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人类与未来7篇,以供参阅。
人类与未来1
“啦啦啦”的电话声把我吵醒了,一看,是当老师的妹妹打来的,我问了一下:“有什么事吗?”电话那边传来了妹妹的咆哮声:“臭二姐,你上哪去了!你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了!今天是地球毁灭500年纪念日!提起地球,我就伤感:人类为了长生不老药,乱用资源,虽然全地球人都吃了药,但是他们还是造药,要留给未来的小孩。终于,2533年,地球毁灭了。电话那边传来了妹妹气急败坏的声音”你得回'地球2号‘。”我坐上电云从火星到了地球2号。
现在是3015年,有很多高科技产品,如:会飞的鞋、会说话的铅笔盒、会飞的汽车等等的。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地球2号”:”地球2号“是人们为了纪念地球起的名字”好了好了,我该去表演我的舞蹈了,我直奔舞蹈之家。
刚来不久,我发现观众席上空空如也,天那,我整整来早了5个小时呀!我去练练舞蹈《地球之泪》吧。6场之后,人来齐了,主持人说:“欢迎季聪聪来这表演《地球之泪》!鼓掌!”人们鼓掌了起来。《地球之泪》的音乐刚好响起:地球妈妈,我爱你!地球妈妈我爱你等等的。我把动作做好后,人们居然是看名贵的电影的表情!我一不留神,丛台上滚了下去,昏迷了。
我醒的时候,我已在家中了。只不过是胳膊破了,我想:不是怀念地球吗?为何这种表情?我突然明白:他们吃好喝好,只不过是寻开心罢了。
人类呀!醒醒吧!来看看你的罪过吧!
人类与未来2
可穿戴设备
一个芯片,放置在随身的手环、腕表、眼镜、戒指上,它就可以测量和记录你的全部健康数据,如运动量、睡眠深度、血糖、血压、体检结果、治疗效果等,并传输到后台,为你提供医疗健康服务。这个芯片,就是可穿戴设备的核心,在它背后,是通过软件支持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数据分析及处理功能的体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扩大,这种以往更多令人联想到医院、疾病等概念的可穿戴设备正渐行渐近,走向普通人。
点读:科技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小小的芯片竟然可以是个“微型医院”,这样贴近民生的发明一定会大受欢迎。
太空观光时代到来
20xx年9月,多位国内知名航天专家聚首北京航天城,参加“太空边缘观光项目”总体设计方案研讨会。中科院著名院士、原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研讨会上指出:“该项目技术方案具备可行性,是实现太空观光飞行的相对稳妥、安全、经济的办法。同时,中国民营企业能和航天科研机构合作,敢于投资、开发航天项目是一件值得赞赏之事,也是未来航天大发展的趋势。国家相关部门和科研单位应该鼓励和支持民间太空旅游企业的发展。”该项目设计方案的研讨与进一步实施标志着中国普通人的太空梦想拉开了帷幕,中国民间的太空观光时代即将到来。
点读:太空是人类一直在探索的神秘空间,太空观光时代的到来,将为地球与太空搭建一座桥梁,让我们的探索之路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科技引领马铃薯产业发展
近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张家口弘基马铃薯良种繁育中心依托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将基质栽培改为雾化培育脱毒马铃薯种薯,取得良好的效益。据介绍,目前,该中心年产脱毒薯种苗5000万株、培育微型薯1亿粒、生产原种4万吨,不仅满足河北省坝上地区脱毒薯种植的需求,还为国内其他马铃薯产区提供部分脱毒薯种。
点读:“雾化培育脱毒马铃薯种薯”取得良好效益是我国农业科技的巨大成果,这将解决国内某些地区的种植与供需要求。
我国将建海洋生物DNA数据库
20xx年8月,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部署了“我国近海海洋生物DNA条形码资源库构建”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承担,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海洋生物DNA条形码数据库,形成一套海洋生物鉴定识别的标准体系。
专家认为,对海洋物种的准确识别是海洋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但我国专业的海洋生物分类学研究团队规模有限,传统的形态鉴定方法有较大局限性,无法满足海洋科研、海洋经济和管理的需求。项目首席科学家李新正表示,利用DNA条形码鉴定海洋生物,为每一个物种做一把“尺子”,这就是DNA条形码数据库的作用。数据库形成后,海洋生物将有自己的“分子身份证”。
点读: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缩写,现在被用来识别海洋生物的身份,这为人类认识海洋提供了极大便利,有利于海洋物种的有效保护。
人类与未来3
光阴如梭,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现在是20xx年。
在这时,地球上的空间与资源已经不够人类使用了。人类迫切地需要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发展。我想:可是,去哪儿呢?我左思右想,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火星!”我迫不及待地把我的这个想法告诉了鼎鼎大名的地球科研小组。
几天后,在纽约召开了一场特殊的会议。主持人说:“现在是20xx年,地球上的资源正在不断被人类消耗,预计在2100年会耗光,人类必须找一个新的`星球继续生存。”我第一个站出来说:“各位,我认为那颗星球的温度、气候、环境都要适宜人类生存。而火星,我认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话音刚落,大家都面面相觑,紧接着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我接着说:“我们可以把火星上的一些东西给改造一下,让它变成‘第二个地球’。”大家完全同意我的观点,就这样,火星移民行动正式开始。
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是水、温度和空气,空气好办。就是温度和水要开发并利用可是个大工程。我们先是把火星地表下的地下水挖出来,这用了几个小时,累的我大汗淋漓。我正想喝一口,一旁的人立即叫道:“等一下!”我不明所以,茫然地看着他。他说:“这种火星的水对我们人类是有毒的,不能喝,等我们用地球上的技术加工一下就OK了。”过了几个小时,我们终于做出了人类能直接饮用的水,水资源问题解决了。我们又在火星上建起了人造大气层,在里边装满了空气,又调节了温度……经过我们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人类终于能在火星上生存了!
工作完成以后,越开越多的人接二连三在火星上生活、居住。他们种起了花花草草,建起了高楼大厦,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望着被建设得富甲一方的火星,我心里默默地想: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人类与未来4
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史前动物全知道》的书,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迷住了,每天睡觉前都要读一读,今天中午,我正在读关于恐龙是怎么灭绝的,突然我感觉身子一飘,我好像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是一个很陌生的地方,我在大街上走着,没有一个人,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家书店门口,我走了进去,书架上都是电子书,每本书都像一台小小的电脑,我打开一本,书名是“在机器人之前,是谁主宰了地球?”,我这才知道,我现在是在未来的机器人世界。书中介绍,根据大量化石表明,在机器人之前,地球上的生物80%以上是一种脑容量很大的高级哺乳类动物,机器人把它们称为“人类”。书中还说,据研究,机器人还发现,人类有很高的智慧,能制造许多为他们服务的设备,但这些设备却产生很多有害环境的物质,人类的不良生活习性导致了地球上绿色植物的迅速消亡,各种自然灾害无情地伤害着人类……
这时,我突然听到妈妈在叫我,我猛地睁开眼睛,哦,原来是一场梦啊!我回想起梦中的事情,觉得好害怕,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我们的环境,那么人类的未来真的会像机器人说的那样吗。
人类与未来5
上一篇我们设想了,几十年后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的变化。但是地球在发展,浩瀚宇宙也在变化。没准人类将迎来“天外来客”,和面临能源枯竭的危机。
地球是个高度文明的星球,可是浩瀚宇宙中,不可能只有地球一个星球存在生命文明,可能会有比我们更高级的文明,或者更低级的生命文明。假如,在浩瀚宇宙的另一边,存在比我们人类更先进的文明,人类的命运将如何?我们知道科技发展,是离不开资源的,就像是人类几千年来发生过无数的战争,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争夺资源。那外星高文明他们也需要资源,他们的文明高度发达,自然也需要大量的资源。有一天,他们星球的资源枯竭了,为了延续他们星球的文明,必须要从宇宙中获取资源。可能他们会来到太阳系,围绕着太阳制造恒星戴森球,从而吸取太阳能源。他们制造戴森球需要大量的材料,这些材料必须从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获取,届时,地球将会被拆散 面对如此,人类只有两条路,要么反抗要么逃离。反抗的话,我们人类的文明和他们相距甚远,根本就是以卵击石;人类只能去寻找新家园,在那里延续人类的文明。
外星文明会遭遇能源枯竭的危机,那我们人类文明也会如此。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依靠地球仅剩的资源是不可能的。我们也要学学外星人,从太空外面获取能源。我们的太阳、附近的行星等等都可以从中获取能源,发明更高端的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源,捕捉别的恒星的能量。地球也是有寿命的,加上人类的活动,地球的生命很快就会终结。到地球毁灭的那一天,人类不得不移居外星。科学家们很早就把目光投到了火星,但是火星环境恶劣,目前无法居住。人类不能放弃,必须寻找和探索新的星球,找到人类新的家园。寻找离地球一光年为单位的距离的星球,要很长一段时间和消耗大量的能源,也许人类在飞船上传宗接代,这需要多大的飞船,这需要消耗多少能源?都是必须考虑的。
相信人类科学家为此做努力,作为背后的普通百姓,我们要多多支持科学工作,为人类文明贡献自己的一份微弱的力量。
人类与未来6
在青少年活动中心里的多功能厅,伟大的科学探险家位梦华教授给我们上了惊心动魄的一堂课。
当精神抖擞的位教授一上讲台,就问我们:“孩子们,请问你们知道宇宙时什么样的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回答不出来,位教授看我们台下一片闹哄哄的,没有听到准确的答案,便在电脑屏幕中显示出了宇宙的由来:在很久以前,没有地球,没有太阳,没有星空,没有光亮,只有无数能量集中在一个点上。突然,“嘣”的一声巨响,空间和时间同时诞生,迅速向外扩张,这就是宇宙。
第二个介绍的是奇异的地球两极的共同特点:一年一天,极昼和极夜。极点之上只有一个方向,北极店上只有南,南极点上只有北。一年到头冰天雪地,荒无人烟,生物稀少。
位教授还给我们介绍了两极的不同之处,南极最大的陆地动物竟然是螨虫,南极的气温比北极的气温还要低几十度,所以没有能适应这么低气温的动物。相对南极,北极的动物就要繁多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北极熊,看着位教授在电脑屏幕中播放的一张张可爱的北极熊照片,我很开心。不过心里又替这些可爱的北极熊感到悲伤,由于我们人类的破坏产生的温室效应,南北两极的冰山正在逐渐的消失,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可爱的北极熊将会失去它们的家园。
上完这堂课,我感触最深的是:一念之差,缪以千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类与未来7
大约在几亿年前,地球出现了第一批生物——恐龙。它们主宰着这世间万物的一切。然而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恐龙便无影无踪的消失了。对于恐龙灭绝事件,科学家这样猜想:小行星撞击地球,大地蒸发,空气下降,天气频繁下雨。正是宇宙粒子流的爆发导致了地球气候的剧烈变化,而不能适应此种气候变化的恐龙,也因此在较短的时间内灭绝。
恐龙虽在这短暂的时间内灭绝了,但还有一群生物躲过了这次的灾难,生存下来了。就是现在的我们——人类。但由于人类的不珍惜、不爱护、破坏大自然、乱砍乱伐。为了满足自己对食物、淡水、木材、燃料的需要,在过去的60年中,被人类开垦为农田的土地比18世纪和19世纪的总和还要多。
又一次的灾难降临到了地球,人类灭绝了。蚂蚁有活了下来,它们同人类一样破坏地球,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死无葬身之地。灾难果真降临了。这次的灾难比恐龙消失更要可怕。地球的破坏者,也就是蚂蚁们,它们的尸体全都悄无声息的消失了。也许是上天在惩罚它们这群肆意妄为的地球破坏者吧!
恐龙、人类、蚂蚁他们明明掌管了地球,得到了幸福,为什么却有全都灭绝了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珍惜环境。
同学们,我们要珍惜我们共有的家园!保护坏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恐龙灭绝的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