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关于元宵节灯谜11篇

时间:2024-03-10 17:02:22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关于元宵节灯谜11篇,供大家参阅。

关于元宵节灯谜11篇

关于元宵节灯谜1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丰富员工文化生活,活跃节日气氛,展现员工风采,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让员工欢度一个温馨、愉悦、宽松的元宵佳节,特拟订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猜灯谜、庆元宵

  二、活动对象

  公司全体员工

  三、活动时间

  20xx年3月6日(周四)下午15:30

  四、活动地点

  德能一楼大厅

  五、活动规则

  1、猜谜活动,必须是现场猜谜,猜出谜面需揭下带走。

  2、每个猜谜者猜一个灯谜,将谜面送至综合办公室,猜谜者进行登记,填写所猜中谜面题号、谜底、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领取奖品,奖品设5种,以抓阄的方式,抓到什么奖品就拿什么。

  3、猜对一条谜语兑换一份奖品。为了让更多的员工参与活动,每人次限猜三条。

  4、谜语共200条

  六、奖项设置:

  共设置奖品200份,猜对一条谜语兑换一份奖品,奖品兑完,活动结束。

  七、奖品准备

  1、餐巾纸50盒

  2、一次性杯子50筒

  3、其他奖品100份(包括牙膏25支、牙刷25支、肥皂25块、洗衣粉25袋)

  八、经费预算

  牙膏25*15=375

  肥皂25*4.5=112.5

  洗衣粉25*15=375

  共计:1237.5元

关于元宵节灯谜2

  爱好旅游(打一成语)谜底:喜出望外

  盲人摸象(打一成语)谜底:不识大体

  蜜饯黄连(打一成语)谜底:同甘共苦

  会计(打一成语)谜底:足智多谋

  逆水划船(打一成语谜底:力争上游

  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谜底:迎刃而解

  翘翘板(打一成语)谜底:此起彼落

  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语)谜底:自力更生

  脱粒机(打一成语)谜底:吞吞吐吐

  四通八达(打一成语)谜底:头头是道

  一块变九块(打一成语)谜底:四分五裂

  节日的焰火(打一成语)谜底:五彩缤纷

  乖(打一成语)谜底:乘人不备

  相声(打一成语)谜底:装腔作势

  逆水划船(打一成语)谜底:激流勇进

  伞兵(打一成语)谜底:从天而降

  兔子请老虎(打一成语)谜底:寅yín吃卯mǎo粮

  照相底片谜底:颠倒黑白

  平原门下客三千谜底:胜友如云

  桁héng(打一成语)谜底:行将就木

  圆寂(打一成语)谜底:坐以待毙

  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谜底:不言而喻

  仙乐(打一成语)谜底:不同凡响

  零存整取(打一成语)谜底:积少成多

  初一(打一成语)谜底:日新月异

  暗中下围棋(打一成语)谜底:皂白不分

  并重(打一成语)谜底:恰如其分

  八十八(打一成语)谜底:入木三分

  超好牙刷(打一成语)谜底:一毛不拔

  打边鼓(打一成语)谜底:旁敲侧击

  感冒通(打一成语)谜底:有伤风化

  鲁达当和尚(打一成语)谜底:半路出家

  皇(打一成语)谜底:白玉无暇

  举重比赛(打一成语)谜底:斤斤计较

  纸老虎(打一成语)谜底:外强中干

  美梦(打一成语)谜底:好景不长

  农产品(打一成语)谜底:土生土长

  无底洞(打一成语)谜底:深不可测

关于元宵节灯谜3

  1、谜题:一道长虹落江面,人来车往很方便。不怕风吹和雨打,交通运输做贡献。 (打一物)

  谜底:桥

  2、谜题:驼背老公公,趴在河当中,背上有人行,腹下也可通。 (打一物)

  谜底:桥

  3、谜题:天上彩虹落大江,人间奇迹工人创,火车汽车穿梭过,九亿人民齐颂扬。 (打一物)

  谜底:长江大桥

  4、谜题:周瑜入洞房,又没板凳又没床。 (打一建筑物)

  谜底:立交桥

  5、谜题:横一条,竖一条,高一条,低一条,你走你的路,我跑我的道。 (打一建筑物)

  谜底:立交桥

  6、谜题: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托什么车水马龙。 (打一建筑物)

  谜底:拱桥

  7、谜题:远看像张弓,立在河当中。上面车马过,底下轮船游。 (打一交通设施)

  谜底:桥

  8、谜题:越大越好过,越小越难过,越短越好过,越长越难过,白天还好过,晚上更难过。 (打一物)

  谜底:独木桥

关于元宵节灯谜4

  1 疏雨落梧桐,元宵节猜字灯谜一百题。(打一字)

  2 八九不离十。(打一字)

  3 一时缺十分。(打一字)

  4 文言二十句。(打一字)

  5 草下可藏人。(打一字)

  6 不是普通话。(打一字)

  7 十两多一点。(打一字)

  8 牛儿过板桥。(打一字)

  9 功过各一半。(打一字)

  10 立在最前头。(打一字)

  11 七十二小时。(打一字)

  12 重放的鲜花。(打一字)

  13 多一点就好。(打一字)

  14 二人顶三人。(打一字)

  15 十一点进厂。(打一字)

  16 一家加两点。(打一字)

  17 野火烧不尽。(打一字)

  18 割出去除害。(打一字)

  19 星出太阳落。(打一字)

  20 千里一线穿。(打一字)

  21 心胸大一点。(打一字)

  22 撮土为坟。(打一字)

  23 直追前人。(打一字)

  24 去掉一直。(打一字)

  25 缺一不成。(打一字)

  26 表里如一。(打一字)

  27 二大二小。(打一字)

  28 丢掉一撇。(打一字)

  29 来稿收到。(打一字)

  30 一家一口。(打一字)

  31 半部春秋。(打一字)

  32 一一补足。(打一字)

  33 一无所获。(打一字)

  34 每天一歌。(打一字)

  35 千里相逢。(打一字)

  36 蟋蟀大战。(打一字)

  37 坤角青衣。(打一字)

  38 刀枪并列。(打一字)

  39 有口难言。(打一字)

  40 山水相逢。(打一字)

  41 不咸不淡。(打一字)

  42 不足一旬。(打一字)

  43 空中飞人。(打一字)

  44 眼花缭乱。(打一字)

  45 十个哥哥。(打一字)

  46 瓜熟蒂落。(打一字)

  47 米饭太硬。(打一字)

  48 仅说十句。(打一字)

  49 一心向上。(打一字)

  50 儿子出世。(打一字)

  51 头重脚轻。(打一字)

  52 八人一口。(打一字)

  53 我在山东。(打一字)

  54 半价出售。(打一字)

  55 损失不小。(打一字)

  56 跋前序后。(打一字)

  57 指头触电。(打一字)

  58 又进村来。(打一字)

  59 长期无雨。(打一字)

  60 猜错一半。(打一字)

  61 三个星期。(打一字)

  62 有吃有穿。(打一字)

  63 丰收在望。(打一字)

  64 上下一致。(打一字)

  65 多出一半。(打一字)

  66 平分土地。(打一字)

  67 辽阔无边。(打一字)

  68 能说善讲。(打一字)

  69 北京土话。(打一字)

  70 文章重复,元宵节灯谜。(打一字)

  71 水漕干涸。(打一字)

  72 说唱表演。(打一字)

  73茶余饭后。(打一字)

  74 衰柳残荷。(打一字)

  75 上海地界。(打一字)

  76 猜着一半。(打一字)

  77 年过古稀。(打一字)

  78 沉疴缠绵。(打一字)

  79 银行两侧。(打一字)

  80 台上长草。(打一字)

  81 熙熙攘攘。(打一字)

  82 连声应允。(打一字)

  83 孩子丢了。(打一字)

  84 水池亮底。(打一字)

  85 内里有人。(打一字)

  86 谢绝参观。(打一字)

  87 追根寻底。(打一字)

  88 逃之夭夭。(打一字)

  89 出口成章。(打一字)

  90 火烧横山。(打一字)

  91 原始森林。(打一字)

  92 林木森森。(打一字)

  93 见脚就踢。(打一字)

  94 有意无心。(打一字)

  95 事事如意。(打一字)

  96 半阴半晴。(打一字)

  97 勿挂心上。(打一字)

  98 一有就要。(打一字)

  99 金木水火。(打一字)

  100 请勿入口。(打一字)

  答案:

  1 沐

  2 杂

  3 旦

  4 警

  5 荷

  6 访

  7 斥

  8 生

  9 边

  10 音

  11 晶

  12 馥

  13 艮

  14 奏

  15 压

  16 学

  17 荐

  18 谷

  19 生

  20 重

  21 态

  22 文

  23 个

  24 云

  25 丕

  26 回

  27 秦

  28 去

  29 致

  30 豪

  31 秦

  32 是

  33 控

  34 曹

  35 重

  36 蚪

  37 姐

  38 划

  39 亚

  40 汕

  41 哈

  42 旭

  43 会

  44 瞇

  45 克

  46 爪

  47 沙

  48 计

  49 忐

  50 甥

  51 炭

  52 谷

  53 峨

  54 催

  55 夸

  56 政

  57 摩

  58 树

  59 泛

  60 猎

  61 昔

  62 裕

  63 稿

  64 卡

  65 岁

  66 畔

  67 庆

  68 团

  69 谅

  70 够

  71 曹

  72 呓

  73 板

  74 柯

  75 坤

  76 睛

  77 佬

  78 疚

  79 很

  80 苔

  81 州

  82 萝

  83 硖

  84 汗

  85 肉

  86 企

  87 过

  88 兆

  89 吝

  90 灵

  91 枯

  92 杂

  93 易

  94 音

  95 恰

  96 明

  97 忽

  98 耍

  99 坎

  100 囫

关于元宵节灯谜5

  问五行之变化 (猜古代名词) —— 谜底: 衙门

  天涯共此时 (猜澳门古称) —— 谜底: 海镜

  壮士十年归 (猜饮料品牌) —— 谜底: 伊利

  老板出门去城西 (猜工业名词) —— 谜底: 成品

  又见潮水落堤头 (猜宗教词) —— 谜底: 朝圣

  路过泉城去殿试 (猜报刊) —— 谜底: 经济参考

  巨款遭窃露的底 (猜交通设施) —— 谜底: 铁路

  天下太平 (猜市名) —— 谜底: 普宁

  只见蝌蚪游 (猜数学名词) —— 谜底: 积

  几度推辞随波去 (猜电脑用语) —— 谜底: 数据流

  业余作品 (猜书法名词) —— 谜底: 下载图片

  情盲 (猜五唐一) —— 谜底: 爱而不可见

  溜冰腾飞靠技巧 (猜航空名词) —— 谜底: 滑翔机

  北大方正 (猜农业词一) —— 谜底: 水田

  多次辞官,多次拒贿 (猜表决用语) —— 谜底: 弃权票数

  十一月支出早作安排 (猜2字佛教名词) —— 谜底: 朝圣

  纵马于西川大地 (猜汽车品牌) —— 谜底: 奔驰

关于元宵节灯谜6

  1 不咸不淡。(打一字)

  2 不足一旬。(打一字)

  3 空中飞人。(打一字)

  4 眼花缭乱。(打一字)

  5 十个哥哥。(打一字)

  6 瓜熟蒂落。(打一字)

  7 米饭太硬。(打一字)

  8 仅说十句。(打一字)

  9 一心向上。(打一字)

  11 儿子出世。(打一字)

  11 头重脚轻。(打一字)

  12 八人一口。(打一字)

  13 我在山东。(打一字)

  14 半价出售。(打一字)

  15 损失不小。(打一字)

  16 跋前序后。(打一字)

  17 指头触电。(打一字)

  18 又进村来。(打一字)

  19 长期无雨。(打一字)

  21 猜错一半。(打一字)

  21 三个星期。(打一字)

  22 有吃有穿。(打一字)

  23 丰收在望。(打一字)

  24 上下一致。(打一字)

  25 多出一半。(打一字)

  26 平分土地。(打一字)

  27 辽阔无边。(打一字)

  28 能说善讲。(打一字)

  29 北京土话。(打一字)

  31 文章重复。(打一字)

  31 水漕干涸。(打一字)

  32 说唱表演。(打一字)

  33 茶余饭后。(打一字)

  34 衰柳残荷。(打一字)

  35 上海地界。(打一字)

  36 猜着一半。(打一字)

  37 年过古稀。(打一字)

  38 沉疴缠绵。(打一字)

  39 银行两侧。(打一字)

  31 台上长草。(打一字)

  31 熙熙攘攘。(打一字)

  32 连声应允。(打一字)

  33 孩子丢了。(打一字)

  34 水池亮底。(打一字)

  35 内里有人。(打一字)

  36 谢绝参观。(打一字)

  37 追根寻底。(打一字)

  38 逃之夭夭。(打一字)

  39 出口成章。(打一字)

  41 火烧横山。(打一字)

  41 原始森林。(打一字)

  42 林木森森。(打一字)

  43 见脚就踢。(打一字)

  44 有意无心。(打一字)

  45 事事如意。ù蛞蛔郑?

  46 半阴半晴。(打一字)

  47 勿挂心上。(打一字)

  48 一有就要。(打一字)

  49 金木水火。(打一字)

  50 请勿入口。(打一字)

  【答案】

  1 哈

  2 旭

  3 会

  4 瞇

  5 克

  6 爪

  7 沙

  8 计

  9 忐

  11 甥

  11 炭

  12 谷

  13 峨

  14 催

  15 夸

  16 政

  17 摩

  18 树

  19 泛

  21 猎

  21 昔

  22 裕

  23 稿

  24 卡

  25 岁

  26 畔

  27 庆

  28 团

  29 谅

  31 够

  31 曹

  32 呓

  33 板

  34 柯

  35 坤

  36 睛

  37 佬

  38 疚

  39 很

  31 苔

  31 州

  32 萝

  33 硖

  34 汗

  35 肉

  36 企

  37 过

  38 兆

  39 吝

  41 灵

  41 枯

  42 杂

  43 易

  44 音

  45 恰

  46 明

  47 忽

  48 耍

  49 坎

  50 囫

关于元宵节灯谜7

  1、非典,非典,携手清除(打一字)

  2、看上去很美(打一我国足球运动员2字)

  3、“玄德请二人到庄”(打2字古礼仪用语)

  4、遮住了花容月貌(打3字出版新词)

  5、七日速变俏姿容(打一影星名)

  6、宾客尽脱帽,洒泪来反思(打一音乐人,2字)

  7、细雨如丝正及时(打古称谓二)

  8、玄德先来,云长未到(打一田径运动员,2字)

  9、此章节错误较少(打5字口语)

  10、元宵隔日始营业(打4字出版名词,纸张类型)

  11、战乱重圆何感叹(打9笔字)

  12、不肖遭父笞,药疗得痊愈(打公安名词二)

  13、太阳出来喜洋洋(打3字天文名词)

  14、吾与一家人,离散又重逢(打一党史人物,2字)

  15、“有连山”(打2字国际名词)

  16、娘娘懿旨:刀下留人(打7字成语)

  17、介入一部分(打2字音乐名词)

  18、“夫妻本是同林鸟”(打4字电视剧)

  19、滚滚长江东逝水(打2字手机品牌二)

  20、文章不写半句空(打2字文学名词二)

  21、不要江山要美人(打汽车品牌二)

  22、寄人篱下为糊口(打16笔字)

  23、“煌煌太宗业”(打一相声演员,3字)

  24、做事手段好精明(打|3字教育机构简称)

  25、曲意奉承不可取(打一港台歌星,2字)

关于元宵节灯谜8

  恍然大悟(打一中草药名)谜底:脑立清

  十人九死(打一中药名)--独活

  威风扫地(打一中草药名)谜底:虎力散

  低头思故乡(打一中草药名)谜底:怀熟地

  红十字会(打一中草药名)谜底:九一丹

  大开绿灯(打一中草药名)谜底:路路通

  三省吾身(打一中草药名)谜底:防己

  敲山震虎(打一中草药名)谜底:驱风散

  方法论(打一中草药名)谜底:白术

  滔滔不绝(打一中草药名)谜底:长流水

  久别重逢(打一中草药名)谜底:一见喜

  两个少女(打一中草药名)谜底:二妙散

  一江春水向东流(打一中草药名)谜底:通大海

  起宏图(打一中草药名)谜底:远志

  金钿遍野(打一中草药名)谜底:地黄

  踏花归来蝶绕膝(打一中草药名)谜底:香附

  第四季度经费(中草药名)谜底:款冬花

  妇女节前一天(打一中草药)谜底:三七

  人间四月芳菲尽(打一中草药)谜底:春不见

  滔滔不绝(打一中草药名)谜底:长流水

  偷梁换柱(打一中草药名)谜底:木贼

  两横一竖(打一中草药名)谜底:半夏

  不知道(打一中草药名)谜底:生地

  窗前江水泛春色(打一中草药名)谜底:空青

  忠诚老实(中草药名)谜底:厚朴

  儿童节发假(打一中草药名)谜底:六一散

  古城姐妹(打一中草药名)谜底:金银花

  鲛人挥泪(打一中草药名)谜底:珍珠散

  老谋深算(打一中草药名)谜底:苍术

关于元宵节灯谜9

  《红楼梦》写谜语的章回主要集中在第二十二回和第五十回中,而第二十二回的: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一看回目,就隐隐暗藏着灯谜与人物的命运遭际有关,这也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的典型笔法,通过一些日常事情暗示小说人物的命运。灯谜谶语是《红楼梦》全书的重点之一,因为不仅宝钗念的《寄生草》表明了宝玉出家、乞讨的结果。而且,众人写的灯谜诗也被认为是暗示了他们各自的悲剧命运和结局。

  时值元宵佳节,又逢薛宝钗过生日,贾母一时高兴,便凑份子为她举行生日宴会。其间,贾元春从宫中派人送来了一个灯谜,命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送进去。

  元春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迷信传说爆竹能驱鬼除魅散秽气,故说能使妖魔鬼怪闻之丧胆。“身如束帛”形容爆竹象一卷束起来的绢帛。后二句说尽管爆竹气势宏大却极易毁灭,是“一响而散”之物。

  当时贾家家运兴旺、势力煊赫,上自王公贵族,下迄市井小民,谁不惧怕他家,特别是元春当了娘娘,贾家成了“皇亲国戚”。秦氏出丧、元妃省亲之类的盛大举动正是“一声震得人方恐”之时。然而否极泰来,烈火烹油的盛举之后,接着就是烟消火灭之时。后二句暗示元春如昙花一现,荣华富贵顷刻瓦解,贾府的好景不长。

  元春的谜语成了她的家族命运的极恰切的谶语。这个灯谜当是贾元春入宫得宠和短寿的形象写照。脂砚斋评说:“此元春之谜,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

  贾母

  猴子身轻站树梢

  应元春的要求制作灯谜的是贾母,她随口念到:“猴子身轻站树梢。”当时贾政就猜着是“荔枝”。“站树梢”的意思与“立枝”相同,“立”与“荔”谐音,所以谜底为荔枝。

  “猴子身轻站树梢”,很容易令人联想起秦可卿托梦给凤姐说的“树倒猢狲散”那句俗话。然而“荔枝”又与“离枝”谐音,纵观小说全貌,所以,脂砚斋评说此谜的寓意在暗示“所谓‘树倒猢狲散’是也。”此时此刻,贾家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猴子们还都在树梢上无忧无虑地嘻闹,丝毫没有“树倒”的危机感。这也就寓示了贾家势败的结局。作者用这句谜语又作了一次讽刺性的暗示。

  贾政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

  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贾政出的`灯谜谜底是“砚台”。这首灯谜正是对贾政性格的刻画,隐喻他酷爱读书,崇尚笔墨,品格端方,古板正统的特点。

  从本回回目“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看,此谜的用意当还与本回的情节有关。“必”与“笔”谐音,谜面即“有言必(笔)应”,意为砚台虽不会说话,却可以借助于笔表达。“砚”谐音“验”字,意喻贾母等众人所制灯谜中的谶语,必将得到应验,可视为是对制灯谜用意的提示。而且既然是“贾政悲谶语”,“有言必应”四字在本回中亦应有着落,当是指贾政从灯谜中领会到某些不祥之兆,并说了某些在未来情节中会应验的话。可惜由于此回原稿残缺,据脂砚斋评说:“此回未成而芹逝矣”,所以贾政究竟有什么“必应”之言已不可得知。

  迎春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贾迎春出的灯谜谜底是“算盘”。“天运”是说算盘拨动前,没人知道最终能计算出什么数字结果,所以说天运。“人功”是说算盘珠子要用人的手指去拨动。“理不穷”是说算盘永远是被人拨来拨去,所以说是理不穷。第二句意思是说算盘虽可被人拨动,但如果是命中注定生不逢时,那么不管你怎样拨也是拨不出好结果来的。

  这首灯谜借整日乱纷纷的算盘隐喻贾迎春的性格及一生遭际。迎春生性怯懦无能,缺乏主见,处处听从命运的拨弄,就象“打动乱如麻”的算盘,受人摆动。自从嫁给孙绍祖,命运更为悲惨,终日不得安生。本来贾府祖上对孙家“有功”,可偏遇上中山狼似的孙绍祖。这只能归之于“无运也难逢”,只能得出“阴阳数不同”的结论。贾赦想选个有财有势的贵婿,结果把女儿送进中山狼的口里。迎春这个善良的姑娘终于断送了青春的生命。作者为迎春拟作的这首谜语,其实是一首带有浓厚宿命色彩的自伤自悼的抒情诗。

  探春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贾探春出的灯谜的谜底是“风筝”。清明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可放风筝的线一断,风筝便随风远远飘去,一去不返。“妆点”即妆饰打扮,“游丝”指放风筝的线。脂砚斋评说:“此探春运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悲哉伤哉。”

  此谜当是以断线的风筝暗示探春将远嫁不归。这里“清明妆点最堪宜”与探春判词中“清明涕送江边望”之句对照来看,实点出清明正是八十回后原稿中探春出嫁的时节。以风筝喻探春之遭际,似还含有探春虽有才志高,但因生于末世,终究“无力”挽救贾府衰败的颓势,只能象断线的风筝一样飘荡远去。

  惜春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贾惜春出的灯谜的谜底是“佛前海灯”。首句说海灯本应置于佛殿,而前身却被置于尘世之中,因其性本不适于尘世,所以总是“无成”。“色相”是佛教用语,一切有形质、颜色、相貌可见的东西都叫色相。“无成”指不能悟道成佛,修成正果。第二句说海灯前身虽身处尘世,却能看破红尘,只听佛经。“沉黑海”指投身佛门与人间繁华欢乐绝缘,从世人来看,这就像沉入漆黑的海底一样。结句说,海灯一旦置于佛前,尽管灯光黯淡,内中却自有光明在。脂砚斋评说:“此惜春为尼之谶也,公府千斤至缁衣乞食,宁不悲夫。”

  此谜是借“佛前海灯”隐喻惜春一生的遭际。前二句说惜春未出家之前处于繁华的尘世,总未能修成正果,但她却能看破红尘,一心遁入空门。后二句暗寓惜春出家为尼的归宿,与小说前面惜春判词“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暗合。

  宝钗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宝钗出的谜谜底是“更香”。更香是古代为夜间打更造的一种线香,每燃完一支恰是一更,故此得名。

  首句“朝罢谁携两袖烟”暗隐“香”字。第二句写更香的特征,古代的香种类繁多,更香与弹琴时用的鼎炉之香和熏被褥衣裳之香均无关。颔联写更香的作用在于报时。“晓筹”是指清晨的时刻,“鸡人”是古代宫中头戴“绛帻”(红布头巾,象征雄鸡冠)专职司晨报晓的卫士,“五夜”即五更,古代计时将夜里时间分为五等分,称五更为五夜。“添”指添香。颈联描写更香燃烧的情景,说更香被从头上点燃,从外向内燃烧,永无休止之时。尾联说时间一天天消逝,更香不断地消耗着自已,而同风雨阴晴的变化无关。

  这个灯谜是借更香暗寓薛宝钗与贾宝玉成婚后孤凄寡居,独守空房的遭际。首联上句中的“两袖烟”喻“两袖清风”之意,暗示薛宝钗在荣华之后,落得个两手空空、一无所得的结局。下句“琴边衾里”喻亲切和谐、朝夕不离的夫妻关系,隐寓宝钗同琴瑟和谐的夫妻生活终究没有缘分。颔联意思是说宝钗在宝玉出家后独守空房,因愁闷而夜夜难眠,故不用鸡人报晓,也不用侍女添香,终日为孀居生活的冷落孤寂而困扰,朝朝暮暮、年复一年地过着苦恼犹煎的生活。尾联寄寓对宝钗命运的感慨,说纵然青春可贵,韶华应当珍惜,但因世事风云变幻,宝钗也只能任其自然了。

  仔细品味曹雪芹笔下的灯谜,总觉意味深长,几乎每个都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要么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么暗示着人物的命运或结局;要么对情节的发展有强烈的促进作用;要么对小说环境氛围的烘托有补充作用,不一而足。《红楼梦》中的谜语能表现出如此众多的作用,这在我国小说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关于元宵节灯谜10

  猜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元宵节猜灯谜。

  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元宵节灯谜《元宵节猜灯谜》。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头尖身细白如银。

  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哎,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所以就叫"灯谜"。以后相沿成习,猜灯谜、打灯虎成了元宵佳节的重要活动内容,《红楼梦》里有好几个章回都描绘了清人制猜灯谜的情景。灯谜活动,一直传至今天。春灯谜语,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

关于元宵节灯谜11

  正值元宵佳节之际,为了庆祝元宵节这个团团圆圆的日子,福林里社区于2月14日上午和民生银行联合举办了一场元宵节猜灯谜活动,邀请广大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前来参加,并给大家煮汤园,一起来庆祝这个节日。

  社区门口一早便布置一新,市民学校内挂起小彩灯和灯谜,居民纷纷前来看谜面,想谜底,知道答案后便把灯谜撕下来核对答案,每人手里都是拿了四五个灯谜,回答正确率高达90%,答对后还由工作人员发放奖品,大家笑嘻嘻的拿着奖品吃着工作人员端来的一碗碗热汤圆,甜在嘴上乐在心里。

  活动开展了一个小时左右,居民参加热情踊跃,所展示的五十几个灯谜全部被猜中,活动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