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汇总9篇 文化遗产日活动主题

时间:2023-08-17 09:47:00 综合范文

  【前言】本文是会员“ym0”整理的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汇总9篇,供大家品鉴。

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世界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方案 篇1

  为响应“20xx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主题:“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呵护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共享时代美好生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在文化遗产日期间,洛阳博物馆将于20xx年6月9日期间开展文化遗产日主题系列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1、环境氛围营造:

  制作以文化遗产日宣传口号为内容的静态页面,在洛阳博物馆南门大屏幕、聂泰路口大屏幕循环播放。

  时间:6月8日起

  2、志愿服务——讲解员、志愿者定时免费讲解

  洛阳博物馆宣教部讲解员与洛阳博物馆志愿者在遗产日当天将为观众提供定时的免费讲解,使观众更详细的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时间:6月9日全天

  地点:洛阳博物馆一楼大厅集合

  3、网络直播“我从哪里来之二里头珍宝篇”

  采用传播能力更强的网络直播形式进行“我从哪里来之二里头珍宝篇”制作播放,由社科院二里头工作队赵海涛队长和洛阳博物馆高级讲解员组成的团队,带领网上观众深入二里头遗址探秘、欣赏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并解答网友关心的问题,公众可关注洛阳博物馆新浪“洛阳博物馆1958”并收看在线直播。

  时间:6月9日上午9:00

  直播地点:二里头遗址与洛阳博物馆

  收看途径:洛阳博物馆新浪“洛阳博物馆1958”

  4、流动博物馆宣讲走进云集图书馆

  云集图书馆是一家集书店、生活美学、饮品甜点、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复合空间,安静的环境中藏着大量书籍并拥有书友群体。洛阳博物馆宣讲团将外派高级讲解员走进云集图书馆以“文化遗产守护者”的身份进行文物精品的宣讲。

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旨在让大学生在感知、体验中了解商丘本地的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在传统民间文化的滋养中,培养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是为了让多种民间艺术走进校园,将不同的艺术精品和非遗保护成果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突出民俗,突出特色,突出原生态,展示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新成果,让广大师生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汇、交流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二、活动宗旨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的自觉、自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活动主题和口号

  1、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2、口号:保护文化遗产,创造美好生活;为文保员点赞,向守护者致敬;文化遗产无价宝,需要你我呵护好。

  四、主办单位

  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团学活动发展中心

  五、活动内容、时间及场地安排

  1、非遗成果展

  以图文方式介绍和展示我市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让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

  时 间:6月12日-14日

  地 点:智博广场

  责任单位: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

  六、活动要求

  1、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有关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文化遗产日宣传工作,确保文化遗产日活动安全顺利开展,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号召全校师生广泛参与,感知、体验文化遗产的魅力。

  2、传播理念,积极引导。各有关单位、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宣传平台,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传播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使文化遗产日主题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激励公众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篇3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根据市文广新局的安排部署,为庆祝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特制定我县的宣传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围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主题,切实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着力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二、活动主题

  以“文化遗产日”为契机,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营造全社会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强化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影响力。

  第11个“文化遗产日”主题: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三、活动时间

  时间:6月14日

  四、具体实施方案

  (一)版面宣传、成果图片展:制作文物保护宣传版面及多块非遗图片板块,活动日期间在东环广场展出,用文字、

  图片的形式立体地展示我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在全县各个乡镇悬挂文物保护条幅,在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悬挂相关条幅,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

  (二)文字资料宣传:活动日期间在东环广场现场向群众发放文化遗产宣传资料1000份,让群众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

  五、活动要求

  (一)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切实加强领导,制定“”文化遗产日宣传方案,有效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宣传活动落到实处。

  (二)围绕主题,突出重点。紧紧围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一主题,引导公众关注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紧密结合实际,突出我县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喜人局面。

  (三)面向社会,形成声势。充分利用电视等大众媒体,专栏、专版等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

  (四)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加强与媒体的联系,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宣传报道活动事项和工作进程,提高社会舆论,增强群众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和自觉意识。

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篇4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宣传XX文化遗产,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我们将举办XX区20XX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8日——7月15日

  三、活动地点

  全区各镇、街、场、区级相关文化部门

  四、活动内容

  (一)“守望家园“XX区20XX非物质文化进校园启动仪式

  时间:20XX年6月1日

  地点:XX区楼塔镇岩山小学

  (二)跨湖桥文化“十大之最”图片展

  时间:20XX年6月1日——6月5日

  地点:XX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一楼大厅

  (三)《探秘彩陶王国——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珍品展》开幕式

  时间:20XX年6月6日上午10:00整

  地点:XX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二)《探秘彩陶王国——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珍品展》

  时间:20XX年6月6日——9月6日;

  地点:XX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三)专题讲座

  坎座名称:《青海彩陶赏析》

  主讲: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馆长、研究员王国林

  时间:20XX年6月6下午2:30时

  地点:XX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二楼报告厅

  (四)专题讲座

  坎座名称:《原始瓷》

  主讲: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陈元甫

  时间:20XX年6月9下午2:30时

  地点:XX博物馆一楼报告厅

  (六)《山栖越魂——柴岭山商周土墩墓考古发掘成果展》暨考古报告首发式

  时间:20XX年6月9日上午10:00时

  地点:XX博物馆

  (七)XX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图版展、博物馆馆藏精品图版展、馆藏钱币展

  时间:20XX年6月9日——7月8日

  地点:XX博物馆

  (九)《舟行天下——中国古代船舶知识图片展》

  时间:20XX年6月6日——7月6日

  地点:XX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一楼

  (十)义务鉴定文物、文物咨询、有奖知识问答等系列宣传活动

  时间:20XX年6月9日10:00—15:00时

  地点:XX博物馆

  整个活动全部对外免费开放,欢迎社会各界、市民群众前往参观。

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方案 篇5

  狂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宣传XX文化遗产,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我们将举办XX区20xx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8日——7月15日

三、活动地点

  全区各镇、街、场、区级相关文化部门

四、活动内容

(一)“守望家园“XX区20xx非物质文化进校园启动仪式

  时间:20xx年6月1日

  地点:XX区楼塔镇岩山小学

(二)跨湖桥文化“十大之最”图片展

  时间:20xx年6月1日——6月5日

  地点:XX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一楼大厅

(三)《探秘彩陶王国——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珍品展》开幕式

  时间:20xx年6月6日上午10:00整

  地点:XX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二)《探秘彩陶王国——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珍品展》

  时间:20xx年6月6日——9月6日;

  地点:XX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三)专题讲座

  坎座名称:《青海彩陶赏析》

  主讲: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馆长、研究员王国林

  时间:20xx年6月6下午2:30时

  地点:XX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二楼报告厅

(四)专题讲座

  坎座名称:《原始瓷》

  主讲: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陈元甫

  时间:20xx年6月9下午2:30时

  地点:XX博物馆一楼报告厅

(六)《山栖越魂——柴岭山商周土墩墓考古发掘成果展》暨考古报告首发式

  时间:20xx年6月9日上午10:00时

  地点:XX博物馆

(七)XX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图版展、博物馆馆藏精品图版展、馆藏钱币展

  时间:20xx年6月9日——7月8日

  地点:XX博物馆

(九)《舟行天下——中国古代船舶知识图片展》

  时间:20xx年6月6日——7月6日

  地点:XX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一楼

(十)义务鉴定文物、文物咨询、有奖知识问答等系列宣传活动

  时间:20xx年6月9日10:00—15:00时

  地点:XX博物馆

  整个活动全部对外免费开放,欢迎社会各界、市民群众前往参观。

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篇6

  各市文广新局、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今年6月XX日是我国第xx个“文化遗产日”。 今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主题口号为“非遗传承,人人参与”。为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大力弘扬我省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展示近年来我省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促进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大社区和民众中更好地传承发展,现就组织好xx年“文化遗产日”非遗宣传活动通知如下:

一、积极参加省里组织的“文化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

“文化遗产日”期间,省文化厅将举办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xx年度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十大模范传承人颁证授牌;系列展演展示活动;专家讲座等。各地文化行政部门要根据省里的通知要求,积极做好参加省文化厅组织的各项调演活动的准备工作。相关活动方案另行通知。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日”活动

“文化遗产日”期间,各地文化行政部门要以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重点,围绕“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的主题,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精心谋划,创新方式,积极发动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及文艺表演团体,举办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论坛、讲座、咨询等活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并通过印发宣传材料、粘贴宣传海报等方式,集中、全面、深入地宣传非遗保护与城镇化的密切关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人民群众了解、认知我省瑰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参与非遗保护工作。

三、有关要求

  各地组织“文化遗产日”相关活动,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好相关工作方案;要突出主题,注重效果,充分发挥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和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增强群众的广泛参与性;要认真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活动安全开展。

  为做好今年“文化遗产日”的宣传工作,请各市文广新局于5月15日前将本市“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总体方案及活动情况(见附件)以电子版的`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省里将对各市活动进行梳理,对重点活动将通过《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发布、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世界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活动方案 篇7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宣传文化遗产,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我们将举办区20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

  二、活动时间

  20年5月18日——7月15日

  三、活动地点

  全区各镇、街、场、区级相关文化部门

  四、活动内容

(一)“守望家园“区20非物质文化进校园启动仪式

  时间:20年6月1日

  地点:区楼塔镇岩山小学

(二)跨湖桥文化“十大之最”图片展

  时间:20年6月1日——6月5日

  地点: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一楼大厅

(三)《探秘彩陶王国——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珍品展》开幕式

  时间:20年6月6日上午10:00整

  地点: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二)《探秘彩陶王国——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珍品展》

  时间:20年6月6日——9月6日;

  地点: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三)专题讲座

  坎座名称:《青海彩陶赏析》

  主讲: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馆长、研究员王国林

  时间:20年6月6下午2:30时

  地点: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二楼报告厅

(四)专题讲座

  坎座名称:《原始瓷》

  主讲: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陈元甫

  时间:20年6月9下午2:30时

  地点:博物馆一楼报告厅

(六)《山栖越魂——柴岭山商周土墩墓考古发掘成果展》暨考古报告首发式

  时间:20年6月9日上午10:00时

  地点:博物馆

(七)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图版展、博物馆馆藏精品图版展、馆藏钱币展

  时间:20年6月9日——7月8日

  地点:博物馆

(九)《舟行天下——中国古代船舶知识图片展》

  时间:20年6月6日——7月6日

  地点: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一楼

(十)义务鉴定文物、文物咨询、有奖知识问答等系列宣传活动

  时间:20年6月9日10:00—15:00时

  地点:博物馆

  整个活动全部对外免费开放,欢迎社会各界、市民群众前往参观。

2023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篇8

  一、活动背景

  20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文化遗产日,为中国大陆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从20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当今的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教育资源、科学资源,是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在国际组织的相关文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做了直接或间接的描述。千姿百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在的基础和人们象征,是人们进行创造的源泉,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具有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了多维度、多层次的价值体系。

  二、活动目的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包括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也包括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世代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和手工技艺等,其种类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为世界少有。中华民族的这些文化遗产以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以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激扬向上的活力维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绵延不断,这是中国文化之魂,是民族精神之根,是我国的世界上引以为荣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应当视其为传家宝,世世代代传承并光大下去。为了让我校同学认识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领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成为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民,以“宣传、认识、保护、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自身素质为目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系列活动,掀起我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

  三、活动意义

  1、文化遗产教育青年:强调它的精神意义,设法使公众成为这一天的主人,成为主动的参与者,使国家文化遗产日成为全民的文化遗产日,使国家举措转化为每一公民自觉的文化行为。

  2、遗产日是一个纯文化的主题日,所有活动都应是公益活动。文化机构的工作要在遗产日充分发挥作用,积极进行遗产内涵与保护意识的普及工作。教育界利用这一天,培养下一代人的中华文化的情怀。

  四、活动主题

  “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五、物资需要

  1、多媒体教室一间,文化遗产知识的光碟及多媒体。

  2、桌椅若干张、宣传板、横幅若干(尽量多),音响两个、麦克风两个、瓶装饮水一箱(招待重要人士)

  六、宣传形式

  以海报、图片展览及学校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

  七、活动内容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讲座

  讲座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溯源、历史的发展兴衰,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形成的不同以及当代大学生如何宣传、认识、保护、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讲座时间:6月6日上午10点

  讲座地点:

  讲座对象:全专业学生,欢迎更多爱好者前来。

  2、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文化遗产是否有了解和认识。

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篇9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根据市文广新局的安排部署,为庆祝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特制定我县的宣传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围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主题,切实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着力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二、活动主题

  以“文化遗产日”为契机,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营造全社会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强化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影响力。

  第11个“文化遗产日”主题: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三、活动时间

  时间:20xx年6月14日

  四、具体实施方案

(一)版面宣传、成果图片展:制作文物保护宣传版面及多块非遗图片板块,活动日期间在东环广场展出,用文字、

  图片的形式立体地展示我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在全县各个乡镇悬挂文物保护条幅,在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悬挂相关条幅,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

(二)文字资料宣传:活动日期间在东环广场现场向群众发放文化遗产宣传资料1000份,让群众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

  五、活动要求

(一)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切实加强领导,制定“”文化遗产日宣传方案,有效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宣传活动落到实处。

(二)围绕主题,突出重点。紧紧围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一主题,引导公众关注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紧密结合实际,突出我县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喜人局面。

(三)面向社会,形成声势。充分利用电视等大众媒体,专栏、专版等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

(四)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加强与媒体的联系,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宣传报道活动事项和工作进程,提高社会舆论,增强群众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和自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