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老人6篇,以供借鉴。
老人1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发扬这种美德。
星期天,奶奶发现她的脚趾甲将袜子戳了个大洞,便想用剪刀把趾甲剪掉。可是,由于奶奶年纪大了,腿弯不过来,剪起趾甲来显得很吃力。看到这种情形,我对奶奶说:“让我来帮你剪吧!”奶奶笑面相迎,但又问道:“你行吗?”“当然行!”我便说边从奶奶的手中接过剪刀。我搬来小圆凳坐在奶奶跟前,把奶奶的脚抬到自己的大腿上,发现奶奶的脚非常粗糙,显然是历尽沧桑的。看着奶奶的脚,我的眼睛湿润了,决定今后一定要帮奶奶多做些事情,减轻她的负担,让她能安享晚年。我拿起剪刀准备剪趾甲,发现奶奶的趾甲全都是灰的,便好奇地问:“奶奶,你的趾甲怎么都是灰的?”奶奶情不自禁地给我讲起了小时候的故事,我一边剪趾甲,一边听奶奶讲故事。剪了一个脚趾甲,我发现奶奶的脚趾甲很硬,剪也剪不动,奶奶说:“还是用温水泡一下吧。”我欣然同意,很快端来一盆温水,把奶奶的脚放在里面泡了一会儿,然后拿毛巾把奶奶的脚擦干,继续剪脚趾甲。泡完脚再剪,果然好剪多了。我小心翼翼地剪着,生怕剪痛了奶奶的脚。剪着剪着,我发现有些灰趾甲只能剪掉一层,下面的就剪不着了。我又想了一招,用剪刀刮。这一招果然见效,三下五除二,就把趾甲刮干净了。大约花了半个多小时,我终于把奶奶的脚趾甲剪干净了。
剪完趾甲,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笑眯眯地说:“我家的孙女懂事了,会帮奶奶剪趾甲了,下次我不用担心我的脚趾甲会把袜子戳破了。”
老人2
前些天,我看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让我感慨万千。
这本书所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老渔夫桑提亚哥一连84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再次出海,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终于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在返航的途中,一群群鲨鱼冲向桑提亚哥的船,蚕食了大马林鱼。桑提亚哥只拖回了一副鱼骨架。 虽然桑提亚哥失败了,输给了一群鲨鱼。但是他的坚持、勇敢值得我们学习。一连84天没有捕到鱼,仍然信心十足,换成是我们,我们早就唉声叹气,叫苦连天了:“捕什么鱼呀?干脆放弃算了!回家睡大头觉有多舒服!这捕鱼简直在受罪吗!”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看到好多人都会弹钢琴、电子琴什么的,就兴致勃勃地跟老妈说:“妈妈!我要学电子琴!你看他们多厉害!我也要学,我也要学!”妈妈爽快的答应了,她心里一定很开心:“女儿主动学习,真是件好事。” 可是我是小孩,毕竟三分钟热度。学了没几天,就跑到老妈面前说:“妈妈,我不想学了!学琴好累呀!把我的手给磨破了!”妈妈看我痛苦的样子,也就放弃了“电子琴”这门兴趣。 上小学了。一天,我看到好多女孩子在舞蹈教室学舞,还参加了很多比赛,拿了很多奖杯。我看到眼又红了,对妈妈说:“我要学舞蹈!你看好多姐姐学舞蹈,参加比赛还得了奖呢!我也要去学!”老妈听了以后,说都不说一句带我去报名。 可是我就是一个怕吃苦的人。
一天,我面对墙劈叉的时候,感觉腿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汗水不停地往下流:爸爸帮我伸直左边的腿,尽力靠墙,妈妈帮我伸直右边的腿。“好痛苦呀!妈妈!”“再忍会儿!忍了一会了就没事了。”妈妈苦口婆心地对我说,“不!我忍不住了!我不要学了!”我大叫。妈妈听了很是生气:“你怎么又不学了?这可是你自己报的,后果自己负责!” 其实,老渔夫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他都是胜利者,因为他用勇往直前的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挑战,这也是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启示。
简评:小作者不仅爱看书,而且会看书。能抓住文章精髓,联系自己经历,以书为镜,以人为尺,促己上进,启示深刻,受益匪浅。如能用一正一反两例,在对比中,更能显示“百折不挠”精神的可贵。
老人3
家里好久没有人生过大病。上一次已不记得是因为什么来医院,也许是幼时跌伤,或是发烧打针。
一进门就有一股莫名的寒气渗透我的身体,冷淡的色调,难闻的药水气味,担架轮子滚动的声音,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想要尽快离开,
爸妈牵着我,心情沉重地走到公公的病房。
公公像往常一样,早就衣装整洁地坐在床上等待我们的到来,只是脸色却黯淡得像医院的床单一般。几日不见,公公的体型也瘦削了许多,也许是这几天一支又一支的点滴所致。
他一看见我们,就向我们招招手,然后对着妈妈说,“阿婷,这几天我的费用自己已经交了”妈妈一听就生气“这种事情我来办就好啦,你以后不要管了”。公公也皱起眉头,对妈妈摆摆手说:“没事,没事,我有钱。噢,对了……”他又起身摸摸口袋,掏出钱包,从里面拿出一张崭新的一百块递给我,“来,拿去买东西吃。”
不知从何时起,每次见面,公公总会从钱包里拿出一张崭新的钱给我,然后在和妈妈的一番争论后,把钱递到我的手上。
公公对我们出手大方,但自己却省吃简用。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晚上想拿点东西给他,没有打招呼就到了他家。没想到的是,看到他的饭菜竟只有几片瘦肉和几根蔬菜炒在一起。他神情有些尴尬,但嘴里却振振有词地说:“我每天都吃几碗饭,很饱,你们不用担心我”看在眼里,心里却有道不尽的心酸。
“你病了,把钱留给自己用吧,这样会把她惯坏的。”这时,妈妈还是唠叨着。“来,我有钱,拿着!”公公倔强得像一个小孩。
我双手接过钱,手里很轻,心里却沉甸甸的。
也许,老人一心为我们好,不想让我们担心和牵挂。所以总是表现得那么倔强,不听人劝告。这种倔强的爱虽然常常被我们误解,但其实我们都明白,老人对我们的付出我们一辈子也无法偿还,但现在我们可以做的是,在他们有生之年,尽可能地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和幸福。
老人4
天亮了,人们睁开了惺松的双眼。在匆忙的步伐中,在期待的眼神里,在肆意的欢声笑语中,一天的奔波又开始了。各种故事又在生活的舞台上演,演绎出形形色色的人生百态。
那天,我去车站送姨姨去石河子。刚出门,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大雪漫天疯狂地飞舞着,整个团场僵卧在风雪之中,没有一点生气。许久,长途汽车还是没有来,等车的旅客中有些人已有了一些骚动不安。瞧!那位青年小伙子把手插入口袋中,哼着小调,嘴巴还正在嘟嚷着一些诅咒的话语;那个穿着时髦的中年妇女自言自语地说:“这车怎么还没有来,冻死了!”骚动过后,又是一阵无可奈何的沉默。四下里一片死寂,只有呼呼的风声还能证明这个世界的存在。
突然,从远处慢慢出现了一位老人,拖着矮小、瘦弱的身躯,一步一步慢慢地向车站踱了过来。由于老人的到来,先前沉寂的人群突然喧闹了起来,他们纷纷抖动着早已麻木的双脚,拍打着身上的雪花,面无表情的面庞又恢复了鲜活的神气。老人穿着肮脏、破旧的衣服,背上还搭了一个口袋。随着老人慢慢地走近,等车的人都已经能看出他的面孔了。这时,人们似乎对老人抱有了极大的兴趣,都以关注的目光欣赏着他,仔细观察他的一举一动。这一切显然让老人感到有点不知所措,他放慢了脚步,向人群走去,似乎想融入人群。
当老人贴近人群时候,人群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人们像受了巨大刺激似的骚动起来,老人意识到了不对劲,便抬起头呆看了人群一会儿,随即又继续前行。这时,人们猛地向后退。老人抬起头来,他看到了周围人们冷漠而怀有敌意的眼神,他慢慢地停住了脚步,脸上的皱纹一下子深刻了起来。老人什么也没有说,他低下了头,到离人群很远的地方等待着。弓状的背上背着口袋,眼睛木然望着远处,任凭寒风的呼啸和长时间站立的折磨,一动不动。人群又恢复了平静。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又对老人产生了兴趣。从人们开心的谈论中,老人竟荣幸地成为这群等车人的谈资。几个看上去很淳朴的人对他身旁的人说:“这位老人肯定是乞丐,要不然就是被儿女赶出家门孤寡老人。”旁边那位叔叔追问着:“为什么呀?”那位大伯说:“你看他的穿着,也太脏了吧。刚才我在喝可乐,他一直盯着我,我知道他想要我的瓶子。于是我喝完后给他了,他还一个劲对我说谢谢。”他们说话声音很大,似乎又忘记老人的存在。然而面对这些无心的揣测,老人始终不发一言,甚至连一个下意识的表情也没有。大家互相沉默了,没有关注他了。哪怕是看他一眼。
暮色来临,灰濛濛的天空下变得愈发的昏暗了,然而天空下的这群人还在等待。漫长的时间过去了,远处终于出现了一个模糊的影像,长途汽车终于来了!这时,人们终于意识到他们的等待结束了。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上车,包括我的姨姨。汽车喷出了一阵耀武扬威的烟雾,胜利地向前驶去。我忽然发现,老人还在那,他拾起地上的瓶子,默默地把它放在口袋里,把包背起来,一步一步走了……
老人5
在生活中不少出现你欣赏的事物,也许你最欣赏的是一首诗,因为他的优美,他的哲理;也许你最欣赏的是一幅画,因为他的内容,他的往事;也许你最欣赏的是一本书,因为他的……而我最欣赏的却是一位住在秋天刚入冬的老人。
记得那天夜晚,星星可能因为寒冷以躲入了厚厚的云棉被,而月亮却毫不知寒冷的坚守着自己的职位。我和爸爸回老家回来的路上,我们刚下火车,准备去汽车站时。在打的,可每个出租车上,都坐着满满的人,不然是因为有人,不然就是车费太贵。我们无可奈何的出此下策——坐三轮车。
车夫是个清瘦的老人,60岁上下。灯光下只见他一身整洁的着:靛蓝色的布褂,铅灰色的布裤,脚蹬一双轻便布鞋,头上戴着的旧军帽遮掩不住两鬓的白发,脸上被岁月刻画出一条条皱纹,深深的凹沟里填满了沧桑。“乖孩子,爷爷帮你拿行李。”他一边说着一边用那布满老茧的粗而硬的手从我的小手里接过行李,有力但轻轻地放在车板上。然后,他干裂的嘴唇微微裂开了,向我们做了个上车的手势。
骑了一阵子后,我们明显地感到,老爷爷的车速慢了下来,紧接着迎面而来的是一个陡坡。爸爸突然睁开了有睡意的眼睛说:“大叔,你把我们放下来吧,我们帮你推。”“没啥,甭担心!咱当过兵,身子硬朗着呢!”一声坚定而又沙哑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只见他欠着身子,一边嘴里小声的喊着:“一二一,一二一”一边有力地踩着踏板。我担忧地望着他,那瘦削的骨架从蓝衣服上凸起,深深刺痛了我的双眼。终于,过了这个坡,他弓着的身子,又坐了下来,轻轻地喘着气,他的脚还在用力的踩着,到了目的地。我们下去了,爸爸给了老爷爷十元钱说;不用找,我没零钱;转身领着我一路小跑。不一会儿,老爷爷追了上来,熟练的拿起5个硬币,放在爸爸的手上说;我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谢谢你好心人。
一刹那,我的双眼中充满泪水,风徐徐的吹着。就像为我们向那位老爷爷致敬。那老人的品行,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这时,星星也出来了,像被月亮的精神感动了似的。
那位老人啊,你是我最欣赏的人,你的那种自尊、自立、乐观生活的高尚灵魂是我最欣赏的。
老人6
题记——跳过那些万万千千的各种道理,我只想说,在你对她的心意感到不适,或者烦闷时,都不要不理不睬,请回头看看,那满步蹒跚的背影,那单薄的夕阳,却是我们儿时最依赖的肩膀……
“您别跟着我们!这么大年纪了替别人瞎操什么心!”奶奶暴躁的脾气就像是一头失控了的野牛一样,尽全数的爆发了出来,我却只能跟在奶奶的身后无奈的小声叹息。
今年暑假,我刚刚考完试就被奶奶绑架到她儿时生活过的地方,那是一个小镇,一个偏僻的小镇,但是那里的河流确是肮脏的,那条孕育了几代人的河流,发出的腥臭让人忍不住悟鼻避开。
再来这里的前一天,我的曾祖母不止一次的打来电话,向我奶奶表达她对女儿的思念,并渴望奶奶能够去看看她。
奶奶的家庭有少许的复杂,她的父亲在年轻时离过一次婚,而在离婚前,我的这位曾祖母就已经生了一个女儿,那就是我奶奶。曾祖父离婚后又娶了另外的一个年轻漂亮的夫人,而我的曾祖母也另寻了他嫁,又生了自己的儿女。其实也就是说,曾祖母也并没有陪着我的奶奶走过太长的岁月,就已经另嫁他人,奶奶也就从小和那位夫人生活在一起,但是却从来没有吵过一次架,脾气那么臭的人都没有和她的后妈吵过架!
我是天生有少许的洁癖,对于一部分的脏东西我十分的反感。而我来到了这里,恰恰针对了我的某种感觉神经。
曾祖母和她最小的儿子生活在一起,年纪大了,却精神好得很,每天帮着她的三个孙子洗衣服,春夏秋冬都是如此,连袜子都不例外!我听后不禁皱皱眉。
那栋房子很大,但是他们却为了生活的来源,将楼上的两层腾出给人出租。住在底楼夏天是凉爽,却因为有一个八十几岁的老人住着,有一些微微的不明味道,总之,是那种令我反感的味道,但是我知道,有些礼节是要遵守的。
去的时候,他们一家人正在睡午觉,我们的到来让他们有些惊喜,尤其是曾祖母。她一咕噜从床上爬起来,我看见了她,心里暗暗的倒吸一口气。
不得不说,那是一张并不是很好看的脸,脸上布满了老人斑,因为很瘦,所以瘦到全身仿佛只有骨头将身上那些皮肤支架起来,牙齿也几乎没有了,双眼凹进去,露出像是原始人的额头一般。那一双手就像是干枯快要死掉的树枝一般,一触及我的皮肤,我全身的所有细胞都在抗议着这种感觉!我在说得直白一些,那就是一个骷髅,就是披上了一层皮,有一颗在跳动着的健康的心脏而已!
我压制着心中的波涛汹涌,笑开了颜,因为我看得出,曾祖母对于我这种她的曾孙以及女儿的到来很是欢喜,然后接下来的十分钟,她嘴里都一个劲儿的念叨着,“我的孙儿,我的孙儿……”
奶奶悄悄给我说,她之所以没有给她母亲说她的到来,是因为上一次她说她要来时,曾祖母忙碌了一个早上,上街又是买菜又是买肉,这么大一把年纪了,万一要是摔着了哪里,那就不好了。而且她还打算明天带我四处逛逛,了解一下她小时后生活过的地方,后天就悄悄地走,不然曾祖母又该伤心难过了!
我了然的点点头。
奶奶的性子直,说话就也有些伤人,但是却让人觉得道理全有,无从辩驳。十几年的相处,我了解她是一个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她对我说,好吧,也不仅仅只是我,还有她的一些同母异父的弟兄,她说她和曾祖母命里八字相克不和,所以一见面她们两人就会吵起来,其实要说真的,一般都是曾祖母忍着我奶奶的牛脾气,但是也总少不了吵架。我也知道为什么曾祖母不肯与奶奶大吵一架,只是我不说,不知道奶奶知不知道。
第二天,奶奶知道我早上一般都爱在外面吃,所以就带我上街去了。
在街上,奶奶给我买了早餐后开始逛起了街,我没想到我们会碰见曾祖母,要知道这里离他们的家几乎有一公里,那个年迈的老人却是一步一步的走来了。
我见奶奶愣了一下,然后呵斥道,“您怎么来了?!这么大年纪不在家里来这人多的地方万一摔倒了怎么办?!”
曾祖母却是乐呵呵的望着我,“我孙女儿没吃早饭,呶,我给她买了小笼包子,快吃吧!”
我接过她手上的那一袋包子,象征性的吃了几个后就在也吃不下了。其间我还听到奶奶说,“您也真是的,我又不是不给她买,买这么多,又吃不完!”
曾祖母不做声。
奶奶得带着我继续逛,我们走在前面,曾祖母因为年老走得慢就跟在了后面。一路上,汽车一辆又一辆的呼啸而过,我也一次又一次的回头看着身后满步蹒跚的老人,佝偻着背,看着我们的方向,想要跟上我们的`步伐。
“孙女儿!孙女儿!”我隐隐约约听到身后有人在叫我,声音并不是很大,却有一些用力。
我迷惘的回过头,看见曾祖母在向我招手,我走过去,曾祖母笑着对我说,“孙女儿,要不要吃鸡肉啊?我去给你买。”她压低了声音,怕让我奶奶听到。
而在这时,奶奶好巧不巧走过来听到了,她一竖眉,吼道,“您别管小孩子,她想吃什么我会给她买!您就别操那份心了!”
“我给我孙女儿买的,又不是给你买的!”曾祖母倔强的回了一句,却招来奶奶更大的火气。
“您要是在这样我明天就带她回去!”这么一说,曾祖母果然不敢再说话了,奶奶拉着我的手就走,曾祖母依旧是默默的跟在我们身后。
终于,奶奶忍不住了,转身就吼道,“您别跟着我们!这么大年纪了替别人瞎操什么心!”
我望了望奶奶,又望了望曾祖母,曾祖母撅着嘴,不情不愿。再后来,奶奶几次爆发都没能赶走曾祖母,奶奶没办法,就拉着我越走越快。
“奶奶,等等曾祖母吧!她一个人在身后呢!”我还是不忍心了。
“你不知道你曾祖母,她这个人,你不吼她她不听,轻声细语的说话,对她一点用都没有!”奶奶的语气中带有一些生气。
又过了很久,我再次回头张望,却看到了那抹背影,站在那里,单薄瘦小的身子穿着一件麻布衣服,头发花白,早晨的清风吹起她的裤脚,她背着手,看着我们。我的眼睛有些近视,模模糊糊的视野中,竟是看出了她眼里暗含的点点期望。
“奶奶,我们等等她吧!”
没有人来回答我。
后来,我回了曾祖母的家后,一天中午,大家都在午休,安静的午后有些令人乏味。我躺在安乐椅里看着书,无聊的有一些昏昏欲睡。曾祖母却走过来,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我奶奶的方向,确定她是睡着了,这才悄悄地硬塞给我五百块钱。我一怔,连忙推掉,奶奶在之前给我说过,千万不能要曾祖母给的钱,她老人家本来钱就不多。
“孙女儿你听我说!!这五百块钱你收着,别让你奶奶知道了,不然有得说什么了!”
“这钱我真的不能要!”我有些为难。
“你收着我才高兴,你奶奶这个脾气我是受够了的……”
我没有再说话了,因为我看见曾祖母在用手背胡乱的抹着脸,声音有些哽咽。
我不会劝人,就没有再做声,静静的看着我的书,手中那五百块钱却有一些烫手,令我感到无所适从。
奶奶那天中午睡醒了后,我没有告诉她,那个老人在她睡后干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为什么哭,因为谁而哭。
后来奶奶去了她兄弟家住,腿受了伤,是因为舅爷在迎接奶奶时,桌角碰翻了地上的啤酒瓶,飞溅起的啤酒瓶碎片将奶奶的脚后跟附近的皮肤划破了,医生说,还差点就会割破血管,说起来真是巧了,正是应了那句“八字相克”,奶奶每次去那里都会受伤。奶奶的伤很严重,曾祖母却每天都跑到街上去看她,奶奶无论怎么吼都吼不走。
没办法,我只好先离开那里。离开这个小镇时,是凌晨五点钟,天空因为下过雨,并不是很亮。汽车路过那间屋子,那底层的一楼,有微弱的光亮着……
那个老人哟,明明就是想为儿女付出一点什么,却不小心用错了方法……
“奶奶,我们等等她吧。”
老人的步伐跟不上我们了。
后记: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没有一点作假,这里面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形容词我都用的小心翼翼地,希望能够表达出我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看见那个站在我身后的单薄的影子时,突然想到的这一句话:等等落在身后的老人。我的奶奶希望曾祖母可以少为儿女操一点心,可是世界上没有一个母亲可以不为儿女操心的。这一点,我在我奶奶身上看到了同样的结论!
每次我看到那些一个人在公园里、街道上,甚至马路上,而身边没有一个人搀扶着的老人时,都会觉得中国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略了那个在你身后,远远跟不上你的步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