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外婆7篇

时间:2024-03-17 21:18:22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外婆7篇,以供参阅。

外婆7篇

外婆1

  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外婆,她非常的节约。

  她穿着用针线缝过的鞋子,自己用粗布做的衣服。记得有一次我们家剩了很多的饭菜。我和妈妈都说要把这些饭菜倒掉。可是外婆居然反对我们把这些饭菜倒掉。外婆皱着眉头指着这些饭菜说:“这些饭菜都是可以吃的,你们不吃我可以吃啊!”我和妈妈觉得外婆说的挺有道理的,就没把饭菜倒掉。

  还记得有一次,我见到外婆的鞋子破了。就告诉妈妈让她给外婆一些钱,让她去买一双新鞋子。可是外婆居然只买了一双九块钱的鞋子。我惊讶的对外婆说:“外婆妈妈给你那么多钱,你为什么不买一双好一点漂亮一点的鞋子呢?”可外婆却摸摸鞋子说:“能穿就行了,买那么好的干嘛呢!你看还剩下那么多钱,都可以买肉了。”听了外婆的话我感到十分惭愧,我买一双鞋子都要五十多快,而外婆呢!我应该多省点钱。

  我们应该学习我的外婆那种勤俭节约的美好品质!

外婆2

  我的外婆长得并不高,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已经爬满了皱纹,但每次去外婆家,我总是看到她戴着老花眼镜,因为外婆一有空就一爱一坐下来看书认字。我好奇地问一妈妈一,原来外婆参加了老年大学识字班,正在上学呢!

  无论刮风下雨,外婆都会骑着单车去上学,每次说到学校的事,她总是很开心。看到外婆不是在看书认字,就是在练一习一写字;等一妈妈一下班了,总是抓着一妈妈一问这个字怎么读,那个字怎么写;一旦有写错的字不认识的字,她总要反复写好几遍。我真是搞不明白,难道外婆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一习一吗?原来,外婆小时候家里穷,没有钱也没有时间去上学,她只能工作赚钱,她一直很遗憾。现在老了,空下来了,才有时间来学一习一,她也一直鼓励我和哥哥一定要好好学一习一。

  有一次,外婆回到家,大声地告诉我们家里每个人,她在识字考试中得了满分,我从来没见过外婆笑得那么开心,我们每个人都为她高兴,我心里很是佩服我的外婆。

  和外婆比起来,我真是差远了,她年纪那么大,一边需要做家务,一边还 能努力学一习一,不怕麻烦不怕辛苦。我真是佩服她啊!我暗下决心,要向外婆学一习一,天天向上!

外婆3

  那是一个寒风刺骨的季节,父母要出远门。我要上学,不能一起去,只好和外婆一起住几天。

  谁知爸妈刚走,我就染上了感冒。外婆可急了,拿起一件大衣,背起我就往医院送。外婆已上了年纪,背着我走得很吃力。一阵寒风吹来,我不由的打了个寒颤。外婆又把自己身上的大衣披在我的身上了。我不忍心看着外婆那单薄的身躯,在寒风中艰难地前进。于是,便说:“外婆,我不冷,还是您自己穿着吧!”外婆说:“傻孩子,别硬撑,小心撑出大病来。”我无言以对,只好披着外婆的大衣。虽然阵阵寒风袭来,但我心中无比温暖。看着外婆气喘吁吁的样子,我的心好酸涩,一再要求外婆把我放下,让我自己走,可她硬要背着我。走到山坡的尽头时,外婆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她顾不得自己,忙问我有没有事。此时,我落泪了。外婆听到我抽泣的声音,以为我忍不住了,就安慰我说:“丹丹,坚强点,一会儿就到医院了。”

  到了医院,外婆急不可待地让医生给我诊治。当医生说:“您别急,只要她喝几次药,休息几天就没事了。”外婆因着急而涨红的脸才露出一丝微笑。回家后,她又悉心照料我,生怕我出点差错。

  在外婆精心照料下,我的病很快好了。但由于耽误了两天课,落下了一些功课。外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找来了隔壁的娟娟帮我补习。当我们讨论得开心时,我忽然发现,外婆站在门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而且还向我竖起了大拇指。顿时,我觉得外婆对我太好了。那种感觉绝对不是语言能表达的。

  外婆对我的爱,像天上的星星,数之不尽;像海边的贝壳,拾之不完。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去年,外婆病魔缠身,卧床不起,吃不下饭。每天,我的心都悬着,盼望着,祈祷着,希望外婆能够好起来。可是,可恶的病魔还是无情地夺去了外婆的生命,夺去了那份属于我的爱。我感到天昏地暗,我恨那个万恶的病魔。

  外婆呀外婆,虽然您已去世,但您在我心中的形象,绝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我一定不辜负您对我的爱,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外婆4

  “外婆,外婆!”我像小燕子一样扑到了外婆的身上,我的好外婆。她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还痛吗?”“不痛了,不痛了!”我还记得,那是我六岁的时候……

  外婆家的旁边有一座凉亭,凉亭里有一圈椅子可供人休息,椅子外围有一圈窄窄的边沿,边沿离地面有2米左右高,一些大哥哥大姐姐经常扶着栏杆围着亭子边沿走圈玩,我也想跟在他们后面走走,可是外婆说我太小,怕摔下来,不让我去玩。终于有一天,好奇心又爬上我的心头,当外婆不注意时,我鼓起勇气,一步一步踏了上去……

  那时候,摩托车是个稀罕物,记得亲戚当中,只有三叔叔有一辆。耳旁的风声呼啸,我无力地睁开眼睛,只感觉头有一点痛,外婆见我醒了,便急切地问我:“有没有事,有没有事?”我摇摇头,用虚弱的声音问:“外婆,要去哪儿?”外婆用她焦急的声音说:“医院。”我奇怪,为什么好端端地要去医院,谁生病了?可我觉得眼皮越来越沉重,又闭上了眼。恍惚间感觉外婆在使劲地摇我,苍老的手在探我的鼻息,可我却眼不开眼。

  医院里,外婆正抱着我,我却像坐摩托车来的时候一样昏睡着。我刚醒,就听见外婆跟医生说:“这孩子从亭子上摔下来了,也不知怎么样了,你先给看看吧。”语气中有着几丝哀求。医生让我去拍片,外婆看着我已醒了,只是一个劲地安慰我:“没事的,没事的,很快就会好的,小学生作文《我的好外婆》。”我当时还不知道我从亭子里摔下来了,就是到现在也没有想起是怎么掉下来的,只是听大人讲我被发现时昏倒在凉亭下的石路上。

  医院回来后,我躺在外婆的床上休息,医生说我没事,一切正常。可是外婆不让我起来活动,坚持要我躺一躺。外婆推门进来,手里捏着一把筷子,塞在我的枕头底下,诵起经文。我只隐约听到她对妈说这样可以压惊,还说要戒斋一个月以表诚心。后来,听大人们说起,那时外婆一个劲地叫我不要紧张,其实外婆自己紧张的手脚都发软,那天连烧饭的力气也没有了,是妈妈烧的饭。

  这件事已经过去几个年头,却依旧被我存在大脑里,因为,它泛着浓浓爱意。

外婆5

  家乡的玉米又成熟了。那颗颗饱满、粒粒金黄的玉米,总让我想起自己那勤俭节约的外婆,还有外婆那句伴着我度过一个又一个童年暑假的口头禅:我们乡下人家最是要懂节俭!

  我出生在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父母都是勤勤恳恳的农民,平时除了在家务农,空余时间还经常要外出打工。所以,从我上小学以来,每年暑假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的。也许是因为父母工作忙的缘故,我从小就很亲近外婆。我的外婆年纪不大,却很爱唠叨,不过,外婆唠叨的可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她那一句句口头禅。

  记得有一年,正是家乡玉米成熟的时节,外婆在家蒸了一大笼刚从地里采来的新鲜玉米。外婆用蒸笼蒸出来的玉米特别好吃,每次我都忍不住吃到肚子撑。我先用筷子串了一根看上去最金黄饱满的玉米,大口吃了起来,许是我吃得太快,地上掉了许多玉米粒,外婆见了,就唠叨开了:凯凯啊,这好好的粮食可不能浪费啊!我们乡下人家最是要懂节俭!

  外婆,这脏了的玉米不是正好可以给鸡吃嘛,怎么算浪费呢!我理直气壮地回答。外婆听后,一脸的不赞同,她一边絮絮叨叨地念着自己的口头禅,一边收拾起地上的玉米粒来。我吃完一根,觉得不过瘾,就又去蒸笼里挑了一根吃起来,外婆的玉米真香啊,我津津有味地吃着,不知不觉已经吃上了第三根。可是这一根我吃到一半就打起了饱嗝,我伸手摸摸自己鼓鼓的肚子,决定不吃了。外婆,还有半根玉米我吃不下了,我拿去喂鸡咯!我冲着在门外剥玉米的外婆大喊。哎呦,凯凯啊,这好东西怎么喂鸡去了,我们乡下人家最要懂节俭啊!说着这话的外婆从门外冲了进来,利落地在围裙上擦了把手,拿起我吃剩的玉米,用菜刀仔细地切去那半截光秃秃的玉米棒,喏,这半根玉米棒子你拿去给鸡啄,说着转身把另外半截玉米又放回了蒸笼里,一边还念叨着:这半根,等下给你当点心吃!

  我无奈地看着外婆的背影,拿着这切下的半截玉米棒去喂鸡。在我的印象中外婆一直都这么节省。她会用洗脸水浇菜、拖地,用破衣服纳鞋底,用剩菜做烤饼。现在是收玉米的时节,这收来的玉米,外婆除了拿来送人和留着吃外,还会晒干了磨玉米粉,再把秸秆用来做饲料或者作柴烧。总之,东西到了外婆手里就没有浪费的。

  外婆虽然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她的那句口头禅我们乡下人家最是要懂节俭,却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现在,我已渐渐长大,也开始明白了外婆话中的道理。这勤俭的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继承和遵循的优秀品质,这不仅仅是外婆的口头禅,也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外婆6

  我有一个勤劳的外婆,她的额头上长着几条深深的皱纹,古铜色的脸,还有一双粗糙的手,上面长满了老茧。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里,外婆拿着锄头和一顶草帽,在田地里干着农活,汗水从她的额头,脸颊上,一滴一滴地落下来,我端着一壶凉开水,慢慢地走到她身边,对她轻轻地说:“外婆,你要不要休息一会呀?”“不用,我不累。”外婆一边下着种子,一边对我说。“那你要喝口水吗?”“可以,你把水放在那里吧!”“哦,好的。”说完,她又用锄头扒开泥土,放入三粒种子,又把土埋上了,就这样一个又一个,一粒又一粒,在她的劳动下,终于把种子都播完了。播完后,外婆还要给种子浇水,她拿来一只水桶,里面装满了水,摇摇晃晃地把水拎到田边,浇了上去,浇好水,她还要在家里烧饭,洗衣,扫地……

  这就是我的外婆,一个勤劳的外婆。

外婆7

  外婆生活在农村,善良、勤劳,是家务劳动的好手,是田间劳动的能手。前不久,我发现外婆还是个料“蛋”如神的高手呢!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来到外婆家。进门一看,外婆正站在鸡窝边,左手抓着一只鸡,右手在鸡肚子下面轻轻地移动着。我问外婆在干什么,外婆笑着说:“我呀,在摸这只鸡什么时候生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这只鸡今天下午三点有一个蛋。”哪能那么准?我撇撇嘴,没对这件事太在意,吃完午饭便和妈妈晒太阳去了。

  阳光真好,我昏昏欲睡。“咯咯嗒,咯咯嗒”,母鸡的叫声让我一个激灵:鸡生蛋了?我立刻跑到鸡窝旁,母鸡的脚边正躺着一个鸡蛋。摸一摸,鸡蛋热热的,还留有母鸡的体温呢!我赶紧看了看手表,天哪,三点零五分,外婆也太神了吧。

  可这会不会是巧合呢?趁着外婆给鸡喂食,我将了外婆一军:“外婆,那您再摸一摸鸡肚子,告诉我这只鸡下个蛋什么时候生?”

  满以为外婆答不上来了,没想到外婆抚摸着我的头说:“傻孩子,现在鸡的肚子里还没有蛋,怎么能摸得出来呢?”

  “不过,”外婆掐指一算,“它大概在后天早上八点左右生蛋吧。”

  “为什么不是明天生蛋呢?”我疑惑极了。

  “这只鸡已经连着生了三天蛋,它需要休息了,经过四十一个小时左右,它才会孕育出一个新的蛋。你耐心地等着吧!”

  第二天,这只母鸡没有叫“咯咯嗒”,它只是不停地吃菜叶、米粒、小石子。第三天早上七点左右,母鸡开始“咯咯嗒,咯咯嗒”叫个不停了。叫唤了一个多小时,母鸡终于费力地生下了一个蛋。生蛋时间:八点二十分。此时的我,对外婆真是钦佩不已了,跷起大拇指直夸外婆“真神”。可外婆却笑着说:“我只能算准自己家的鸡,其他人家的鸡个性不一样!”

  妈妈转身问我外婆怎会如此厉害,如此智慧?我若有所思:外婆料“蛋”如神的智慧不正是源自“实践出真知”吗!