求与课堂评价进行整合,让老师学会如何评价教学效果。
2、培训形式:课例研讨,观课议课。
3、培训要求:学会使用课堂观察量表,分三个教研组分别分析一节优秀课例,在评课中将评课中的“123”说清楚。
板块五:信息素养提升培训
1、培训内容:45岁以下教师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微课制作的培训,45岁以上教师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的培训。
2、要求:开展专家讲座和个人自学制作相结合的形式。每位教师根据学科教学要求撰写一篇教学设计,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学校骨干教师针对本学科制作一节微课。
板块六:教师读书交流活动
1、目的: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提升教师素养,指导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
2、内容:教师读书内容为教师专业发展类、课堂教学类、班级管理类等,暑期应完成6本书的阅读。
3、形式:以教师自学为主,举办读书沙龙,畅谈读书感悟,交流班级阅读活动开展的方式和方法。
三、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窦xx
成员:陆xx
职责:
1、全面负责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计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2、负责校本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考核工作;
3、整理、留存有关继续教育的资料、考核成绩、建立培训档案等。
四、培训要求:
1、参加培训的每位教师每天应及时签到,如要请假,须履行请假手续,学校同意方可。
2、校本培训考勤将纳入绩效考核中。
3、每位教师应积极对待校本培训工作,将校本培训作为提高自己专业的重要途径。
4、每位教师应及时完成培训作业,认真填写培训研修录,各项材料及时交教导处留存。
小学暑期校本培训方案2
根据《xx省“xx”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xx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xx—2016学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的通知》《关于xx年度合肥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工作安排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增强培训针对性,提高培训实效性,有效提升我校教师全员培训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机构
1、培训工作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工作职责
培训工作领导组组长负责本学校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培训实施方案,对培训工作进行过程监控。
培训工作领导组成员负责对培训工作进行指导和辅导。
学校的一把手是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培训工作全面负责,保证扎实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
二、培训对象
全体在职教师。
三、培训目标
以“立足课程、聚焦课堂,提升技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有效学习评价”为主题,以提升师德修养、研修教师专业标准、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研修有效学习评价、研修专业技能、推动读书活动等板块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培训实效性为重点,创新培训模式,优化管理机制,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师资保障。
四、培训内容
第一板块:师德专题研修(集中3学时,自学3学时)
1、目的:引导教师牢固树立职业理想情操,自觉践行师德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2、内容:实施“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倡导我校区教师将“四有好老师”的要求融入到日常工作,结合“师德师风提升工程”活动,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专业素养。
3、形式:进行自我反思剖析等活动。
4、成果:撰写个人师德反思报告、教育反思等。
第二板块:教师专业标准研习(集中3学时,自学9学时)
1、目的:研习教师专业标准,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
2、内容:分学科研读《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多个专业标准要点,分学科进行专项技能培训。
3、形式:专题研讨、撰写教育叙事、试卷测评等形式。
4、成果:拟定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规划。
第三板块:班主任专题研修(集中3学时,自学3学时)
1、目的: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实践能力和提升班主任的综合素质。
2、内容: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班主任专业素养与职业幸福;班集体建设与班级活动创新等。
3、形式:专题研讨、优秀班主任论坛交流等形式。
4、成果:撰写班级管理总结报告、专题研修报告等。
第四板块:有效学习评价研修(中小学:集中15学时,自学9学时)
1、目的:提升教师的有效学习评价能力。
2、内容:研修课程标准“评价建议”,掌握有效学习评价内涵。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明确学习评价的指导思想、内容和方法。各校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以观看名师的优秀课例为抓手,组织教师进行基于有效学习评价的观课议课活动,学习名师多元化有效学习评价策略;组织教师以有效学习评价为侧重点,评析一节“优课”并撰写“有效学习评价”案例分析报告,或者录制一节“优课”。
3、形式:以研读课标、课例研讨、专家报告、观课议课、录制优课等为形式,开展研修活动。
4、成果:录制或者研究分析一节优秀课例。录制的“优课”或“有效学习评价”案例分析报告,由学校教导处审核并于xx年10月底前上传到区教育体育云平台资源库。
第五板块:信息素养提升(集中3学时,自学3学时)
1、目的:进一步提升我校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内容:基础型:进一步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型:学习微课制作;深入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利用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丰富课程资源,提升教学效率。
3、形式:专家讲座与个人自修相结合。
4、成果:教师每人撰写教学设计一篇,并制作相关课件;或针对本学科某一教学知识点制作一节微课(二选一)。成果由学校统一于xx年10月底前上传至xx区云资源中心里的“学科资源”栏目中。
小学暑期校本培训方案3
根据《xx区20xx年暑期教师校本培训指导方案》,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学校三年规划和特色发展的需要,特制定20xx年xx小学暑期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和具体安排。
一、培训目标
树人根本任务,强化重养德和持续专业发展,以提高培训实效为工作重点,以“立足课程,聚焦课堂,提升技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目标;以提升师德修养、研修教师专业标准、提升信息素养、研修有效学习评价、推动读书活动和特色发展等板块为主要内容;借助区教体局提供的培训菜单、师训片、学科教研组和学校阅读工作坊等创新培训模式,开展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
二、培训对象
全校在职和聘用教师
三、培训内容
第一板块和第三板块:两个板块结合进行师德和法治专题研修以及班主任专题研修
1、目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进一步引导教师依法执教,依法治教。
2、内容: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宣讲。“星星点灯——班主任工作艺术论坛和教育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四查四看”自查自纠活动。
3、形式:报告和主题论坛相结合。
4、成果:撰写“星星点灯”班主任工作艺术心得和做“四有好老师”的自我反思剖析报告。
第二板块:教师专业标准研习
1、目的:研修教师专业标准,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
2、内容:分学科研读《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多个专业标准要点。
3、形式:依托教研组、骨干专题讲座和名师案例模拟研讨三种为主。以读案例、模拟测评、模仿研讨到分组研修。
4、成果:再次修定和完善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规划。
第三板块:学生发展核心素专题研修
1、目的:教育的内涵,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
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
2、内容:学习课程标准和学生核心素养专题讲座,分学科进行整本书的教材知识点梳理。新编部级语文学科、道德与法制、科学等参加区级培训。(学校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
3、形式:观课议课,专题汇报,专家讲座
4、成果:语、数、英三科的整本书教材知识体系“知识树”。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案例一篇。
第四板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1、目的: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内容:进一步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电子白板使用技巧,提高教师整体微课制作水平。
3、形式:区级、学校信息教师集中培训,个人设计并制作。
4、成果:教师人人设计基于白板应用的教学设计一篇或微课1节。
第六版块:特色发展需求
1、目的:提高教师书法素养、推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读书活动。
2、内容:
特色一:聘请专家进行书法专题培训,提高每位教师书法素养和书法指导能力。
特色二:自主阅读,撰写读书心得,分享读书收获;阅读工作坊分年级指导教师进行图书馆阅读课程的培训。
特色三:骨干依托南园学区联盟参加为期一周的xx师大《基于核心素养》专题研修班,回校分享培训所得。
特色四:游戏节专题培训。以学校三年规划为核心,创编学校游戏教材。
特色五:主题研究。全学科参与,STEm课程实施方案与课程设计。
3、形式:开展读书沙龙播撒“读书的种子”、主题论坛、经验分享等形式。
4、成果:分年级师生读书单——“读书的种子”,教师个人读书心得——“分享果实”。学校校本教材(游戏和DIy)初稿成型。
四、培训时间
20xx年7月—8月。
五、培训管理
依托第五师训片,由师训片牵头,联盟校组织,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由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