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介绍一个地方说明文3篇 推荐一个好地方说明文,供大家参阅。
介绍一个地方说明文1
大同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和并称为艺术宝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其中的,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云冈石窟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xx年5月8日,经正式批准为。已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参观游览的重要场所,也是国际友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巨石横亘,石雕林立,蔚为大观。他们有的正襟危坐,栩栩如生,有的载歌载舞,神采飞扬,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怀抱琵琶,悠然自得,笑迎游人。这些佛像、飞天、赞助者、供养人的面貌和衣饰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异域色彩。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融汇了印度及波斯艺术的精华,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性劳动的智慧结晶,也是他们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现存的云岗石窟群,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镶嵌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资料。
介绍一个地方说明文2
岐山县第三初级中学位于岐山县北环路上,这座学校不像其他学校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建于二十一世纪,它的前身是岐山县范家营高中,这座学校对面是岐山县高级中学,可能是受到它的影响,因此这座学校有着浓厚的学习气氛。
走进学校,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雕像,它叫“托起明天的太阳”这座雕像矗立在这座学校的中轴线上。雕像的北面是实验楼和老师办公楼。东面是一个不大的小卖部,西面是几座红墙黑瓦的`小房子,听说这几座房子还有一个来历:据说当时是因为几个外国人来到这里以后没地方住,所以才依照他们的喜好盖了这几座“洋房”。
经过雕像继续往里走,就到了教学楼。教学楼总体分为两大部分,中间是一个巷道。经过巷道又有一个雕像,这个雕像是两个人奔跑的样子,这座雕像栩栩如生,雕刻的人物表情非常严肃但却不呆板。听说这座雕像叫做“奔向未来”。雕像后面就是学生公寓,公寓下面是一个不大的餐厅。
顺着学生公寓右侧的一条小路可以到达操场,操场是一个长约100米宽约80米的一个长方形。操场上有各式各样的运动器械,还有一个弧形的跑道。
这所学校布局非常合理。老师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公寓楼、餐厅等使人一目了然。这所学校也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圣语墙、雕像、墙上的字画等,总之所有的让你认为不起眼的地方都可以找出一些富有内涵诗句、字画或标语出来。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我爱我的学校。
介绍一个地方说明文3
踏进校园的大门,就闻到了扑鼻而来的桂花香,清新淡雅。并不像薰衣草那样馥郁芬芳。再往前走便是南大厅,大厅的两旁是一些学校的公告。再往前,一个银白色的大雕塑映入眼帘。现在,就到了我们学习的地方——教学楼了。教学楼共有5层,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458人左右,教职工大约105人。把目光左移,就到了我校的图书阅览室和图书室了。图书馆环境清幽,内有藏书3600余册,报刊杂志多达100多种。在拥有这么多书和报刊杂志的图书室内看书,可真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知识。
向左走几步,再顺着楼梯往上走,我们的教室在第3层的最西边。教室长约8.5米,宽约6.5米,高约3米,前后有两扇门门两边都是窗户。教室里共有48张桌子,我们每天就是伏在这米黄色的桌子上学习的。在教室的前面,是黑板和现代化的多媒体。上课时,老师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这样一来,我们的学习就更加方便、轻松了。教室的后面,是我们班同学出的黑板报,还有时钟。时钟“滴答滴答”地走着,仿佛在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而从黑板报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我们在这教室里学习。在这教室里,有我们沮丧的声音,也有我们的欢笑声;有我们朗朗的读书声,也有我们考试时刷刷的写字声。走出教室,向右走,走到最尽头,就来到了信息技术室。
信息技术室旁是一块空地,站在那向鸟瞰我们的操场。那是一个拥有300米标准跑道和占地大约150平方米的篮球场。每当体育课和课间的时候,我们都会在这尽情的挥洒汗水,这个地方也是我们增强体质的地方。
操场里还有一个长廊,那便成了我们运动后休息、聊天的地方。那里还爬满了许多枯藤,我便用一句话形容了那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校园,永远不应该是楼群的简单拼接,也不应该是知识的简单传接。它的一棵树、一朵花、一块石头,都应该有自己的故事,不同的故事。
这里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是把我们青春留住的地方,是留在心灵深处的一份永远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