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有关感想的随笔8篇(感想及随笔)

时间:2024-02-22 16:03:47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有关感想的随笔8篇(感想及随笔),供大家参考。

有关感想的随笔8篇(感想及随笔)

有关感想的随笔1

  那天我和几位女生坐在一起交谈着,不知不觉得谈到了感情问题,她们都早恋过了,当我说出内心的一些语言时,她们都哭了……

  回想当初我们刚进入初中时那纯真的面孔,一个个的都是欢声笑语,十分期待中学的生活。当我踏进中学门槛,对这些美好的新事物都有着向往。渐渐的我发现我开始怀恋那小学的生活,在梦里无数次梦见那不带瑕疵的笑容,梦见我和她手牵手在阳光下走过。突然离我而去,我一路追寻着,无数次跌倒,被摔得很痛,我哭了,哭着在梦中惊醒。

  醒来,汗水打湿了衣襟。一个孤独的人坐在床上,呆呆的`望着窗外,月光冷冷的打在地上,自己感觉到无助。

  回想着父亲母亲那双眼,不知什么时候那皱纹开始爬上了他们的脸颊。我开始心疼了。这三年他们带着我和哥哥一路的奔波,什么也没得到,得到的是一个个的失望与伤心。我转了三个学校,我努力的适应着每个学校的生活,不求什么,只求能减轻他们的负担。

  眼看三年就快过去了,感觉对不起的不是自己而是那劳累的父母亲,有时候我想对父亲说:“累了就休息一会儿吧”。

  童真的时代过去了,而现在只能往前走着,也许别人选择的路是跪着走,而我的路是用命相拼。

  看那过去,充实现在……

有关感想的随笔2

  走过白雪皑皑的冬天,走进了春光明媚的春天,我看到大自然在温暖、灿烂的阳光下舒展着自己美丽的四肢,所有树木花草充满生机,树和着春风吹响的曲子,跳着优美的舞姿,小草褪下冬装,换上了清新的春装,为春天披上生命绚丽的色彩。

  花朵被春光感召出来,在暖风的吹拂下微微颤动浅蓝色的`喇叭花也不甘落后“乌拉,乌拉”地吹奏着春曲,来迎接春天的到来。

  树上的黄莺在欢快的歌唱,那声音婉转动听,难道这不美妙吗?我忍不住走了过去想看看这位歌唱家,却只听“扑”的一声,黄莺飞走了把它的祝愿带上了蓝天,同时也把我的祝福一起带上,送给万物。

有关感想的随笔3

  天,渐渐地黑了;夜,也渐渐地凉了。

  回家路上,陪着我的是昏暗的灯光及凉飕的`晚风。到家了,我匆忙地跑到书房,打开了那扇我久久未打开的窗户,看着这只属于夜晚的美景。看了看,感觉心里莫名其妙的多了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为什么会有空落落的感觉呢?也对,一个家只有一个人在,没人陪我聊天,没人逗我我开心。夜也越来越凉了,心也越来越伤感了,不知不觉中晚风陪着我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在梦里,我梦见了我的爸爸妈妈陪我玩,陪我逛街,可逛着逛着爸妈却不见了,我便忙去找,可怎么找都找不着。我便被惊醒了,醒时我摸了摸残留在眼角的泪。

  或许,只有在梦里我才能见到爸妈吧。

有关感想的随笔4

  转眼间又过了一个春秋,现在已是新的一年,春天像我们走来,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开始。

  春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小草从土地妈妈的怀抱里探出脑袋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欣喜地看着这个生机盎然的世界。柳树也不甘示弱的吐出嫩芽装点着自己,在河边正梳洗着呢。漫山遍野无不充满着生机,令人心旷神怡。燕子也从南方飞了回来,叽叽喳喳的诉说春之到来的欢喜。

  在这美丽的.季节,不真实我们学习的最佳时期吗?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抓住春的节奏,努力奋斗。

  让我们跟紧春的脚步,紧抓青春的步伐,为理想而奋斗吧。

有关感想的随笔5

  《今生今世》,实话说,对它兴趣不大。不是因为她,张爱玲。而是因为他,胡兰成。

  每个人身上的贱,都是一箩筐一箩筐的。张爱玲,她是极爱热闹的,喜欢住在楼下有电车当当来往的临街。她在那个偏僻的岁月里,热爱着她身边的人们,热爱着有故事的老屋子,热爱着胡兰成,热爱着电影和咖啡,以及旧上海滩十里洋场的恍惚生活……

  及至后面的.变故,热闹的一切终将散去,彼岸花开传奇不在,眼前的世界拉远了焦虑来看,格外清晰,清晰到不真实,无法把握,无从相信。她热爱的一切,美得随风一缕飘散,去到了时间都到不了的远方,都远了。

  胡兰成,好诡异的名字!他的书的名字就更诡异!书名人名,连在一起,就是——今生今世胡兰成。而我,却喜欢把它念做:今生今世,胡难成。但是奇妙的是,不知道是胡兰成和人名和书名的哪一种,被认作是慧美双修。

  之后,张爱玲有一言成就大名: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有关感想的随笔6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将一只极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这时,拿开挡板,鳄鱼依然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游来游去,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活活饿死。也许我们嘲笑鳄鱼的愚蠢,可遗憾的是,当挫折接踵而至,当失败如影随形,我们不也曾像鳄鱼,放弃所有的.努力听任命运的安排吗?

  而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的命运又是什么呢?

  有一次火灾中,一个小男孩被烧成重伤,下半身没有任何知觉。出院后,妈妈每天用轮推着他到院子里转一转。

  有一天,妈妈推着他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有事离开。迷人的景色让他的心从沉睡中醒来;我一定要站起来。他奋力推开轮椅,用双肘在草地上匍匐前进,爬到篱笆墙边,努力抓墙站起来,拉住篱笆墙练习行走。

  一天天过去了,他的双腿始终软弱地垂着没有任何知觉。可他不甘心于轮椅上的生活,他握紧拳头告诉自己:未来的日子里,一定要靠自己的双腿来行走。终于,在一个清晨,当他再次拖着无力的双推紧拉着篱笆行走时,一阵钻心的疼痛从下肢传了过来。他惊呆了,自从烧伤后,他的下半身再也没有任何知觉。他怀疑是自己的错觉,又试着走了两步,那种疼痛又一次清晰地传了过来:在他不懈的锻炼下,他的下肢已开始恢复知觉了。

  自那以后,他的身体恢复得很快,最后有一天,他竟然在院子里跑了起来。自此,他的生活于一般的男孩子并无两样,到他读大学时,还被选进田径队。

  他,就是葛林康汉宁博士。他曾经跑出过全世界最好的成绩。也许,就在那一试之下,我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无论如何,再试一次吧。

有关感想的随笔7

  不知从何时起,喜欢安静在主前,外界的喧嚣已不能扰乱我内心的平静。今晚和往常一样,我安静地坐在主的脚前,任凭思绪纷飞,打开尘封的记忆,从儿时到如今,一幕幕往事,仿佛就在眼前。

  反省自己的生活,我的行为不是偏左就是偏右,没有走在侍奉主的正道上,就像一个刚学习走路的小孩子,一次次跌倒,我现在知道,是被脚下的凹凸不平绊倒了,我的眼目没有时刻注视主。它源于消极的思想,我曾经怀疑主的仁慈,认为他已经抛弃了我,他不会宽恕我犯下的种种罪过,而忽略了;主就是我的光明,我的救援,他在十字架上已为我做了赎罪祭。我在困苦中没有看到主的身影,认为他不要我了,而忽略了,他鞭打他所爱的,为的是让我藉着苦难投奔他的慈悲。这是爱的标记,最美的祝福。

  我也曾只接纳,别人的赞美和理解,受不了别人的批评和误解,却不知道天主是要我成为别人的祝福,去爱那些不爱自己和自己不爱的人,一切的'论断和排斥都是主所厌恶的。我曾经把自己当做是别人生活的主,让别人按照我的意思行事为人,而忽略了天主创造了他们,给与他们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他们应该得到完整的尊重

  我曾经在服务主的教会时,走在主的前面,靠着血气,做了很多我认为是光荣主的事,其实是光荣了我自己。终于,我走进了属于我自己的旷野,在那里我孤单的流泪,叹息。不知过了多久,我在旷野里发现了水泉和绿洲,我如饥似渴,狂奔到那里,享受那泉水的滋润和绿色带来的希望。我知道,那是主。

  我要把最亲密的信任放到主的手中,我要去宽恕,去爱。以基督的心为心,以基督的眼看世界,度一个崭新的生活,享受与主同在的幸福,真正行走在爱中。

  愿天主永受赞美。

有关感想的随笔8

  陶行知(1891—1946),徽州歙县人,本名陶文濬,因欣赏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改名为知行。1934年,因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为行知。1917年,陶行知留美,先后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归国后,陶行知结合中国国情,发展出一套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并坚信,教育改造是中国社会改造最为有效之道。

  离上次的参观虽已一月有余,但当时参观带给我的触动却久久萦绕在心头。

  深秋十月,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一树一树的桂花绽放在阳光下,透过树叶的罅隙洒落一地花香。周围是一片绿色的原野,偶尔会有鸡鸣狗叫的声音传入耳畔。在这片绿色田园的包围中,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和古圣寺就掩映在其中。

  拾级而上,左边是陈列馆,紧挨着陈列馆,旁边的古圣寺便是当年先生办学的地方。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先去陈列馆。馆前广场是一片荷花池塘,原是古圣寺的放生池,当年先生曾把这个荷塘命名为“周子池”。意在纪念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濂溪先生)。先生还为此写下了一首《荷叶歌舞》,以“但开君子花,留芳千万年”和“出生污泥,污泥不能染”的歌词来教育学生。

  来到陈列馆前,庄严的门匾上,前国务院总理李鹏亲笔题写的.“陶行知先生纪念馆”,纪念馆门前的右边木拄上镌刻着“为一大事来”,左边木柱上镌刻着“做一大事去”。纪念馆的大门两边是我们熟悉的陶行知先生手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驻足纪念馆前,内心极不平静,“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不正是先生的写照吗!深深地三鞠躬,表达我对先生的敬意。

  馆内设六个展厅,第一展厅为序厅,陈列展示陶行知先生雕塑及经典语录,第二、三展厅为陶行知先生生平事迹简介,第四展厅为育才学校校史及陶行知先生在育才时期的教育实践,第五展厅为合川生活教育(创业教育)整体试验简介,第六展厅为国际各界人士对陶行知先生的评价。整个陈列展览图文并茂,反映当年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历史照片张张经典。

  贯穿六个展厅的是先生的教育思想。

  首先是生活教育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其次是创造教育的方法——“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第三是先生所倡导的师德思想,陶行知先生不但以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树立起高尚师德的典范,而且对师德也很有研究。他说,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赤诚之心,赤城之心包括奉献精神、乐业精神以及强烈的责任心。

  教师要热爱学生,爱满天下。“爱满天下”是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先生师德思想的核心。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先生强调热爱学生要用真心、真情,因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先生倡导教师要友爱同事,团结合作,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通力合作、同心协力是陶行知先生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先生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自化化人的”。因此,“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他曾经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教师才能培养真人才”。先生从培养人才的高度,将“教人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塑造能服务于大众的“真人”作为教育培养目标,将“真教师"作为教师学习的楷模。

  短短五十多年的生涯中,先生的足迹踏遍世界各地,为国家民族的富强奔波。先生的一生令人敬仰,如果教育者能将先生的这些教育思想精髓用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则教育大成。

  从陈列馆出来,导游带我们来到旁边的古圣寺。

  进入古圣寺,院中有一颗三百五十多年的黄葛树,几个人才能环抱一周,树干沧桑遒劲,带给人历史的厚重感。除了我们几个人,没有看到其他邮箱人,院中苔藓遍布,似乎与世隔绝。导游提醒我们苔藓路滑,注意安全。借助于寺院的布局结构,到处可见教师办公室和孩子们的教室,有社会组、自然组、音乐组、绘画组、文学组、戏剧组……在当时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这儿似乎是世外桃源,能有幸在这儿学习的孩子大多是烈士的后代。

  导游特地带我们来到一间教室,这间教室是前国务院总理李鹏曾经学习过的地方。在那个座位上的指示牌上写有“李鹏同学座位”几个字,大家走过去坐下来感受当年总理在这里学习的情景。

  出来古圣寺,左边是解放后重建的育才小学,因为怕打扰孩子们上课,我们没有进去。

  很多年前,我去过南京的陶馆,参观过晓庄师范。那个时候,先生的思想和事迹对我触动不大,今天,当我对教育,对教育者有了自己粗浅的理解后,当我也为了心中的梦想一直奔波在路上的时候,面对先生,我热泪盈眶,有太多的感慨涌上心头。

  致敬,那颗伟大的灵魂!捧读陶师,触摸那份远去的高贵,用以鞭策我们当下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