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写雪的诗句6篇

时间:2024-02-25 10:31:17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写雪的诗句6篇,供大家阅读。

写雪的诗句6篇

写雪的诗句1

  1、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这句诗出自杜甫五律《对雪》。唐肃宗至德元载,杜甫被困长安,有家不能回,思家之情倍加殷切,在于安禄山叛军的战斗中,唐军又连连失败。孤独的杜甫只好蜗居在破旧的房屋中,对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发出无尽慨叹。

  云,称之为“乱”;雪称之为“急”,这些既是写景,也暗含出作者的心情,既纷乱错杂,又无可奈何。

  云层密厚,在黄昏压了下来;雪花片片,在风中急速翻飞,显得孤寂、凄冷且伤心。远在鄜州的妻子儿女不知是否还存活,唐军与叛军的战况又如何,作者都不得而知,因此他感叹“数州消息断,愁吟独老翁。”

  2、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这是韩愈的名句,出自绝句《春雪》。时间已经是二月初了,但还没感受到春的温暖,作者盼望春风的到来,也盼望绿回大地。这种急切盼望的心情,作者巧妙地用“春雪”写出。

  四周如今依然萧条冷落,纷纷扬下起小雪,他突发奇想:白雪似乎嫌弃春花开得太晚,故而它先从天而降,给作者带来“花”的消息。“却嫌”,“故穿”,把雪花拟人化,写得充满灵性且善解人意,雪花的降落也稍稍缓解了作者盼望春归的急切心情。

  这句诗,想象奇特,充满真趣,故而千古传唱不衰。

  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以“边塞诗”闻名后世,他的边塞诗苍凉悲壮,充满豪雄之气,然而他也颇有清丽奇峻之妙想。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这一名句,即是如此。

  梨花洁白,雪花也洁白,在冰天雪地,万物萧瑟的塞外,八月即下起雪,干枯苍劲的树枝上,点点白雪,在作者眼中好像是梨花盛开一样。这句诗想象奇特,充满壮美浪漫之色。

  “忽如”,写出塞外气候多变,也暗示风雪来得突然急促;本是凛冽呼啸的寒风,作者却称之为“春风”,写出作者看到雪花的惊喜之情。而“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更是绝妙,“千树万树”写雪花之多,迷迷茫茫,无边无际,这就把雪写得壮美而浪漫。

  因此,这句诗,既浪漫又壮美,并且带出作者胸中的豪情与诗意。

  4、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诗以浪漫雄奇著称,他特别善于夸张和想象,故而的`诗句充溢着泼野的想象和粗犷的比拟。这句诗出自李白名篇《北风行》,将雪花写得雄奇壮阔,让人惊叹。

  雪花再大,也不可能如“席”大,但是在李白浪漫的想象中,雪花纷乱,大如草席,铺天盖地地堆积在轩辕台上。“轩辕台”指北方辽阔之地,塞北苦寒,雪花狂骤,这句诗把北方边塞风光写得雄浑浪漫,也为后文的抒情做好了铺垫。

  对于雪花,李白还有一句妙诗,道是“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将雪花之大,比作手掌,这种比喻比“大如席”更显粗犷,好像他不假思索而成,细读却有神趣。

  雪花又称“六出”,而手掌又有五个手指,且手掌白皙,雪花又洁白,这样的比喻,看似拙直,却比得狂放,比得有力,真是妙手偶得的好句。

  5、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这句诗出自南宋胡仔编纂的《苕溪渔隐丛话》,原诗题为《咏雪》,作者系张元。关于此句诗有不同版本,有版本为“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有版本为“战死玉龙三百万,败(断)鳞风卷满天飞”。据《西清诗话》记载:张元是华州狂生,写诗多寄托胸中磊落奇气。从此句可看出一二。

  这句诗想象奇特,诗人仗剑与三百万狂龙大战,掉下的鳞片残甲,变成了雪花。“三百万”形容其多,“战退”写出诗人张狂傲气,连玉龙都斗他不过。而“败鳞残甲”变成偶尔来雪花,写得既浪漫又雄奇,而作者胸中的豪情与狂放也尽在诗中。

  6、 雪花似掌难遮恨,风力如刀不断愁。

  这句诗出自明末清初大诗人钱谦益的七律《雪夜次刘敬仲韵》。钱谦益是一个复杂的人,他是明末东林党的领袖,却仕途不顺,胸有才华却被闲置;明朝灭亡后他又率众降清,成为士林笑柄,入清后他又眷恋故国,暗中支持反清活动。由于晚节不保,他的余生都活在忏悔与自责之中。

  这句诗即暗暗透露出他忧愁绝望的心情。雪花如手掌大,却遮不住他心中的惭恨;风大如刀,也斩不断他心中的忧愁哦。这句诗两重比喻,重点却落在“恨”与“愁”中,雪花和风都用了夸张手法,却抵不住恨与愁,可见他的愁恨有多深重。

  这句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将一个孤独迷茫、自责惭恨的诗人刻画出来,显得无助且绝望。

  7、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王维的诗空灵缥缈,既充满禅意又潇洒出尘。这句诗即出自他的五律《冬晚对雪忆胡处士家》。这首诗的主题是“冬晚对雪”,故而这一联着力写雪。

  隔着窗户,寒风吹来,竹叶簌簌作响,作者用了个“惊”字,这就写出了寒风凛冽之感,而作者此刻正感孤独,正在思念朋友,因此,看似“风惊竹”,其实是暗写自己的孤独和寥落。

  而“开门雪满山”,扑面而来的雪山阻挡住自己的去路,既让他感叹雪山的雄峻高大,也写出他欲出行而不得的无奈之情。况且,雪山之高洁凝重,也让他心生钦慕之情。

  《世说新语》中有“王子猷雪夜访戴”的典故,文人爱雪,更爱和友人一起踏雪游赏。因此,看到大雪满山,王维也希望能和朋友一起踏雪登山,可惜大山阻挡,涌起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也只能对雪慨叹罢了。

  8、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这首诗出自唐朝东方虬的绝句《春雪》。

  这句诗描写春雪之大,“满空”而来,迷迷茫茫,挥挥洒洒,写出大雪纷扬的奇景,而最妙的在于“触处似花开”,这就把雪花落在枝头感觉写出来了,虽然“以花写雪”的比喻比较常见,但是“触处”二字却神妙无匹。

  雪落在枝头才更加像花,这就把“雪花”写活了。因此作者感叹说“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梅花洁白绽放枝头,雪花飘飞悄悄绽放,梅花与雪花相映成趣,更显出雪花的可爱和盛大。

  9、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这句诗出自清朝袁枚的名篇《十二月十五夜》。袁枚是“性灵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却富有神韵。这句诗即如此。

  十二月十五夜,大雪停歇,明月出云,吹熄灯才感觉窗外的明亮。这句诗是从白居易“复见窗户明”化来,但是着一“更”字,就写出月雪辉映之下的明亮感。

  打开窗户一看,一轮圆月照在雪地上,天空映照得都白了,虽用夸张手法却丝毫不觉,因为这非常符合人的生活体验。

  这句诗写得清丽但是宏阔,安静而有诗趣,故而成为袁枚的经典妙句。

  10、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句诗是王和尚最喜欢的诗句之一,出自唐朝卢纶的《塞下曲》。

  这首诗写得是一场大战,在月黑风高之夜,战败的单于连夜逃跑,唐军将士整军追逐,这时候大雪飘落,弓刀上都落满了雪花。

  这句诗写得高健挺拔,充满豪气。特别是“大雪满弓刀”一句,最富画面感,唐军的整肃,斗志的昂扬都刻画在诗中。因此,显得豪壮而凄美,潇洒而紧张。

  雪花之轻白,弓刀之冷冽,在一个画面中,突然有一种“暴力残酷之美”,这样的诗句,谁能不爱!

写雪的诗句2

  1、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郑板桥《山中雪后》

  2、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庾信《小园赋》

  3、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屈原《九章》

  4、落雪临风不厌看,更多还恐蔽林峦。——可止《小雪》

  5、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李白《白马篇》

  6、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7、雪来松更绿,霜降月弥辉。——贾岛《谢令狐相公赐衣九事》

  8、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9、江上雪,独立钓渔翁。——李纲《望江南·江上雪》

  10、白雪梁山曲,寒风易水歌。——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11、燕塞雪,片片大如拳。——华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12、静夜有窗皆贮月,寒空无树不开花。——方回《大雪出三桥寓桥》

  13、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元稹《南秦雪》

  14、雪藏梅,烟著柳。依约上春时候。——晏殊《更漏子·雪藏梅》

  15、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白居易《庭松》

  16、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7、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曹雪芹《咏白海棠》

  18、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张登《小雪日戏题绝句》

  19、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李白《折杨柳》

  20、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唐寅《画鸡》

  21、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白居易《题州北路傍老柳树》

  22、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2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24、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25、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26、侵寻半月是花朝,大雪漫天五日飘。——方回《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侵寻半月是花朝》

  27、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曹操《苦寒行》

  28、空囊投刺远,大雪入关迟。——贯休《送叶蒙赴举》

  29、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二》

  30、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3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32、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温庭筠《南歌子·似带如丝柳》

  33、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34、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3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6、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郑燮《山中雪后》

  37、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38、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李朝威《柳毅传》

  39、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纳兰容若《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40、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王守仁《春晴》

  41、小雪沉阴夜,闲窗老病时。——元稹《雪天》

  42、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43、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徐铉《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44、闲遣青琴飞小雪,自看碧玉破甘瓜。——鲍溶《夏日怀杜驸马》

  45、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须。——李华《吊古战场文》

  46、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47、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48、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9、尔乃理正声,奏妙曲,扬白雪,发清角。——嵇康《琴赋》

  50、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51、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屈原《九章》

  52、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杜甫《岁暮》

  5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54、白雪幽兰犹有韵,鹊桥星渚可无人。——李之仪《浣溪沙·依旧琅不染尘》

  55、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6、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57、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李白《古风其二十一·郢客吟白雪》

  58、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孟郊《饥雪吟》

  59、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60、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吴文英《瑞鹤仙·秋感》

  61、崖高瀑布洒晴雪,净筅石鼎烹春茶。——朱希晦《简子文林训导》

  62、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吕温《冬夜即事》

  6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4、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朱彝尊《出居庸关》

  65、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

  66、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67、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李白《古风其六·代马不思越》

  68、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69、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70、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岑参《送崔子还京》

  71、南雪不到地,霏霏满竹楼。——梁仲新《江天暮雪图》

  72、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怨》

  73、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7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5、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班固《苏武传(节选)》

  76、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7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78、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杜甫《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79、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80、暗惊料峭寒,春雪兼春雨。——梅尧臣《依韵和宋中道雨夜》

  81、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白居易《夜雪》

  82、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白朴《天净沙·冬》

  83、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杜牧《雪中书怀》

  84、寻梅提清事,放客怀,残雪小楼台。——张可久《梧叶儿·春日郊行长》

  85、雪与梅花两逼真,不知谁好复谁新。——杨万里《和吴盐丞雪中湖上访梅四首·雪与梅花两逼真》

  86、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

  87、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88、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89、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李白《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

  90、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李峤《雪》

  91、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92、乾坤二八结丹砂,满鼎溶溶白雪花。——白玉蟾《万法归一歌》

  93、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94、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姜夔《钓雪亭》

  95、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戴复古《除夜》

  96、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王十朋《红梅》

  97、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毛滂《踏莎行·元夕》

  98、路逢邹枚不暇揖,腊月大雪过大梁。——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99、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苏轼《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100、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李白《战城南》

  101、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102、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李端公/送李端》

  103、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屈原《招魂》

  104、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宋方壶《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

  105、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转蓬舞。——白居易《胡旋女》

  106、雪花笼石商皓首,枫叶满山秦赭衣。——李新《出茂州》

  107、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108、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李清照《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109、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110、郢中白雪且莫吟,子夜吴歌动君心。——李白《白辞》

  111、此是老夫有声画,丹阳道上雪天诗。——方回《丹阳道中大雪》

  112、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113、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杜甫《对雪》

  11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15、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马戴《出塞词》

  116、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孟浩然《南归阻雪》

  117、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118、独舞纷如雪,孤飞暧似云。——陈子昂《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

  119、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乔吉《水仙子·重观瀑布》

  120、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郑燮《山中雪后》

  121、秋冬雪月,千里一色;——苏轼《放鹤亭记》

  122、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飞残。——陈允平《红林擒近·三万六千顷》

  123、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124、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蔡琰《悲愤诗》

  125、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李白《古风其十六·宝剑双蛟龙》

  126、鲜飙出海鱼龙气,晴雪喷山雷鼓声。——朱庆馀《观涛》

  127、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李清照《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128、迎醉面,暮雪飞花,几点黛愁山暝。——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129、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130、今年元夕。探尽江梅,都无消息。草市梢头,柳庄深处,雪花如席。——张孝祥《柳梢青·今年元夕》

  131、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132、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梦微之》

  133、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何逊《咏早梅》

  134、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35、飞雪伴春还,春庭晓自闲。——刘慎虚《积雪为小山》

  136、时天晦大雪,泪目苦瞀。——韩愈《南山诗》

  137、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陆龟蒙《小雪后书事》

  138、夷落朝云候,王正小雪辰。——羊士谔《巴南郡斋雨中偶看长历是日小雪有怀昔年朝谒因成八韵》

写雪的诗句3

  1、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咏雪》

  2、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沈波。《蒹葭》

  3、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咏雪》

  4、数日方离雪,今朝又出山。《次硖石》

  5、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

  6、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辛卯年雪》

  7、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前出塞其七》

  8、千山犹绿怜霜叶,一夜忽白染碧葭。《咏雪》

  9、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饮马长城窟行》

  10、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

  11、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腊日》

  12、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丽人行》

  1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沁园春雪》

  1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15、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古从军行》

  16、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李花二首》

  1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1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

  19、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听董大弹胡》

  20、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谢林景思和韵》

  21、归去雪销溱洧动,西来旌旆拂晴天。《酬别留后侍郎》

  2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七首其四》

  2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侄孙湘》

  24、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郑附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25、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26、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贺新郎读史》

写雪的诗句4

  1、秋冬雪月,千里一色;——苏轼《放鹤亭记》

  2、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3、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4、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杜甫《岁暮》

  5、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6、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班固《苏武传》

  7、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8、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9、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10、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须。——李华《吊古战场文》

  1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2、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韩愈《酬王舍人雪中见寄》

  13、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陆游《金错刀行》

  14、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15、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6、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17、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18、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屈原《九章》

  19、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20、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写雪的诗句5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清平乐》“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南朝梁吴均有一首《咏雪》五言诗,近于律体,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雪花鹰背上,冰片马蹄中。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烟蓑春钓静,雪屋夜棋深。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雪霁山疑近,天高思若浮。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玉阶一夜留明月,金殿三春满落花。三千世界银成色,十二楼台玉作层。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玉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手、掌、席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盐、尘、柳絮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雨、酥、叶、藻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宋·范成大《雪后雨作》

写雪的诗句6

  宋-曹勋

  雪满群山万类沉,幽人闭户寂无心。

  轻舟冲冷肯乘兴,情与剡溪寒意深。

  题朱锐雪景册

  宋-章惠皇后

  雪吹醉面不如寒,信脚千山与万山。

  天甃琼阶三十里,更飞柳絮与君看。

  题叔问燕文贵雪景

  宋-程俱

  云鼎峰前十九年,醉看银色变山川。

  当时天喜遗身世,知是人间第几天。

  如梦令-雪景便面

  元-王行

  满眼落花飞絮。回首琼林玉树。

  驴背是何人,得了灞桥诗句。

  归去。归去。春在醉乡深处。

  题雪景

  明-史谨

  寒树老空山,云根碧藓斑。

  野船才近岸,疑向剡溪边。

  题雪景

  明-蓝仁

  湖边倒树玉为槎,树底茅檐路半斜。

  饥鹤翅寒飞不去,伴人闲立看梅花。

  题李谷清雪景

  明-王佐

  梁园飞雪玉缤纷,坐列金貂酒半醺。

  借问当时谁授筒,相如词赋最淩云。

  戈文雪景图

  明-唐寅

  柴门深闭蓣徐煨,沽得邻家村酿来。

  白发衰颓聊遗岁,山妻稚子笑颜开。

  雪景

  明-文征明

  愁云灭没无飞鸟,新水微茫有断津。

  谁识溪南千垒玉,输他高阁倚阑人。

  雪景画

  明-刘泰

  高堂怪底寒侵骨,远山近山银突兀。

  细挑松火静中听,蚕叶蟹沙声仿佛。

  水边老屋伊谁家,爨烟几缕随风斜。

  出门一白已无地,蹇驴何处寻梅花?

  捣练子-雪景

  清-周贻繁

  垂玉箸,挂冰丝。

  石桥残柳想依依。好东风,何日吹。

  春意浅,酒休辞。

  悄寒谁与劝金卮。小梅花,晕胭脂。

  渔家傲-雪景

  清-商景兰

  雪霰纷纷流竹路。数声乌鹊窗前度。

  一带寒光凝腊树。

  时如故。楼台倾刻成纨素。

  茅店布帘横古渡。寺钟戍鼓催天暮。

  驴背小桥栖白鹭。

  真堪赋。何如柳絮风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