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闹元宵12篇

时间:2024-03-15 19:47:49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闹元宵12篇,以供借鉴。

闹元宵12篇

闹元宵1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看家家户户都洋溢着红彤彤的笑脸来迎接元宵节的到来。有的人家不仅只挂着大红西瓜灯笼,而且还有孔明灯、绢灯、橘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把整个上烟村照的如同白天一样。看礼堂这边更热闹,花灯更漂亮。这儿琳琅满目的花灯使人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点红色,桃底有翠绿的大叶子,真是既漂亮又简单。看那金猪灯,制作好框架后,用闪闪发亮的金纸糊住框架,这样一个金猪就立刻展现在了眼前,再看那已过了时的扇灯,虽说它过了时,可还是那么青春年华那么有风度、有气魄。还有……真是一言难尽啊!呵!还有多姿多彩的爆竹,从天而炸,仿佛使天空炸开一个洞,满天的星星从天空一下撒了下来。快看啊!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个上烟村。这时,在场的人都惊呆啦,这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啊!

  我也想在这欢乐的时刻放一盏孔明灯。于是我们买来一个孔明灯,它是这么的与众不同。瞧——它身穿一件橘黄色大衣,大衣上还绣着两条鱼,代表着年年有余。我迫不及待的拿着我那与众不同的孔明灯来到小区里空旷的地方。我先把孔明灯展开,把松油固定在铁丝上。接下来的工作,就要全家总动员了。妈妈和我一起动手撑开孔明灯。爸爸呢,猫着腰,用打火机点燃灯座中间那块方形蜡片。功夫不负有心人,蜡片终于点着了,火焰越烧越旺,我们的孔明灯罩一点点地鼓了起来。妈妈见孔明灯胀满了热气,圆嘟嘟的,在手中一晃一晃的,有点摇摇欲飞的感觉,连忙说:“咱们先松手,试试能不能飞起来!”我听了,小心翼翼的把手松开,孔明灯像幼儿学步,在眼前踉踉跄跄地动着,先是平行着向前极不稳当地滑行了几步,接着又往下坠……我吓坏了,发出一声尖叫。爸爸眼疾手快,伸手一扶,孔明灯稳定在空中。“呼!好险!”我喊起来。接着,我和妈妈还有爸爸再次等待孔明灯的膨胀。有了上一次的经历以后,我更加警惕小心,等孔明灯膨胀到最大的时候,我才敢松开双手。孔明灯一努劲,从我们手中跳了出去,向高空飞去……快许愿,妈妈喊了一声。我定了定神,双手合十,闭上眼睛。许了一个愿望。我睁开眼睛抬头望了望我的孔明灯。承载着我的心愿的孔明灯,在空中慢悠悠的飞着,直到它成为一个忽明忽暗的小不点,从我们视野中消失……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真希望下次元宵节快点到来啊!

闹元宵2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

  在我看来,过年的半个月里,最热闹的便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满月,是过年的最后一天,所以这一天我们就要过得热热闹闹,给今年的春节画上一个完美的句点。在我们村,每年的元宵节都会组织舞龙灯,村里有经验的叔叔、伯伯和爷爷都聚在一起,早早的就开始准备——做龙灯、安排线路、彩排等。我们一家也早有计划——元宵节去村里的街道上看龙灯、游灯会。我的心中充满着幻想和期待。

  盼着盼着,元宵节终于来临了。晚上,我们吃完了汤圆,整理好着装,经过3分钟的车程,到达了目的地——龙灯经过的街道——我们在这儿等待龙灯的到来。这时,夜幕已经降临,圆圆的月亮从云层的后面探出脑袋,星星也眨起了眼睛。月光下,整条街灯火通明,店铺摆起了摊子卖各种小玩具,有手提的塑料灯笼、红红绿绿的荧光棒和会闪光的塑料头花。街上的人家也将大门敞开,站在门口迎接龙灯的到来。来看龙灯的人很多,街上人头攒动,你拥我挤。忽然,不远处传来了脚步声,火光若影若现——龙灯来啦!大家都退到了街道边上,为龙灯让道,我站在一个大大的石头墩上,踮起脚眺望龙灯。近了,更近了,街道最前头的几乎人家放起了鞭炮——他们是在迎接龙灯的到来。接着,鞭炮声不绝于耳,龙身出现在了我眼前。

  我看到,龙灯是由轻而薄的油皮纸做成的,里面点着蜡烛,每一节龙身上面都用毛笔写着表示祝福的四字成语,有四季平安、福如东海、健康长寿……龙灯被安在长板凳上,舞龙灯的人将长板凳扛在肩上,握住凳脚,喊着号子,左右摆动着龙的身躯。我们跟着鞭炮的声音,追随着龙灯的脚步,想一睹龙头的风采。转过几个弯,抄了几条小道,我们终于找到了龙头。龙头真是可爱极了,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左右晃着脑袋。在龙头的左右两边有两员大将护体——是两只活灵活现的狮子,甩动着脑袋上的长毛,左蹦蹦右跳跳。在龙头的前面,有一个大珠子,举珠子的人前后左右摇晃着珠子和龙在玩耍。

  夜空中绽放着美丽的烟花,在月亮婆婆和星星姐姐的陪伴下,我们乘车返回,一路上我还在回味着刚才的所见所闻,留恋着这热闹非凡的民俗活动。元宵——作为春节的最后一天也是如此的年味十足,“闹元宵”中的“闹”一字用的也是惟妙惟肖啊!

闹元宵3

  伴随着新年钟声地敲响,沐浴着春节的喜庆祥和,元宵节终于在人们的翘首期盼下到来了。在这新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心中的喜悦,吃汤圆、点花灯、放烟花……好不热闹!我们一家人当然也不落后!

  早早吃过了晚饭,带着节日的喜悦,我们一起走上街头去春秋广场看烟花。此时夜幕刚刚降临,月亮姐姐还没露出她那温润的圆脸庞,地上的人们就已耐不住性子了。不知是谁先开始,一瞬间,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燃放起了爆竹,“噼噼啪啪—”好不快乐!无论小孩,还是大人,都手里拿俩小炮纷纷走上街头,走入人群,融入到这个快乐的集体,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快乐……没过多久,大地上的轰鸣终于把月亮吸引过来了!今晚的月亮十分圆润,但却害羞的用云轻轻缭绕着自己,如披一条金黄的薄纱,好奇地望着这美丽的世界……

  春秋广场四周,早已挤满了人,在烟花点燃之前,他们各自都快乐着。小孩子自不必说,火柴炮、小飞机、飞天鼠,乐此不疲地放着,你给我比赛,我给你较劲,小小的脸蛋因兴奋而泛着红润,像熟透的苹果,人见人爱。年轻的情侣也携着手快乐地畅谈着,在广场四周闲逛,连广寒宫里的嫦娥也羡慕地望着他们呢!而一些中年人,也温习着儿时的快乐,点个小炮,偷偷地放在一个孩子后面,“啪”的一声,孩子连忙转身,看着孩子惊慌失措的面孔,他们哈哈大笑,在这笑声中,他们又尝到了童年的快乐……

  “快看呀!”广场上不知谁喊了一声。大家还未来得及抬头,一个巨大的烟花便在天空炸开了。紧接着,一个又一个五颜六色的烟花相继绽放,有的像花朵开得如火如荼;有的像流星雨四处散落;有的像火箭直冲上天,在空中伴着轰雷般的声音炸开,把天空照得如同白昼。它们犹如美丽的舞蹈演员,在天空这个舞台上尽情展示着自己的舞姿,有的高雅、有的惊艳,一个个把夜空渲染的五彩缤纷,璀璨无比。约十几分钟之后,周围更加热闹起来,四面八方、远远近近都燃起了烟花,东边一簇刚起,西边就不甘示弱地炸起来,到处都是响声,到处都有景致,让我看的应接不暇。

  天上、地上,此时已失去了界限;欢声、笑语、火树、银花,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庞大的舞台。看着这满天飞舞的烟花,我兴奋地跳着,情不自禁地欢呼着,激动的心儿仿佛也载着美好的愿望飞上了天宫。

  九点了,周围渐渐安静下来,我仍然沉浸在这光彩闪耀之中,久久不肯离去。我爱这流光异彩的烟花,我想我们的未来一定会如烟花般灿烂!

闹元宵4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圆心想喜。”这是一首闽台歌谣,歌中所说的闹元宵,也就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其中“闹元宵”,“煮汤圆”更是元宵节传统习俗。我们武进区闹元宵的方式堪称“江苏之最”。其中最热闹的莫过于耍龙灯了。

  记得小时候,在元宵节全家人总是欢天喜地地到大街上。我坐在爸爸的肩头上,观看的景象更是清楚:只见广场的中央赫然有着几条金光闪闪的游龙,这几条龙颜色各异,龙头更是栩栩如生,龙头上还有几个杨梅球,更是龙头显得神采奕奕,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更显出他们的威严和神采飞扬,龙身上的鳞片闪闪发光,使“龙王阵”更显与众不同,仿佛是海龙王来降福于人间。

  锣鼓声敲起了,神龙们也活跃起来了,他们抖动抖动身子,舒展舒展筋骨。锣鼓声更加剧烈了,神龙在“绕8字”前进,身手十分灵活,要知道一条神气的腾龙是由十多位叔叔爷爷共同挥舞完成的,我们能看到精彩的舞龙灯要感谢他们。这时,巨龙突然来了个神龙摆尾,龙头从龙身下穿过,接着龙尾又从龙头下疾驰而过,速度越来越快,让人眼花缭乱。随后,神龙又快活地在广场上游动起来,此起彼伏的“龙舞”真像是一条真正的巨龙在天空中翻云覆雨。接着,腾龙围着广场绕圈,几条龙首尾相接,微笑着把祝福带给每一个人。最后,中间那条金黄色的巨龙把身子蜷在一起,使龙头高高在上,大有一跃冲上云霄之势。其余几条龙围着这条大龙盘旋着进行完美的谢幕。

  我不仅观看过闹元宵,甚至还亲自参加到元宵盛会中。

  我对闹元宵的感触颇深,因为我曾两次参加到游行的队伍中。那时,我穿着古代宫廷装,提着宫灯祝福大家。现在的元宵会上不光有舞龙灯,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了有哪吒闹海,猪八戒背媳妇,划旱船等等,还有各村庄的鼓号队,每年都有几百人参加到这些活动中

  因为我在游行队伍中看周围的群众也更加清楚,人们各个兴致高涨,使劲拿着相机手机在拍照,周围建筑物里的窗户旁也站满了人都受到了元宵会喜庆气氛的感染。在这些人们中,最兴奋的大概是小孩子了,手里提着彩灯,彩灯放出喜庆的音乐,但音乐声早也被喧天的锣鼓声淹没了,孩子们难得看到这样盛大的景象,都不知该往哪看了。这时夜空中开起了数朵绚丽的玫瑰——烟花,烟花的光芒洒在人们洋溢着幸福笑容的脸上。更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渐渐的,锣鼓声与鞭炮声混为一体,再也分不清了。

  闹元宵,闹出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希望!

闹元宵5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大家都会一起猜灯谜,放孔明灯,吃汤圆来庆祝。因此,这一天就显得意义重大了。

  元宵节到了,我可谓是喜上加喜,因为我不仅可以在猜谜语上大显身手,也能望着千万盏孔明灯飞上天际的壮观景象。那天中午,吃过午饭,爸爸便上网搜查。果然,在我家附近,正巧有一家新开张的店,在今天隆重开业。为了吸引更多的人,老板在门口展开一次猜灯谜活动,猜中有奖品拿。我们全家便一齐前往围观,增添喜气。

  到达目的地后,我便心潮澎湃,望着这一群人山人海的围观人,就连挤进去也要花半天时间。随后,老板郑重地宣布:元宵节猜灯谜大赛正式开始!我立刻热血沸腾,望着这一个个红灯笼,真是喜庆。每个红灯笼下面都悬挂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谜语。我迅速挑选一个漂亮的红灯笼,拿起纸条一看,上面写着:为什么飞机飞这么高却撞不到星星?

  我略加思索,随即涌现出了答案,立刻喜上眉梢,大步流星地冲到领奖台前。我彬彬有礼地把纸条递给服务员,随口回答道:“因为星星会闪。”服务员满脸堆笑,和蔼可亲的递给我一张纸条。我定睛一看,是汤圆!我心中便涌现出一堆激动与欢乐,随即飞速冲到汤圆店里,领了一包裹着幸福的的汤圆。我心中不有得比吃了蜜还甜,便又跑去猜谜语了。比赛结束后,我们领到板栗,爆米花,汤圆等食品,全家一起,带着幸福的心情回家了。

  光阴如箭,一天欢乐的时光总是过的那么快,转眼间便又到晚上了。全家人一齐出门,走到大坝上。我们买了几个红彤彤的孔明灯,学着别人点亮油灯,双手往天上一托,点着希望之火的孔明灯便高高挂在这漆黑的夜空之中了。不久之后,天空中变悬挂起了千千万万个“火焰”,在黑夜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明亮动人。有的有的人闭上眼睛,双手合拢,心中默默祈祷,许是想期盼来年更加兴旺。我学着他们双手合拢,望着天空的孔明灯,心中也装模作样地祈祷,却满是蛋糕,零食……那天边零落散飞的,是我们每个人最真挚的祝福与希望!

  晚上回家,晚饭便是象征着幸福,吉祥的汤圆。那一个个“白球”在水中漂浮着,轻轻咬一口滑进胃里,那种清爽的感觉真好!突然一声,“白球”里面的“黑血”流出来了,顺着喉咙一起流进肚子里,流进我心中的希望!

闹元宵6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很多,最大的三个节有中秋节,端午节,春节。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因为,元宵节可以吃上黏黏的甜甜的元宵,还可以看五彩缤纷的花灯,最重要的是在公园里可以看到红红火火的闹红火,背棍。

  农历正月15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元宵二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有十大习俗:1元宵节吃元宵!2元宵节送花灯。3元宵节耍龙灯。4元宵节,舞狮子。5元宵节,猜灯谜。6元宵节踩高跷。7元宵节祭门,祭户。8元宵节,走百病。9迎紫姑。10逐鼠。

  正月十五,我和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去动物园看红火。早晨我们早早的进了公园,天高气爽,马路两边还残留着还没有化了得雪,我们都穿的厚厚的衣服,自己呼出的气都能看到,过年!我的心情很兴奋,一边走一边跳,时不时的我会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姥姥姥爷说:“小海琛别碰着,嗯”爸爸妈妈在后面追着我跑,想着一会儿就能看到清徐背棍我就更高兴了!

  一会儿,就听到远远的锣鼓声,所有的人听见这个声音都聚集过去,四面八方的人越聚越多,我看到了!第一队走过来的是焊船队,老奶奶脸上画的就像唱戏一样,嘴角画个大黑点儿,手里拿的一个烟袋锅边走边抽烟,时不时地挤眉弄眼,专门逗小孩子们笑。

  又过来了一对儿扭秧歌儿,甩着长长的袖子,走着十字步,每个人的表情,笑呵呵的,有时候把路边的游客引进来和他们一起走十字步。“清徐背棍”,我一看见他就喊了出来,用力地朝他们挤去,“慢点儿”,大人们都着急地护着我,扛在最前面的小姑娘,穿着唱戏的衣服,脸上画着妆,看上去跟我的年龄差不多大,她的面目表情都是一本正经的样子,金黄色亮亮的衣服,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甩着长长的大袖子,真是美得像一个仙女一样!

  我真想上去感受一下,于是爸爸让我坐到他的脖子上,要是再高点我就可以拉着小姑娘的手啊,小姑娘冲我笑‘一下。后面扛着一个女孩儿和一个男孩儿,一红一黑的衣服,随着音乐摆起了大袖子,每个人长的金童玉女,真是好看!

  最精彩的就是,那几个五六岁的小孩儿,在上面没有一个害怕的,小脸蛋冻得红红的,他们的妈妈们紧紧的在后面跟着抱的衣服,时不时的看看杠子上的儿女,好辛苦的妈妈们!要不是爸爸把我从人群中扛出来了,我会陪着他们一直走下去,小伙伴们,明年见!

  晚上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元宵,放花炮,一起去机车看花灯,看放焰火。今年的正月十五,让我度过一个快乐的元宵节!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能有这样丰富的民俗活动而自豪!

闹元宵7

  忘不了中秋节的团团圆圆,忘不了春节的热热闹闹,但我更忘不了元宵节的红红火火:是它送来了火红的灯笼,是它带来了有趣的灯谜,是它展现了精彩绝伦的舞龙舞狮,成了我挡不住的`诱惑。

  “走!今天元宵节我带你去黄士陵看灯谜会去!”“什么?这是真的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然是真的!”妈妈竟然当了回圣诞老人大发慈 悲!我兴致勃勃地飞到黄士陵,哇!看灯谜会的人真多呀!到处是人山人海,“噼噼啪啪!”绚丽的烟花绽放开来,五颜六色的烟花画着五彩的图画,它们也来加入 了闹元宵的盛会,我看着这美丽的烟花,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境界。连身披彩衣的凤凰也被勾住了脚步,难道它也被这美丽的烟花吸引住了吗?

  “咚咚锵锵”的锣鼓喧天,“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哗哗”人声鼎沸……我循声望去,原来舞龙舞狮闪亮登场了呀!你瞧!一条青龙面目狰狞威风 凛凛,一条黄龙活灵活现宛如真龙降世,他们在表演双龙戏珠呢!只见一个人举着一颗“龙珠”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两条龙跟着龙珠时而盘旋飞舞,时而追逐嬉 戏,时而神龙摆尾,时而腾云驾雾……双龙戏珠真是名不虚传啊!引得多少人驻足痴望啊!我也情不自禁地为它点赞。快看,青龙嘴里突然突出了绚丽的烟花,像一 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我们目瞪口呆,五星级的好评潮水般地涌来。各种各样的表演争先恐后地聚拢来,争着红红火火闹元宵:可爱的大头娃娃在舞台上蹦来跳去, 萌萌哒的样子,真是憨态可掬;秧歌队挥舞着手中的红飘带,神采飞扬地敲着腰鼓,像一只只飞舞的仙女,看得我眼花缭乱;看:孩子们那青春靓丽的歌舞,听:那 欢歌尽舞的表演,为元宵节增添了多少欢乐了。猜灯谜为这元宵活动增添了点睛之笔。红红火火的灯笼贴着各式各样的灯谜,一大群人兴致勃勃地围在灯谜前,我也 挡不住诱惑啊!“三胞胎”这个谜语真有趣,三胞胎?三个“人”就是众呀!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我兴高采烈地奔向下一题:“从小学读到中学。”这题是 什么意思?我绞尽脑汁,哎呀“踏破铁鞋无觅处”。我一遍又一遍读着题,突然我灵机一动:答案是毕生呀!哈哈!仿佛一休从天而降给了我灵感啊!妙趣横生的谜 语引得不少人抓耳挠腮,街道上是人声鼎沸,欢乐的叫喊声像灵泉一样流淌进我们的耳朵里,流进我们的心里。

  元宵节像一位天使,给我们送来了精美绝伦的舞龙舞狮、有趣的灯谜,更送来了新年的欢声笑语,留下了元宵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

闹元宵8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对于中国人而言,更有着重大的意义。

  元宵节的由来传说是因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但刘盈生性懦弱,吕后渐渐独揽大权,吕后死,吕氏族人商议谋乱,企图夺取刘氏江山,刘襄为保刘氏江山起兵,最终平定“诸吕之乱”。继而登基上位的汉文帝刘恒,想到天下太平来之不易,于是将平息“诸吕之乱”的那一天,正月十五定为普天同庆的元宵节。

  说起元宵节, 人人都会想起其特色食品,“汤圆”或“元宵”,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或元宵,希望一家人能像它们一样团团圆圆。有些人会将元宵和汤圆弄混,认为元宵就是汤圆,实则不然,俗话说“北滚元宵,南包汤圆”,北方人吃的多为元宵,而南方人吃的多为汤圆。汤圆和元宵看起来很像,都是圆滚滚的,然而差别还是很大的,汤圆是把生糯米粉先用热水或冷水,和成粉团,然后把各种馅料包进去,搓成圆形。而元宵是元宵是要先做好固体的馅儿切成小块,沾上水,然后再放满生糯米粉的筛漏上摇,边摇边洒水,直到馅上滚满糯米粉变成小球。元宵是比较硬的,而汤圆比较软。可虽然有区别,但是他们都十分美味,元宵吃起来,感觉比较粗糙,而且有嚼劲,吃完之后酥香残留,使人回味。汤圆吃起来,十分滑溜,用力一咬开,其中的馅不似喷薄而出,而是缓缓如流沙般流出来,香气在口中缓缓溢出,令人沉醉。

  除饮食外,还有很多有意思节俗活动,比如赏花灯,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 牛郎织女、 二十四孝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这些多种多样的花灯,既使赏花灯之人感到绚丽,奇特,又令人感到工匠的技艺高超。还有猜灯谜,舞狮等活动,使得元宵佳节的气氛变得更加浓厚。

  元宵节也是一个比较浪漫节日,人们通常认为中国的情人节是七夕节,因为七夕节是纪念一对情人的,然而实际上比起七夕节,元宵节对于古代人而言更像是情人节,因为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平日里是不能随便出来的,但元宵节这天过节,所以可以结伴出来,借着赏灯,物色对象。

  如今社会,年轻人对外国文化日益崇尚,甚至对于外国节日比中国传统节日更重视,对此我认为,吸收外国优良的文化自然是很好且必要的,但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统节日,也一定需要继续传承下来。

闹元宵9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我最喜欢得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我别提有多高兴。

  正月十五晚上,美丽的灯光,陪伴着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安定广场”,刚走到那里,就听到一片嘈杂声,一眼望去,人流如潮,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许多孩子手上拿着漂亮的花灯,头上戴着头灯,到处是一片灯的海洋。

  我和妈妈挤进了人群,来到了买花灯的地方,哇!真是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让人眼花缭乱。“今年的花灯,还真是漂亮啊!”妈妈感叹道。( )

  我仔细地端详着,品种非常的繁多,有“年年有鱼”、“子鼠贺岁”、“荷花灯”……,数都数不过来,看那边栩如生的青蛇,露出了大大的眼睛,蛇身上还刻上了漂亮的条纹,蛇身和蛇尾圈缩在一起,好似一只小蛇正在冬眠呢!

  因为今年是我的本命年“蛇年”,所以我特别留意各种各样的蛇灯,突然的眼睛一亮,瞧见了一个很特别的花灯,头上是一个卡通版的蛇头,下半身是用纸做成了得圆鼓鼓的肚子,从“肚子”里点亮蜡烛,光芒璀璨而热烈,让我油然而生,有一种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憧憬与向往。

  妈妈好象看出了我的心思,和蔼地对我说:“如果你喜欢这个,就买下吧!”我好感激,拿着这条可爱的“小蛇”,可真是欢天喜地……

  瞧!前面的灯摊前聚满了人,我非常的好奇,快步上前探了探脑袋,噢!原来是在买面罩,周围已经有好几个女孩儿,都带上面罩了,可真漂亮。我心里既羡慕又喜欢,可是,手上已经有心爱的花灯了,我抑制了自己的心情,依依不舍地走开了。

  在不远处,耳边传来了一阵阵喧闹声,我们闻声赶去,“哇塞!好大。”我惊讶地看到有位身强力壮的大伯拖拉着一个巨型兔灯,在兔灯的两旁还有两个人在护卫着,害怕被别人破坏。紧跟着是一个超大型的蛇灯,不知是哪些能工巧匠们把它装扮得如此生动,踮脚望去,后面还有好几个气势磅礴的巨型灯,场面非常得壮观,路旁的人都赞叹不已。

  “呯”得一声巨响,我吓了一跳,所有人的目光似乎都齐刷刷地转离到了天空,一朵朵绽放的烟花腾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烟花,开放的烟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欢天喜地闹元宵,我还久久地沉浸在这种热闹的气氛当中……

闹元宵10

  今年的二月二十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而且,这是我第一次在文鼎苑过元宵节。

  因为是元宵节,所以我和其他的社区志愿者们一起为小区里的住户送汤圆,我负责送的是十六幢的四户人家。第一户人家开门的是一个年轻的阿姨,她很快就接受了我的礼物和祝福。第二个开门的是一位年迈的的老爷爷,一开始,他还没有搞清楚我是干什么的,后来,一听我是代表文鼎苑社区给他们家送汤圆,他十分高兴,连声对我说“谢谢!谢谢!”第三户人家几乎是全家来开门的,他们十分欢迎我。第四个给我开门的是一位老太太,见到我给她们家送汤圆,高兴得不得了。

  送完了汤圆,就开始玩社区里组织的游园活动,小朋友们忙得不亦乐乎,有的跳绳,有的套圈,有的转呼啦圈,还有的……小朋友的身影在亲水平台上快速地闪来闪去,家长们只能在一旁袖手旁观。小朋友常常从人流中窜出来,把自己得到的“战利品”塞到自己的家长手中,然后进入“战场” 继续“战斗”,所以每位家长手中都捧着一大堆礼品。

  到了三点钟,猜灯谜开始了,这下大人小孩齐上阵,孩子们在一个个灯谜下转悠,一看到比较简单的就拿下来,给智囊团——家长们讨论。有时,小朋友也会参加讨论,大人们呢,拿出一只笔笔划来,笔划去;小朋友呢,在一边想着,满脸疑惑,一旦有一个人猜出来了,全家人都像孩子般欢呼雀跃。兑换奖品处,有的人活蹦乱跳地拿着奖品,跑了出来,也有的人盯着写着灯谜的纸,不服气地走了出来,大概没有猜对吧。

  到了五点钟,元宵节活动的有又一个高潮——舞龙、舞狮开始了。舞龙舞狮队先绕我们小区走了一圈,然后在亲水平台上开始表演。先是舞龙,舞龙队舞出来的龙变化莫测,时上,时下,时左,时右;时前,时后;时而翻腾,时而旋转,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接下来是舞狮,一只是红的,一只是黄的,一共四个人,狮子时而上窜,时而跳跃;时而站立,时而蹲下,简直比真的狮子还要灵活,而且还会眨眼皮呢!一些小朋友看见狮子过来了,一点也不惧怕,连忙上去摸狮子头,所以,保安用“人肉围墙”围成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大家争先恐后去摸狮子,最后,没有了舞台,狮子就从我们的身边跳过,十分热闹。

  这虽然是我第一次在文鼎苑过元宵节,虽然玩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给别人送去了祝福和快乐,这个元宵节过得十分有意义,我很开心。

闹元宵11

  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观灯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大家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大家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大家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闹元宵12

  元夜琴鼓奏,花街灯如昼。又是一年元夜时,阖家欢乐!

  晚饭后,我们一家上街赏灯。瞧,可爱的小白兔向我们频频招手,长长的耳朵竖的高高的,红红的眼睛,白白的绒毛,栩栩如生;再看看这桃花灯,娇嫩、柔软的花瓣白里透红,红里夹着粉;明亮的星星灯更是让人喜爱,它全身金黄,不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在欣赏花灯后,为了庆祝元宵节,我们家也举行了一个小型活动。妈妈把家里挂满了灯谜,猜灯谜也给我带来了快乐。我跃跃欲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我想一定是午字,我看了看答案,哇!我对喽!

  窗外,天空满是绽放的烟花,各色各样,五彩纷呈,紫色的,红色的,金色的,绿色的,美不胜收。它们有的像星星,有的像太阳,一串串飞向天空,随后又散落大地。虽然它们开放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东方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虽然今年元宵节已经过完了,但我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