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月光下的遐想7篇

时间:2024-03-10 12:07:22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月光下的遐想7篇,供大家阅读。

月光下的遐想7篇

月光下的遐想1

  凭直觉,我在下意识里以为,人们大都是非常钟情农历每月十五的圆月,那可能是因为他们常常思念不在身边的亲人,或许也是因为那明亮的月色静静地柔和着人们的心境:春的温情、夏的热烈、秋的文静、冬的温馨。

  我也喜欢圆月,可是我好像更喜欢那一弯新月。她静静的,每每像是挂在疏影婆娑的树梢头,或者悬浮在黛色朦朦的山湾里、小河旁,给人平和安静,思虑若幻的感觉。这时,最好是满斟一杯清酒,或者细品一杯香茶,对着夜色,看着村边公路上的流光车影,听着归巢鸟雀的喃喃细语,任思绪绵绵,怀念朋友,牵挂亲人,玩味这令人无限萦怀的世俗风情,不免有一种“世事浮沉催人静,秋风枯荷听雨声”的心结,一丝苦涩,一丝无奈,羼杂着一丝欣慰,一丝淡然,我还真说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然而,这新月,不是就在静静地抚摩着你,抚摸着你的心灵?

  这时,你躁动的心就会慢慢地平静下来,笑自己“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了。

  新月,无时无地的萦绕在我的内心深处,或许是我铭刻在心头的那年轻的记忆,暮年的我迟迟领悟了光阴的不理会人情,让我惋惜少年的无为,以致暮年只有徒自懊悔。

  我这时又想起了每月下旬的残月,每到那时的黎明,有时在晨曦满天,淡淡的山岚还没退去的时候,西天还挂着一弯月牙,也是淡淡的,如若不仔细看,会把她看成一丝白云——迟迟不肯离去。

  每到农历一个月的后半月,傍晚繁星满天,好像听得见银河水的潺潺流动声,远远近近可以看得见人家窗户透着的习习灯光,深黛色的山峦倒映在村边的河水中,随着风吹皱的波纹粼粼闪动。这时,月亮还迟迟没有升起,不像新月,在太阳还没落山时,早早就漫步在西天山湾里了。只有在夜深人静以后,你若从睡梦中醒来,或许就是窗上那明亮的月光把你惊醒,你会不由自主的披衣下床,到院外婆娑的树影里,欣赏那疏星簇拥的一弯残月,静静的,屏息不愿做长长的呼吸,享受那带着花香草味泥土气息的清新空气充满肺腑的惬意,只想听那皎洁的月色的低语。

  新月的渐满,使人们充满了期冀;满月的圆润,人们沉醉于温馨的满足和思念的婵娟里,而残月也不会让人们增添惆怅,因为它预示着新的轮回的临近,是新生的希望。况且月的圆缺,本就是世间万物气数的涅槃,秋天过后,经过一个冬天的孕育,便会有一个山花竟研的春天!

月光下的遐想2

  夕阳的余晖已慢慢褪去,徒留无尽的苍穹隐于夜色,而清冷的月儿则悬挂在暗夜。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只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这淡淡地,银白的光辉投落在这片苍茫的大地之上。而面对这皎洁的月色,我们也许会想到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寥落身影,也许会想到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惆帐气息,也许会想到月宫中“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中嫦娥的忏悔,也许会想到《竹取物语》中辉夜姬带着洒泪升天的哀伤情愁,也许会想到希腊神话中清冷高傲的弯月女神阿尔忒弥斯……

  也许,什么也不曾想到。但是,看着这清冷的月色映照与这片寂静无声的大地之上时,我却无法自抑地想起一句话,一个人。

  ——日月当空照。是的,“日月当空照”。想到这句话,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个人。那便是,武曌。是的,武曌,这位千古一叹的奇女子,这位我国悠远的历史长河中,第一个称帝的女子,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

  看,就是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在当上了皇帝之后,不仅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促进了经纪发展,而且还稳定了边疆的形势,更是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武则天的存在,不正是说明了,我们女子更是可以独立自主,独自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虽说武则天当上皇帝后的第一年采用了酷刑,但是在第二年,她已经取消了酷刑。在我看来,武则天,比起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比起北齐皇帝高炜的荒淫残暴,比起南朝后主陈叔宝,比起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比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武则天,似乎,要好上太多了。

  柔和的月光洒落大地,我仿佛看见了那个令人叹息的千古奇女子。此时,她不是太宗的媚娘,不是什么则天大圣皇帝,也不是什么则天顺圣皇后,她,只是她,这俯瞰苍天的,绝女子。她,只是,一个偶尔对着月亮叹息,普通的女子罢了。

  夜已静,唯有这朦胧的月色依然存在。

月光下的遐想3

  一轮新月从树梢攀到了天空,圆盘子似的。皎洁的月光透过树阴洒下来,如碎银般的美丽。

  我走在月光下,在花园小径里闲庭信步。风轻声吟唱着,柔美的月光,再现了苏轼当年的豁达‘庭下如积水空明’。月光在他心里是这样的美妙,银白的月光是否在启迪我们豁达是一种美?他不是还说‘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是否也是暗示我们时光易逝,要好好珍惜时光吗?

  月亮似乎更圆了,处在异地的游子看到了这如水的月光是否也会生出淡淡的乡愁?也许都会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慨吧。‘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思乡的忧愁。中秋佳节,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是多么美妙啊,这是多好的一幅花好月圆的美景。月亮在告诉我们要好好珍惜团聚的时光吗?

  月光好象淡了,还有半边怎么不见了?被乌云挡住了吗?但为什么月光还是那么平静,为什么它不生气呢?人家挡住了它的美丽,它不是应该恶狠狠地报复吗?可它在诉说;‘宽容是美。’它是在说要人们学会宽容吗?

  月亮又出来了,还是那么明亮,是在告诉人们做人要能屈能伸么?

  我继续走在路上,抬头看看月亮,怎么?月亮不见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也说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月亮也要遵循自然规律,我想这又是月亮对我们的一个启示吧。

  月光如水,它是美丽的化身,我在它的身上学到很多。月光伴我行走……

月光下的遐想4

  华灯初上,夜的幕布徐徐拉下。我拖着沉重的身躯踱回宿舍。

  初秋的闷热,使做了一天脑力劳动的我倍感疲惫与压抑。“出去散散心吧。”我对自己说。

  今夜,月好圆,好亮,似一位初谙世事的`少女一展灿烂的笑魇,好亲切啊!

  这么美的月色,一如从玉盘中一泻而下源源不断的清水。我沐浴其中,有一种冲热水澡的感觉,真是无比舒畅!

  对月沉思,任思想的翅膀随处翱翔。什么都想,又似乎什么都没想。闭上眼睛,恍恍惚惚中感觉有一双眼睛在向我注视。那是月亮?不是,是一双真正的眼睛。我猛然醒悟,翱翔的翅膀终于找到了归宿。那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啊?

  好圆,好亮,一如今天的月亮。

  好多个这样的月夜,那双眼睛陪着我,度过多少无聊的时光,打发掉多少寂寞的日子。

  所不同的是,明月的美在于赠予,而明眸的美在于吸收。

  多少个这样的月夜,天上一个月亮,月下只有你我。我正是凭着月亮赠予的激情,转而被你的眼睛吸收,化做一汪清水般的温柔。

  你本是一个活泼的女孩,可自卑的乌云遮住了月光,你变得沉默、矜持、敏感。我自知不是狂风,但即使轻风的不懈,到底还是将乌云驱走。于是,我们走在了一起。在如此的月夜,在月光下共同遐想、共同交流,抑或是相互间无声的对视。而更多的时候,你睁大那如月的双眸,吸收我滔滔不绝的大多是废话的言语。

  你说你是正月十五生的,与月亮有特殊的感情。我又何尝不是,当我第一声尖锐的啼哭时,也正是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我们都与月有缘,连我们的相处都与月有缘。我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你却那么文静。在白天紧张的学习时间,我们各自都压抑着那份情,不让它有任何的表露。只有月下,我们才相约,因为月是我们共同的朋友。虽然,我们无数次进行月光下的遐想,可是,在那个金色年华,未来对我们永远是个未知数,似乎那么遥远,我们并没有为此而进行太多的畅想。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美好的中师生活转瞬即逝,我们都无法把握各自的明天,更不用说两个人的明天。于是,只有选择分手。于是,又是一个圆月高照的夜晚,我们与共同的朋友进行了最后一次相聚。无言,无怨,也无悔……此时,月亮依旧圆,依旧亮。可那双眼睛在哪儿呢?又在吸收谁的一汪深情呢?

  今夜,月好圆,好亮。我不再疲倦,不再压抑。路,好长。无论黑夜与白天,无论月圆与无月,我都会一如既往,为了美好的明天,一路走好。

月光下的遐想5

  今天是中秋节,到处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就连晚上也不例外,我厌倦了着万年不变的过节方式,想出门透透气,却不想抬头一望,一轮满月正悬挂在天上,皎洁的月光如水般倾泻在我身上,看着那满月我痴了,我醉了!

  我似乎来到了月宫,这月宫周围雾气朦胧,给月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走上前,只见一人挥舞着斧头,砍着一颗桂花树,神奇的是,那被斧头砍出来的一道道小口竟片刻就愈合了。那人难道是吴刚?

  我走近仔细地端详着他,他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一双虎眼,似乎能震慑人的心魂,满脸的虬须。我走向前,向他问好,他却好像看不见我似的。我半信半疑,走进月宫。

  这传说中的月宫果然美丽,竟全都用水晶打造,浑然一体,看不出有任何的瑕疵,我走进去,只见一个美丽的女子正在小憩,那样样貌竟不输于四大门女之首的西施,只见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一张樱桃似的小嘴,真是"此女只因天上有,人间难有几回见”这应该就是嫦娥了,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嫦娥的外貌也只是寥寥几语,却不想如此惊艳,而更多的是对嫦娥奔月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嫦娥是为了不让蓬蒙得到药,一急之下才吞了药,奔上了月宫;有人说嫦娥是怀疑后羿准备一个人升仙,才偷吃了仙药,奔上了月宫。总之,无法辨明谁真谁假!

  我被一阵敲击声所吸引,便朝着声音的方向寻了过去,只看见一只浑身雪白的兔子,正笨拙的用前肢握住捣药杵,在药臼里捣药。这一幕看上去非常滑稽。我坐在一旁观看她捣药,不知过了多久,周围的一切都模糊了起来,我努力的争开眼,想抓住这一切,却只是徒劳。

  啊,我回过神来,看见这是在自己家门前,怎么会这样,我不是到月宫去了吗?怎么会在这,原来这只是一个幻想。

  古有唐太宗梦游月宫,今有我遐想游月宫,倒也值了,看着天上的那一轮满月,我又痴了,又醉了。

月光下的遐想6

  滴答滴,听天空在哭泣,洗掉了一些梦埋藏在月光里。不知何时爱上了月光的皎洁,喜欢在平淡的月光下接受洗礼。曾经几时,看着月光,只是感到一份少有的清宁。而现在却又多一份感伤。是嫦娥对后羿的思恋?还是她独在月宫的清寒感染了我?不解。可当你独自漫步湖边,抬头仰望青灰的天空,那清雾缭绕的月光,和朦胧中一轮明月,才知使你独处伤怀的,是心中无法泯没的记忆。

  因为哭过,笑容才灿烂。因为爱过,回忆才斑斓。大概是我与她的回忆太美好,而使我至今想起,仍旧心怀余悸。

  她叫艺,人如其名,多才多艺。而我在她面前永远是绿叶,单调而平凡,而她却从不藐视我的卑微,仍旧以一颗充满热情活力的心包容着我。儿时的玩伴总是带来童年的快乐,可我与艺并非儿时的玩伴,却体味到了童年的天真、淳朴的幸福。

  犹依记得暑假时,我和艺一起上晚课,放学时已经天黑了,而我一想起晚上的作业,便不愿意回家,艺总是在我心烦的时候,看透我,拉起我的手带我来到天桥下,坐在石阶上,我们随着徐徐的晚风,清吟儿时的歌谣:“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蓝天……”偶尔,被隔楼的吵闹声打断,我们又心照不暄的望着天空发呆,也就在那时,我认识了上弦月,艺说,上弦月是相思的月,它会连接两地相思人的思念,使彼此不再孤单,渐渐的,习惯了在每一个没有艺的夜晚,抬头望月,或许只是一种心里的慰藉。

  忘记了艺走的那一晚,天上是不是挂着一轮上弦月,只是记得那晚的月光一定很亮,很迷人,否则怎么会使我现在想起心里都暖暖的?

  如今,上过晚课,独自一人在淡淡的月光下,轻轻歌唱,偶尔闭上眼睛,感觉艺还在身旁。终于懂得了,如果月光需要一个形容词修饰的话,那应该是幸福的,因为只有在月光下,我才体会到,艺离我并不遥远,她就在我身旁。

  

月光下的遐想7

  中秋,月圆,人团圆。

  独自搬着小板凳坐在湖边,仰望着那数了多少遍却总也数不尽的繁星,月亮映在湖水里,眼里的星星随着倒影一起闪动。

  奶奶就是在中秋这天去世的。

  奶奶,曾经最亲切的称呼,此刻却变得那么陌生。大概,十年了吧,已经有十年没有喊过这两个字了。十年的岁月,足以让人忘掉一些事,可奶奶,却一直在我心中。

  每个月圆之夜,奶奶都会带我去湖边玩,她会向我解释月亮为什么有时候圆有时候弯,她会告诉我北斗七星像我吃饭时用的勺子,她会回答我提出的一切幼稚的问题,她还会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可我那时并不懂,只能用手托着下巴望着银河发呆。

  “奶奶,月亮上有没有人啊?”“有啊,嫦娥就在上面。”“那,我们可不可以也到月亮上去住呢?”“当然可以啊,等你长大了,开着飞船带奶奶一起去。”“嗯,好,还要带上爸爸妈妈,带上……”

  可奶奶还是没有等到那一天。临终前,奶奶紧紧抓住我的手,费尽力气说到:“丫头啊,嫦娥说要奶奶到她那去住,她不让带别人,奶奶先走了,你可千万别埋怨奶奶啊!”“奶奶你别走,你别走,等我长大了还要开飞船带你们去呢,你别先走,你跟嫦娥姐姐说说,以后咱们一起去。”我哭着。奶奶用尽了最后的力气说道:“傻孩子,哭什么啊,奶奶会一直在月亮上看着你的,只是,奶奶……”

  最后这半句话,我知道是什么。我也舍不得您啊,奶奶!

  抬起头,望着明月,奶奶其实一直都没离开过我,她无时无刻不在我心里,所以,我一直是最幸福的。

  泪,滑过脸颊,顺着微微扬起的嘴角落到沐浴着月光的土地上。

  远处飘来清晰的歌声,那是奶奶教给我的第一首儿歌:“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