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心情日记6篇(每日心情文案)

时间:2024-03-03 12:39:03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心情日记6篇(每日心情文案),供大家参考。

心情日记6篇(每日心情文案)

心情日记1

  五岳中的东岳泰山,又名“岱”;自古一直都被视为“天”的象征。传说无怀氏、神农氏、炎帝、黄帝、尧等72位功德卓著的君王都曾来此封禅,之后历史记载又有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等12位皇帝也到泰山祭祀、封禅。可以说,泰山是一座一直都被视为“天”的神山。春秋时期,孔子多次到泰山游历,曾说过“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后来他的弟子也均与泰山有关联;唐代,诗圣杜甫游泰山,更是写下了千古绝唱“望岳”;宋代,孙复、石介等人在泰山创办学院,弘扬儒学。几千年间,泰山一直用它那博大的胸怀陶冶出不凡的人文精神,它又是一座圣山。

  泰山壮观、雄伟,主峰高1545米,环绕主峰的山峰有112余座,崖岭90余座,溪谷102条,名泉72处,如玉液泉、王母泉、来鹤泉等等,所以泰山的水系十分丰富。泰山山脉由东向西有东、中、西三条大谷;北麓自东而西有天津河、扫帚峪、桃花峪三条大谷。六条大谷溪流各向六个方向辐射,分成六个区域,形成了著名的幽、旷、奥、秀、妙、丽六大景区。

  古代文人、帝王登山,都多从泰山中路拾阶而上,这又是一条最古老的登山之路,因此路深幽,故称“幽区”。亦称为“登天景区”。中路由红门至玉皇顶约6600级石阶,全程共长近20公里,沿途时有山峰、溪流、庙宇、石刻、古树,景色幽雅秀美,又能磨练人的意志。

  现在,就请随着我在这古老而又漫长的6600级石阶上,跨出我们攀登泰山的第一步吧。

  早晨,才3点左右,天已亮了起来;虽说没阳光,但也算晴朗。我们简单的做了一下准备,便迫不及待的出发了。

  出了宾馆,就离泰山不太远,路也越走越有坡度。在柏油马路的尽头,忽然一片开朗,面前的路撕成了两条,而紧紧夹在中间的正是泰山山系中巍峨的山峰。它们似乎高不可及,一切在它的脚下,是如此的渺小。半山腰清晰的飘荡着云靄,山上被绿色覆盖着,显得是那么生机盎然,令人的心情十分爽朗。

  我们顺着右边的马路一直走,马路右侧时不时会冒出一家酒店、宾馆,而左侧则一直都是山峰。过了一会,天空的云中终于露出了太阳的一角,可小路依旧是那么幽深宁静,只有清脆的鸟叫声和我们的脚步声在回响。

  走了一阵子,我们穿过一条小径,转个弯便看见了有坡度的街道,仿古的商店,斜上的石阶……我们终于到了泰山脚下了。上了台阶,有一个小院子,房屋古香古色,门额上上书“关帝庙”。这时的天色尚早,庙里却香烟缭绕,早有不少游人了。关帝庙的主格局很小,只有一个正殿和两个副殿。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却有不少古木。出了关帝庙往上,我们就来到了著名的红门石坊群。

  石坊群的第一个石坊,名曰“一天门”。泰山自古都被视作“天”的象征,有三个天门。半山腰的叫“中天门”,山顶的为“南天门”。从“一天门”处进入,就意味着我们已到了天界。过了“一天门”,其后是“孔子登临处坊”,再高的是第三座石坊“天阶坊”。

  石坊群之后是一座倒凹形建筑,中间是跨道而立的门洞,这就是“红门”。穿过红门,眼前一片翠绿。绿树成荫,芳草遍地,中间一条石阶路一直在无限的延伸,耳边只有鸟声婉转的“啁啾叽喳”声和哗哗啦啦的溪水声,阳光柔和的撒在这一切上,给人以安祥、恬静、幽深之美感,身后红门外的喧闹仿佛已无影无踪。从这里我才真正的跨开了登山的第一步……

  太阳已从云彩中探出了半个脑袋,可一切景物却似乎还未完全脱离夜间的气息。空气是湿的,吹来的风也是凉的,再加上这周边的景色使我们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脚步。

  路边的石碑忽然间多了起来,有碑基有碑顶的,也有较小的单纂;大大小小有二十余通,我怀疑这是否就是红门的“小碑林”?!略转个弯,我们可以从右侧树木的空隙间望见下面的山溪,泉水叮咚,小鸟啁啾,十分雅致。

  再向前走,道路较为平坦;左侧石壁上不时出现朱色刻字,如“云山胜境”、“住入佳境”等等。不一会儿,树木开始向两侧散开,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跨道;一座城楼式的建筑出现在我们眼前,上面题字是“万仙楼”。这个楼很大,下层为石砌拱门,上部是三栋七檩五架樑,重樑起架,黄硫璃瓦九脊歇山顶建筑。穿过“万仙楼”楼下的门洞,后面大体与前面的各个山门无异,只是树木更多更密,其中多数为松柏,阳光只透过树的空隙撒下来,闪着点点的光,如同碎金子一样。

  我们继续前行,石阶路的左侧石刻渐多,而右倾则是穿越乱石、密林、蜿蜒而上的小溪。石刻大多是抒情的,如“神州磊落”、“蔚然深秀”、“初步登高”、“肤寸生云”、“□(此处的字是虫字上边加了一撇)二”等等;有的刻在高处的大磐石上,有的刻在下侧的小石壁上,远远望去,竟也有不同韵味。

  走着,在前方的绿树掩映中,出现了一个古建筑,它好象是被镶嵌进了山体里,一宽厚石阶直伸到“登天路上”,这就是“斗母宫”。“斗母宫”原名“龙泉观”,是登天景区中最为静幽之处,也是“中天门”的重要景点之一。向北,又有一院,名曰“三官庙”,里面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

  沿路继续走,就到了赫赫有名的“经石峪”。这里刻有“金刚经”的经文。“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刻在面积2064平方米的大石坪上,共44行,现残存1064字。这种佛教摩崖刻石,气势磅礴不凡,被人称为“大字鼻祖”,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刻之一。“金刚经”刻石,一个个字纵逸遒劲,精美绝伦,整体气势恢弘,大气自然,令人折服。它周围遍布的题词,便足以体现出这一点。经石峪是古代艺术者与劳动人民的共同结晶,体现了它是当时文化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再向前走,是又一景点——“万笏朝天”。在路西边,一块块峻峭的石壁,天然自成,看上去就象一块块排起来的、古代大臣们觐见皇帝时手持的笏板。故名“万笏朝天”。

  过“万笏朝天”后是“登仙桥”,山上从桥下奔腾而下的溪水越来越大,一朵朵浪花涌着水的白沫下泻,水很清。我站在这座搭在两条直路上山的横桥时,不由得想向下看看山脚的风光,可谁知峰回路转,古道深幽,林木和山峰成了天然的屏障,挡住了我的视线,只能看见一泓清水流失在林子深处,直向山下奔去……。这时已是七点左右,几位刚上来的游人,看到如此可爱、壮观的溪流,都不住的啧啧赞叹,有几个胆大者,还下到溪边洗手涤足,嬉水娱乐。

  下了桥,转了个弯,我们又前进在这林荫夹道的古道上。不知走了多远,路开始向上斜,膝盖有点酸,走着有些吃力,看着这儿都是树木、阶梯,我也感觉到的确走的有些累。

  路又向上斜了好几度,我的视线里出现了一座高大拦道的建筑,这就是“壶天阁”。“壶天阁”多为石料砌成,气势粗犷。过了“壶天阁”是“回马岭”石坊。回马岭要回马,这话果真不假,因为这里是连马都走不成的地方,确实不好走。

心情日记2

  曾经以为,爱开始的时候就开始痛了;曾经以为,我们只是生命中的过客,

  那一次的相遇,注定相识,相知,相爱,

  曾经以为,我们只要过了那些时候就没事了,

  也许我们的爱,被我遗弃了;

  也许我们的爱,停留了;

  也许我们的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那一次,就注定了缘分的开始,而你就是我的缘分。

  那一次,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害怕失败的表白,可你还是说出了你要说的。

  那一次,你将我的手放进你温柔的掌心,说着,宝贝,我永远都不要放开你。

  到处都是你给的回忆,我流下了苦涩的眼泪,数着我们拥有的日子。

  呵,屈指可数的短暂…我不敢笑了,不想让爱,成为我承担痛苦的工具,

  爱了就爱了,喜欢是一种感觉,爱是一种付出。

  不要把真爱当做游戏,不要把游戏当爱,那只是游戏,

  如果遇到的是真爱,不要轻易说拜拜,

  短暂的时光,

  爱情也是短暂的。

心情日记3

  我不得不感叹时间的力量。

  时间,能让人改变很多。你不再是当时的你,我亦不复曾经的我。时光荏苒,它带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物是人非,都付与韶华逝去,空留我一人干巴巴地追忆。回忆这种东西,你一定要忘掉,我一个人记住就好了。我从不后悔遇见你,在最美的年华与你邂逅,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不管以后如何,至少我现在一直这样认为。

  今生无缘,来生再见。我是不相信这样的话的,所谓“前世因今世果”在我看来是行不通的。错过了便是错过了,一眼万年,错过一瞬可能就是一辈子。

  时光静好,与倾语;似水流年,与倾同;繁华落尽,与倾老。

  叶芝的诗里这样写道:“当你年老,岁月将近白发苍苍,困倦的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沉思漫想,陷入往事的回忆,你一度当年的柔情与美彩缤纷,多少人爱你昙花一现的身影,爱你的容貌于虚情假意之中,只有一人爱你如朝拜的神圣,爱你不因岁月无情至始所终。”人生,因爱而不老。

  我这样想过,以后的以后,如果我有了给你幸福的能力,如果我还心系于你,如果你若未嫁,我若未娶,我们是否还能在一起?只是,人生,没有如果。

  我这样想过,多少年以后,我会把我们的故事讲给我的儿孙听,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父辈,如我,也曾经那样不顾一切的爱过这样一个女孩。

  我这样想过,在我弥留之际,能否还能再见你一面呢?

  我这样想过,我要在我的骨灰盒上,刻上这样几个字:

  “人生如梦,如今方醒。”

  梦醒后有着什么呢?会不会有另一个平行时空等着我?远方是否有另一个你陪我完成那个誓言?

  风雪中,我们一直走,能不能走到白头?

心情日记4

  谈不上围巾控,可围巾对我而言,已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从小怕冷,加之个性敏感,总觉冬天给我是一种煎熬,于是本能的总偏爱一些温暖舒适柔软的物品。

  棉麻、毛线、混纺、丝质、羊毛,只要遇到心仪的,在自己力所能及下,我都喜欢买,让它们一一绽放在脖颈间,一圈又一圈,长长的流苏,连心似乎也跟着在风中自在飘扬起来。

  记得第一次买礼物送先生,选的就是围巾,当初的举动,完全是不假思索,出自本能。我没想过他会不会喜欢,也没考虑过时尚潮流,我只是想,把我认为最好的温暖給他,在每个寒冬时分,予他最实在的关怀和最妥帖的呵护。

  张小娴说,“男人身上的冬衣,每一件看起来很酷,只有领巾例外,它是让这个在寒风中走路的男人看起来没那么寂寞”。

  的确,它和颈间空落的男人比起来,多出的不只是身体的温度,还有意念中的暖和。

  转行快一年了,对围巾由当初的喜欢到如今的挚爱。不管是逛街还是看片,不经意的视线就被那一道道色彩所吸引,抓怕、剪辑、收藏。

  恰到好处的围巾,不仅可以让服饰出彩,还可以起到一个点睛之笔。就像王冠上那璀璨的玉珠瞬间让普通的装扮鲜活明媚起来。

  闲暇之余,翻看明星微博会,会发现很多明星都酷爱围巾,堪称出场的必备单品,而她们往往选择的颜色也多数来自于不花俏的纯色,如红色、驼色、大地色、黑色……

  一件素衣,围巾的随意一搭,整个气质、气场就出来了,有时,你和明星的装扮,差的就只是一根围巾的距离。

  从一个几近做了十年的行业,突然转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回想刚开始,整个人都很迷茫,不知从哪起步,没人指点。所有东西全凭个人喜好和一腔热血。

  不过很感幸运,一路走来所遇不少机缘和贵人,莽莽撞撞由最初的一家到如今的七家,如做梦一般到底给挺过来了。

  只要你对,世界就对。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人,我们既要经得住千锤百炼又要受的了浪里淘沙。

心情日记5

  男人,一直被称为世间活的最累的一种生物,一种最容易被误解的动物。

  男人,他们的一生被亲情,友情,爱情,学业,事业,家业,产业......充满。他们一直夹在父母,朋友,恋人,情人,红颜,知己,同事......中间。

  在爱情上,男人未必都懂浪漫,因为他们大都心存远志,他们总想有自己的一份事业,也许他们真的不懂如何制造浪漫,因为他们的心在他们的事业上。男人,他们就想要他们的女人幸福,没有哪个男人不想让自己的女人做一个全职太太(至少笔者是这么想的,也正在为此努力着。)

  其实这一点女人,你们不懂,你们总是怪你们的男人不陪你们,其实他们也想陪你们,但是,他们有他们的事业啊,他们有他们的工作,他们要活一生学一生,不断的补充能力。把事业做大,让老婆享福。

  在家庭里,男人更不容易,自古婆媳是冤家,男人却夹在了这对冤家中间,左右为难。一边是妈妈,一边是老婆。所以男人只能让自己受委屈,只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因为你的男人不希望你们不开心,毕竟,你们两个是他生命力最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没有之一。

  所以亲爱的女人们,多关心一下你们的男人,他们再苦再累,给你的也是最最完美的微笑,最甜蜜的拥抱。

心情日记6

  三年前,许是心里不知何时埋下的练书法的种子又开始萌动,并以无法遏制之势破土生长。我备足了笔墨纸砚,在家里和单位置了画案,闲暇时笔耕,写光了一打打习字纸、一瓶瓶“一得阁”,竟还写秃了几支“狼毫”、翻破了几本字帖。周围朋友、同事起初暧昧的目光也变成了真诚的评价:“你这毛笔字比钢笔字好看。”我也常打量自己的字,看着看着,那些原本面目狰狞似乎无论如何也征服不了的字,渐渐变得可亲可爱顺眼多了。

  我开始习字,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小学时,学校有大字课,每天放学回家母亲都会看着我写两页描红,字其实没练好,只是速度快了,直到工作很多年我也没再拿起毛笔。

  现在,我试着把字裱起来挂在卧室里,常会怔怔地看上一会。去年春节前,我突发奇想,希望找一家山村“送春联下乡”,心怀忐忑,我决定先开车进村一探虚实,到了满城一处偏远山村,沿着中心十字街绕行一圈,村务公开栏上的板书颇见几分功底,说是大队会计写的,我于是没敢声张,带着从保定远道而来的笔墨打道回府,但还是给自家单位写满了大大小小的春联和大红的“福”字,总算过了这把瘾。

  去年夏日一个清晨,车行至郊外,想起后备箱还有笔啊,长约三尺,是练地书用的,这可是个难得的好地方,我以水为墨在路边行笔挥毫,颇为恣意。不知何时,一老者自身后来,在路边停下自行车,成了我的第一个看客,写就“惠风和畅”,我问:“老爷子,认字儿吗?”老人若有所思地打量地上的字:“嗯,写得不错。”这叫好儿实实在在,但总之不是行家,让人兴奋不起来,我把笔递给他:“你能来两笔吗?”老人俨然是附近的农民,看上去有七十岁了,背有点驼但很有精神,他竟没有推脱,接过笔,缓缓地走到一边找了块地方,那笔尖一落地,我的心像被人提了一下,心说:“看走眼了!”只见他行笔迅疾、身法利落,眨眼功夫一行草书写就,我跳到他身侧,认不得!

  “这是我的名字。”老人一个个指给我。接着又写:“这是柳体,这,是欧体。”

  “哟,您厉害呀!是村里的教书先生吧?多大岁数啦?”

  “92啦,我以前在铁路上工作,自小练过字。”

  难怪呐!我以为撞上神仙啦。老人说他早退休了,就在这村里住,每天早上骑自行车锻炼身体,他说我的字缺少力道,跟我要了签字笔,拆开烟盒纸写下几句习书的要领交给我,我像得了秘籍一样小心收好,临走前老人托我件事,说进城里不方便,让我带本于丹的《论语心得》给他,再带几根红笔,他做笔记用。

  年底征兵,一个小伙子,家在农村,大学毕业,辞掉了省会的工作跑回来要去当兵,并且选择了新疆边防。那小伙子的率意,让我决定去他家里看看。我很想写幅字给他,于是我买了现成的画轴,为的是写好了就能挂立刻能看到效果,这可是我第一次在这上面写字啊。自撰诗一首,写好挂在墙上远远近近地端详,看着还是有点别扭,但我想那个农村家庭会喜欢的,于是,我驱车前往送字上门,他家宽院大屋,敞亮的房子里朴素之极,没烧暖气只亮着一盏“小太阳”,但墙角的一张桌子吸引了我。说是桌子,其实是用红砖垒起的腿,上面铺了个木板而已,但这木板上却是毛毡、宣纸、笔墨一应俱全。

  “啊,你家谁练字呐?”我脱口而出,惊讶不已。

  “我,有时间就瞎画画,这阵儿地里活多,好长时间没动笔了。”是那小伙子黑黑瘦瘦的父亲。

  “你跟谁学过啊?”我紧跟着问。

  “早些年跟范学礼学的。”

  我知道,范学礼是咱保定画坛的老前辈,于是寒暄了几句终于没拿出我的画轴。我带着遗憾送那位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去了新疆,隔了些日子,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临赵孟頫,有人敲门,正是那小伙子的父亲,他手里竟拿着个画轴,腼腆地说:“我自个儿抹和的,知道你喜欢这个,我替儿子谢谢您,也给您留个念想儿。”展开一看,一幅素墨山水,画中景物远近、浓淡、层次均可圈可点,意境清幽,一首自撰诗的题款,小字行书也写出多年的功夫,我忙让人找来铁钉锤子悬挂在正对办公桌的墙壁上。每每品咂我便窃笑,怎么这事儿都让我碰上啦,难道保定人都是浸在墨水池子里的?那我也只有跳进去才能品得个中滋味啊,练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